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栏名称:新西兰熊孩子
- 作者: 新西兰熊孩子
- 简介: 新西兰熊孩子,倡导放养式轻松育儿的亲子公众号,分享在新西兰养娃的那些事儿。主理人之爸爸大狗熊,还没红过就已经过气的“网红”,靠晒娃怒刷存在感的奶爸一枚;妈妈鲁鲁,前报社女编辑,现全职妈妈+新媒体创作人,每天忙于与娃的吃喝拉撒打交道;宝宝Molly,出生在新西兰的快乐宝宝,喜欢对陌生人说“Hi”,喜爱冒险的魔羯座一枚。
在国外到底要不要坐月子?
反正我没坐,非要说坐,那也是坐了一个假月子。
【一】
才生完孩子后3个小时,我的助产师就问我:“要不要洗个澡再离开医院呀?”见我摇了摇头,她识趣地说:“我忘了你们亚洲女性,生完孩子都是不洗澡的!”
我没敢告诉她,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习俗里,坐月子可能算是和生娃同等重要的一件事。要说这不洗澡,传统习俗里,可是一个月都不能洗!
再后来,我在照顾新生儿和妈妈的康复中心,看到了穿着吊带、长裙,满面桃花走进来的洋人妈妈,一旁的老公手里,拎着刚出生的粉嫩宝宝。我有些看呆了,那一刻的我,因为打了腰麻,整个双腿还是酥麻的感觉。
按照中国坐月子习俗,生完娃后产妇是不能吹风下地的,可我还是从停车场走到了康复中心的前台。我忍住没有拿出包里那顶淘宝上买的粉色月子帽,但还是拿毛衫遮住了大半个脸。所以,你可以想象我在看到穿着吊带的洋人妈妈满面春光站在我面前时,心情会是怎样……“大概西方人和东方人真的不是一个物种吧!”我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了。
【二】
恢复中心每天一日三餐都是免费,但我确信我没有办法按照中国传统方式,在生完娃后可以喝点红糖水或是小米粥。可就在送餐的印度女生送来一日三餐的菜单时,我惊讶地发现,菜单里竟然有冰淇淋!
事实情况是,冰淇淋并不算什么。因为三餐里,果汁也是冷的,甜点也是冷的……我们无法理解西方人为什么那么喜欢吃冰冷食物,就像她们也无法理解为什么我们牛奶从冰箱里拿出来后,非要拿个小锅在炉子上煮了再喝一样。
我再一次确认,我们是截然不同的物种!
▲ 圣诞节我的“月子餐”
我的助产师每天都会来看望我,这让我感激。可是,每次她来,都会要求我下床走动。我当然又不能告诉她,我们中国产妇坐月子,是一个月都不能下床动的。况且,她要求我是到康复中心对面的大草坪去走走,并且每天坚持走半小时……
“在新西兰,是鼓励顺产的产妇及早下地活动的,而每天半小时慢走更可以帮助子宫收缩以及产妇恢复。”每次助产师这样跟我说后,我都告诉自己,我要入乡随俗。于是,在每次约摸着助产师要来探望我时,我就假装到楼下去走走了。终于,她不再“逼”着我走路了。而是开始看着我乌黑透亮的头发问:“你还没有洗头吗?!”
