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Alina霖子
作者: Alina霖子
简介: Alina霖子(微信公众号ID:Alinalinzi),一个从世界500强银行裸辞,在新西兰生活的斜杠少女。英国人力资源管理学硕士,新西兰MBA毕业,现任职于奥克兰一家不加班的公司。用文字丈量生活,用思考解读情感,用实践阐释职场,用学习探索梦想。

一结婚,就私奔——记辞职出国这两年

发布时间:2019-10-01 09:10:39
分享到:

论坛首页幻灯片-704x396-20191001-4.jpg

1.jpg

时光飞逝。

2019年2月14日,裸辞出国已经21个月了,结婚也两年了。

如果说大学是一所整容院,让许多“丑小鸭”开始学会打扮自己,蜕变成“白天鹅”;那么婚姻就是一面照妖镜,让妇人们卸下伪装,还原成了自己最普通、最原始的样子。

这两年,我的体重增了10斤,细纹和晒斑用粉底都遮不下去,衣服和护肤品越买越便宜,手机里的照片从自拍变成了风景。

究竟是岁月还是婚姻改变了我?我仔细想了想,应该是新西兰改变了我。

2017年5月在奥克兰机场刚下飞机,仰头望着南半球冬天灰暗的天空,我俩开玩笑说“要不再飞回去吧?”

在决定辞职来新西兰之前,我们从未踏过这个岛国,仅仅从网上的资料得知新西兰“很土很村但很美”,但我们没想到“这么土这么村”。

2.jpg

 01、新西兰初体验

在新西兰的第一站是我们提前在网上租好的房子,房东来接我们,一路上看着各式各样有些破旧的小别墅,我们已经开始为未来的生活担忧。到达住的地方,才发现“实物和图片不符”。

房子比较偏,周围是用铁皮围成的围墙,门锁是一条铁链,从生锈的铁皮门和门框中间穿过,再加上一把密码锁。一进院子就是一大堆杂乱废弃的物件,破烂的二手车、各种修缮工具、废弃的家具、乱七八糟得就像破烂厂。

房子里面尚可,客厅比较大,有烧柴的火炉和一张很大的餐桌,但是厨房非常狭窄,厨具摆满了柜子和台面,显得杂乱无章。而我们的房间,只有一张双人床和一个桌子,一进门就是一股潮湿发霉的味道。因为冬天多雨,天色总是昏沉,整个房子采光也不好,显得格外凄凉。

向房东打听了一番周围的情况,我们便出发去超市采购一些食材,毕竟得先填饱肚子。走了半个小时,抵达一家超市,我们买了牛奶鸡蛋面条大米和两幅碗筷,又走了半个小时扛回去,然后以一碗蛋炒饭解决了在新西兰的第一餐。

后来住在这里的一个星期,我们的伙食基本上都是炒饭配着榨菜,面条配着鸡蛋。

第二天我得去学校报到。于是陈先生跟我坐了火车(奥克兰的火车就相当于国内的轻轨)到总站买了公交卡,每个人往公交卡里充了50刀(人民币约250元),又转车去学校。参加完学校的开学典礼之后,我们决定去最繁华的市中心看看。

心里期待着天空塔的模样和市中心的华灯璀璨,映入眼帘的却是仿佛年久失修的一座普普通通的塔型建筑,和15分钟就走完的最繁华的皇后街。

在市中心,我们随便寻得一家中餐厅,吃了第一顿让我们心疼的饭,看着菜单上随便一个盖浇饭都是人民币100元左右,我们感到挣钱这件事迫在眉睫。

3.jpg

初来乍到,有很多日常用品要买,人生地不熟,20分钟一趟的公交车路线我们也研究不明白,只能靠腿走。就这样暴走了两天,我感觉牛仔裤的裤腿都松了一圈。

后来尝试着搭公交车,才发现竟然不报站,只能盯着手机Google地图看自己的位置。到第三天的时候,我们两个人公交卡里一共约500元都快花光了。

公共交通成本之高,让我们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在新西兰没有车寸步难行。于是当机立断在还没有来得及研究新西兰交通法的时候就赶紧买了一辆二手车。

办银行卡,办税号,办公交卡,翻译驾照,买车,买保险,研究路线和超市……五天之内搞定了基本生活的需求之后,陈先生开始找工作了。

 

02、找工作的经历

英文水平如初中生的他只能在华人网站找华人雇主的工作。

新西兰木工非常紧缺,因为这是个纯靠体力和毅力的活儿。陈先生就这样从国内银行的白领变成了新西兰工地上搬木头的蓝领,一天最长的时候工作超过10个小时,中途除了午餐半小时,没有休息时间。

