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栏名称:Apple妈咪视角
- 作者: Apple妈咪
- 简介: 从中国到澳新,从辞职到三娃妈咪,从新移民到海外创业,连载更新四年移民路的育儿微信公众号“Apple妈咪视角”。
文|Apple妈咪
我们的孩子,丢掉了自己的文化是不行的;
我们的孩子,光英文好是不够的。
故事分两部分,先从四年前——也就是2014年的春节说起。
前情回顾
回顾内容记于2014年2月,时值移民前夕
听着外面爆竹声声,商场店家随处播放着祝贺新年的歌曲,看着孩子们四处拿糖拿红包,跟着老人走亲访友、和亲友家的孩子们一起看烟花、一边守岁一边疯玩。
享受过年气氛之余,有一刹那,我竟然对自己辛苦办理的移民犹豫了:
我的孩子就是一个纯纯正正的中国人,他讲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尽管年幼,却已经拥有了自己要好的伙伴和熟悉的族群。
可是,在4周岁的年龄,我即将把他带离故土,远赴完全陌生的国度,以后:
他会不会放弃自己的语言,只为了能够和异族沟通;
他会不会丢掉自己的文化,只为了能够获得异族的认同;
他会不会逐渐变成一个所谓的外国人,然后,他的孩子,和孩子的孩子,都不可能再和你我说一样的语言了。
多年之后,当选择移民的我们到了我们父母的年龄,过年这样的时节,是否再也没有回家吃团圆饭一说了。
中国人,丢掉了自己的文化是不行的
许多人会说,既然移民了,去了一个移民国家,那孩子就算是那个国家的人吧,他是一个美国人、加拿大人、澳大利亚人或者新西兰人,总之他不一定非得还要和父母一样,是一个中国人。
所以,很多父母并不介意把孩子从小就当作当地人养,把孩子送去华人很少的学校,既不刻意教孩子中文,也不特地熏陶一些中国传统文化。大家觉得,反正孩子将来总是留在这个国家了,融入当地社会就行了,学不学中文或者中国文化又有什么要紧的呢?
大家都认为第一代移民是没有办法,也不太可能真正和完全地融入到西方人的世界中,但华人的下一代应该是可以的,他们就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能够很自然地融入白人圈,不会被贴身份标签。
可是不要忘了,我们的孩子不管在哪里长大,学习什么样的文化和语言,他都永远是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不管他自己如何看待自己,别人看到他的第一眼,就了解,这是一个百分之一百的中国人。
来看看一位常年生活在加拿大的华人爸爸是怎么说的吧:
我的儿子是三岁半过来的,受的几乎全部就是西方教育,从幼儿园开始,说的也都是英语。应该说,他完全融入西方人的社会,无论在语言和文化方面,还是价值观方面。
只是,儿子都交一些什么朋友呢?他在选择朋友的时候,有没有族裔的问题呢?
我总结了一个规律,也是很多人的共同体验,即在幼儿园和小学的阶段,华人的小孩和洋人,白人,不同肤色的人基本是完全融合,大家都在一起玩,彼此也有很多不同肤色的人为朋友,中间没有什么隔阂,基本没有族裔的概念,也几乎没有种族歧视的概念。
到了初中,也还可以,儿子还有白人小孩作为朋友,但是他的“老”朋友,也就是从小学时代就是朋友的孩子,几乎是清一色的华人小孩了。
应该说,从幼儿园到初中,各个族裔间的孩子相处的还都不错。
可是,到了高中阶段,族裔特色就非常的明显了,基本就是白人小孩在一起,华人小孩在一起,印度人小孩在一起,黑人小孩在一起。比方说,我家旁边有一所很好的高中,我平日看到那些孩子聚集的时候,真的是人以群分,不同族裔的人成为一小帮,一小帮的。
很奇怪吧。下一代的人还是很自动的形成了族群的分野。看来,我们经常自己预想一个大同的美好的世界,还是过于理想了。族群的分野是天然的,与文化语言也没有必然的联系。他们的语言和文化应该是共同的,但他们还是要有区分。其实黑人也一样,他们到了美国已经有几百年了,他们的背景文化和语言与白人孩子有什么不同?没有不同,但是大家还是不在一起。
看来我们也只能被迫接受这样的现象与现实了,我们也没有办法。
虽然并没有海外生活经验,但我觉得这个华人父亲的说法应该还是比较客观的,和我在许多海外华人论坛上了解到的信息基本一致。
既然孩子长大以后,还是会自然而然地想要和自己拥有相同特征的同族裔的人走得更近,而如果到那时候,他才发现自己不懂中国式思维,不理解华人的文化和想法,找不清自己的定位,不知道自己是谁,那该是件多么令人惶恐的事情啊。
先不说远的,就说孩子还小的时候吧。
如果我们把一个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的中国孩子直接丢到白人堆里面去成长,完全当白人养,对孩子意味着什么呢?请允许我做一个非常不恰当的比喻。
大家都听过“狼孩”的故事吧?如果把一个人类小孩丢在狼群里,跟狼群一起长大,他会怎样反应呢?
