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栏名称:我的新西兰
- 作者: 托尼
- 简介: 公号《我的新西兰》,这个我,其实可以代表每一个在新西兰的华人,并不仅仅是我自己。因为对人文故事一直以来的热爱,在这个人生阶段,我的小理想是做一个海外华人人文故事的公号,突出真实,即便因此而不完美。感谢第一年(2017年)就有100多位作者通过这个公号和读者分享了自己的感受,期待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一起记录生活。
我在国内的群并不多,回来新西兰发现群特别多。也许因为这里华人社群相对较小,微信群成为了一种彼此建立联系的主要工具。不过,这个年代,大家群太多,不置顶,大抵是看不过来的。
我置顶的群一般有下面几个特点之一:人很少但都是很熟的朋友,或有一定活跃度有主题的群,或与工作直接相关的群,或群主是个很特别的人。豌豆兰的群属于最后一个。
我并不是一开始就置顶她的群。群就是一个小社会,群主开群都有自己的目的或想法。曾有读者建议我建群,我犹豫了很久还是放弃了,觉得自己没有精力去做这事。为了做中秋的读者福利活动,我建了一个读者群,现在也就搁那放着。
豌豆兰的群不错,体现出了一定管理水平:有福利(新人进群发红包,打广告的必须发红包),有管理(聊天谈话组织得体,管理也挺民主),主题突出(创业和移民话题)。但我毕竟移民已经7年了,所以对群里的话题并没有太多时间参与。我留在群里是因为豌豆兰是个特别的人。
说是朋友,其实我们从未谋面。当然,在这个后微信时代,也属正常。我对她的印象是,她很忙,很能干,在北岛一个小镇经营着一家酒店。另外她和我一样来自湖北,但从深圳来的新西兰。她似乎在创业投资移民的圈子里颇有名气,很多人都知道她。事实上,她的这个群就是讨论创业投资移民为主的。
那天她罕见的在微信群里语音留言。我正好去接小孩,车停路边,时间有点小空挡。我点了一下语音,她说:“今天我正好有点时间,大家有问题的尽管提出来,我一一回答”。
虽然有时差,但群里慢慢活跃起来。有人咨询是否可以在小镇做生意?有人讨论是否应该住华人多的地方?有人感慨在这里招LOCAL工人不好管理?豌豆兰都是侃侃而谈,对答如流。当你经历了很多时,你自然就看上去很轻松,我觉得她应该属于这类。
聊天中,有个人说了一句话:移民这种事,就是要有放弃一切的勇气和决心!
这并不是做为一个问题提出来的,而是某位谈话者的一个感慨。没想到豌豆兰却捡出来了这句话,谈了很多自己的感慨:“放弃这么多来移民,没必要。”
“如果你计划移民,能不能先过来一家人租个房子,自己做几周的饭。在这里静心住下来,问一下自己和家人,你的真实感受,而不是像游客一样的心态。如果你觉得你呆不惯,那就不要浪费钱过来了。”,可能在一个谈创业投资移民的群里,群主说出这样一番话,让大家有些小小惊讶吧。不过她的观点我倒是蛮赞同。”
我(编辑托尼)曾有位朋友,他在移民新西兰之前用了5年时间,在十几个国家分别居住了2-3个月,最后才做出了选择了:将新西兰作为自己的移民目的国。他说只有在一个国家生活过一段时间,你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喜欢这里。
“你拿国内的思维在这里过,90%都是错的。”
豌豆兰的感慨还在继续,即便那会没人提问。
“国内生活丰富多彩,晚上都是不夜城,酒吧娱乐永不关门,物质丰富到极致。新西兰呢?太贵了,花钱乘5(指汇率)更不值。而对一个新移民,争一分钱都太难了。仅仅因为国内暂时感觉不顺,破釜沉舟,卖房举家迁往新西兰,如果将来后悔了,你就回不去了!”
“我是个经常换频道的人,国内新西兰两头跑,虽然换的很累,但我还算可以做到游刃有余。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兼顾,你可能还是要选一边。选择移民可以,但你真的不要随便丢掉国内已经有的一切。”
“新西兰是唯一一个可以不放弃国内现有生活,又可以享受国外绿卡带来的福利的西方国家(原因见本公号旧文《当代最优秀的潜伏,竟然差点混到邻国总理了!》)。社保,商业健康保险,国内的住所,能不丢都不要丢。如果你能做到这些,还有余钱,那就来创业移民拿个新西兰永久回头签。”
“可你要记住,来这里创业真的很不容易”
说到这里,一阵沉默后,有人问:办理创业移民的听说生意很难做,总有人欺负?
“确实有些人专门欺负创移的人,特别还有些是华人推荐的来打工的,员工欺负老板;还有包括和你做生意,理直气壮说我是来帮你充营业额的,你是吃了豹子胆了?你还想赚钱?”
“可我不这样认为。我在这里做事,没人知道我是创移,我和所以当地做生意的人都一样,员工我还要考核你,这都是企业正常发展的管理要求。”
“新西兰这个地方,政府很透明,你只要是真实的,移民局都会听你解释。不要害怕,该怎么做生意就怎么做生意。当然了,如果你的生意本来就是别人给你包装的,你自己确实都不懂,那就没有办法了。”
“有人说,我创业移民完了就卖掉生意。再苦再累,我做孙子也就两年。可你想过,两年以后呢?你移民以后打算干什么,靠啥生活呢?你还是需要一个职业的吧?如果是那样,我觉得你并没有真正移民,只是拿到一个绿卡而已。当然,如果你留了后路,你也可以回国。”
又有刚进来的群友问到:为啥要留后路?不是要破釜沉舟吗?
