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栏名称:Alina霖子
- 作者: Alina霖子
- 简介: Alina霖子(微信公众号ID:Alinalinzi),一个从世界500强银行裸辞,在新西兰生活的斜杠少女。英国人力资源管理学硕士,新西兰MBA毕业,现任职于奥克兰一家不加班的公司。用文字丈量生活,用思考解读情感,用实践阐释职场,用学习探索梦想。
每年的三到五月份都是我最感概的时候,一是因为我的生日在这段时间,总是会在生日的时候回顾前半生,去做一个人生复盘;二是因为我决定辞职出国来新西兰是在这段时间,2017年三月份辞职,五月份我和陈先生已经抵达了一个人都不认识的异国他乡。我总是会去回味一下当初的抉择,曾经的困难,和现在的对比。希望可以不断地鞭策自己,勇往直前,无怨无悔。
五月份的新西兰进入了阴冷的秋天,天空被乌云遮罩,大部分的时候都是灰暗的。
2017年的五月,我和陈先生拖着三个大箱子,历经15个小时的长途飞行,忐忑又激动地踏上了长白云之乡。
我还记得刚出机场的时候,寒冷的空气中透露着久违的清新和透爽,奥克兰机场一点都不繁华,我们好像从一个中国的五线城市,去到了另一个不知名的五线城市,没有任何身在国外的感觉。
刚到新西兰的第一周,现实就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在国内的时候提前租好的房子(其实就是一个房间),非常阴冷潮湿,距离我的学校也很远,意味着我们要马上换住处,重新租房子。新西兰的公共交通并不方便,没有地铁,只有火车,相当于国内的轻轨,可是那速度还不如武汉的公交车。为了搬家,我们在抵达新西兰的第三天就买了一辆二手车(后来知道被坑了),而前两天出门几乎都靠走路,两条腿都快走断了。
我依稀记得在新西兰的第一顿饭,晚上我和陈先生走了半个小时去附近小超市买了一袋米和一盒鸡蛋,然后又走了半个小时拎回家,炒了个蛋炒饭。过了几天我们去了市中心的皇后街,进了一家中餐厅,看着菜单上均价20多刀(人民币100元左右)的盖浇饭,我们只点了一份。那一刻,贫穷让我感到了自己的卑微和迷茫,但很快就被对新生活的憧憬和兴奋遮掩了。
我是一个不太安分的人,人生中的新鲜事物和挑战让我兴奋。而陈先生是一个喜欢安稳的人,一下子丢了工作、离开家人,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家,还要承担陪读期间养家糊口的重任,他比我承担的压力要大得多。
我现在回想起来,才突然顿悟,当初裸辞出国对陈先生而言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挑战,而对我的公婆而言,当时的放手是一个多么痛苦的抉择,毕竟我和陈先生2017年一月份才结婚,婚后两个月就双双辞职要出国。我的性格我父母是知道的,他们从不干涉我的任何决定,但换到大部分家庭里,都会觉得我们疯了吧。
原本计划五年之内拿到新西兰绿卡,没想到我们用两年时间就提前实现了五年计划。但是拿到了绿卡之后,我才发现,未来并不是一张纸就可以下定论的,这张纸给了我合法居留在这个异国的权利,但我的幸福依然取决于当下的自己。
现在,三年的时光转眼即逝,我的人生因为出国这个决定,变得变幻莫测,而出国带给我的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不再畏惧变化。
1、生活上的变化
生活上的最大变化,大概就是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变成了自己要操心柴米油盐酱醋茶了。
在国内的时候,我们生活在湖北一个五线小城市,婚后有房有车,两家父母住的很近,父母单位和我们单位都有食堂。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形容我和陈先生在国内的生活,一点都不为过。我们谈恋爱的时候,几乎每周都要去一趟武汉逛街买衣服、吃喝玩乐,把工资花个精光。其实那时候,主要是我工作不开心,需要靠花钱来发泄情绪。
我的父母持着“女儿要富养”这个观点,从小到大对我都是要什么给什么,尽管他们节衣缩食,但是对我在金钱上从来没有吝啬过,这也导致我对理财是没有什么概念的,也从来不会攒钱,赚多少就花多少,花多少就努力再赚多少。在父母的宠溺下,我甚至是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在家从来不做家务,如何用电饭煲煮饭这件事,是我去了英国留学才学会的。而我对于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总是会有更效率的解决办法,于是在英国的时候,我和一个同学约定了她做饭,我洗碗,我就这么在国外顺利活过了一年。
结婚之前我什么都不会,长辈告诉我:“结婚以后自然就会了”。结婚后我确实会了一些,比如公婆做饭的时候我会去厨房端菜盛饭,仅此而已。有时候我想,我爸妈是怎么放心把我嫁出去的,不怕被轰出来吗?事实证明,还好我是一个特别有自知之明并且善于解决问题的人,在我单身的时候,我天天在朋友圈晒自己做甜品的“贤妻良母”形象,成功俘获了一个会做饭、会做家务的男朋友,然后我就再也没有做过甜品了。“朋友圈营销”这件事,我2014年就开始干了,可见我是多么有远见。
