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Ciao Chen
作者: Ciao Chen
简介: 职业设计教练(Career Design Coach),国际教练协会(ICF) 注册会员(会员号:009411397I)。Ciao致力于帮助新移民进行职业探索和转型设计。 同时在自我探索觉知,个人成长方面有多年经验。来纽六年,从WHVer 成长为新西兰职场达人,曾在新西兰创新局,高校以及世界500强等企业就职。公众号CiaoBellaCiaoNZ, 关注职场,爱与个人成长。

最近二三事丨看心理医生、取悦他人 & 临终关怀

发布时间:2022-02-23 09:05:53
分享到:

关于看心理医生的那点事

今天早上我去见我的一个朋友,喝茶聊天。她和我一样,有着不太愉快的童年,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聊一些童年遭受到的伤害以及我们应该如何自救自立,往后看,建立更美好的生活诸如此类的。

她在聊天的过程中告诉她最近一段时间终于下决心来深层次解决她和她原生家庭不停纠缠带来的痛苦, 因为她注意到她和她原生家庭之间的那些纠缠,无意识的衍生并且影响到了她那四岁的女儿。

她女儿每次在和她的原生家庭接触之后,都开始出现一些奇怪的行为举止,而她自己也似乎会时常无意识的做一些或者说一些话,对女儿造成伤害,因为很多想法,行为模式已经从过去与父母的互动里内化,自动化了,如同有毒的木马一般。这一切影响到了她和她女儿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所以她做了一个勇敢的决定,给她自己和她四岁女儿分别找了心理医生。两个人同时接受干预,增强内心的力量,最终保护自己爱自己。今天见到我的时候,她说她看心理医生两个月了,这是她这辈子做过最值得的一次自我投资。她现在觉得内心充满了力量,也知道如何平和,坚定的去处理她和原生家庭之间的关系了。

我听完之后心里真的很为她觉得高兴,骄傲和欣慰。因为我知道她的原生家庭给她带来了多少的痛楚和伤害, 而她有勇气走出这一步,让自己和女儿寻求专业帮助实属不易。同时我也告诉她我最近去参加了内观冥想的课程, 在静默冥想的过程中,我也更细微的意识到我的童年和这些来自过去的回忆如何反应在自己平常的生活中,所以我目前也正在找一个适合我的心理医生, 打算开始进行自我疗愈并打开内心一些缠绕许久的心结。 

回家后我仔细回想,发现身边好几个朋友都在看或者曾经看过心理医生。也都从中受益匪浅。

突然我觉得很高兴,我们来到了一个可以这样开放的谈论心理健康,注重自我疗愈和成长的时代, 看心理医生不再被耻辱化,我们逐渐开始抛弃“心理有病,脑子有病,疯子才去看心理医生”的观点,也不再认为去看心理医生是一个人脆弱无用的体现。如同每个人的身体都会得感冒去看医生,心理也一样, 在人生的高低涨落之中,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恰恰是心智成熟,自我关爱的表现。恰恰是真正心理疾病严重的人,会认为自己的痛苦是别人的问题,而不会认为是自己需要专业干预的。如同一个喝醉酒的人,通常总是说“我没醉”。

前两在和一个客户聊天的过程中,她和我提到她也在看心理医生,我特别鼓励她,我说恭喜她走出了这一步,并希望她好好利用这个机会来进行个人成长。她听完后觉得有点吃惊,她说我之前一直觉得有点难于启齿告诉别人我看心理医生,完全没想到还可以从另外这种“个人成长”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所以很多时候,让我们难受的不是事实本身,而是我们对事实进行的各种翻译和解读。

1.jpg

所以如果你也找心理医生这样的想法,希望我上面的文字能给你更多一点点的勇气和力量来迈出这一步,真正的关爱你自己,获得更多的人生主动权和力量。新西兰有许多免费的心理医生资源,如1737, EAP, 还有通过你的GP等等。这里就不逐一赘述。

 

然后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最近的一些个人成长:关于对自己取悦他人,逃避以及设定界限 

