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栏名称:新西兰熊孩子
- 作者: 新西兰熊孩子
- 简介: 新西兰熊孩子,倡导放养式轻松育儿的亲子公众号,分享在新西兰养娃的那些事儿。主理人之爸爸大狗熊,还没红过就已经过气的“网红”,靠晒娃怒刷存在感的奶爸一枚;妈妈鲁鲁,前报社女编辑,现全职妈妈+新媒体创作人,每天忙于与娃的吃喝拉撒打交道;宝宝Molly,出生在新西兰的快乐宝宝,喜欢对陌生人说“Hi”,喜爱冒险的魔羯座一枚。
作为来到新西兰才两年多的狗熊一家,每年存够年假回国几周陪陪家人,是我们家的一件大事。回国要准备的事情很多:订机票时要考虑好作息时间,订酒店时要考虑好环境、时差和其他因素(千万别弄得像中国游客在瑞典一样,丢人现眼还自我折腾)……带着小孩出门,太多太多细节需要考虑。
但只要回到国内,我们就过上了不要太舒服的日子:外公外婆天天开心地带着Molly出去玩,我们也终于有点自己的时间可以见见朋友,发发呆,看看电影吃吃饭什么的了!
在回国几天,时差饮食调节过来之后,我们发现又遇到了一个新难题:可以带小孩去哪里玩呢?
新西兰遛娃 vs 国内遛娃
在新西兰的时候,周围的社区和公共场合会有很多可以带小孩去的选择。比如图书馆,每周固定有一两天上午,老师带着小朋友们唱歌。如果天晴的话,各个区域都会有露天公园和儿童游乐场,设施绝对不豆腐渣:秋千别说几岁十几岁的小孩了,连一百多公斤的超重量级胖子都可以上去甩几下。
不同的社区还会有 Play Group(真不知道该怎么翻译,兴趣小组?),有的是唱歌,有的是纯给小朋友玩,都可以去参加。这些还只是工作日的活动,在周末时,带孩子出行的选择就更多了:可以开车去海边,玩沙晒太阳户外烧烤冲浪,或是选择市郊的短途徒步线路在树林或海边走个 1-2 小时,也可以去市区里参加博物馆美术馆之类的室内活动,或是直接去其他郊区的农场,和鸡猪牛羊来个零距离的接触……我们家 Molly 现在两岁不到,虽然去玩的选择还很有限,但至少也可以做到一个月的周末都不重样了。
有时就在家门口逗逗来串门的猫咪,也挺好:)
而更关键的是:这些可以遛娃的地方,大部分是免费的!图书馆、公园和露天的儿童游乐场,都是纯免费的。室内的 Play Group,通常只是象征性地收 3-5 纽币(相当于人民币 15-25 元左右)的费用,还经常含咖啡和茶饮。海边的蓝天白云和户外自助烧烤架,都是免费的;市区的“遛娃圣地”博物馆对于市民全免费;一些室内的娱乐场所会收费,比如我们家附近的室内游乐场“小松鼠”,每次 18纽币的费用(约合人民币 80 元)可以玩一整天。像是郊区的农场大概会有 20 纽币左右的人均收费,已经算是很贵的遛娃选择了。
像是奥克兰动物园,我们办了一张家庭年卡,100多纽币,全家3口可以一年内无限次去,无比超值划算。
奥克兰最棒的遛娃圣地之一:动物园
在国内休假时,我们努力找了很多地方,也咨询了不少带娃的朋友,最后却发现,在国内城市里生活,可以遛娃的地方其实选择很少。为数不多可以遛娃的地方,也有着昂贵的收费。楼下小区这种每天下楼散步遛娃的地方不算,如果我们想带着 Molly 出去玩个半天,通常就是商场里的室内游乐场、公园里的游乐空间、某些主题式的亲子场所(比如儿童游泳馆或是儿童运动馆)。其他像是爬山啊,徒步之类,因为交通不方便或是设施不健全,并没有很多适合 1-3 岁小孩的选择。
野生动物园算是很合适带小孩去的地方了,但因为昆明糟糕的交通,直到我都返回奥克兰开始工作后,家人们才终于去了一趟。
在少量的选择之下,是昂贵的单次开支。我们带着 Molly 去的地方,大部分都需要收取每次超过100元人民币的入场费,很多地方甚至需要200元以上,甚至有新开的“豪华游乐场所”要求必须充值办卡才能游玩,而最低充值是500元。比如家旁的室内游乐场,和新西兰“小松鼠”这种同样水平的空间,单次收费 99 元人民币。如果是周末带孩子出门玩半天,加上停车费,吃顿简餐加点零食,单次开支轻松超过 200 元。如果是两个家长一起出门,再买点玩具给孩子的话, 一个周末半天花掉 300 到 500 元很正常。
这样一算,一个月出门哪怕就 4、5 次,也得花掉大约2000元人民币。
国内遛娃大多在商场里,硬件不错的环境收费也不便宜
这是正常的吗?我在微信朋友圈和微博上都询问了一下,结果是这样的:
根据大家的反馈,在二三线城市,像昆明、呼和浩特这样或是更小的城市,周末出门遛娃,每次 100 元至 300 元,或是平均 200 元左右。
在一线城市,比如北京上海深圳,每次出门最低 300 元,平均大概在 400 元左右。
当然也有朋友说出了隐藏的真相:“娃还小消费不大,问题是娃她妈……”
嗯……你知道得太多啦!