4.jpg

那是新西兰的冬天,六点钟天还是黑漆漆的,寒风凌冽,陈先生每天都穿着牛仔外套去上工,因为牛仔衣服耐磨耐脏,舍不得弄脏其他衣服。晚上八九点回到家他就累得躺下动弹不得。被钉子扎破过手掌,被脚手架撞破过脑袋,被华人老板辱骂……他还是坚持做了快半年的木工,直到找到另一份房屋贷款工作。

而做贷款,需要有客源有人脉。当初我们执意来新西兰,很多人都以为我们有亲戚朋友在这里,实际上我们俩连一个认识的人都没有。

贷款工作没有底薪,有业务才有提成。陈先生想尽各种办法,厚着脸皮向同事请教,认真地去学习新西兰的贷款手续和知识,24小时待机回答客户各种问题,从零开始有了一单又一单业务。

拿着新西兰法定最低工资,周薪去掉税到手只有2000多,一个人的薪水根本不够养家糊口,毕竟我们每个星期的房租就是1400人民币。当初决定裸辞来新西兰,我也是上网查了很多资料,了解到最低工资是15.75纽币,想着就算是随便找份工作,每个星期也有3000人民币左右的收入了。但我们还是太天真,忽略了新西兰的税收。去掉税以后,到手的收入几乎打八折。即便房租包含了水电网,可是交通费用、手机话费、保险费都是固定开支,再加上新西兰的物价真的是高得离谱,每周买菜和日用品都要1000人民币左右,一个人拿着法定最低工资,根本养不活我们两个人。

我后来看了看自己这一年多记的账本,在不买任何衣服和非必需品的情况下,每个月节衣缩食的开销是15000人民币左右。我们两个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从来没有为柴米油盐操过心,突然就沦落成了“贫贱夫妻”。

所以我来新西兰不久就开始做代购,去各大药房和保健品店研究产品和价格,很快就把澳新的所有热卖品牌和产品熟络于心。三个月之后,我在课余也开始兼职打工。我们两个人的收入,总算渐渐地能够勉强覆盖住开支。

由于第一个租住的房子实在是距离我的学校太远,环境也太不符合我俩的期望,所以我们赶紧开始重新找房子,第二周就搬到了奥克兰中区。

搬家是陈先生一个人完成的,因为我在上课。我们两个人还是租了一个房间,与其他房客和房东共用卫生间和厨房。这是陈先生27年来第一次租房,被房东说了一次又一次之后,他才学会洗完澡擦干净地面的水,共用区域用完了要及时清理,冰箱和橱柜东西都要放在划分给自己的区域里。

出国前,陈先生说我是个没吃过苦的人,因为我花钱大手大脚,脾气急躁,性格直爽,不懂人情世故。出国后,我嘲笑他才是个没吃过苦的人,因为他从来都是依靠着家人朋友的照顾,没有感受过一个人在异乡奋斗的孤独和无助。

有一次陈先生去应聘后厨,试工了半个小时,结果别人嫌弃他动作太慢、手脚不麻利,没要他。这件事一直被我拿来嘲笑他洗盘子都没人要。

 

03、婚姻中的磨合

陈先生是一个循规蹈矩、知足常乐的人。我是一个不甘平庸、桀骜不驯的人。他喜欢热闹,我喜欢清静。我和陈先生本来是相识于工作,因为在同一个银行工作才有共同话题,婚后才发现两个人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人。

用我俩的话说,就是如果当初不是同事,我们这辈子连做朋友都不可能。

5.jpg

有一天傍晚我们爬到了Mount Eden山顶,俯瞰奥克兰全城的万家灯火。那段时间陈先生已经被木工的工作折磨得感觉坚持不下去,却又找不到其他合适的工作。而我辞了第一份有薪水的兼职,为了攒工作经验而去了另一家公司免费实习三个月。

那时候我们才来新西兰半年,压力很大,不知何去何从。陈先生从来新西兰以后一直处于沮丧和迷茫的状态,无数次跟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吵着要回国,都被我以离婚为要挟怼了回去。我是绝对不信任异地恋的,尤其是结婚以后,若不能相互扶持、进退与共、陪伴左右,何必要结婚?我一个人可以过得比异地恋更好。

“贫贱夫妻百事哀”,我们也算是体验过了。

在新西兰的前半年,陈先生在工地上辛苦地搬砖挣钱,而我兼顾着上学、兼职和代购。两个人都为生计奔波、累死累活的时候,谁也没有耐心去倾听对方的烦恼、顾及对方的情绪。吵过架,闹过别扭,提过离婚。

但我们两个自私又现实的人,冷静下来后经过商量达成了一致:“离婚以后也不一定能找到更好的,跟谁结婚其实都一样。经营好现在的婚姻,比离婚再找个人过日子,成本要低得多,何必冒风险。”

我俩就是年纪轻轻就看透了婚姻的本质。

6.jpg

来新西兰的夫妻们,有很多都是忍受着异地的煎熬。每个家庭有自己的情况,我不予置评。只是对于我们来说,因为一起辞职出国,从头再来的这个经历,才让我们两个懂得了互相扶持、体谅和理解。

