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栏名称:荞爸的澳洲来信
- 作者: 荞爸
- 简介: 请打开信封,听我慢慢讲述,一个二线城市小公务员是怎样移民澳洲的。
亲爱的微友:
上次我在某平台上发了回国两周后,再来说说中澳间的区别,评论区就有这样的言论:
拿2400万人口的澳洲与16亿人口的中国来比较医疗和教育方面的状况,本身就是一种不对等的比较。
有人甚至还声称:
澳洲只要有2亿人,绝对崩了,就是人少,好管理。
说中国人口已经增长到16亿的,简直就是在抹黑前几代领导人计划生育的光辉业绩。当然除了数字,这话听上去似乎还是挺有道理的——中国之所以有各种问题,就是因为人太多了呗!
所以,简单举几个我上次提出来的糟心事,套进这个公式:
中国有雾霾,就是因为人太多了呗!(感情中国的废气不是工厂和汽车排的,都是人放的)
永远都在修路, 就是因为人太多了呗!(感情中国的行人压马路太频繁,动不动就把马路踩坏)
看病没有私密性, 就是因为人太多了呗!(感情中国医院的候诊室都挤爆了,都只能到医生办公室围观了)
孩子考90分以下就是差生, 就是因为人太多了呗!(感情中国的孩子真的是太多太多了,趁一年级赶紧优胜劣汰一部分)
我咋就觉得我自己都编不下去了呢?
话说中国的确人多势众世莫能及,但是听某些键盘侠说起中国那些引以为傲的成就,咋就不提这也是靠亿万人民挥汗如雨的恢弘人力堆出来的?为啥说到各种问题,亿万人民就成了替罪羊了呢?
而且,抛开国土面积谈人口总量是不是有点耍流氓?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44人的中国自然跟每平方公里3人的澳洲不是一个量级的,但也没有多到没有立锥之地的程度。且不提摩纳哥、新加坡这些每平方公里几千上万人的城邦国家,发达国家中韩国每平方公里513人,荷兰每平方公里414人,日本每平方公里335人,英国每平方公里271人,德国每平方公里232人,哪个不是用更稀少的资源管好了更密集的人口?
人少就一定好管理吗?举个简单的例子,为啥鬼佬妈妈可以一个人带三个娃,而现在的中国家庭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娃转都搞不定?
迷雾重重的官民比
说到管理,我们必须要提到一个指标——官民比,也就是政府工作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
中国的政府工作人员有多少呢?按照人社部2016年披露的数据,截至2015年底,中国共有公务员716.7万人。按照这个数据计算出来的比例仅为1:200,也就是说1个官要管200个人。
但是,在政府机关工作过的都知道,受行政编制数的限制,公务员只是政府工作人员的一小部分,另外还有大量事业单位人员和临时聘用人员。就拿我原来的工作单位来说,公务员人数只占到总人数的四分之一。这还只是市级机关的情况,县区级机关的行政编制更是少得可怜,绝大部分正式员工都是事业编制,更别提非正式的编制外人员了。
官方从来没有披露过事业单位人员的数量,但是网上流传的专家测算数据是在5000万到7000万之间。
如果公务员加事业单位人员的总数为7000万,算出来的官民比就是1:20。
那么澳洲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直接谷歌australian government employee number就能查出澳洲的政府雇员数量为195万人,算出来的官民比为1:12,如此看来澳洲每一个官要管的人数确实比中国要少。
但是,仔细看一下澳洲统计局的口径就会发现,澳洲所谓的government employee还包括public corporations和non-profit institutions controlled by the government,也就是国有企业和政府控制的非营利组织。
其实按照国际标准提法,国有企业员工都算是政府雇员,最好的例子就是澳洲的火车司机、澳洲广播公司ABC的员工、还有澳洲邮政的员工。
那么,中国国有企业员工总数有多少呢?网上根本搜不到数据。
不过,维基百科有一个页面叫List of countries by public sector,列出了所有国家政府雇员占总劳动人口的比例。其中,澳洲的比例是20%,而中国的比例高达50%。中国的劳动人口约为8亿人,按此推算的政府雇员数量为4亿人。也就是说,如果维基百科的数据靠谱的话,中国官民比的真实数据应该在1:3到1:4之间。
中国“官民比”中“官”的概念自然跟国际上public sector的提法有很大区别,不过由于获取中国官方数据的难度,很难得到更具可比性的数据。但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中国依赖公共资源为生者的比例,要比澳洲高得多。
4亿人管理一个国家还管不好,你还想怎样?
荞爸
欲收更多来信,请扫描下图解码:
版权声明
1. 本文系新西兰天维网【天维伙伴】频道稿件,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2.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3. 作者在本网站上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
4. 作者发表在本频道的原创文章、评论、图片等内容的版权均归作者本人或标注来源所有。
5. 所有天维伙伴签约专栏作者与天维网的合作,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仅限于“内容授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