从谈恋爱开始,“我什么都不会”这件事就已经暴露了,我老公的勤快和细致跟我的懒惰和大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不过正因为他太勤快、太有眼力劲儿了,所以一般走亲访友大家都会关注他,我就可以如愿以偿地隐形了。
来新西兰以后,最初因为我上学,时间比较多,陈先生早出晚归去工地搬砖,于是我承担起了做饭和家务。寒冬的早晨五点多,我起床给他做饭,晚上他在下班的路上,我就开始准备晚饭。那个时候相依为命的感觉特别强烈,贫贱夫妻虽然有不少矛盾,但是相濡以沫的日子却给我们的婚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陈先生充分发挥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风吹日晒地在工地搬了半年转,没有抱怨一句。仅这一点,我就觉得我老公比大部分男人都要强。后来我们两个人的工作都渐渐稳定下来,他因为总是嫌弃我做饭做得不好,于是承担了做饭这个艰巨的任务。一日三餐,我只用说一句“我饿了”,就又过上了“饭来张口”的日子。
这么说来,我的生活实际上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我不爱操心的事情,依然扔给了别人,饮食起居大多是陈先生在照顾我,从接送我上下学,到接送我上下班,虽然不是无微不至,但也算有求必应了。
2、工作上的变化
一直在看我公众号的读者,都知道我有多么厌恶曾经在国内银行的工作。直到现在提起来,我依然心有余悸。
不加班,是我当初辞职出国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银行工作的时候,每天7点半到岗,下午6点半下班,下班了还经常要开会培训,周末和节假日还要值班,再加上陈先生和我是同事,工作几乎占据了我生活的全部。尽管一年八万块的收入在五线城市还是不错的,但是在我算起来,我平均每小时的工作收入还不如每天打扫两个小时卫生的清洁工。
虽然我不会理财,但是我特别会管理自己的时间,而时间是比金钱更宝贵的东西,是不可再生的财富。我不能允许自己把青春和时间耗费在一个没有前途和钱途的工作上。
很多人觉得我很幸运,抛开努力不说,我确实很幸运,至少我在新西兰商科毕业之后的这份marketing工作一直都挺开心。虽然我也偶尔跟中国同事吐槽新西兰人新奇的思维模式以及老板的善变和幼稚,但总体上讲,我每天可以开开心心地去上班,开开心心地按点下班,就已经比大部分人都幸福了。
老板买了我每周40个小时,我每周睡觉56个小时,还剩下72个小时完全属于我自己。去掉每周通勤10个小时,吃饭洗漱等固定时间开支就算每周20个小时,那我也还剩42个小时属于自己,完全够我再去做第二份工作了。
现在,我用这剩下的42个小时,开展了四个副业。在已婚无孩的日子里,我过得忙碌充实又快乐,每天都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再也没有被管制和压迫的感觉了。副业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收入,还有勇气,因为我觉得我的人生不应该被一份工作困住,我还可以随时随地有很多种可能性。
3、婚姻上的变化
在我和陈先生的关系里,有不少来自于外界的评判。尽管我们两家都是五线小城市,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阶级,看起来门当户对的一门亲事。可终究还是逃不过中国人的“风俗习惯”,那就是被别人评头论足。比如最开始的时候有人说他学历太低,有人说我性格太内向,结婚后的我们发现自己跟对方真的是“牛头不对马嘴”,完全两个世界的人,一静一动,一冷一热,一急一慢。面对外界和内心的双重压力,我们也一度怀疑是不是找错了对象,离婚的念头在心里百转纠结。
出国三年,两个人背井离乡、无依无靠,再看不惯对方,也只能硬着头皮撑下去。作为一个理性的知识分子,我认为婚姻就是等价交换,没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既然还不能分开,不如就想办法更好地过下去,毕竟我是不能忍受问题存在却不去解决的。于是,我找了各种人格测试、性格测试等工具,去测我跟陈先生的差异和共性,尝试着去弥补我们之间的差距,甚至去网上找了“让陌生人相爱的36个问题”,跟他一起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互相回答,以便促进彼此对对方的深入了解。
可是,这些都是徒劳。问完问题之后,我们更加确信了“我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这件事情,因为每一个问题,我们两人的答案都大相径庭。我知道他跟我不一样,但我就是认为我才是对的,他也一样坚持他才是对的。我们虽然嘴上不去争论,但心里就是不认同对方。
