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Apple妈咪视角
作者: Apple妈咪
简介: 从中国到澳新,从辞职到三娃妈咪,从新移民到海外创业,连载更新四年移民路的育儿微信公众号“Apple妈咪视角”。

这三种痛,让他们割断带娃出国的念头

发布时间:2021-05-03 10:29:35
分享到:

论坛首页幻灯片-704x396-20190830-1---Copy.jpg

前些日子的聚会上,一个来游学的妈妈在席间吐槽:

我老公说,你就作吧!

当年,你说要去上海发展,我就陪你去了上海;

你说要婚房,我就把老家的房子卖了;

你说儿子出生,总得置换学区房,咱就背上一身债;

现在好不容易,和朋友合伙的生意也稳定了,房贷也清了,连老二都快上小学了;

你居然说,那些呀,全都不要了,咱出国吧。

老婆大人,不带这么玩儿的。

 

另一位妈妈心有戚戚焉:

我们家两个女儿,

之前在深圳上的是一所不太鸡血的公立小学,

妹妹遇到的老师还比较年轻有情怀,

开头两年还挺宽松,她的成绩也不差。

而姐姐运气就不那么好了,

班上有几个特别拖不动的孩子,

恰恰碰上班主任老师要强要成绩,

把孩子们压的死死的,

五年级的姐姐已经少有笑容,每天看着很压抑的样子。

比方,这次放暑假,姐姐班主任给家长发了近100张卷子的电子版,让打印了放假写。

而卷子的多寡居然是由期末考试成绩决定的,

95分以下40张、90分以下50张……

年初开始,

连原本还比较宽松的妹妹也进入了刷题模式……


然而,小姑娘们来新西兰上学后,

每天都是开心笑着回家,

才一个星期,她们就说想在这里上学。

我问为啥?

她俩的回答就一句,没作业。


这理由也实在说服不了我,

但是,看着她们一反往常的开心模样,

我又纠结。


不过,我是接受不了陪读生活的。

我们夫妻两个也不可能一块儿出国,

好在她们再过几年就大了,

再观察看看,不行以后让她们自己出去吧。

 

过去的一周,每天都跟带娃来新西兰游学的爸爸妈妈们聚在一起。通常我会在各个学校附近的咖啡馆定上位子,然后带上我们家的二主编——一家三口来新西兰两年多的小乔,一方面了解小盆友们短期在新西兰上学的适应情况,另一方面分享我俩自身,对于新西兰教育、新移民生涯、留学生生涯酸甜苦辣的理解。

1.jpg
2019暑期档的Apple妈咪游学咖啡小聚

虽然每每在咖啡小聚上,动摇出长期想法的家长妥妥占到了半壁江山,但真实情况是,最终会跨出长期这一步的,我们过往四年的游学家庭里从未超过20%。其中还包括了,相当一部分,跨出去不到半年就后悔,开始在新西兰退学费、退房子、卖车、打道回府的。

与其折腾一圈末了后悔,不如一开始就弄清楚,带小孩出国究竟意味着什么。

一切既不是蓝天白云绿茵大海就能带给我们春暖花开、轻松自在;更不是南半球大乡村的人际平和人文友善,就能助我们自然摆脱无处不在的孤立感和无助。

有三种深切之痛,如果我们在开始的开始,起初的起初就能预见,那么,

不出国的你,会更坚定,我为什么不出国。

出国的你,会更有准备,这是我理智而非冲动下的决定。

 

01 失重之痛

为了孩子,“牺牲”你自己,真的值得么?

多年前,当我正怀着憧憬在论坛里写自己筹备出国的帖子时,一位过来人留言说,

今天我和老公在车里面抱头痛哭,这是我们来新西兰的第3个月,整个人像是空了一样难受。

当时被新鲜感冲昏头的自己,完全没意识到,“空”,是个怎样的体验,又会在多大程度上,击溃“在我泱泱大国剧烈竞争环境下都太之若素”的成年人。

2014年11月,也就是初到新西兰半年的时候,我曾在公号里写过这样一段文字,也许能够帮助你体会“空”的感受。

今天,在这家咖啡馆的二楼阳台上,俯瞰着这座安静得不能更安静的Whitianga小镇,这个人口不足4000人,华人居民不足20个的地方。

2.jpg

天空清澈得好像透明一样;纤尘不染的马路上,偶尔有一些汽车经过;路边的咖啡馆、餐厅、小超市一字排开,却难得看到几个行人⋯⋯

如果你只是来游玩,去泡个温泉,坐个船,在海边的细沙滩上踩踩水,带孩子们透过玻璃船看看小鱼儿就好打道回府了,可是住在这里的人呢?