我得说这位朋友知道得太多啦!
用办卡来降低支出?
几乎所有我们去的游乐场所,都有个共同的营销策略:鼓励你办卡。基本上如果你通过办卡的方式消费,平均下来每次的消费只相当于单次费用的 1/3 、 1/4 或更低。
于是,我们依次给 Molly 办了家附近商场的“梦想计划通行证”、“宝贝乐园证”、“小小运动馆通行证”、“公园游乐储值卡”等一堆各种卡。随便一数,就是五六张。
其中一部分遛娃卡
还有比较精明的商家,会将这些松散的亲子付费场所资源整合起来,用“年票”的形式来团购。用“免一次”的方式来鼓励宝爸宝妈们去新的场所,也可以提高这些场所的客流量。
不过我关心的是在这种年票推广册上印出来这些场所的单次收费,都是让人很心疼钱包的额度啊……
换个角度考虑问题?
所以熊爸你写这些是想帮我们省钱么?
其实……并不是。因为我自己这次回去,发现很多育儿类大V支的招,其实都不接地气,不太实用。我们家自己实践下来,也没能省下什么钱。
如果要“尽量省钱地遛娃”为目的,结合上面提到的这些经历,你可能会和我一样,会通过办卡啊,少买东西啊这些方式来节约支出。比如下面这两位留言的妈妈,就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我是想说,如果以问题产生的层面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往往是治标不治本。如果能以高于问题层面的思维来考虑问题,会有更根本的解决方法。
在熊爸曾经和大家分享过的书《How to Raise a Wild Child》(如何养一个野孩子)里,提醒了我们关注一个现实:在城市化发展越来越严重的今天,我们离自然越来越远,我们的孩子更是远离自然。那么,是不是可以在遛娃的选择时,多加入一些可以与自然接触的选项?其实让很多人会惊讶的是,哪怕在像北京那样的巨型城市,驱车两小时左右,也可以去到与自然接触,甚至可以看到星空的地方——这是北京天文馆朱馆长说的。
《How to Raise a Wild Child》(如何养一个野孩子)
带孩子去游乐场之余,是不是也可以去那些凝聚文化气息的地方,让孩子们再多一些接触这个世界的层面?博物馆、天文馆、美术馆,不需要很长的时间,可能只是十几分钟,但只要孩子们的生命里有习惯了这些场景的出现,我相信他们自然会自己培养出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
当我把问题的重点从“如何节省遛娃的支出”转移到“如何让遛娃成为我们和孩子相处的高质量时间,并且能帮助她成长,帮助她更好地认知这个世界”的时候,处理问题的思路,就马上多了起来。
Molly一岁左右刚会走路时,我们带她去美术馆遛弯:)
0-3岁幼儿在家里溜溜就行?
