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东成西就新西兰
作者: 东成西就新西兰
简介: 教育|亲子|活动|户外|美学;新西兰有品位有想法的育儿平台。微信公众号:东成or西就。

关于新西兰小学老师罢工,除了多带一天娃,我的焦虑也增加了……

发布时间:2019-01-08 14:31:03
分享到:

2018年新西兰小学老师罢工问题让许多家长烦恼,而导火索确实仍是待遇问题。 尽管有些人吐槽,新西兰小学老师工资算低吗?看看2017年经合组织的教师收入数据吧,在35个成员中,新西兰小学教师收入排在倒数第十名!

高位工资仅为4.3万美元(6.4万纽币)。排名第一的卢森堡,小学高位工资为12.2万美元,排在二至五名的瑞士、韩国、德国、美国,小学高位工资也均在6.8-8.4万美元之间。

2.jpg
数据来自经合组织2017年报告

好吧,新西兰哪个行业工资跟国际一比不都远差一大截?

那咱们再看看国内的数据,新西兰官方数据机构Stats NZ关于国民收入的数据调查中,2018年全国中位数年薪为51,844纽币,而入门级教师的起薪为49,868纽币,而在20年前,他们起始工资高出中位数15%。

再看最高级别教师的薪资,目前水平为75,949纽币,比全国中位数高出46%,而在20年前,他们的工资高出中位数75%。因此,教育部提出的,在未来三年内将小学教师收入提高2.2%-2.6%,远远不能满足教师的诉求,他们的目标是16%的涨幅。可见相互之间都很难妥协。

3.jpg
参加罢工的资深教师

上周我朋友Samantha告诉我,她上电视了,有一天去学校接孩子的时候,电视台记者采访她关于教师罢工的看法,后来真在电视上播出了,她很开心地录了下来。

我:你怎么说的啊?

她:我说我支持老师们罢工啊,因为他们不光是为了涨薪,也是为了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

我:所以,老师们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回到学校确定不会牢骚满腹吗?你担不担心他们会对孩子不好?(此处诈出了我皮袍下的小……)

她:当然不会了,老师们对孩子都很好。但是老师确实工作任务很重,一个人要管一个班,对每个孩子都要关注到。而且新西兰略微有些残疾的孩子是要到正常学校上学的,像我二女儿的班上有个小朋友听力不好,他们班老师上课需要戴一个专门的麦克风。

这番对话之后,我突然对老师的罢工有了新的认识。原本我以为这只是行业的积怨,单纯为实现自身利益而占用公共资源,可以取得公众许可,但很难获得社会认同。那时我还想,毕竟我是一个孩子的家长,如果护士和公交车司机罢工我还可以不care,但这回是老师,我一定是希望他们工资可以越高越好的。

4.jpg
罢工的老师们仍保持着对待孩子时的笑脸

在国内那么多年,太知道坚守情怀和理想有多不容易,千万不要让那些真正爱孩子,愿意为教育事业奉献的老师们为了奥克兰的高房价和现实的五斗米折腰啊!

但Samantha的话,和学校写给家长的公开信,那些关于“为了孩子”的字眼,却让我觉得刺眼。首先,我和Samantha一样感动,确实,老师是个高尚的职业,新西兰的老师更是有一份天然的纯良善意,从他们的主观角度出发,孩子们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关注和善待。

但听到背后那一连串的人与数字,还是让我吸一口凉气。

媒体采访一位有十年教龄的Susan老师,她说自己早晨7点半开始工作,一直到下午6点左右才能回家,年轻的老师们又不断离开,她一个人要看管26个学生;

Balmoral小学校长Malcolm Milner说,仅仅2015年一年,他的学校里就有6个老师因为买不起奥克兰的房子决定去陶朗加工作;

还有关于教师队伍老龄化的问题,未来十年,将有一大批资深的好老师将要退休……无论是否同意教师的罢工诉求,教师资源日益流失的问题,政府总该正面解决的吧?

奥克兰有个名叫Charlee Jobson的女老师在网上po过她一天繁忙的工作日常。

5.jpg
奥克兰小学教师Charlee Jobson

早晨8点先开早会,之后便开始上课。在校期间,班主任老师几乎是全程在孩子中坚守,常常喝不上热茶,好容易才能去个厕所,即便是片刻的休息时间,也要关注学生的作业进度、回复无穷无尽的邮件、为他们准备必要的阅读材料等等。

而等到学生们放学后,老师仍有很多文件类的工作要做,比如下周课程安排、节目彩排表演、学生活动设计、家长会等等,顺利的话,也要下午5点才能下班,做不完的工作都需要晚上和周末加班才行。

Charlee有一番话让我挺感触的,“有时候,我醒来感到很不舒服,但我想到班上那些孩子的脸和他们说他们要被分到其他班上……我只能把自己从床上拖起来继续。”