假设一个华人新移民,不管他在国内的时候是如何风风火火,如何有名望有人脉,承担怎样的社会角色,如果突然挪到这样一个特别安静的地方,一个不足4000人口的地方。即便天空湛蓝,空气清澈;即便走路就能到码头开游艇出海;即便房价是大城市一半不到,轻而易举就能获得看起来优越的生活,他真就能幸福满足么?

所谓“遗世而独立”,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境界。

在一个没有人认识你、需要你、在意你的地方;

在一个所有其他人都和你文化背景不同、难有共同语言的地方;

在一个你原有的技能、身份、背景都被归零的地方;

明明本来都是自信满满、有自己专业才能和社会角色的成年人,在这个新世界里,一下子变得像个小孩子一样无力,好像什么都做不成,什么都参与不进去。

3.jpg

在一个4000人口的小镇上面,你能干什么呢?IT?财务管理?HR?高新技术?金融?

开玩笑,根本没那些需要。

你从最有用的人变成了最没用的人,那才是真正让你恐惧的地方。

或者你会说,我干嘛去那4000人的小镇,去大城市不就得了?

OK,大城市。奥克兰有150万人口,可比起中国诸如北上广那样的大城市,那又和一个4000人的小镇有多大区别,无非是五十步和百步的距离。

你还能有存在感么?

说到底,我们的存在感来自于哪里?跟好山好水好环境,跟好吃好喝好住,没有半点关系啊。

我们的存在感,来自于被需要和被期待。

当我们有能力去满足这份需要和期待的时候,即便辛苦或忙碌,也会因此而感到快乐、充实而满足。

在国内,我们的存在感由小家庭、大家庭(亲戚和朋友)、老板、同事、客户等等一长串人对我们的需要和期待组成。

而出国以后呢,除了小家庭以外,再无其他,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就像没有根的树木。

如果你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去找回那份存在感,很可能会陷入深深的抑郁,事实上,这在海外生活的华人当中是非常多见的,特别是那些始终难以找到自身社会位置的。

包括我自己在内,晚上经常会做梦,梦到过去一些非常普通的场景:去亲戚家串门打牌,和闺蜜抱着靠垫聊天,和同事一起加班⋯⋯这些当时看来毫不起眼的画面,此刻却成了梦魇一般,让人无限怀念。

《30岁后移民=失重,你真心准备好了么?》2014.11.21

 

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花好几倍的力气,适应很大的差异,甚至从零学起新的技能,才可能跨越这种“空”的尴尬,重建自己的社会关系。

如果说失重之痛,还算是我们觉得通过自身努力,可跨越的坎。那么下一个,离别之痛,往往不是我们主观可控的事情。

 

 

02、离别之痛

出国三条路,各有各的忧伤。

中年出国的情况,无非三种:独自陪读,放飞孩子,全家出动


A、独自陪读 ,需要无比强大的内心

也就是爹妈一方陪孩子出国的情况,通常是妈妈陪读孩子,爸爸在国内赚钱提供经济支撑。绝大多数做此决定的妈妈,都很难充分预估,“漫漫长日、独自异国陪读”需要多么强大的内心。

有那么几次,朋友圈看到,

“精心养护一年的小白车,回国甩卖。”

“自用冰箱、洗衣烘干一体机回国低价抛售。”

都有心疼的感觉,发圈的都是陪读半年至一年不等的妈妈。

这里头的原因,并不只是显而易见的“孩子想念爸爸”、“两地分居不利于夫妻关系”,而是在每一个大乡村的日常里,你会越来越意识到,男主人对于一个南半球家庭的重要性。

以儿子学校为例,以家庭男主人为基调的活动每学期都有。

比方,周五早上带上老爹(或者叔叔、继父、外公、爷爷),来学校大礼堂吃自助早餐的活动。

4.jpg

比方,周五放学后带上老爹(或者叔叔、继父、外公、爷爷),去蹦床公园撒欢的活动。

5.jpg

爸爸带孩子在南半球不只是个文化,更有它的现实诉求。日常三点钟的放学以后,假期周末……孩子们并不都奔波在培训班或者去培训班的路上,他们在滑板、徒步、水上运动、露营、打棒球……

哪一个参加户外运动的孩子,不希望爸爸在身边给自己鼓劲加油、协作示范?又有哪一个陪着娃的妈妈不期待,突然狂风暴雨的时候,有丈夫帮把手,把孩子一堆的装备拎回车上?

