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新西兰的球姐
作者: 翊瑄_Camellia
简介: 来新西兰这7年,麦当劳做过汉堡,养老院端过盘子,学校教过书,二手店卖过东西,媒体公司打过杂,咨询公司装过逼,一不留神混到了航空圈,后来又不小心进了金融业。正经职业名企数媒经理,业余时间吃吃喝喝游山玩水,新西兰旅行生活一手资讯你不能错过,也会反思生活追求精神层面的成长,和千禧一代小伙伴共同成长。天维论坛ID:yzyz1220

读书 |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发布时间:2018-09-10 09:52:29
分享到:

这周读了前耶鲁大学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写的一本抨击大学教育的书《优秀的绵羊》,受益匪浅。

1.jpg

威廉认为,「当前的美国精英教育已经陷入了误区,这套系统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聪明,有天分,斗志昂扬,但同时又充满焦虑、胆小怕事,对未来一片茫然,极度缺乏目标感:他们被包裹在一个巨大的特权泡泡里,所有人都在老实巴交地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他们非常擅于解决手头的问题,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

之前也简单写过一些对于教育的反思,为什么说现在的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制度是个泡沫呢?以下是该书的一些精彩评论,和大家分享一下。

就算是那些曾经赢得无数奖项的最成功的学生,他们也会在某个时刻停住脚步思考这一切是否都值得。在他们三四十岁的时候,他们是社会公认的有成就的医生、律师、学者、商人,但他们往往让人感到,他们不过是一群在终生竞争的集中营里茫然的生还者。其中有些人说,他们最终从事的职业是出于他人的希望,或者他们随波逐流并不假思索地加入了目前从事的职业。经常有人会说,他们没有去体会自己的青春,他们从没有生活在当下,他们总是在追逐一些未经深思熟虑的目标。他们总会思索,曾经的努力是否都值得?

至于选择什么大学,那完全是为了满足炫耀的需要,因此你当然会选最好的大学。至于教育到底是什么,你为什么要读大学,大学如何帮助你找到自我,或者说大学如何帮助你独立思考,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这些问题你根本想都没想过。与今天的孩子一样,我只是被动地去做那些周围所有人都认为理所当然的事。

反思能力是精神生活的关键,而独处则是反思的前提。

当那层不可一世的自信和完美无缺的光鲜外表被剥离之后,你会惊讶地发现,这群年轻人身上寄居着令人窒息的恐惧、焦虑、失落、无助、空虚和孤独。我们都承认,学生在高中阶段承受巨大的压力会导致精神焦虑,那么同样是这群学生,他们进入大学之后,这一切又怎么可能自然地得到改善呢?

如果要出人头地,出类拔萃,那么就是要完全配合并服从于这个系统。我看到过我身边不少朋友,为了成绩和简历,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友情、爱情、个人探索、课余活动等等。而这些牺牲恰恰又是构建一个人内心和灵魂的基石。一位耶鲁大学的学生说道:「我的一位朋友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真相——我也许在受罪,但是我若不曾受罪,我怎么可能成功被耶鲁录取。」

我们当今的名校大学生,对成就和成功有着一种被压迫式的追求:他们都觉得自己必须要以最高效的方式去完成自己的目标,从而再接着去追逐下一个更高更伟大的目标。这种被动的压迫和紧张导致了这些名校生不能从容地去发展一段深刻的感情,遗憾的是,这些深刻的感情是可以化解他们身上这种无时无刻追求成就的压迫感的。更糟糕的是,这种被动的压迫并非是建立深刻感情的唯一阻力,比它更具杀伤力的是名校生们内心的恐惧,他们害怕在他人面前示弱,担心自己成为一位众人眼中的屈服于压力的弱者,因此他们拒绝示弱。

学生们已经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思考自己的追求,包括对大学的憧憬。从小到大,这些年轻人为了名校的炫目光环而奋斗。而在这个过程中,人生的目的和内心的热爱从未被给予足够的尊重,从未被思考和探索过。

我们的学生,不管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总是有办法取得全A的成绩。其实对于他们来讲,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看清并认识到自己的困境,而不要被争取高分的目标掩盖了自己的双眼。

问题关键在于,许久以来,学生们对教育的认知已经固化:回答问题,完成作业,考试得高分。在他们的教育中,大局的认知是很薄弱的。他们懂得如何做好一位「学生」,但不懂得如何思考。

现在的年轻人作为一个群体确实比几十年前的年轻人具有更高的社会参与度,他们更关心世界格局的发展变化并愿意为之投入精力。我也承认,现在的年轻人更具有创新或者创造的激情。就算这些年轻人在离开大学时,能够保有对将来的憧憬或者奋斗目标,但是,当他们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去实现那些憧憬的时候,往往还是受制于「三驾马车」:财富、资历和声誉。至少在最顶尖高校出来的学生正是如此。

