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栏名称:我的新西兰
- 作者: 托尼
- 简介: 公号《我的新西兰》,这个我,其实可以代表每一个在新西兰的华人,并不仅仅是我自己。因为对人文故事一直以来的热爱,在这个人生阶段,我的小理想是做一个海外华人人文故事的公号,突出真实,即便因此而不完美。感谢第一年(2017年)就有100多位作者通过这个公号和读者分享了自己的感受,期待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一起记录生活。
作者:托尼
公号:我的新西兰(ID:myNZtrip)
一次意外的接机
去年10月在奥克兰机场接一个朋友。
早上的国际到达大厅人并不多,迎接亲友的人却把正对出口的栏杆占的满满。突然炸雷一般的喊声让所有大厅的人吓了一跳,随目光看过去,原来是一位年轻的姑娘走出了边检通道。我第一反应是不是哪位明星呢?看起来姑娘像是太平洋岛国,如斐济汤加人的感觉。
看得出来这是一份意外的惊喜,姑娘双手捂着脸带着热泪。十几位姑娘和小伙子站成一排,轮流和她拥抱,在这条欢迎道的尽头有两个小伙子展开了一个横幅“欢迎姐姐XXX回家!”。小伙子们都穿着整齐的西装,让平时见惯了岛民随意穿着的我有些不习惯。
图片来源:www.tuitai.com
拥抱完了这些年轻人,围着一圈的是十几位长辈,正中间站着一位祖母一样的老人。穿着典型的岛民围纱和裙子,老人花白的鬓角还别着一支鲜艳的花朵,张开了双臂迎接她。一身威严的她接过身边人递来的花环,为迎面走来的女孩戴上并亲吻了她的额头,然后给了一个深深的拥抱。
接下来,他们几十个人就在机场大厅围成圈跳起了热烈的民族舞蹈,放情的欢唱起来。周围的保安和警察也并没有打断他们,因为早起带着睡意的人们从最初的惊愕中反应过来,面带微笑的看着他们的快乐。几分钟后她们才一起离去。
这戏剧性的一幕一直在我脑海里无法忘怀。虽然太平洋岛国移民在新西兰有一些负面新闻,但他们积极表达对生活和家庭的热爱却是闻名的。在新西兰生活了这么久,常看到或听到周围朋友谈起汤加人的家族大聚会的那种氛围。我后来明白,机场的那次经历让我念念不忘,其实是因为这种仪式感让我惊叹。
图片来源:http://www.mcchina.com
儿时的回忆
其实我们儿时似乎也是如此的。每年春节临近,我的奶奶会提前几周就开始准备各种年货。地处湖北江汉平原,腊鱼腊肉是肯定少不了的。奶奶细细的抹上盐,腌制后挂起来晾制。在腊月的干冷的寒风里,每家屋檐和柴房都会挂满麻绳系着的香肠,腊鱼,蜡鸡和大块的腊肉,在日光里闪烁着诱人的金黄。
随着年节日近,鱼糕,鱼丸子等等食物的准备也都开始了。整个小城上空都飘着炊烟,带着鱼香,肉香。奶奶也开始了念叨,出差在外的我妈啥时候回家,小姑父啥时候从武汉回来,今年还有哪些亲戚回老家过年的,大家那天团年。
那个时候大年三十是一定要守岁的,从早上一直道晚上。老人们,大人们围成几桌打麻将或千服(一种类似麻将的纸牌),不懂这些的奶奶常带着大姑或小姑随时为大家热一些食物。湖北虽然冷,却没有暖气,所以火盘就是标配了。丢几个橙子在热灰里烫熟,然后热乎乎的吃下去,似乎也只有那时的记忆里有了。
家里的柴火灶旁,被炉火熏黑的石灰墙上还贴着红色的纸条,我依稀记得是什么“九天司命XX位”。在这些节日里,我总能看到奶奶会举着香火拜一拜。她在做这些时神情是严肃而专注的,回头看到我好奇的看着这一切时,她有时会腼腆的笑笑,也许是觉得会被晚辈笑为迷信吧?
这种对传统习俗的虔诚,对这些礼节的尊重,对这些仪式的尊崇,多年后成为我心底对儿时回忆最温暖的片刻。
多年后的告别
很多年后,我回乡参加爷爷的葬礼。做为唯一的孙子,我并没有见到他最后一面。从深圳返乡,到了路口远远就能看到家门口摆着的凉棚。很多熟悉不熟悉的亲戚,邻居们都在那里打牌,吃饭。看到我的身影,他们都说:“李dia(方言:dia发一声,老头的意思)的孙儿回来了!”
