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灵顿中国文化中心
- 文化团体
惠灵顿中国文化中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派驻新西兰的文化交流直属机构。2015年10月19日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注册为非营利性法人社团组织,当年12月11日对外揭牌,成为中国文化部设于全球的第24个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以“优质、普及、友好、合作”为工作宗旨,旨在加强中新两国文化交流与合作,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与友谊。
粤韵思乡 筝音颂月:惠灵顿中国文化中心揭幕2019“天涯共此时”
发布时间:2019-09-12 19:57:23
正值中国传统佳节——中秋来临之际,惠灵顿中国文化中心携手创立17年之久的惠灵顿粤剧曲艺团,于当地时间2019年9月2日晚7时,在惠灵顿下哈特小剧场为逾百名观众献上“南国韵味十足、传统民乐助阵”的经典粤剧折子戏及古筝表演,由此拉开惠灵顿中国文化中心2019“天涯共此时”系列活动序幕。
作为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一年一度全球联动推出的知名文化活动品牌,“天涯共此时”系列活动亦是惠灵顿中国文化中心的年度重头戏,今年已在新西兰本土连续推出了第四届,特联合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及重庆市文化交流中心,邀请重庆三峡歌舞剧团、重庆三峡川剧团、重庆市三峡曲艺保护传承中心及新西兰多家文化、教育与培训机构,为新西兰观众带来集歌舞、曲艺、杂技、非遗等综合类型的2019“天涯共此时”系列活动,以听大戏、看歌舞、赏非遗等方式,共庆中国传统佳节——中秋。
由惠灵顿20多位粤籍老华侨亦为粤剧发烧友组成的惠灵顿粤剧曲艺团,每年推出一台精选经典剧目的粤剧折子戏表演,今年首次择中秋到来之际,与惠灵顿中国文化中心器乐老师凌嘉联袂奉上“粤剧+古筝”同台亮相的视听文化大餐,以飨当地中国文化爱好者及华人粤剧迷,既为传递思乡之情,又意在歌颂中秋之月。
在色彩斑斓、布景华丽的戏台上,10多位广东籍演职人员为现场观众带来了《同是天涯沦落人》《情赠茜香罗》《赵氏孤儿之捨子》《李后主之归天》《痴梦》《狄青闯三关》等经典粤剧折子戏,以地地道道的广东方言、独具韵味的岭南唱腔、精心设计的舞台布景再现中国戏剧文学中的经典情景,引发现场众多广东籍侨胞浓浓的思乡情绪,忍不住在座位席中一边听戏看词一边轻声吟唱。
作为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地方剧种与传统戏曲,广东粤剧在海外华人尤其是广东侨民聚居的地区代代传唱,其个性鲜明的岭南特色、轻快流畅的唱词表达与五彩斑斓的舞台装饰,使之成为当地侨民。
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古筝系、拥有10多年执教经验的惠灵顿中国文化中心器乐老师凌嘉,以一首经典名曲《渔舟唱晚》开启当晚戏台上的民乐演奏篇章,只闻弦音刚落,观众席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快慢相间的节奏、淙淙筝筝的弦音,描绘出夕阳映照万顷碧波、渔民归来悠然自得的意境。另一首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典故的《高山流水》,以浙江流派的旋律典雅之风,生动演绎出“高山之巍巍,流水之洋洋”的画面感。
“在中秋前夕,能够以弹奏中国经典名曲的方式来歌颂美好时节、感受佳节意境,十分欣喜,并且能在如此精心布景的戏曲舞台上弹奏古筝,恍若置身于南国戏台,可谓前所未有的经历。”凌嘉表示,为助阵此次粤剧演出,她特意选择了两首代表性的古筝曲目,希望戏迷观众们一并关注、喜爱上中国传统民乐。
惠灵顿粤剧曲艺团负责人表示,有感于惠灵顿中国文化中心连续三年为这场演出提供支持,让热爱家乡戏的老一代广东籍侨民能够以持久的动力投入到每年一度的粤剧演出及其创作中。值得一提的是,舞台上的每件道具均由演员们亲手制作,强有力的团队协作精神促成了每次演出的成功。其中,在惠灵顿文化界颇具知名度、擅长中国画的陈康渭,此次出演《赵氏孤儿之捨子》之角色,不仅舞台表演栩栩如生、人物刻画入木三分,舞台布景中的绘画工作也由他亲手完成;惠灵顿中国文化中心古筝班学员冯文姬,尽管加入剧团的时间最短,依旧在一个月时间内背下了两场台词,出色完成了《情赠茜香罗》中的蒋玉菡一角;还有几位演员带病坚持演出,一走下戏台即用手捂住太阳穴,坚持继续练声,找准舞台表演最佳感觉…….
“我一生有两件事情是最爱,一个是画画,那是我本职工作,另一个就是唱戏,唱了一辈子,就是因为喜爱!”陈康渭如是说。每年都来观看粤剧折子戏表演的广东籍老戏迷们,对于今年中秋前夕能够欣赏到这场家乡戏尤感兴奋。在他们看来,海外奋力打拼的同时,听一听家乡的传统戏,是慰藉游子心灵、纾解离乡愁绪、找寻乡土记忆的最好途径,可谓“乡曲传乡韵、乡音蕴乡情”。
“今年将粤剧这一扎根海外多年、拥有一定受众基础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到‘天涯共此时’活动范畴,以丰富活动内涵、传承戏剧经典、传递思乡之情,是对旨在弘扬团圆主题、传承优秀文化的中国传统节日——中秋的美好祝福与致敬。”惠灵顿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郭宗光称,广东粤剧在海外拥有得天独厚的传承基因,在文化交流上尽显地域特征,其民俗腔调与押韵方式具有很强的标识性,其表现形式、交流时点、传播载体等方面仍有进一步的探索空间。
图文由惠灵顿中国文化中心提供
文字:方华
摄影:张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