如果你陪读孩子去的,是亚洲国家、比方日本、新加坡留学,这种孤立感恐怕并不如南半球深切,因为那里有巨量的服务业作支撑,周末你往往可以通过丰富的消费方式,购买服务来愉悦自己和孩子。

但南半球休闲的主基调,是自娱自乐。获取乐趣的方式,是不断精进各种技能,是DIY。那些陪读超过2年、真正适应下来、明确自己不走回头路的妈妈,没有一个不是铁打的女汉子。

6.jpg

 

B、放飞孩子,从此远隔汪洋

是指爸妈留在国内,让孩子自个儿出国的方式。在新西兰,年满11周岁的孩子,就可以单独入境,短期或长期在新西兰留学,他们会居住在学校安排的本地寄宿家庭里,有寄宿家长承担监护责任。

从小在精心呵护、同时也被严加管教环境下长大的孩子,突然独自放手到西方国家,会出现什么状态?

几乎有两个情况一定会发生:瘦了和自由了。

一般洋人寄宿家庭在饮食上远比我们华人家庭简单。早餐吃麦片,午餐给三明治加酸奶苹果,晚餐才做正餐是常态。碰到十几岁的孩子刚好在长身体的年龄,不挑食固然好;一旦挑食,结果就是饿肚子,可不像爹妈在身边,不吃这个就给做那个。

7.jpg

面对挑食就可能饿肚子的新家庭,我们这儿有的孩子会主动去适应新饮食,另一些则换去了华人寄宿家庭,而那些不改变挑食习惯,一心靠着零花钱买小食补充的孩子,几乎都瘦了。

如果说瘦只是表像变化的话,真正剧烈的变化发生在孩子的内心。在爹妈够不着、学校老师宽松、寄宿爹妈更疏于管控的“三不管”出国生涯里,孩子几乎一定会先过一段彻底放飞的日子,比如,

从早到晚打游戏……

把课业学习忘的一干二净……

他们认为,这叫自由了。

就好像弹簧压久了,一旦松手,非要反弹一阵一样。

然而有意思的是,如今自己身边在新西兰各行业里做的还比较出色的朋友,好些在早年初中出国的时候,都有段不堪回首的“发狂史”。离开父母的管束,他们都曾干过通宵打游戏、夜不归宿、一群留学生厮混的事情,多年之后,貌似这些并没有影响他们成为佼佼者,当年的经历变成了他们后来的谈资。

就像松手反弹的弹簧,不会永远弹跳下去一样,加之新西兰大环境简单淳朴,并没有啥新鲜刺激的东西去滋扰、诱惑年轻人。

去年独自来纽长期留学的14岁少年,来自深圳的James和来自上海的Kevin,经历了一小段反弹期后,说起“一直打游戏其实蛮无聊的……”如今不但学习从被动彻底变成了主动,而且开始思考,并跟爹妈商讨自己未来的学业和人生方向想怎么走。

8.gif

留学半年之后,我给James的爸爸和Kevin的妈妈通电话,他们一个在新疆旅游,一个在崇明岛休假。说起来,两个孩子的回国计划一年都不超过2次,父母来新西兰探望孩子的情况也相对有限。

虽说故事里的James和Kevin的父母对此还比较泰然,不烦心孩子学业后开始丰富自己的人生。

但我相信依然有很多父母,包括我自己在内,是无法坐看年轻的孩子,就此远隔汪洋,不知限期的。一年的时间,足够一个独自出国的少年变得独立而成熟;再过几年,当他彻底适应了外面的世界,甚至就此在那个国家生活下来,他,还是你当年那个懵懵懂懂、依偎在你身旁的小孩么?