新西兰的文化是以家庭为重,所以男人买菜做饭、带孩子、做家务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下班后和周末的时间大多是陪伴家人。在这种没有应酬的环境下,更利于家庭意识和夫妻关系的培养。

婚姻的幸福感在于,你和这个人携手共进的时候,天塌下来也不会害怕了,因为你相信对方也相信自己,再苦暂难也有勇气一起熬过去。

 

04、移民之路

来新西兰刚满一年的时候,我换了第三份兼职工作,进入了本地一家洋人公司。这份工作来之不易,之前我投了几十份简历都石沉大海,差点就准备挨家挨户去敲门递简历了。而为了抓住眼前这个机会,我也是费尽了心思。有很多人都说新西兰的洋人公司工作很难找,但我却认识一些人很快就找到了本地洋人公司的工作。我想说的是,没有人仅仅靠运气。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是真理。在国内的时候我就发现,有的人满足于眼前的工作,业余时间只会八卦抱怨、打游戏看综艺、吃饭喝酒吹牛逼,而有的人下班后一直在不停地学习进步,一直在为未来的可能性做准备。

在国内银行工作,对金钱和权利异常敏感,国内但凡有一点钱或有一点权的人,架子都大得很,因为他们习惯了被讨好、被奉承。

在新西兰,人人平等。年龄大不是倚老卖老的借口,有钱有权也不是开绿色通道的理由。但是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人脉关系都非常重要。

国内的人脉靠巴结,新西兰的人脉靠共同的兴趣爱好。

7.jpg

来新西兰一年半的时候我读完了MBA,也顺利由兼职转成了全职,递交了Residence Visa的申请。虽然还未知结果如何,但我已经不再像之前那样迷茫和无助了。我对自己的婚姻更有信心了,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更有信心了,对我们的未来也更有信心了。

毕竟,经历了一次放弃安稳、从头再来的痛苦和经验,就不会再畏惧今后的未知了,我相信今后我们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挖掘出一条自己的路。

 

05、意外的收获

新西兰的“土”,是低矮破旧的房屋,是低效落后的公共交通,是超贵的手机流量和超慢的无线网络,是邮寄纸质信件的主流通讯,是大清早扔在门口的当日新闻报纸。

刚来的半年我们经常吐槽这个落后的国家,直到我们去了一次澳大利亚。在新西兰的半年已经适应了安安静静、慢慢悠悠、店铺5点半就打烊,晚上街上连个人影都没有的生活。而澳洲的热闹和喧哗,一下子就把我们拉回到了国内的感觉。突然觉得,不适应了。

嫌悉尼的市中心人太多太吵,嫌逛个商场上厕所还要排队,嫌堵车堵得太厉害,嫌苍蝇太多蚊子太大,出去玩时刻担心毒蛇和猛兽的出没。

后来回到新西兰,才发现相比于澳洲,我们更喜欢纽村。奥克兰相比于悉尼,人少很多,车少很多,安静很多,也干净很多。

8.jpg

在新西兰,朋友圈里随手一拍就是风景。

蓝天白云绿草大海牛羊彩虹晚霞游艇。别人以为你天天逍遥快活,每天都在四处游玩。却不知身在异国他乡资本主义下我们的穷酸和苦逼。

但是不得不说,在公园的草地上野餐午睡,去海边烧烤游泳冲浪,去国家公园徒步露营,挖贝壳、捡青口、钓龙虾、抓鲍鱼……这些在国内难以实现的娱乐项目,在新西兰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了,而且还是免费的。

出国以后,世界真的变小了。尤其是在新西兰,作为一个移民国家,这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种族肤色。大家的对不同事物的包容度真的是奇高。大冬天穿短裤等各种奇装异服、纹身脏辫头巾面纱都是见怪不怪,各种职业罢工游行也是司空见惯,电视节目还有裸体相亲的(一群肤色各异、身材各异的男人裸体站成一排,那画面太刺激我不敢看)。也正是因为有许多新移民,大家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都需要交朋友,人际交往就变得异常简单和单纯。

9.jpg

世界变小了,胆子就变大了。15000英尺的高空跳伞我们也体验了一把。从飞机上跳下去的时候,我只觉得死而无憾了。

后来我也一直提醒自己,想做的事情就要去做,任何时候末日来临,我也没什么好后悔和遗憾的。 

QQ截图20190809155703.jpg

进入专栏 点赞 ()


版权声明
1. 本文系新西兰天维网【天维伙伴】频道稿件,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2.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3. 作者在本网站上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

4. 作者发表在本频道的原创文章、评论、图片等内容的版权均归作者本人或标注来源所有。

5. 所有天维伙伴签约专栏作者与天维网的合作,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仅限于“内容授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