现在新西兰很多学校都有教职空缺,老师生病请假之后,很难找到合适的代课老师,有时候学校的职员会代行任课老师的职务,有时候体育老师赶鸭子上架去给孩子教数学,更多的时候学校只能把一个班分成几个组,拆分到同年级的其他班级里,让老师临时照顾一下。

6.jpg

7.jpg

但即便如此,我周围的Kiwi都会说孩子们挺快乐的,反正学校也没有考试,没有成绩排名,他们似乎并不把学校发生的一切太当回事。

我认识一对中西合璧的父母,来自中国的学霸妈妈对女儿学校的教学质量嗤之以鼻,觉得学校对于数学竞赛或者澳洲、英国的考试非常不关注,有点耽误自己孩子的天赋。但是洋人爸爸却觉得这所学校棒极了,“它很鼓励学生的创造力,这跟你们中国结构化的教学体系不一样,中国孩子在创造力最旺盛的时候填鸭式地学太多知识了,结果变得才思枯竭。”

8.jpg

这位爸爸的观点很值得思考,但作为华人妈妈,我承认我做不到Kiwi那样心胸广阔地散养孩子,但也并不认为目前这种局势已严重到伤筋动骨的地步,毕竟老师们有真心所在,毕竟松散结构背后有它的教育哲学在支撑。

但有一群孩子是一定在系统中受到影响的,那就是天赋超群的孩子,新西兰叫他们Gifted Children,国内会翻译成资优儿童,在新西兰的语境里,那些能比同龄人在某些方面理解能力高出一筹的孩子,都可以算在这个范围之内。

是不是听着耳熟?是不是或多或少说出了很多华人妈妈的心声?毕竟面对本地娃,华人孩子在各方面的总体表现上确实是更加出色的。

如果家里有一个智力超群的孩子,你作为家长心情如何?想必大多数人会认为是开心的。但kiwi又会怎么想呢?

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资优儿童的活动,到场的都是全城高智商的孩子,我跟一个7岁男孩的妈妈闲聊,被她的一番话惊得目瞪口呆,“当我知道我的孩子跟别人不一样的时候,我非常焦虑。我就在网上查啊,看到好多这样的孩子,有的自残,有的抑郁,我担心死了。”这番话真的让我好意外。

9.jpg
在新西兰,资优儿童常面临孤独与困窘

后来我认识一个资优儿童组织NZAGC(The New Zealand Association for Gifted Children)主席Brooke Trenwith,她告诉我,确实,这是新西兰家长的主流观点,最核心的原因是,普通的学校教育没有针对Gifted Children的教学大纲,“尽管新西兰的小学课堂已经设置得相当灵活,但老师有限的精力还是会更集中于落后的孩子身上。一个原因是老师不一定具备能教这些孩子的能力,另一个原因是老师的工作强度真的很大,他们更倾向于让那些落后的孩子尽快赶上来。”

Brooke说,”这导致一些有天赋的孩子觉得学校很无聊,进而变得很沮丧。而另一些天赋未能得到认可的孩子,他们中的有些人伴有语言书写障碍、性格偏执、自闭症等等问题,即2E(twice exceptional),这些孩子在学校的日子更难过一些,会被当成单纯的问题学生对待。”

10.jpg
问题学生?还是天才儿童?

针对这些孩子的教育问题,只能由社会力量作为补充,比如另一组织NZCGE(New Zealand Centre for Gifted Education)的一日课堂Mindplus,给这群孩子提供每周一天的集中授课活动。Mindplus在新西兰各地设有分校,奥克兰各区都有一家。我曾去西区的Mindplus课堂参观过,那确实是我心目中理想课堂的样子,或者可以说,特别像我读研究生时的课堂的样子。

11.jpg
怀卡托一所Mindplus学校的课堂

那堂课面向的是7-10岁的低龄儿童,老师在课上正引导孩子们学会提出高级问题,之后教大家如何在Google上面搜索有价值的信息,比如有个男孩对冰淇淋的制作过程很感兴趣,他在老师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个知名冰淇淋厂商的生产动画视频,老师在播放到关键信息时按下暂停键,让孩子们意识到如何有效抓取有用信息。

那天从Mindplus回来,我心里还挣扎了一番。作为一个华人妈妈,如果我的孩子有超群的智力,我肯定不会排斥。但这又是非主流的,在日常的土壤里,孩子会快乐生长吗?

是不是在新西兰,我就该祈祷自己的孩子是个最普通的人,能够享受最平凡的快乐就好?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unnamed (1).png

 

进入专栏 点赞 ()


版权声明
1. 本文系新西兰天维网【天维伙伴】频道稿件,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2.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3. 作者在本网站上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

4. 作者发表在本频道的原创文章、评论、图片等内容的版权均归作者本人或标注来源所有。

5. 所有天维伙伴签约专栏作者与天维网的合作,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仅限于“内容授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