首先,他可能会认为自己就是狼,并且会想方设法摒弃自己作为人的全部特征,只为了得到狼族群的认同。他一天到晚焦虑的可能是,为什么我没有爪子呢?为什么我没有厚厚的皮毛呢?为什么我不能飞速地奔驰呢?对于小小孩来说,获得族群的认同几乎是最重要的生存动力之一。
接着,当这个人类孩子发现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变成一只狼的时候,就可能会开始憎恨自己作为人的各种特征,这种憎恨很容易让他无法认同自己。
而一个不认同自己的人,又哪来的自信心呢。
殊不见,如今许多从小生活在海外的移二代孩子会反感父母常提中国么?
殊不见,有些华人孩子,明明懂中文,可是当别人对他们讲中文时,他们却假装听不懂么?
殊不见,有些亲子沟通不顺畅的家庭,甚至会出现孩子看不起自己亲生父母的情形么?
更有甚者,比如《纽约时报》曾刊登过一篇有关身份认同危机的文章,作者是一位出生在澳洲的华裔。他在文章中提到,自己有一些华裔同学不但不愿去中国,甚至无法接受自己的黄皮肤、黑眼睛,把头发染成金黄色、戴蓝色的眼镜。
为人父母的,我们原本不过是想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可如果这是最终的结局,移民这一步究竟是走,还是不走?
这便是我这个准移民妈妈最大的顾虑。
对我来说,不管在哪里生活,我都希望我的孩子认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希望他将来能成为一个拥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人,而不是真变成一个外国人。
那如果选择移民,这个愿望有没有可能实现呢?
我也不知道,我只能朝这个方向去努力。
美国有一位叫Berry的学者在97年的时候,曾经提出过一项关于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
他将移民的文化适应程度分成了四个象限:
如果你既能够尊重和认同自己的身份,同时又能重视和维护跟异族的关系,那就叫“整合(Integration)”,是最好的一种情况。在这个象限里,父母本身懂得怎样分辨东西文化的精华,并把两种文化的精髓溶于家庭教育里面,培养出来的孩子是东西文化兼容并蓄的,这样成长的孩子心态最健康,生活质量也最好。
第二种,假设父母比较重视东方文化,对西方文化不感兴趣也不接触,这种情况叫做“隔离(Separation)”。这个象限的情况是:我是中国人留在海外,在这个Separation的状况下,我还是很快乐,为什么?我去我的唐人街,找我的中国朋友,吃我的中国餐,参与我的中国活动。我的活动圈虽然不那么大,基本上还是有我自己足够的空间,精神上还是蛮愉快的。
第三种就是中国人来了海外后,反而比较少想和中国人接触,交往的朋友都是西方人,讲的也是英文,参加的也是西方人的活动,在西方社会中发展自己的圈子,这种叫做“同化Assimilation”。
而最后一种就是空架子,对自己的文化没有兴趣,对西方的文化也没有什么兴趣去了解,叫“边缘化marginalization”。这也是所有的适应过程中是最糟的状况。
我不知道多年后自己最后的适应情况能归类在哪个象限里。但是毋庸置疑,孩子在海外长大的话,他在学校的教育,他的同学,他的朋友,电视媒体和外面的环境等等,是清一色的西方文化。如果父母不花足够的心思,他几乎一定会被划入“同化Assimilation”的象限。
而做父母的,恐怕不但要给孩子熏陶中国文化,还必须要和孩子共同成长,一起学习和理解西方文化,争取和孩子共同进入“整合(Integration)”象限。否则父母如果留在“隔离Separation ”象限里,那他们和孩子之间的代沟将不只是在年龄上的,还在巨大的文化背景差异上。
中国人,光英文好也是不够的
有海外生活经验的家长大约都知道,在国外学中文比在国内学英文更困难许多。原因很简单,国内有学英语的气氛和大环境,而国外压根没有学中文的氛围。
会不会因为移民,而让孩子丢了中文,这也是我这个准移民妈妈的重大顾虑。
身为中国人,中文可以不好么?