就算是你对自己的生命价值有一丝领悟,你也不能随随便便告诉耶鲁学生,去寻找你的挚爱吧,因为他们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如何去找。当然,如果你不清楚自己的挚爱,那么还不如在华尔街上叱咤风云。令人不能接受的是,我们现在的教育系统培育出了高智商、有成就的二十几岁年轻人,但却没有教育他们领悟生命的追求,他们甚至不知道如何去寻找生命的意义。他们按部就班地生活,缺乏新生活的想象力,在内心深处,他们也缺乏勇气和自由来创造自己的道路。

用「杞人忧天」来描述百姓家庭的心态可能有过分的嫌疑,但是普通大众确实有足够的理由为自己孩子的未来担忧。社会流动性停滞不前,竞争已经全球化,中产阶层艰难生存,资本阶层变得越来越遥不可及。自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特别是在年轻人眼里,对未来的憧憬要比在过去任何时间看起来都更令人胆寒。在这种环境之下,大学文凭被无数人奉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必需品。虽然也有人会怀疑,但是大部分人普遍认同一种观点:大学的名气越响亮,教学质量越高。在这样一个「赢家通吃」的社会环境之下,唯一可靠的办法就是让自己的孩子成为赢家之一。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安娜·昆德兰提出了「直升机式父母」的概念,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他们幻想可以控制孩子,控制生活:生活如同「计划经济」可以预测,可以步步为营,控制孩子就会保证他们将来的稳定和舒适。不论是在孩子17岁时,向他们施加压力要在微积分课上拿A,还是在孩子8岁时,为他们系鞋带,两者都是把孩子当成一个自己不能独立运作的个体。

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父亲与我讲的一句很经典的话:「我们就是要做对事情,培养出完美的孩子」。「完美」对家庭来讲往往是有多层含义的:既是「幸福快乐」的,又是「有成就的」。如果追问父母为什么觉得有必要培养出「完美」的孩子,或者为什么认为这是一件可行的、值得做的事情,其中一个缘由就是,「完美」的孩子才是值得疼爱的。你会发现,雄心勃勃的家庭普遍存在着对完美主义的追求,而不断的追求并不是对孩子的行为或表现存在不满,其背后的实质是对孩子本人的不满。因此,孩子追求完美原则上是为了极力消除父母或外界对自己的不满。我们并没意识到,我们已经在孩子的潜意识中种下了一颗种子:只有自己成功才值得被爱。

大多数有成就的孩子的自我意识就是建立在为了满足父母对成就渴望的基础之上的,而这些父母自己很有可能是在类似的环境下长大的,自己也比较脆弱。就是如此,孩子理解父母,并依照父母对自己的期望来引导自己,但是父母的需求和期望是无止境的,而且满足感也总是短暂的,那么,孩子会永远觉得不够,因此必须不断追求完美。一旦这种想法被内化,那么不管是需要被父母认可还是其他,所有的成就都是为了得到肯定。米勒写道:「当一个孩子追求的是受人肯定甚至被人羡慕,那么这样的需求就是个无底洞,因为它与追求被人爱是没有关系的」。人们永远不能填满「我是最优秀的」那种饥渴。

为了迎合父母的需求而建立起来的「自我」是一种「伪自我」。当一个孩子力争满足父母的要求时,往往自己的感受和渴望会被忽视,久而久之,这个孩子将失去关怀自己感受和渴望的能力。米勒医生发现,这样的父母不会容忍自己有一个「沮丧的、有需求的、生气的、愤怒的」孩子。现代的父母急于保护孩子尽量不受「痛苦、挫折以及不愉快」的折磨,其结果就是造就了头顶光环的年轻人的一些共性:圆滑、能干、世俗化。与此同时,他们的内心和自我价值观并没有得到发展,而是需要依赖于外界权威给他们一些象征性的认可,才能构建出自己的存在价值。

高校的商业运作导致学校为了满足学生的短期需求,而牺牲了学生的长远利益,这种做法完全违背了教育的本意。相反,我们从保护学生长远利益出发,就不应该迎合学生的喜好。学校要做的是,不断地向学生提问,而且问得最多的问题应该是他们到底追求什么。苏格拉底认为,教学就是帮助个体重新认识自己的真正追求。这听起来有点儿像长辈对晚辈的说教,但事实确实如此。教授的角色应该是导师,不是商家或职员;教育不是要消费的,而是要经历的,而且必须是全身心地投入。令人惋惜的是,现在的大学不再为社会文明的发展护航,它们所扮演的是,满足市场需求的供应商的角色。学校不再了解自己的教育应该是怎样的,而是依赖学生的反馈,把学生的反馈当作它们生产的指南针。

