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我的新西兰
作者: 托尼
简介: 公号《我的新西兰》,这个我,其实可以代表每一个在新西兰的华人,并不仅仅是我自己。因为对人文故事一直以来的热爱,在这个人生阶段,我的小理想是做一个海外华人人文故事的公号,突出真实,即便因此而不完美。感谢第一年(2017年)就有100多位作者通过这个公号和读者分享了自己的感受,期待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一起记录生活。

绿卡与人生,哪个优先?西厨毕业的她,用辞职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发布时间:2018-02-12 12:18:57
分享到:

作者:CJ

来源:美思美食 (ID:meisitastes)

今天早上起来后,就一直在看一本叫做《成年孤儿》的书。看的时候,刚吃完燕麦粥,喝完蜂蜜水,胃里满足又暖,再配合窗外放晴的天,觉得心很安。

从圣诞节开始到现在休假在家,其实也不到两周,却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大概知道会休息很久,所以心理上本能有点小迷失。实际上是,我辞职了,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做到快满1年的时候。

回想自己西厨毕业后这第一份全职工作,感触颇多。

还记得我的德国老板当时只面试了我二十分钟,就二话不说要跟我签合同,并给我18刀每小时起的工资,也不用让我试工,挺让我感动的。这个工资在其他行业看来并不高,但对于一个刚毕业的的西厨学生来说,还挺不错。

当时找工作的要求:

1、必须白天上班!之前在restaurant晚上上班导致严重失眠,喝了快半年中药才调好,知道自己身体没法上夜班,所以只能找咖啡馆。

2、必须是洋人老板、洋人团队!不解释!

3、必须打税,高于最低工资。

毕业前两个月左右开始找全职工作(西厨在读期间,我一直在做兼职),用了3周找到这家德国咖啡馆,搞定了一桩大事,还没毕业就开始来这家上班,以一个chef的身份。

蛮激动的,在这个时间点的2年半前,我是个连扫地都需要别人教的、厨房经验为0的小白好吗?我上班的咖啡馆是一家刚开业的店,我是店里第一批员工。

这家咖啡馆位于Ponsonby最繁华的街道,地段极好,坐在店里就可以眺望skytower,四周鸟语花香,阳光微醺,再加上德国老板,纯洋人团队,友善的工作环境,一切显得那么宁静,但让没想到的是,巨大的崭新挑战在等着我。

副厨突然辞职,被逼练就独立上班的本事

差不多两个月时间,我就掌握了店里所有菜品的制作技巧,速度已经不成问题,再加上有两个10年工作经验的大厨压阵,我什么心都不用操,又可以早睡早起,睡眠也不再是问题,心中暗自窃喜,这个时间,我还顺利拿到了雅思G类6.5,顺便去澳洲玩了一趟。(我在悉尼考的雅思)

以为日子就这么细水长流了,突然,菲律宾大厨要辞职!理由是他老婆换工作了没人带孩子,他需要找个晚上的班,白天在家带孩子。

这样,厨房就只剩两个人,这意味着我必须独自工作一天,才能保证每周能休息一次。本来以为掌握了做菜技巧就好了,结果被逼着学会了后厨所有事。

一个人上班,凡事都得上心。

从早上开门、按顺序开炉灶、开炸锅、开排风扇、烧水、做蛋黄酱、切切配配等,这一切准备工作做完,差不多7点。如果没单进来,可以抓紧喝点水、吃个早饭,但不能离开,我就坐在一个空的大油桶上捧着碗吃饭,时刻盯着那个出单机,有单出来就赶紧去做菜。

8点30左右,开始做一批三明治,再做一锅汤(这两项是每天必须完成的),如果其他菜品快没有了或者不太新鲜了,也要提前备好放冰箱保存,做这些事的同时如果有单进来,必须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去做单等出菜了再继续备料、备菜。

一直忙到中午,最忙的时候到了。

这个时候,你既要接单做菜,还要应付客人的额外小要求,比如现做一个special的三明治(不要这个馅不要那个菜),切面包抹黄油、果酱、toast面包、加热某某某、要一小份酸奶、挤喷射奶油在咖啡上、去冷库挖冰淇淋等等。

除了这些,还要兼顾洗杯、洗碗、洗盘,虽然上班的店是用洗碗机清洗,但也得先倒掉残渣、冲掉酱汁,抹去口红印,再码好放进洗碗机,否则洗不干净又得重新返工.....

