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这个话题,基于之前读过的一篇公众号,说【一些托育机构的幼儿园教师面对家长询问“我家宝宝在你那里学到了什么”,老师只能以“幼儿就是玩”来含糊搪塞,导致托育机构显得没有专业性,出现缺勤率高、退费严重等问题】,所以本来想写一篇文章来告诉幼儿教师们,孩子在幼儿园玩儿,到底能学到什么? 但一动笔就动情,用心写给家长了,好在核心要素都没变,干货在后面。
关于儿童教育,你必须要清楚的事儿#
从大脑发育的角度,根据最近十年神经科学领域最新研究证实
人类大脑从出生到6周岁之前依次发育的部分为
1. Brainstem——主管呼吸、心跳、脉搏等维持生存;
2. Mid-brain——主管运动和协调;
3. Limbic ——主管情感发育和安全感。
而6周岁之后,人类大脑才开始发育Cortex——主管学术学习、自我约束和元认知等。
当你了解真相之后,还会选择过早地让孩子在大脑还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被动接收大量所谓的“科学文化知识”吗?
可能有人会质疑:在孩子6周岁以前,如果只是玩儿,不像同事孩子一样能背诵唐诗宋词三百首、不像邻居孩子一样上那么多的培训班和辅导班、不像朋友家孩子那样从小看上去就像奥数天才,我家宝贝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吗?
答案是:能!并且唯有此,才能!
首先,希望每个家长都能时刻提醒自己,孩子不是物品,不是拿来比较的,每个孩子都是不同并且独一的!如果你天天嘴上喊着多么爱自己的孩子,平时却时刻预期拿他作为自己炫耀和骄傲的资本,您是真的爱孩子吗?还是更爱慕自己面子和虚荣?
其次,我们相信你是真的爱孩子,从你的角度为孩子好,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但问题是你确定这样的方式能让孩子一路领先到终点吗?还是说只是为了让自己心里得安慰?
接下来我们认真分析一下,孩子的玩儿,到底能学到什么?哪些学习和发展真正影响孩子的一生?
Physical Development 身体发育
比起坐在那儿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孩子在玩儿的过程中,几乎时刻都在动用自己的四肢或感官,而这个过程对孩子的hand-eye coordination手脑协调、fine motor skills 精细动作技能、gross motor skills 大肌肉运动技巧以及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等,都是最好的锻炼和促进。而孩子出生后6个月到3岁左右,是大脑Mid-brain(主管运动和协调)部分发育的最佳时期,没有之一!这就是为什么你会发现孩子通常在三四岁以后身体协调性、平衡性和成年人相比不再有特别大的差距、而是非常接近,具体表现为走路不再蹒跚或左摇右摆,并且喜欢跑、喜欢跳、喜欢挑战各种动作,停不下来!所以为了让孩子提前学那点文化知识,你愿意以牺牲孩子身体发育为代价吗?你确定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学习成绩及其优秀但身体发育排名靠后的孩子吗?
Language and Recognition Development 语言和认知发展
孩子出生后即开始对周围的环境进行观察并以自己的方式对这个世界进行探索,在自我探索过程中建立自己的认知,基于自己玩儿的过程中实践的认知才会让孩子在以后成长的过程中不会人云亦云;在与父母互动或周围小伙伴玩耍的过程中进行语言方面的输入、理解、转化和输出,进而能够有良好的语言发展。在孩子需要语言发展的前几年里,你确定想要强迫孩子去马不停蹄的上培训课和辅导班?因为通过人为的强迫或强化孩子大脑Cortex(主管学术)方面的提前发育、会压抑孩子自然规律过程中大脑语言中枢的发育。
Social and Emotional Development 社交和情感发育
孩子在玩儿的过程中,会时刻与周围的人、事、物进行互动,在这个互动过程中是孩子社交和情感发育的最快时期,基于孩子大脑Limbic (主管情感发育和安全感)部分主要发育是在3~6岁之间完成的。如果孩子在这个期间情感方面没有足够好的发育,既通俗来讲没有得到足够的爱和被爱,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缺乏安全感不言而喻!孩子并没有感受到父母是时刻都在爱他的,也不相信无论自己怎样、父母都会永远爱自己,反而随时担心可能因为自己表现不好、成绩不好、做错事情等就失去了父母的爱。这样的情感发育,对于孩子的社交以及以后的恋爱关系都有着极其消极的影响!
Problem solving + Creativity&Innovation 解决问题能力+创造力&创新
玩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孩子享受玩儿的这个过程,乐在其中,所以会自主的去寻求各种解决方法,因此极大的提高并从小培养孩子的问题解决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受到老师或家长——关于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错误指引,那么孩子的想象力能够创造出无穷无尽的解决方式,这样极大促进孩子创造性和创新性的发展,然而这份创造性对于已经顺利在国内完成义务教育的我们,早已在传统教育的约束下消失殆尽,在国外与孩子工作的过程中,我已发现自己的创造性和创新性比不上幼儿园里的5岁的孩子。
编者按
在国外幼儿教育工作者们的教育理念坚持“Children’s work is PLAY!”孩子的工作就是玩儿!在读完上面的分享之后,你会对过去坚持了几十年的教育理念带着批判性思维重新审视吗?欢迎看到您的分享,期待您和我们的对话,希望我们的交流能碰撞出更美的火花。
——/////END/////——
原创作者
William Tang
新西兰全注册教师,多年教育工作经验,对儿童教育充满热情;新西兰教育学院幼教专业实习生指导老师,奥克兰大学教育学硕士、主攻学前教育研究,受邀墨尔本大学瑞吉欧理念中心交流访问;擅长对比中新教育特点,结合瑞吉欧、皮克乐等西方教育理念,进行实践分析。
对孩子们的爱,以及对教育事业的情怀,促使他愿意和更多人一起分享幼儿教育心得。
现任新西兰幼教学会主席。
(责编:Yujie 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