抛开身份认同的问题,说些社会现实吧。
在我们这一代里,看到别人的英文说得溜,就好像是一种荣耀。但是,现在这一代孩子,“会说英文”已经不稀奇了,那根本是追求未来事业的基本通行证。而且现在社会更开放,可以学会英语的管道如此多,只要肯花时间精力,就可以做到。
但是,当基本通行证随手可得时,如果我们孩子的中文不好呢?中国人却中文不好,在从前的世代里,大家眼里只有英文没有中文,似乎无所谓。但是到我们孩子这一代,这样的优势不仅没了,还可能成为被歧视的原因。
说歧视,可能严重了些。这样说好了,如果你是一个跨国企业的老总,来了两个人,条件差不多,但是一个有好的中文能力,一个没有。你会用谁?显然,无论是在哪个地方哪个领域,华人如今都已经拥有了越来越高的社会地位,华人的拼搏精神和学习能力,世界有目共睹。而如果没有好的中文能力,将来要如何才能打入这个华人越来越强势的世界里啊?
事实上,全世界越来越多的“老外”正在选修中文作为外语来学习,我们的孩子身为中国人,难道丢掉这个先天优势?
光会听中文,说中文,还不够。
我希望我的孩子不但能够读写中文,还有机会邂逅诗词歌赋之优美,领略古圣先贤的经典,理解中国上下五千年渊博的历史和文化。
我希望我的孩子是一个拥有中国文化底蕴的人,这样他才能够在另外一个国度,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明白自己看世界的角度在哪儿;这样他才能真正地尊重和认同自己,在此基础上再去理解和认识世界。
说到底,我就是希望他的文化适应程度,能够进入Berry学者提出的“整合(Integration)”象限——既尊重和认同自己的身份,又能重视和维护与别人的关系。
移民这步走下去,这个愿望有没有可能实现呢?
我也不知道。
我只知道,带着一个2岁一个4岁的孩子去到另外一个国度,对父母的教养能力绝对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如果说在国内的时候,父母的精力主要花在了为孩子辅导功课上的话,移民父母的精力将主要花在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理解世界、以及平衡中西文化上。
这个担子,一点都不轻。
今日之见
下文记于2018年2月,时值移民四年之后
尽管四年前的移民前夕,我为年幼出国小孩的文化认同危机做足了准备,但是如今回头来看,当时的考量还是Too Simple, Too Naive(太简单和天真)。
因为我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孩子的成长,有父母可以做主的因素,却更有父母不能做主的因素。即便我使尽浑身解数,充其量也只能把马引到水边,喝不喝水不是我能够决定的事。
01
父母可以做主的因素
对于任何一项学习来说,父母能安排的事无非两件:创造外部环境和自己参与引导。比方说国内小朋友学英语,家长一方面可能会为孩子选择双语学校创造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家长自身可能也会在家里陪孩子念英文绘本来参与引导。
所以同理,来新西兰后,我给孩子挑的幼儿园,包括后来的小学,华人比例都相当高,比方老大老二如今在读的小学,华人比例几乎达到了50%,这在整个新西兰怕也是独领风骚的节奏了。
这曾是个备受质疑的决定。当时身边的大多数华人家长,都更倾向于让孩子去洋人比例高一些的学校,更有甚者,直接选到几乎清一色洋人的学校,他们认为那样更有利于孩子对于新西兰主流文化的融入。事实上,这些年来从事微留学业务,我们为客户家庭安排的,几乎也都是欧裔比例很高的学校,说到底,需求决定供给,当家长普遍认为欧裔比例高的学校,体验更原汁原味时,商业行为上自然就迎合了。
但这并不改变作为我个人来讲,坚定地要把自家孩子向华人堆里送的初衷。
在我看来,二代移民的适应期可以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简称为摸索期,这时候孩子的外语尚在萌芽中,可以听懂一些,但还不能完整流利表达。他们对于当地孩子的玩耍和交流方式可能只处于观察状态,不敢轻易跨出交往这步,常常表现出对陌生群体的胆怯。这种胆怯,有时候不一定源于语言障碍,而更可能是文化差异。比方新西兰本地孩子个个喜欢像猴儿一样吊单杠,刚移民过来的孩子可能不爱玩这些,自然就加入不了。
这个阶段,家长们总是担心:他为什么只跟中国孩子一块儿?为什么看到儿童乐园有洋人小孩在场索性就不去玩儿了?