大学承担的责任首先是教给学生如何思考。虽然这听起来像陈词滥调,但是它的实际意义要比我们的认知广和深。思考并不是简单地为某个领域服务(比如如何解决方程式或者如何分析文章),甚至不是获取跨学科的工作能力,思考实质上是培养出思辨的习惯,并把这一习惯运用于实际生活中。简单来讲,学会思考就是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身边任何事物,不自以为是,不妄下结论。

真正教育的首要责任是教会人类把自己从以讹传讹所形成的常识中解救出来,先要认清它,其次质疑它,最后从新的角度思考它,而不是被「常识」这匹蒙着眼睛的野马拉着跑。大学给每位学子提供了一次真正思考的机会:远离社会,暂时摆脱来自家庭影响和职业规划的束缚,站在远处以纯净并批判的眼光审视整个世界。

一个人之所以有意思,是因为他大量阅读,习惯思考,放缓脚步,投入深度对话,并为自己创建了一个丰满的内心世界。教育是当你忘记了所学的一切之后,还能存活下来的那一部分。

我们如何寻找属于自己的使命呢?或者更通俗地说,如何寻找属于自己的热情呢?年轻人一直习惯于完成近期目标,这样的一个问题令他们措手不及,难以作答。虽然没有完美的答案,但是我不妨提供几个建议。选择做一些自发纯粹的事情,就如同你小时候那样;选择做一些即使没有外在奖励你也会选择做的事情;选择做一些你可以废寝忘食地专注去做的事情;做你最喜欢做的事,不是你认为自己喜欢或者应该喜欢的,而是你的真爱。

创建属于自己的生活的前提是,我们首先要铲除整个教育系统潜移默化地在我们心中播下的那颗种子:恐惧失败。倘若我们设定的标准是真正为自己负责,那么在尝试达到标准的过程中,我们经历的应该是不断的失败。我们或许因为取得全A的成绩、完美地达到大众统一的标准而沾沾自喜,但这种成功与真正的卓越显然不能相提并论。

我可以给予的实际建议也是大家早已听到过的:花时间休整或者放慢脚步,跳出永无止境的名利追逐的陷阱,脱离无时无刻的被管理的状态,去探索学校之外的世界,去发展你一直以来没有机会获得的技能。绝对不要为你的一辈子做好计划,因为人的变化在两三年内都是巨大的,而且时刻会产生新的想法;你真正可以做到的是,想好现在要做什么。

当你向存在已久的共识,特别是大家早已习以为常的生活现状提出质疑和挑战时,你将招致众人的厌恶。因为你的行为迫使所有人一同质疑,但是他们很有可能一直以来花了大力气来掩盖自己的疑虑。你的这种行为的确需要很大的勇气。

你是否知道自己做事的理念和原则是什么?如果不清楚,那么你很有可能随波逐流,接受最时髦的事物,并且不知道你的言行正在受其影响、被其浸染。哲学家爱默生呼吁,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发动个人革命,把自己从现世的意识形态中解救出来。

真正的教育是为了你的长远职业发展而做准备的,绝不是为你的第一份工作做准备的。未来的主流是能够建立新行业、创造新工作的人群,而并非服务于现有行业的人。人类应具备的素质包括「学识的广度、跨学科文化知识、信息敏感度以及待人处事的灵活度」。另外,「终生学习能力、持续成长和创新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你超越空间和时间来思考问题、不受工作性质所限制的能力。所关注的是公民权益、他人利益以及构建一个健康的、有创造力的、自由的自己。

思考是一项复杂浩大的工程,由多种技能组成,但思考的培养与身体方面技能的培养并不存在本质差异。比如打球或者制作陶艺,并非仅仅依赖书本或者视频就能学会,而是需要在一位资深老师的引导下,不停地模仿和实践,并慢慢融入自己的特色和变化。

当你遇见一位良师的时候,你是可以感受到的。他能够进入你的内心,甚至会满足连你自己都未曾意识到的某种饥渴。你会重新审视自己的世界,会突然发现它已经变得更大,更有深度。

人们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那个。

进入专栏 点赞 ()


版权声明
1. 本文系新西兰天维网【天维伙伴】频道稿件,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2.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3. 作者在本网站上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

4. 作者发表在本频道的原创文章、评论、图片等内容的版权均归作者本人或标注来源所有。

5. 所有天维伙伴签约专栏作者与天维网的合作,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仅限于“内容授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