终于,当她看到我拿着淘宝买的“月子帽”在干搓头发时,露出了异样的眼神。此后,她也不再问我有没有洗头了。我想,她大概怕我再拿出什么她没见过的东西,而我反而很好奇,在她接生过的那么多不同国家的产妇里,中国产妇是不是唯一需要坐月子的。
【三】
老妈从中国飞来要给我做月子餐,这可能是她人生中第一次不知如何下手做饭。当她拿出一张写得密密麻麻的纸,上面记录着每天不重样的月子餐食谱,准备给我悉心调养时。我们都发现,在新西兰,很多中国传统月子餐食材,是根本连踪影都见不到的。
猪蹄?我确信洋人笃定这和鸡爪、鸭掌、肥肠一样,不是上得了餐桌的肉品。鲫鱼?在奥克兰这个沿海城市,海鱼多得琳琅满目,可唯独这普通的小小鲫鱼,成为稀缺品。后来,终于是在一家华人超市里给找到了,据说是河里捕捉到的,因为数量有限,价格却贵得要赶上鱼翅!就这样,我的整个月子里,也并没有吃到那些中国产妇可以吃到的传统月子大餐。对了,我还忘了说,新西兰的蔬菜不仅贵得惊人,而且种类翻来覆去就是胡萝卜、西兰花走天下。每天不重样的月子餐?请不要为难我老妈。
▲ 洋人妈妈们的“下奶神器”
吃不上猪蹄、鲫鱼怎么办?后来我发现,洋人妈妈们原来也有自己的“下奶神器”:有机下奶茶、下奶饼干……于是,没有猪蹄、鲫鱼的月子餐,反而变成了有下奶茶和下奶饼干的下午茶。至于到底效果如何?这就和喝猪蹄汤、鲫鱼汤到底是下奶还是长膘一样,只有亲身试了才知道。
这里熊妈想说的是,相比起各种油腻的汤水和神奇的下奶食物,高蛋白质食物、充足的水果蔬菜、各种谷物和坚果,以及大量的喝水,尽可能多的睡眠,以及良好心情,小宝宝的足够吮吸,才是比起猪蹄汤妈妈们更需要的下奶神器。
【四】
入乡随俗的结果,就是我基本在产后都在打破坐月子的“禁忌”:从康复中心回到家后,我实在没忍住,大夏天开了浴霸洗了头、洗了澡;月子帽则是毫不留情扔进了抽屉深处,大夏天照旧穿着小背心到阳台帮娃晒起了衣服……老妈某天实在忍不住了说:“你这样不好好坐月子,老了就知道身体有多不好!”
我当时大脑只有一个疑问:人老了,身体机能下降,身体自然不如年轻,难道这都是没坐好月子惹的祸!?
在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坐月子,产妇是不能吹风的,那自然别提出门了。上面提到我的助产师要求我每天出门慢走半小时。然而,在产后一个星期,在产科上结识的洋人妈妈们就开始邀约互相串门了。她们把这特别的仪式叫做coffee group,带上娃到不同妈妈家聚会、喝茶、吃点心,集体哺乳,集体八卦,集体“诉苦”,以及集体夸奖彼此的娃有多可爱,抱怨娃的爹有多不靠谱……
熊妈觉得,这真是相比起月子餐更重要的仪式。一群有着相同经历的女性聚在一起,分享当妈后的心情和心得,绝对是避免产后抑郁的一剂良药!
新手妈妈们需要抱团解闷,而不是闭门不出,这或许是除了月子餐里有冰淇淋外,熊妈觉得西方产后最值得推崇的一件事。
▲ 妈妈们的聚会一般就是集体晒娃!
【五】
再说到产后抑郁这件事,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坐月子,规则和讲究很多,却仅仅是关注了妈妈们的身体,而忽略了妈妈们的心里。在新西兰,产科上关于产后抑郁妈妈们如何应对,爸爸们如何支持就被不止一次地提到。
因为荷尔蒙激素的变化,妈妈们产后情绪多少都会有影响,再加上带娃劳累,睡眠不足,妈妈们难免有情绪低落时候。这不,熊妈就曾经因为涨奶痛得大哭,熊爸因为在产科获取了足够的专业知识,并没有被熊妈情绪变化给吓到,倒是积极给予支持,并且打电话给助产师寻求帮助。
其实,熊妈觉得,心理问题同样是妈妈们坐月子时,需要和身体一样被好好呵护的东西。要不然,按照传统观念,不好好坐月子,老了以后心理是不是也会出现问题?
就这样,熊妈在新西兰坐了一次假月子,身体倒没出现啥大问题,目前也在积极锻炼身体,希望年老不要因为没好好坐月子“落下病根”。反倒是通过坐月子这件事,感受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也甚是有趣。
在新西兰,并没有坐月子一说,不过同样会看重产后6周产妇的身体恢复,以及宝宝的身体成长。相比起中国传统坐月子的繁杂程序和讲究,新西兰6周的产后恢复简单很多。
为此,不少妈妈生完娃就会找专业人士,帮助自己做肌肉恢复训练。此外,新西兰人爱运动,许多妈妈们也并没有因为生了娃就放弃运动,不少健身房提供照顾宝宝的场所,所以许多妈妈们刚生完一个多月后就抱着新生儿出入健身房了。相比起中国传统坐月子的“坐”,洋人妈妈们明显更爱“动”呀!
版权声明
1. 本文系新西兰天维网【天维伙伴】频道稿件,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2.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3. 作者在本网站上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
4. 作者发表在本频道的原创文章、评论、图片等内容的版权均归作者本人或标注来源所有。
5. 所有天维伙伴签约专栏作者与天维网的合作,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仅限于“内容授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