第二阶段,或者甚至不能叫阶段,而大约是延续二代移民一生的状态,我叫它“同化期”。
这个变化猝不及防,可能就在某一天的放学后,当你注意到孩子手上因吊单杠而结下的厚厚老茧,当你意识到孩子跟你谈论的民族英雄都是当地历史里的人物,当你听见他哼着当地流行歌曲,看见他读着当地书店里的当红小说……才惊觉,眼前的我们的孩子早已经成了个不折不扣的当地人。
这时的爹娘,恐怕将陷入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担心:我的孩子中文越来越不流利了怎么办?我和他的观点分歧越来越大怎么办?他感兴趣的东西我都不太明白怎么办?……
在新西兰从事留学业务这些年,接触了大量年幼从国内过来的孩子。事实上,对于绝大多数小学阶段就出来的小朋友来讲,“摸索期”一般不会超过一年。越小的孩子时间越短,而到了初高中年龄,摸索期长短就完全因人而异了。但是无一例外,这个分水岭一定会到来,入乡随俗常常措不及防就来了。
有些刚过来的家长会羡慕那些英语基础好些的孩子,看到他们能够交往洋人小朋友。而我想说的是,压根不必要,因为在小学阶段,英语零基础小孩和英语流利小孩的摸索期差距,至多也不会超过半年。以百步羡慕五十步,毫无必要。
而今儿我想说的是,无论在“摸索期”,还是“同化期”,我们的“移二代”孩子都迫切需要去华人多一些的学校。
请容许我抛砖引玉,聊一聊这个非常“主观”的论断。
为什么“摸索期”的孩子需要去华人多的学校?
很多人以为,把孩子丢到洋人堆里,在周围没有任何人说中文的环境下耳濡目染,孩子就会不自觉被迫加速英语的学习,进而加速对于当地文化的融入。对于这个观点,我持保留意见。
四年前来新西兰的时候,家有四岁和二岁两个男孩,当时我给他们挑的幼儿园,不仅有华人老师,不仅华人孩子比例超过30%,更幸运的是其中一位带班老师压根就是上海人,直接开口跟孩子们讲上海话,把他们初到海外上学的紧张情绪直接消减了一半。
开始的几个月,我的孩子在幼儿园几乎只跟华人孩子玩,只跟这一位上海人老师讲话,嗯,讲的是上海话。我确曾有过担心,当时的老大毕竟大半年幼儿园之后就要上小学,这样子在幼儿园里天天开着上海话的样子,英文能提升么?可幼儿园老师竟一点儿也不理解:“来了新西兰,你怎么还能担心孩子英文呢?还是留着以后担心中文吧。”
直到老大5周岁上小学后不久,小学老师给了我一份有关他的语言年龄评估,上面赫然写着“5 Years Old(5岁)”——也就是说,尽管出国仅10个月,老大的英语语言能力,竟已相当于5周岁的新西兰当地孩子。
释怀的同时,我也清楚意识到“移二代”孩子摸索期的“黄金准则”——先有安全感,再谈求知欲。
安全感是什么?是当我们的孩子去到一个语言文化全陌生的环境里,知道上洗手间的时候谁会陪我去,口渴的时候谁愿陪我去倒水,下课的时候谁爱跟我窝一起晃悠,听故事的时候我能挨谁坐在一块儿……
我们年幼的孩子,不可能跳过安全感,直接跃入学习状态。若没能交到一两个能理解他语言文化的中国朋友,孩子很可能会游离在集体之外,或者通过捣蛋的方式来刷新存在感。
而初来乍到,给予一个多一些华人的学校,无疑是奠定孩子安全感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让他能够轻而易举获得“抱团一块儿玩”的中国朋友。
有意思的是,“和华人孩子抱团一块儿玩”这个事儿,又让很多刚来的家长不待见了。特别是来短期微留学的家长,总觉得孩子得和洋人孩子玩到一块,这次出国才算值回票价。和中国孩子团在一起,天天说中文,有啥用呢?