9.jpg

 

C、全家出动,重担压到你喘不过气

在新西兰,全家一块儿留下来的方式有许多。上周五的座谈音频节目里也有详细聊。今儿就只说说,一大家子留下来以后,你将面对什么。

有那么好些年,你将大无畏地面对“前路不可知,退路已经消失”的情形。

来游学的爸妈最多问到的是,我来新西兰如何谋生?什么职业容易移民?事实上,没有任何人能保定我们能在异国他乡谋生,更没有哪个职业能保定移民。

九成人到中年、全家出国的人,都是抱着“放手一搏、不成功变成仁”的大无畏精神出来的。

对他们来说,最要命的并不是南半球的高昂生活成本、以及家庭未来走向的不确定性,而是,没有了退路。

不但适应了西方宽松教育的孩子恐怕回不去了,连爹妈也斩断了国内的工作和业务,切掉了经济来源。若不能快速找到自己在新环境里的定位,坐吃山空的日子,很难不焦虑。

而即便,幸运的你,在历经痛苦的蜕变后,终于带领着全家,在新环境里活出了自己的方式;也不能改变一个事实——

你的原生家庭、父母双亲、家族亲戚、闺蜜老友、几十年来积累的人脉……从此远隔汪洋。

你固然可以定期回国探望,但绝大多时候,那些你所在意的人,他们的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就好像快进一下,你会在重大事件时被通知到,但过程如何,你永远无法参与其中。

10.gif

 

03、平凡之痛

倾其所有,也许只是把孩子培养成“普通人”。

失重之痛,分离之痛,你将换来什么?

去年在公号里,我写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办公室附近有家茶餐厅,老板娘有个聪慧的独生女,学业、网球、钢琴样样拿手。从10岁过来新西兰起,就读的一直是本地口碑不错的公立中学,直到奥克兰大学。

毕业那年,很多人关心老板娘,问她女儿的工作着落了没?

老板娘每每雀跃地回答:“我女儿当房产中介啦,她毕业前就说了,做中介很挣钱,将来好养我。对了,要不要拿张我女儿的名片?”

有些华人朋友听了,稍感惋惜。虽然王牌中介年入百万纽币的确有人在,但新手中介却是个没有底薪,也门槛较低的职业,若卖不出房子,可能忙活半年都没个薪水。

这从小精心培养的女儿,二十出头还没啥人生经验,怎么就只做了中介,更何况老板娘虽谈不上富豪,但在奥克兰坐拥两家餐厅,经济条件算殷实。

似乎这么个黄金年龄,这么个优越家境,去名校念个研究生,去500强企业朝九晚五,才是人生正途。

而毕业从事一个自己感兴趣却不带光环的普通职业,迅速自力更生,反是引来一声叹息。

然而,豁达的老板娘可从不这么想,常常逢人就给女儿拉客户,夸女儿青年才俊、业绩斐然,简直就是女儿的头号粉丝。

“我女儿说,她喜欢干中介,可以接触到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的人,实在太有意思了,更何况她觉得自己马上就要挣上大钱,好去非洲旅游呢。”

老板娘女儿曾经就读的中学,正是很多华人留学生钟爱的明星公校。

以新西兰的价值观来说,一个孩子能够在毕业的时候,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果断去执行、并且迅速自力更生,就已经是教育成功的一种。

只是这种“成功”,是不是华人家长想要给孩子的“成功”呢?

若留学多年的结局是,孩子兴奋而坚定地跟爹娘说:“我太喜欢打咖啡了,我要去当咖啡师了。”

你我,可以接受么?

至少在澳新的价值体系里,“毕业去顶尖的跨国公司”并不比“毕业做一个房产中介”更高级,而只是人各有志。

11.jpg

通常,有能力送孩子出国的家长,都拥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希望给与孩子更好的教育,让孩子成功的起点更高。

可如果到头来,出了国门,反倒是让孩子去到一个没那么在意"标准成功标尺”的国家,让孩子从心底变得不那么在意世俗意义的成功,而显得格外注重自己的志趣,而非他人(包括家长)的看法呢?

这样一来,出国这一步,还要走不要走?花了大代价走出来的人,又会不会因为,最终孩子远离了自己所期望的“光耀门楣”的样子,而后悔呢?

 

为什么游学时冲动说想留下来的家庭,

大概率只是说说而已?

为什么那些度过一年以上适应期的出国家庭,

又会斩钉截铁地拥戴和捍卫自己的选择?

 

通透这三种切肤之痛,

让一些人更坚定,自己不出国的理由;

也让另一部分人更无畏,因为他们所付出的巨额代价,正如小王子的玫瑰花一样,代表着某个理想在他们心目中的价值。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QQ截图20190702115854.jpg

进入专栏 点赞 ()


版权声明
1. 本文系新西兰天维网【天维伙伴】频道稿件,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2.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3. 作者在本网站上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

4. 作者发表在本频道的原创文章、评论、图片等内容的版权均归作者本人或标注来源所有。

5. 所有天维伙伴签约专栏作者与天维网的合作,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仅限于“内容授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