上面我提到了最近忙的像陀螺一般。除了照顾我手头的客户之外,我还因为种种机缘巧合-主要是因为我不敢对对方say no, 所以犹豫勉强下,接了一些自己不喜欢的活。

所以在过去几周里,我一直不停的在做一些我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内心的不满不高兴逐渐累积但是又敢说出口,所以开会的时候也心不在焉,干活的时候也无法集中精力,因为心里是打心底不想干这些活的,然后我就各种逃避,拖拉,陷入恶性循环。因为工作量比较大,我到这周的时候,觉得自己身体和心理有点快要受不了,要burn out的感觉。

所幸我每天都还坚持冥想, 在冥想的时候我就开始自我coach (I know I'm not suppose to, but sometimes can’t help you know...)我到底哪里出现了问题,为什么会觉得如此的不自在不舒服。随着冥想的深入,我意识到因为自己童年的一些影响,我时常在某些方面有取悦别人或者逃避问题的倾向,总是喜欢say  yes 很难 say no。特别是对自己的朋友,家人,以及认为比自己厉害的人-也所谓的权威(authority)。

在意识到我这种people pleasing, avoiding 的行为模式以及对我自己的well-being造成的影响之后,我就采取了一系列行动, 结束了手头一些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和免费的帮忙,直接告诉对方我只能帮到哪里,剩下的活我干不了了。同时中断了手头的一些我不喜欢的合作并和对方诚恳的解释了原因,删了一个很久前就想删的朋友的微信,并坚定的回复了另外一个不停想介入我灵性领域对我传教的亲戚,让他以后尊重我的灵性界限,不要再未经同意给我发这样的信息(以前我总是碍于亲戚的面子打哈哈,说有空我会去看看的)。因为我比较诚恳的沟通了我的情况,在做完这些事后,其实对方大部分的反应都是表示支持理解,也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些drama的场景。 

而在这一系列的骚操作之后,我觉得我的世界清静了许多,终于把时间空出来,给自己,给我重要的朋友们。曾经有个朋友和我说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原生家庭和血缘关系,所以朋友就是我们可以选择的family. 我深以为然。我现在有空可以和想见的,那些温暖,有爱,总是支持我的好朋友们见面,吃饭,有空仔细的去玫瑰花园看看花,海边看看海,去国家公园走走步道(还拍了你们这篇文章里的这几张照片)。

心里原来那股黏糊糊,内疚,沉重,不情不愿的感觉转变成了轻快,幸福,充满力量的感觉。  真真是应了那句话“一时boundary 一时爽,时时boundary时时爽”。

我感慨的问自己,留着时间看看花,看看海,做点好吃的,出去锻炼。。。不香吗。。。 

所以通过最近的这些经历,我再次身体力行的验证并学习到了,别人如何对待我们,其实是我们教对方的。所以我们应该对自己的界限负责。每个的人界限不同,如果不沟通,有的时候对方真的是不知道的,如果沟通了还无果,那或许要问问是否还要让这样的朋友或者这种人留在自己的生命里。。。过年。。。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接下来要参加的一个临终关怀的培训。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曾经在20岁和22岁的时候得过两次癌症,所以对死亡这个课题我一直有蜜汁好奇,觉得死亡是唯一不确定人生中的确定,之前也写过一篇文章死亡练习。

为了减少我对自己以及身边好友家人的死亡恐惧,并给到他们更好的支持,我在过去一直零零碎碎在学习死亡这个课题。而这次的临终关怀培训则是系统的了解死亡的过程,对临终病人的灵性、宗教支持,对临终病人的心理支持,安慰和沟通话术等等。在参加完培训后,我会有实习的机会,他们会分配给我一个寿命在医学上诊断不超过12个月的病人,给对方进行临终关怀。这个培训10月底开始,我超级期待的,到时候我会再和大家分享我的所学所得。  

2.jpg

洋洋洒洒写了这么些,这就是我最近在干的一些事,以及我的所思所学啦。感谢你们花时间来关注我的公众号,看我写的这些鸡零狗碎呀。希望你内心平静喜乐。 

27.09.2020 于奥克兰 

QQ截图20191129164456.jpg

进入专栏 点赞 ()


版权声明
1. 本文系新西兰天维网【天维伙伴】频道稿件,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2.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3. 作者在本网站上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

4. 作者发表在本频道的原创文章、评论、图片等内容的版权均归作者本人或标注来源所有。

5. 所有天维伙伴签约专栏作者与天维网的合作,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仅限于“内容授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