这个担心就和多年前,我对自家老大老二在本地幼儿园天天和上海人老师开上海话的担心如出一辙。
可后来的情况如何呢?大约在半年左右的沉默期后,两个孩子的英文突飞猛进,直到老大最后去上小学时语言年龄等同于本地孩子。
于是,我试着理清孩子的学习逻辑。
当他有了基本安全感,当他发觉每天去上学是件值得期待的事情之后,你看似他天天跟中国孩子玩在一起,但他的眼睛和耳朵一定是打开的:
其他小朋友在笑些什么,是不是因为老师说的故事特好玩儿?
其他小朋友怎么都能爬到树上,我今儿回家也去院子里试试看吧?
我的好朋友能跟本地孩子聊她昨天看的动画片,要是我也能插两句多好啊?
在每一天的校园生活中,安全感满当的孩子不停在接收新的刺激,刺激她勇敢踏出小舒适区,高速吸收新的语言和文化,进而扩张出更大更自由的舒适区。
而这一切的前提时,他必须先要拥有那个小小的最基本的舒适区——而家长能出力的,恐怕也只有给予一个基本安全区建立相对容易的环境,比方华人多一些的学校,而已。
为什么“同化期”的孩子更需要去华人多的学校?
老大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所在的学校华人孩子很少,班级20多个孩子里只有两个华人,严格意义上另一个孩子都不能算华人,而是中文不太流利的韩裔混血。因为跨过了语言关,孩子在班上和洋人同学都处得不错,有几个要好的经常串门子,带班老师也频频夸奖他Caring(有同理心、爱照顾人)。但是即便如此,我还是能明显察觉到,我的孩子,作为一个“少数民族”,难以回避的“边缘性”。
如果说在自己班上,由于孩子们都相熟不容易察觉。这种“边缘性”,在大家间都不太熟悉的校际活动中就尤为突出了。比方,这边小学非常流行的迪斯科晚会,那年我带孩子们去过两三次,每次都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去之前,我的孩子们都起劲的不得了,各种装扮。可一到现场,他们就怂了。为什么呢?那些陌生的洋人小朋友们太奔放、太活力了,让我本来还挺开朗的中国小孩,顿时就显得木讷了。才丁点大的孩子们,个个敢上舞台,在镭射灯下群魔乱舞,能说能唱,毫无扭捏之态。
我的孩子们胆怯了,这时但凡能有一个同学说一句:“其实我也害怕,我也不敢上台去跳舞。”我想他们的紧张情绪就会舒缓。可是没有,所有他平日里的同学都显得兴奋而投入。于是,不到半小时,我就被死拽着说想要回家去了。
二年级的时候,我给老大转去了一所华人比例在50%左右的学校,一直读到了如今四年级。
这两年半的时间,我真正体会到了“主流”的好处。
因为主流,我的孩子看到:棒球队的队长是华人,足球队的教练是华人同学的爸爸,学校集会的主持人是华人,连二年级校园演讲的情节,也大都以“我的爸爸妈妈来自中国,我有一个妹妹,她在新西兰出生……巴拉巴拉开始。”在这里,我的孩子自然而然就认为,杰出离自己很近。
因为主流,我的孩子开始在各种校际活动中崭露头角,报名学校的球队他毫不犹豫,自制Cosplay装扮上台他毫无扭捏。校长说,需要几个学生代表学校去给新生家长描述校园生活,老大第一个报名……一来二去,他身上早已不见了当年的“边缘”情结,取而代之的是从容和笃定。
因为主流,连我这个做家长的也沾了光。早年原先学校的家校信息会上,一群洋人家长当中围我一个华人,看她们你来我往各种问答,我只能打着马虎眼听啥算啥,连提问都不大有自信。如今不同了,一场家长会,华人坐一半,把洋人围在中间,不自觉的就得瑟了,想问啥问啥,好不自在。
同时也因为主流,在孩子的学校里,中文和西班牙语同时作为必修课列入了教程,这让我原本艰难前行的家庭中文教育获得了重要的社会认同和支撑。
那么,呆在华人比例高的学校,会不会导致孩子不能充分融入西方主流文化呢?