我不想让自己和一个彼此不认可的人生活一辈子,太难受了。但因为这个离婚又好像不至于。我的婚姻在一段时间里一度陷入了一种“鸡肋”的状态,就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怎么办呢?后来,我意识到了:人们的很多痛苦,都源自于想要改变别人。我们都希望对方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但这怎么可能呢?在做了很多次教练咨询之后,我就更加发现了有不少人的问题都是想要去改变别人,但在教练的过程中往往会意识到这种努力只是一种徒劳。
我们没办法改变别人,我们只能改变自己。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其实很难。因为你只有接纳了对方,才能不去试图改变对方,只有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才会愿意去改变自己。我是在学习了luxx profile 16项动机分析之后,才真正学会放下心中的评判,接纳对方,改变自己。因为我发现我老公跟我不一样的动机和需求,其实有他的优势和天赋。而我作为一个动机分析师,只需要“利用”他的内在驱动力,去满足他内心的需求,就可以让他开开心心了。
4、我的变化
三年过去,我常常会觉得,我还是我。我还是比较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太关心外面的世界,一人吃饱全家不愁。
我比陈先生更快地适应在新西兰的生活,可能就是因为我对于人际关系的思想跟西方国家是比较接近的。我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亲朋好友无一例外。我想做什么,那是我自己一个人的事,不需要别人来干涉,当然我也不会去干涉别人。
在社交上,我不会期待特别亲密或者特别黏腻的关系,和朋友一两个月约见一次,聊一聊彼此最近又在尝试的新鲜的事情或者一些新的想法,给生活增添许多意外的惊喜。什么叫做“呼朋唤友”?就是我呼唤你的时候,你能出现就好了。
我没变的是依然特立独行、没心没肺的性格。而我有了一个很大的变化,是越来越特立独行、没心没肺。
最近大半年的时间,我的情绪几乎没有脱离掌控的时候,生活和工作有张有弛,感情稳定,自己对未来的目标也越来越清晰。以至于我总是在peer coach的时候找不到自己的议题。因为我发现我的生活真的挺好的,没什么自己想不开的问题。
有时候发生一些事情,别人会担心影响到我,但是我其实能够特别快地抽离出来,让自己不被影响。现在我会觉得,别人想要影响我的情绪或者正常生活,真的挺难的。
也可能是因为做教练的原因,我要把自己一直维持在教练状态上。我认为一个自己都过不好的人,是很难去帮助别人的。而我也真的就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我喜欢新西兰这个国家,尽管它有不好的一面,我也热爱我的祖国,尽管它也不够完美。就像我自己一样,我喜欢我自己,尽管我并不能让所有人都满意。
三年前,如果你告诉我,三年后的我会在新西兰,做着一份喜欢但是不稳定的工作,业余时间干着四个副业,未来是想做一个职业的人生教练,梦想是搬到小镇上去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日子,做一个无欲无求的自媒体人。我肯定觉得你有病吧。
可是,谁又知道,再过三年,我又会在哪里,做着什么样的梦呢?
以一首我2018年初在墨尔本写的小诗,来结束我的这篇碎碎念:
落日把青草染成黄色
把思念染成了金色
年华像风车
转啊转
忘了时光
牛羊把草地变成油画
把日子变成了诗歌
岁月像风筝
飞啊飞
迷了方向
时间把青春变成过往
把梦想变成了空想
日子像秋千
荡啊荡
停了慌张
未知把生活变成征程
把迷茫变成了遗忘
旅途像美酒
喝啊喝
醉了悲伤
——Alina霖子
于2018年1月3日 悉尼回墨尔本的路上
*文中图片均来源网络
版权声明
1. 本文系新西兰天维网【天维伙伴】频道稿件,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2.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3. 作者在本网站上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
4. 作者发表在本频道的原创文章、评论、图片等内容的版权均归作者本人或标注来源所有。
5. 所有天维伙伴签约专栏作者与天维网的合作,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仅限于“内容授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