“这个问题问的好啊。每个国家都不是绝对的好,有好的,也有不足。来了国外才发现,中国,还真有她的好,你要破釜沉舟了,你会后悔的。”
“在国内很容易的事情,到了这里发现很难。比如看病,医生是挺和蔼,服务态度也是好,但你要真得个啥大病,排队得半年。我们是一个普通人,没那么高尚,爱一个国家,不爱一个国家。我们就是趋利避害,尽量为自己做好选择。你来了会发现,新西兰也不是可以涵盖中国一切的好处的。”
“所以我才说,兼顾国内,尽量保留原有的身份,比如有个房子能住,有个社保啊,其他就只能尽量了。能办个创移过来的,很多在周围朋友圈也算成功人士,随便扔了还是可惜。而且,我们也不知道,大家在国外将来发展会怎样。我个人没有放掉国内的一切,两个国家都是我的家,两边都喜欢。”
群里有人提出了自己的困惑:
如果不破釜沉舟真移民不了,因为除了一线大城市,好多人是需要倾家荡产才能符合移民条件的。
“在国内还没有出来看看的人,很难有体会。现在想移民,要多些理性少些冲动。新西兰消费高,生活成本不低,不论留学还是移民,都要看看家底是否足够折腾,不然还是不要轻易迈出这一步。”,似乎豌豆兰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
“国内的环境,气候实在比不上新西兰。人对物质的需求总是有限的,对健康的生活环境的需求才是根本。拿着新西兰绿卡的人,似乎两头的好处都可以兼得。说破釜沉舟,其实更多是给自己打气吧”
“有PR跟入籍没啥区别,倒是有随时回国的便利。中国,在很多方面,比新西兰先进。人类需要科技,需要发展,这些中国已经走在前列。但新西兰有无以伦比的自然环境,是我们最想永远居住的国家。每年回国一两个月,是最理想的。”
“每个人的生活很多元化,新西兰呆久了,纯朴,但少了现代的东西。每个人不要落伍,不应该只用一种眼光局限自己的生活,如果你可以在中国过的很好,新西兰也很好,那你就达到一个很自在的境界了。”
在今天这个时代,移民已经不像几十年前。那个年代,移民是走向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但今天的我们有很多的途径和通道,可以先去对移民目的国做充分的了解,而且我们也很方便办个较长的旅游签证到那里先生活体验。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迁徙史,所有民族其实都是在迁徙的途中。今天我们中国人不再为移民打上深深的道德标签,因为我们都认同每个个体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即便如此,选择本身,一直却并不容易。
豌豆兰的观点挺有代表性,新一代的移民中不少是世界公民,她们不一定会固定栖息在一个地方,而是在2-3个目的地之间穿梭,寻找最好的生活状态。这些讨论是一个月前的事了。我一直没有发出来,因为我总觉得还差点什么。
我有很多文,写了一大半,甚至已经基本写完了,但我就放在那里。我在等待一个能够让我想将它发出去的心境。当然,有时候就是忘了,所以放在那里。昨天在豌豆兰的朋友圈看到她对一个本地新闻的评论,挺符合她的性格,也让我想起了这个一直没有完工的稿子。
一代移民就是穿梭在两个世界中的人,永远处在适应两个不同世界的过程中。有的人游刃有余,有的人举步维艰;有的人积极融入,有的人不忘故土。这些都是没有对错的事情。
但豌豆兰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
移民,真的需要破釜沉舟吗?
在这届新西兰大选刚刚揭晓优先党最终的选择,工党绿党优先党的组合让相当多的华人感到意外,也不开心。记得大选期间曾有媒体提到过华人拉着BILL ENGLISH的手说希望国家党永远执政了。
不过,正如大选前公号发表过的《一个新移民关于大选的思考》说到的,谁赢不重要,华人不要选边站队很重要。我在一个本地群里看到有人说:“就算今天有多少人刷屏骂工党,为了执政让出5个部长席位来拉拢优先党,在不久的将来的某大型聚会中,这些人中大多数人都会争着和那位女总理合照刷屏。”
对于不少人来说,不是喜欢国家党,而是习惯了而已。
工党和优先党在限制移民上是有政策趋同性的,所以新西兰走进一个移民收缩期是趋势。至于这个高度依赖移民发展经济的小国能支撑多久,这不属于本文的话题,我欢迎大家来稿或留言讨论。
但在这个背景下,再思考豌豆兰提到的话题,又会有更深一层的意味了。
--END--
校稿 | 托尼
排版 | ELAINE
我的新西兰(ID:myNZtrip),
每个人心里都有值得珍藏的时光,
讲述你的故事,谈谈你的人生,留下你的思考和足迹。
版权声明
1. 本文系新西兰天维网【天维伙伴】频道稿件,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2.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3. 作者在本网站上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
4. 作者发表在本频道的原创文章、评论、图片等内容的版权均归作者本人或标注来源所有。
5. 所有天维伙伴签约专栏作者与天维网的合作,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仅限于“内容授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