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栏名称:Apple妈咪视角
- 作者: Apple妈咪
- 简介: 从中国到澳新,从辞职到三娃妈咪,从新移民到海外创业,连载更新四年移民路的育儿微信公众号“Apple妈咪视角”。
我常爱问娃的一个问题是:“你觉得自己是中国人还是新西兰人?”
4岁出国如今9岁的阿宝说:“当然是中国人。”
2岁出国如今7岁的贝贝说:“中国人,因为我在中国出生。妹妹应该是新西兰人,她在新西兰出生。”
4岁半的胖小妞说:“哥哥是哪里人,我也是哪里人。”
而我的下一个问题,紧跟着就是,“既然是中国人,不会读中文、不会写中文行不行呢?你想想看,现在你还小,去中国玩儿,所有的事儿妈妈都给你操办了。而如果长大了,别说去中国工作或生活,即便去旅游,你能看得懂攻略、定得了房间、点得了菜、看得懂地铁站牌么?别说旅游,交几个中国朋友,你能给人家发微信么?”
阿宝常常就不做声了。
老母亲则继续叨叨:
“以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年纪大了,爸爸妈妈是不是需要回中国?当然那时候你大了,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呆哪儿,妈妈只是觉得,如果中文不学好,你就弄丢了一个丰富而伟大的世界。”
说来,两个哥哥都有从5岁开始学中文。
只是,学习的形式一直跟走马灯似的轮着来。校外中文学校、校内课后中文课、一对一私教、老母亲自己在家教、网课……几乎新西兰市面上有的,都试过一圈了。
之所以会频繁更换的原因之一是,作为家有三孩子的上班妈妈,如果一项学习不是发自孩子内心充分意愿、不是他自觉主动推进的,常常很难长久。老母亲不太可能拿每天晚饭后仅有的几个小时,来同时向三个孩子实施痛苦的“盯人”战术。
看清现实后,对于娃的任何学习,我都选择了“退后一步”的支持,即,如果你想进行这项学习,任何时候需要妈妈帮助和陪伴,妈妈永远在。
而如果是需要妈妈来盯你去学,甚至你还扭捏推托的,那咱就暂时不学,等你想学了再找妈妈。
即便是在老母亲看来,重要到不能更重要的中文学习,也依然在上述逻辑下。
大约一个月前有一天晚上,生平第一次我跟阿宝说,“要不我们停一停吧。宝贝你看四年来,我们都试过这么多中文课程了,妈妈也累了。你的网课续费也不便宜,每次网课后,妈妈不问你就老忘记复习和写作业。我们缓一缓,以后你长大了,等你真心想学的时候,再来找妈妈。”
那一晚的睡前聊天,阿宝认真的说:“妈妈,你知道么?如果有个神灯能帮我实现一个愿望,只有一个!你猜我会选什么?”
“什么?”
“我会选——能够会中文。妈妈,我真的想学中文的。只是你不知道,中文真的太难太难学了。和中文相比,英文简直是太简单了。”
这一刻我知道,孩子跟中文间的距离,差了一口“持久挑战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10月1号那天是周二,办公室同事在新西兰时间下午3点准时把电脑屏切到了“阅兵大典”。
隔着太平洋,奥克兰宁静的下午,在义勇军进行曲深烙全世界华人的穿透力里,显得格外肃穆。北京生活了8年的朵瑞丝小姐姐,提议第二天晚上大伙儿一块儿去电影院看《我和我的祖国》,当场全体表决通过。
当晚回到家,我跟孩子们窝在沙发上回看阅兵全过程,两个“没见过世面”的哥哥,目不转睛的看一个个气势恢宏、整齐划一的方队过去。我就跟他们讲说,“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国家,能有这样万众一心、钢铁般的军队。”
第二天晚上,我问哥哥们说,是想跟爸爸妈妈一块儿去看电影,还是去爷爷奶奶家住一晚。哥哥们问说是什么电影,是不是动画片?有没有预告片?
我就陪娃看了“祖国”的预告片,对于两个10后在南半球长大的孩子,预告片果然对他们有些不知所以然。
在哥两想放弃前,我赶紧说:“朵瑞丝阿姨、史蒂芬叔叔都去,刚刚妈妈想买票时,只剩最前面两排还有凤毛麟角几个位子了。再不买就没有了,因为这里大多数中国人都会去看。不信过两天去学校,你问问你的华人同学们?”
果真两个小哥哥听后,乐颠颠跟我去了电影院。电影全程2个半小时,加上片前的广告,足足3小时。
期间我坐两个哥哥的中间,不停双手捂着嘴悄悄在他两耳边解释,剧中7个小故事的历史背景,好让他们跟上节奏。
电影落幕,哥哥们想起身。回头一看,居然座无虚席的电影院里没有人走,大家都在持续拍手。
弟弟问:“他们为什么拍手呀?”
“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我说。于是哥两坐下,跟我一块儿拍手。
事后,朵瑞思阿姨问哥两印象最深的是哪个故事。
弟弟说:“我喜欢看东东和小美的故事,因为他们也说上海话,因为我妈妈说,她小时候就是看那样的电视机,在那样的弄堂里面玩儿的。”
而阿宝哥哥的回答,以他一个不谙历史的小孩子来说,就比较意外了:“我最喜欢香港回归中国的那段,我觉得太酷了。”
回到车子上,阿宝继续说,“妈妈你知道么,我有种很奇怪的感觉,很难描述。”
“你说说看呢?”
“就是,I feel very proud. 妈妈,就是我觉得很自豪我是中国人。”
夜里10点奥克兰大雨的夜里已经鲜有车辆,路灯下只看到漂泊的雨滴,而没有任何霓虹。
在南半球这个与世无争的平静世界之外,我知道小朋友的心里,正在滋养他对另外一个宏伟世界的认知。
10月是新西兰的学生假期。
十月第三天,我暂时把工作放一边,出门遛孩子。一路上,阿宝哥哥不让调、不然换,一路听了一百遍的是这首歌。
中国话(S.H.E )
听完还不停,带着弟弟妹妹一起唱:
“有个小孩叫小杜,上街打醋又买布。
买了布,打了醋,回头看见鹰抓兔。
……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
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
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
……”
既然,
是全世界都在学的中国话。
身为中国人,
阿宝哥哥说:“妈妈,这次我一定会坚持到底。”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声明
1. 本文系新西兰天维网【天维伙伴】频道稿件,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2.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3. 作者在本网站上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
4. 作者发表在本频道的原创文章、评论、图片等内容的版权均归作者本人或标注来源所有。
5. 所有天维伙伴签约专栏作者与天维网的合作,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仅限于“内容授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