当然,或许你会说,居住在城市里的家庭,要时常去大自然中遛娃并不容易,一是拥堵的交通,二是城市的大已经超乎想象。当然,你也许也会说,孩子上幼儿园前哪里需要那么频繁出去溜?在家里小区楼下逛逛,回家读读书,帮助老人做做家务,一天时光很快就过去了。何必烦恼去哪里遛娃的问题。
或许在你看来,低幼龄的孩童并不需要变着花样带他们出去玩耍,尤其3岁前的孩童,然而,就是在新西兰这样的西方国家,反而更加看重0~5岁的学龄前儿童智力和体能的开发。
不少西方国家的科学家提出:0~3岁是孩童成长关键期,大脑发育最快,接受信息最快,每天都在通过探索外界进行学习。而在国内普遍是3岁才上幼儿园,而大部分0~3岁的孩子都是交给老人带,而老人大多数时候遛娃的选择就是小区、菜市场、周边小公园,或是就呆在家里,在有限的空间里,娃这关键的3年,该如何保证能够尽可能多接触大量的丰富的信息?
我在公交车上拍到的,老人背上被紧紧束缚着的孩子
而另一方面,针对低幼龄的孩童,安全性是否能得到保障也成为父母们遛娃时更为关注的问题。
你或许会发现,国内除了一线城市,大部分城市的公共空间里可以看到许多为老年人设置的运动、活动区域,却唯独没有给儿童安全玩耍的区域,特别是低年龄的儿童娱乐区。而哪怕是有的,也大多和商业项目结合在一起,高峰时期往往是人满为患,并不能满足大多数孩子的需求,无奈之下,父母或许还是会选择价格昂贵的、五花八门的、带着“国际背景”的早教亲子课程。
同样的问题,新西兰是怎么解决的呢?
首先是免费的图书馆活动,有专门针对低幼龄宝宝的亲子活动,由图书馆工作人员带着孩子们读绘本、跳舞、唱歌。
新西兰也会有专门的亲子互助小组,免费给由老人主要负责带孩子(0~5岁)的家庭提供服务和帮助,会定期举办活动邀请这样的家庭带着孩子一起参加,包括唱歌、跳舞以及其他主题活动,并且会定期上门服务,给予老人带孩子更多的帮助,以及教育理念方面的指导。
还有各种Play group,鼓励父母们带着学龄前的孩子去参加,有大量的玩具提供,有绘画、音乐、图书可以选择,并且收费只是象征性的3刀,约15人民币左右。
哪怕是和商业结合的亲子课程,譬如培养婴儿感官认知能力的 Baby sensory class 收费18刀一节课(价格只是国内类似早教课程的1/3左右)是从很专业角度发展 3-13 个月宝宝的五官感知能力。
一次收费才3刀的Play center,各方面硬件设置已经类似幼儿园,不同的是并没有专门老师照顾孩子,而是由父母陪同孩子玩耍,主要针对0~5岁的学龄前儿童,一般从早上9点玩到中午12点,并提供一顿免费茶点给孩子享用,而每次收费只是3刀左右,大约15元人民币。
新西兰几乎所有的展览场馆,都会有专门的儿童探索空间。这是美术馆的一个艺术展览,专门给孩子开辟出可以去玩耍的区域。
奥克兰博物馆,也有针对宝宝推出的毛利新年活动,让宝宝从小学习不同的文化传统。
结语
看完了熊爸的对比,或许你内心也有了自己的答案——为什么在国内遛娃可以那么贵?但凡和孩子搭上边的玩乐项目和亲子课程,动辄单次上百元,一年上千上万元更是不在话下?——因为我们大部分的城市里并没有内容足够丰富且多样化的、价格合理甚至免费的、真正面向公众开放的、尤其是适合低幼龄孩童的玩乐设施和主题活动。
养一个孩子,就像一趟未知的旅程,只是在中国,这趟旅程因为种种原因,似乎要更贵一些。这也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二胎政策推出那么久力度那么强,但响应却那么有限:他们还没有把路修好、餐厅旅馆加油站建好,却只是全力招呼我们这些自虐游的“赶紧再来玩一趟吧”,鬼才会响应啊!
连遛个娃都那么贵?你还敢生吗?
版权声明
1. 本文系新西兰天维网【天维伙伴】频道稿件,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2.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3. 作者在本网站上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
4. 作者发表在本频道的原创文章、评论、图片等内容的版权均归作者本人或标注来源所有。
5. 所有天维伙伴签约专栏作者与天维网的合作,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仅限于“内容授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