新西兰中国文化中心
文化团体

新西兰中国文化中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派驻新西兰的文化交流直属机构。2015年10月19日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注册为非营利性法人社团组织,当年12月11日对外揭牌,成为中国文化部设于全球的第24个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以“优质、普及、友好、合作”为工作宗旨,旨在加强中新两国文化交流与合作,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与友谊。


跨越重洋的专业对话:新西兰迎来“中国针灸”专家讲学

发布时间:2018-11-14 16:09:36
分享到:

惠灵顿时间11月8日、9日上午,由新西兰中国文化中心、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新西兰针灸中医学院联合举办,新西兰大洋洲中文台协办的《中国针灸》专家讲学活动,特别邀请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教授、附属曙光医院针灸科主治医师具紫勇博士,与新西兰投身于中国针灸专业的各族裔学子及针灸爱好者共同分享其近20年的学术研究成果与临床实践经验。

作为新西兰第一所中医教育高等院校,创立30年之久的新西兰针灸中医学院,于2017年9月首次迎来由新西兰中国文化中心特别邀请的中国中医皮肤科专家前来讲学,此次再度迎来中国中医专家,专门针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作专业分享。在新西兰针灸中医学院华人老师刘鹏的翻译协助下,近60名新西兰针灸中医学院针灸专业学生、执业中医医师及当地中医爱好者聆听了具紫勇博士有关针灸适应病症、特色病种与治疗方法、中国针灸教育现状的生动阐述。

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教授、针灸科主治医师具紫勇博士与新西兰针灸中医学院各族裔学子分享其近20年的学术研究成果与临床实践经验.jpg
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教授、针灸科主治医师具紫勇博士与新西兰针灸中医学院各族裔学子分享其近20年的学术研究成果与临床实践经验

“针灸不仅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靓丽名片,更是中国最具世界影响力的文化标志之一,2010年针灸被确认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已流传至一百多个国家,这其中也包括新西兰。”具紫勇从文化视角提纲挈领讲述了中医文化,深入浅出地介绍这一中国传统医学手段的背景与精髓,以及这门学科因丰富的理论基础、众多的临床应用而愈益受到国际医学界与普通民众关注与认可的事实。数据显示,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中国针灸适应症有43种,2002年达到107种。随着世界范围内对针灸学认知度的提升,以及相关基础研究的完善,该数据仍在继续增长中。

具紫勇为新西兰针灸中医学院针灸专业学生示范腰椎病针灸疗法.jpg
具紫勇为新西兰针灸中医学院针灸专业学生示范腰椎病针灸疗法

针对新西兰针灸中医学院先行提供的信息,具紫勇不仅比较分析了中国、新西兰两国在中医针灸教育及专业化要求方面的差异,同时援引了两地均很常见的针灸适应病症——颈椎病等作专业解析,通过“低头角度与颈椎承受压力”示意图及颈椎解剖结构图,称智能手机的大面积普及带来了中外各国普遍存在的颈椎病多发、高发风险,作为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针灸在形成、应用和发展过程中,以其鲜明的中国文化及地域特征赋予其针对该病症的独特疗效。

新西兰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郭宗光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教授具紫勇博士、新西兰针灸中医学院华人老师刘鹏合影.jpg
新西兰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郭宗光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教授具紫勇博士、新西兰针灸中医学院华人老师刘鹏合影

引发新西兰学生极大兴趣的,是具紫勇现场邀请学生亲身体验针对颈椎病的传统针刺疗法——项丛刺。自幼就对香料和药材颇感兴趣的新西兰针灸中医学院南非裔学生切尔西,也是该校3年级年龄最小的学生,自告奋勇充当一回体验者。据她透露,她对中医针灸的热情主要来自于母亲早前寻医就诊过程中对针灸疗法的高度认可。

新西兰针灸中医学院华人老师刘鹏用英文向学院学生翻译《中国针灸》讲座内容 (2).jpg
新西兰针灸中医学院华人老师刘鹏用英文向学院学生翻译《中国针灸》讲座内容

在具紫勇的示范与讲解下,环绕切尔西四周的新西兰学生亲眼见识了中国中医专家的针刺手法、内在规律及注意事项,这些对中医针灸充满热情的各族裔学生相继提出疑问:针刺的深度和角度应该怎样、采用电针仪的接入方式可否跨过脊柱左右连接两极、病患的特殊感受与相应对策是什么、针刺过后是否需要做辅助颈椎放松的训练等,具紫勇以其近20年的研习、临床经验一一给予专业解答。

新西兰针灸中医学院各族裔学子聆听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教授、针灸科主治医师具紫勇博士带来的《中国针灸》讲座 (6).jpg
新西兰针灸中医学院各族裔学子聆听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教授、针灸科主治医师具紫勇博士带来的《中国针灸》讲座

一位慕名而来的中医爱好者问道:“我的工作环境有很多电子屏幕,不仅需要环顾四周,还需要经常抬头查看位于头顶上方的屏幕,这会否同样导致颈椎病风险?”具紫勇答复说,这一情形恰恰可以降低颈椎病风险,挺直脊柱并微微抬头的状态,能够使颈椎承受的压力减至最小,有助于放松颈椎。这一答复令提问者心情大好,也促使现场聆听者不自觉地挺直后背体会“减压”效果。

新西兰针灸中医学院各族裔学子聆听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教授、针灸科主治医师具紫勇博士带来的《中国针灸》讲座.jpg
新西兰针灸中医学院各族裔学子聆听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教授、针灸科主治医师具紫勇博士带来的《中国针灸》讲座

“没想到远在南太平洋腹地的新西兰设有专门的中医针灸高等院校,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基本属于专业范畴,非常深入,能够针对具体的病理和个案提出不同角度的疑问,能与他们进行如此专业又契合实际的对话与交流,让我此行既有机会分享中医针灸学科的精深道理与临床经验,又同时了解到新西兰的常见病症与中医针灸疗法的实际运用,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经验,真可谓难能可贵。”具紫勇如是说。

据刘鹏介绍,该校招收的学生既有零基础的中医爱好者,也有大量从事医疗工作的在职人员,并且在四年授课过程中要求所有学生必须拥有一定数量(时间)的门诊实践经历,方可在全部学业考核通过后获得毕业资格并挂牌行医。有的学生拥有给动物实施针灸疗法的经验,有的学生擅长使用针灸帮助产妇缓解产后疼痛,还有的学生在学习西医临床医学的过程中被中医吸引而“弃西从中”。

新西兰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郭宗光在讲座现场表示:“两年来与新西兰针灸中医学院的接触与合作,让我们发现了一个致力于中医针灸的学研窗口,并以‘中医零基础’的门槛面向不同族裔人群,在实践中既传承了中医学科精萃,又兼具新西兰地域特色,呈现出不同于中国中医教学的独特面貌,为我们持续开展有关中医的学术碰撞与文化互鉴提供了良好的受众人群与交流平台。”

新西兰针灸爱好者向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教授、针灸科主治医师具紫勇博士提出有关针灸适应病症的疑问.jpg
新西兰针灸爱好者向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教授、针灸科主治医师具紫勇博士提出有关针灸适应病症的疑问
 

 

文字:新西兰中国文化中心 方华

摄影:新西兰中国文化中心 张健勇

点赞 ()


版权声明
1. 本文系新西兰天维网【天维伙伴】频道稿件,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2.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3. 作者在本网站上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

4. 作者发表在本频道的原创文章、评论、图片等内容的版权均归作者本人或标注来源所有。

5. 所有天维伙伴签约专栏作者与天维网的合作,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仅限于“内容授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