终于熬到没客人快下班了,清理干净整个厨房后,去冰箱清点货存,记下需要order的东西,打开电脑把食材订了,就可以下班了。

这样的日子虽然辛苦难熬,但给了我充分的机会让我学习了很多管理者才会接触到的技能和知识。厨房上班,你不仅要会做菜能迅速出餐,还需要管理方方面面,维持一个厨房的稳定运作,最大程度减少浪费帮老板省钱。

之后,老板终于招到了一个她满意的德国厨子,但是是WHV,干了一个月就走了,我又得继续独立上班,再过了一个月,又招了一个英国厨子,还有我朋友进来做兼职,日子轻松了很多。

该学的都学完了,求知欲该如何安放。

有些人觉得工作稳定了,每天做重复的事不用动脑学新知识多省心!

但我是一个必须不断学习的人,求知欲非常强,一旦生活进入了重复但无新内容可学的阶段,我就会开始焦虑,因为我太渴望能充实自己,学食物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再苦再难,对我来说,却是极致的享受。

在我全职工作到4个月左右的时候,发现实在没什么可以学的了,又因为是新开的店,老板又是德国人,做事谨慎,菜单也一直没有更换,我开始厌烦手头重复乏味的工作。

考虑过要不要换去餐厅上夜班?

因为咖啡馆学的东西始终有限,我上班的店食物全部都是手作尚且如此,更别提很多咖啡馆的食物都是买的冷冻半成品出餐只需加热,汤是买的粉末加水熬一熬再放点蔬菜即可,蛋糕更是直接买现成的。(注:不是所有店,很多店还是很有homemade的特色的!!)

而餐厅特别是酒店,总是能比咖啡馆学得更多,工资也会更高,但我的身体恐怕又会出问题,连续失眠到天亮超过1个月的朋友们大概才能理解我的感受,而我的状态是这个程度的三倍。

为了充实自己,我还做过第二份兼职工作,也是白班,但效果不好,而且会影响到本职工作,就放弃了。

那段时间极其迷茫,一方面,工作环境、老板、同事都很nice,另一方面,我忧心忡忡,因为无法施展身手、因为无法得到对于我来说就像摄入营养一样的新知识、新内容,我开始变得不自信、焦虑、睡不好觉,总之,i lost myself......

没办法,我只能通过看书和看视频继续扩充知识量。

移民政策再改 反思:最想要什么?

从2016年10月开始,新西兰的移民政策就一直在变,而且越来越绝望,尤其对于从事hospitality这个行业未上岸的人们来说,简直是致命的打击。

我的很多同学、朋友在新政颁布后,马上离开了奥克兰,离开了新西兰这个最大的城市,去了荒无人烟的小镇,还有人去了南岛,就为了多争取30分,拼命去符合移民局的新要求。

还有一批人观望了几个月,幻想着移民局能幡然醒悟收回成命,直到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被砍掉,也带着失望出了奥克兰。在读的转了学,有的人连学费都交了即使退不了钱也不读了,转去读商科或者直接回国。

毕业的有的转了行,有的嫁人生孩子,有家人在这的就帮家里打理生意,还有人盘算着其他渠道 ......

而我,哪也没去,开始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我问自己,如果拿到绿卡,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脑袋里毫不犹豫出现一个声音:我想继续在校园学习跟食物相关的知识。

是的,如果可以,我想一直学一直学,我太享受学习这个领域的过程,享受跟导师进行交流的时刻,而有绿卡后学费会便宜不止一半。

但问题来了,我既没有绿卡,也没有钱。

有人说,可以先通过西厨拿到身份后再去读书呀。我算了一笔时间账,目前的移民政策下,我要达到符合移民要求的工资和工作经验水平至少需要3年时间,而且不能保证一次递交材料后就会通过。

如果不通过呢?我又会在移民这件事上再耗1到2年也许不止,那么总共可能会付出的时间成本就是3-5年,而那个时候,我已过了30岁。

其他渠道呢?