个人认为,不但不会,相反,他们也许能更有自信地去驾驭和平衡中西文化。
尽管孩子学校里华人很多,但他们所共同持有的,仍然是全盘的西方文化,这是接受西方教育下的孩子无法改变的现实。他们感兴趣的历史、热衷的运动、流行的歌曲、爱看的动画片清一色全是一个路子里的。孩子们之间的交流,比方我自己家的三个孩子,无论我多努力地要求他们讲中文,不到五句话,他们又切换回了英文。本地华人孩子之间也是一样一样的,对他们来讲,英文和中文,就好比普通话和方言。虽然大家都知道对方懂中文,交流起来还是英语,除非有不想让洋人听懂的话,才用中文(就好像我们私下讲方言来交流秘密一样)。
就目前小学阶段的情况来看,孩子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种族分野,四年级的老大和二年级的老二,洋人好友和华人好友的亲密度不相上下,似乎族裔跟择友之间没有任何相关性,既没有特意亲近洋人,也没有特意亲近华人。他们之间只看是否玩得来,不分族裔。
大约一年前,我带孩子们回国,一起玩耍的还有朋友家从澳洲回上海的孩子们。我观察这些“移二代”小孩在上海一家儿童乐园里的交流方式。朋友家澳洲回来的孩子,从头到尾英文,只跟自家弟弟说话,完全没有要切换中文的意思;而我家小朋友们乖乖切换回到了中文,在儿童乐园拉帮结派,和上海本地的孩子们玩得火热,除了偶尔结巴,一时反应不出要说的词外,几乎看不出海归的影子。
而这正是我认为最好的状态。曾有一位来新西兰二十多年的老移民爸爸跟我讲:“我好后悔当年女儿来新西兰之后,没有坚持让她学中文,没有让她去华人多一些的学校,而是放到了一个几乎没有华人的环境。刚开始那些年,女儿总是觉得自己各种不如人,根本看不到自己优秀的一面,她在一种难以解脱的自卑情绪里长大,到现在成年了,别人跟她讲中文,她完全就当听不懂一样,拒绝用中文跟父母以外的任何人交流,这也等于拒绝了跟不懂英文的华人交往的可能性。”
因此,我很庆幸,四年之前读到了Berry学者有关移民文化适应程度的研究,得知最好的那种状况,叫做Integration(整合),既能够理解和认同自己的身份,同时又能重视和维护跟异族的关系。更庆幸因此,给孩子们选择华人比例高一些的学校。
长篇大论说了半天择校的问题。
只是,给孩子选去了华人多的学校,就能保有“移二代”孩子的中国文化基因和中文了么?
恐怕还远不能。
02
父母不能做主的因素
出国前的文章里,我曾信誓旦旦地表示:“我希望我的孩子不但能够读写中文,还有机会邂逅诗词歌赋之优美,领略古圣先贤的经典,理解中国上下五千年渊博的历史和文化。”
汗颜地讲,如今我已放弃了这个期望值。
今时今日,在出国四年之后,我觉得孩子们能够读得懂中文书,能够用拼音打字,至少能够在微信上发信息聊天,就值得点赞了。
至于他将来有没有机会邂逅诗词歌赋之优美,领略古圣先贤的经典,理解中国上下五千年渊博的历史和文化,那不是我可以做主的事情。
不是我随意降低期望值,而是在孩子学习这件事上,即便我竭尽全力去创造环境,竭尽全力把马引到水边,最后“马喝不喝水”还是得由马自己决定。
有关陪娃在海外学中文的坎坷经历,这故事要说起来恐怕又是洋洋洒洒五千字,以后有机会写。
我只想说,在海外给孩子创造中文环境,远比在中国给孩子创造英文环境艰难百倍。
一句“别人都不学,为什么我要学?”就能把父母气到面红耳赤。
好在最近一两年,新西兰的中文力量在崛起,特别是孩子学校设了中文必修课;加之最近得知,老大最要好的洋人同学早在四岁那年就开始学习中文直到现在。
那位洋人妈妈的说法,倒和我们国人学英语如出一辙。她说:“中文是以后世界的趋势,我相信他越小学习越不容易排斥,若我的孩子会中文,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他未来的职场竞争力。”
若洋人都如此思忖,我们的中国孩子,哪有不好好学习中文的道理?
路漫漫其修远兮。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
1. 本文系新西兰天维网【天维伙伴】频道稿件,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2.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3. 作者在本网站上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
4. 作者发表在本频道的原创文章、评论、图片等内容的版权均归作者本人或标注来源所有。
5. 所有天维伙伴签约专栏作者与天维网的合作,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仅限于“内容授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