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中国文化中心
文化团体

新西兰中国文化中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派驻新西兰的文化交流直属机构。2015年10月19日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注册为非营利性法人社团组织,当年12月11日对外揭牌,成为中国文化部设于全球的第24个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以“优质、普及、友好、合作”为工作宗旨,旨在加强中新两国文化交流与合作,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与友谊。


致敬传统节日 新西兰中国文化中心组织学员端午包粽子

发布时间:2019-06-07 14:19:33
分享到:

  

当地时间6月5日晚8时,为庆祝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到来,新西兰中国文化中心在惠灵顿华人华侨活动中心组织包粽子教学活动,共庆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吸引近50名太极班学员及当地中国文化爱好者参与其中。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正是中国大江南北粽叶飘香之季。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端午节,于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首个获得这一称号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之所以拥有两千多年历史,源自公元前两百多年春秋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因投江自尽、殉国明志,其追随者、爱戴者以包粽子投入江中的做法予以缅怀,进而沿袭了下来,包括后续的赛龙舟、喝雄黄酒、家家户户门前悬挂艾叶等习俗,中国南北地区在端午节的庆祝方式上大体相同、略有差异,既有祛病防疫保平安之意,又为祭奠爱国诗人以缅怀高尚情操。”经新西兰中国文化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端午节的来历与背景,现场众学员了解到这一节日的历史典故与传统习俗。

 

正如中国中秋节吃月饼、春节要吃年夜饭,端午节的传统小吃是什么、怎么制作?话到正题时,众学员的关注点均集中在新西兰中国文化中心联合惠灵顿蛋糕大王西点屋精心准备的竹叶、糯米和各种馅料上。

 

从处理粽叶、清洗糯米、包裹方法到捆扎技巧,中国文化中心工作人员与惠灵顿蛋糕大王西点屋厨师依次示范了中国端午节传统小吃——粽子的南北方不同制作方法,诸如北方粽子偏向四面体、菱角形与甜馅料,南方粽子偏向枕头型与咸口味,现场多名学员跃跃欲试,忍不住自发抽取粽叶、对照比划了起来。

 

“怎么防止糯米不小心漏出来?”“万一叶子出现了裂缝怎么办?”几位首次尝试包粽子的太极爱好者忍不住在实践过程中发出上述疑问。经现场多名擅包粽子的志愿者一一示范与悉心指导,大多数学员最终包出了自己满意的处女作:有的模样略逊一筹,但包扎密实;有的形状有模有样,但馅料不足;有的完全掌握了技术要领,可谓大功告成。

 

“以为包粽子很难,但动作被一一分解后,容易上手了,并且多练习几次就熟练了,我总是担心米粒会漏出来,指导老师说不妨再添加一片叶子,最终只要将粽子包裹严密了、捆扎结实了,就是好粽子,这太有趣了。”正计划去中国旅行的惠灵顿太极爱好者海尔迪·伊里翁称,今天是她第一次学习包粽子,若不是亲眼看见示范,她都无法想像如何用一两张竹叶能包裹住一颗颗米粒。

 

“我知道端午节和粽子的来历,但今天才知道,枣粽的中国普通话谐音为‘早中’,寓意考试能取得好成绩、应聘工作能被录用,等等,所以中国人爱吃红枣馅的粽子。”酷爱中国文化尤其爱钻研中医与《周易》的惠灵顿猛虎太极学校创始人戴维·麦肯齐如是说。

 

“我今天包了三个粽子,第一个不成功,形状难看,第二个在指导老师手把手教导下,明显进步了,第三个是我独立完成的,非常完美!现在牢牢记得怎么把竹叶折成一艘小船的模样,下次再包粽子,一定要喊上我!” 惠灵顿非洲社群理事会会长山姆·马赞扎说,这是他第一次听说、学做并品尝粽子,他既加入了甜馅料,又添加了酱油,做成了一个奇特的咸甜口味的粽子,但味道一样好极了。

 

“每逢中国传统佳节,组织当地学员以中国传统方式纪念和庆祝,是中国文化中心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既是致敬中国传统节日、传承节日习俗、传播节庆文化,也是为了满足热爱中国文化与历史的新西兰民众的好奇心,恪守习俗,寓教于乐,有助于增加中国传统节日的趣味性及参与性。”新西兰中国文化中心教学负责人张健勇如是说。

 

 

图文由新西兰中国文化中心提供

文字:方华

摄影:张健勇

点赞 ()


版权声明
1. 本文系新西兰天维网【天维伙伴】频道稿件,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2.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3. 作者在本网站上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

4. 作者发表在本频道的原创文章、评论、图片等内容的版权均归作者本人或标注来源所有。

5. 所有天维伙伴签约专栏作者与天维网的合作,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仅限于“内容授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