买身份?我做不到!

5万纽币够我再读一次书了!

假结婚?嫁老外?

开什么玩笑,

这辈子都不会因为任何利益做这件损人不利己的事。

靠配偶?

不愿意给对方压力,

更宁愿他去做自己喜欢、擅长的事情。

所以,对于我,

想移民,就只有老老实实凭真本事,

否则,根本过不了自己这关。

跟内心交流完毕后,发现自己根本就没那么渴望绿卡,对我来说,唯一的渴望就是它背后带来的学费打折!当然,它能带来的长远好处我不是不知道。

我也希望身份和理想都能同时满足,现实情况却是,为了身份,我必须做好3-5年老老实实待在厨房的准备,而这3-5年里,我不能换工作,一旦换了工作又要重新开始计算很多项移民申请的指标。

如果继续坚持走西厨移民,我必须做好付出3-5年青春,又不能换工作学新东西的心理准备,而这真的值得吗?

很多人没有选择,因为家庭、因为孩子、因为年龄或者因为贫穷,他们还是打算继续在西厨移民的道路上走到底,我非常理解和敬佩。有的人计划走非正常途经,我也不想去judge,如果结果100%确定是好的,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只是不是我的选择而已。

庆幸自己还处于20几岁的大好年纪,庆幸我虽不富裕从不给我负担却一直支持我的家庭,庆幸我仍能正确评估和认识自己,庆幸我还有一直没变的梦想。

是的,我还是愿意在研究食物的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但因为身体和其他原因,我打算换种形式去继续我的梦想。

具体是什么,暂时保密,因为还没有尘埃落定,但我为了这件事,从未放弃过努力,我相信会有好结果。

后记    

我从不后悔选了西厨这个专业,相反,很开心看到自己一点一点在进步,我拥有了一个不论去哪个国家都可以谋生混口饭吃的技能,而且这份技能可以受益一生,绝对是我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

但我从不认为自己这辈子只做一个厨子,

我从一开始的目标就是:

我要成为一个

美食工作者 = 美食制作者+美食记录者。

我毕业于一个搜索引擎上写着211、985创新平台的重点大学的传播学专业,在国内很多家知名报社、网媒等地实习工作过,却一直觉得自己无法定位自己突破自己。

2013年,我在某西南城市最大的报业集团实习的时候,主编有天幽幽地跟我说,我们报社最不缺的就是你们传播、传媒专业的毕业生,学法律的可以跑法院、监狱,学化学、医疗的可以跑医院、事故现场,学政治的可以跟党会、学土木的可以跑工地,你们呢,看似什么都会,其实什么都不精通。

虽然他这样说是不对的,很多不具备的专业知识可以通过长期采访去一点点弥补,但主编的话却给我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我要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到精通!

研究食物给我了这样的机会,我自知文章写得比我好的人很多,但他们大多不像我花这么多时间在做菜;菜做得比我好的厨师也大有人在,但他们大多没时间写文章。

感谢西厨3年的学习和工作,这就是一个西厨毕业生的真实故事和心路历程。

碎碎念太多,有耐心看完的你,辛苦了

最后,谢谢大家啦。

--END--

校稿 | 托尼

排版 | ELAINE

 

本文经公号 “ 美思美食 ” 授权转载

进入专栏 点赞 ()


版权声明
1. 本文系新西兰天维网【天维伙伴】频道稿件,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2.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3. 作者在本网站上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

4. 作者发表在本频道的原创文章、评论、图片等内容的版权均归作者本人或标注来源所有。

5. 所有天维伙伴签约专栏作者与天维网的合作,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仅限于“内容授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