我是个不会表达悲伤的人,甚至说不太会表达情感。我没有说啥,甚至都没有流泪,我只是在人群的目光里静静的走到爷爷的棺木前。有心的姑姑们还花钱用的“水晶棺”(透明的带冷藏功能的),所以我能看到爷爷的脸庞。我就静静的坐在旁边坐了几个小时,就像某年春节时回家,他偎依着毛毯睡觉时,我坐在他身旁一般。
停棺的堂屋(客厅)四周挂满了神幡,随着窗外的风不断飘扬。我仔细看着神幡上那些像年画一样的画,大概能看出来是一些道教和佛教人物和场景。那个下午,除了我,还有一位一直在堂屋的人。那是请来做道场的一位道士,他含糊不清的念念有词,而且不时拿着一把木剑旋转,随道袍一起飞舞的,还有 他手里那只可怜的公鸡,听说他和它已经不眠不休24小时。
虽然我并不信教,但我理解也感谢亲友们的苦心。这是一个仪式,代表着对一位亲人故去的纪念。因为这些仪式,我永远都忘不了爷爷葬礼的一幕,甚至能清晰的记忆到火葬场的青烟散去。
虔诚的祷告
我的姐姐是位虔诚的基督徒。每次她和侄女到我家吃饭,她都会做饭前祷告。因为听了太多次,我甚至都有一些耳熟能详了。“我们来做一个饭前祷告。亲爱的阿爸天父,我们真心的赞美你,赞美你赐下洁净而丰盛的食物,让我们今天能够在这里享用,我也想感谢你......,祷告奉耶稣基督的名求,阿门。”
因为太多次听到她的祷告,已经成为了习惯,直到去年。那个时候,我16岁的侄女开始带领这个饭前祷告。我从她清澈的目光里能够感受到如老姐一般的虔诚,但她的目光里更多了一些坚定,自信,轻松和喜乐。那一刻,我似乎有些明白这个祷告仪式的重要性,正如这段祷告文一般千百年来代代相传。
春节时,和一位游客一家人的感受更让我对这个仪式有了神圣感。当知道包车的客人还没吃早餐时,我在高速边的麦当劳停了一下。因为后面行程的原因,我说咱们停留15分钟,时间抓紧一点。
匆匆忙忙买了早餐的一家人赶紧围坐在桌子边。我看着窗外,耳畔又响起了熟悉的那段祷告文:“我们来做一个饭前祷告。亲爱的阿爸天父,我们真心的赞美你,......”。我看着紧握双手虔诚祷告的一家三口,突然心底感到无限的温暖和温馨。
仪式,是一种生活态度
追求仪式更多是一种生活态度,与富有并没有直接关系。记忆里儿时并不富裕的人们一定要备上满满一桌饭菜,来纪念过去的一年,并祈祷来年的丰盛。每隔几年,都要一家人整整齐齐拍一张合影。那个年代衣服虽然很简朴,但一定要洗的整整齐齐,在“咔嚓”那一声后,就留下了一个家庭庄严的某个瞬间。这是一种仪式感。
来到新西兰,每个周日的早晨,附近教堂的钟声就会想起,提醒人们礼拜的时刻来临。这时你就会想起,一周七天来自圣经开篇的《创世纪》,神在六天里造世间万物,第七天他休息了,人们也放下手里的工作来敬拜他。这也是仪式感。
什么是仪式感?
著名童话《小王子》里,有一段对话:
狐狸说:“人不会再有时间去了解任何东西的。他们总是到商人那里去购买现成的东西。因为世界上还没有购买朋友的商店,所以人也就没有朋友。如果你想要一个朋友,那就驯服我吧!”
“我该怎么做呢?”小王子说。
“应当非常耐心。”狐狸回答道,“开始你就这样坐在草丛中,坐得离我稍 微远些。我用眼角瞅着你,你不用说话,语言是误解的根源。但是,每天, 你坐得靠我更近些……”
第二天,小王子又来了。
“你每天最好在相同的时间来。”狐狸说道,“比如,你定在下午四点钟来, 那么到了三点钟,我就开始很高兴。时间越临近,我就越高兴。等到了四点,我就很焦躁,会坐立不安;我就会发现幸福的代价。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期待你的到来,我们需要仪式。”
“仪式是什么?”。
“这也是经常被遗忘的事情。”狐狸说,“它使某个日子区别其他日子,使某一时刻不同与其他时刻。比如说,我的那些猎人就有一种仪式。他 们每星期四都和村子里的姑娘们跳舞。于是,星期四就是一个美好的日子!我可以一直散步到葡萄园去。如果猎人不在固定的时候跳舞,所有的日子都是相同的,那么我也就没有假日了。”
我们为什么需要仪式感
这是一个其实蛮大的问题,可以从很多的角度去分析。如果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那会牵涉到哲学问题,宗教问题,人类学,精神学的领域了,各有各的答案。知乎上有位读者“林木然”将人对生活的仪式感比喻为灯塔,这段话获得了很多网友的点赞,我也觉得形容的非常的贴切。
人生在世,
就像在一条漫长的暗黑河流里漂泊。
不知去向,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
就会撞上暗流,被一卷而走。
而所谓的仪式感
大概就是人,甚至于人类
于这河流上建造的闪闪烁烁的小灯塔吧。
靠这些灯塔
我们才能标定我们的存在
虽然说,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一阵风
就能把这些灯塔全部吹熄。
这些灯塔,说穿了
也是毫无意义。
但我们还是在创造,
为每一个普通的日子和动作,
标定它背后的精神内涵
这就是人类
极为卑微但又感人的地方吧!
我们希望让每一段时光不虚度,让每一段经历不被遗忘。人生如旅行,我们在每一段都会遇到一些人,一些事。有些人会和我们走一辈子,有些人却只能共行一程。不管长短,我们都赋予它意义。
在这个日新月异,却逐渐冰冷的世界里,仪式越来越沦为一件美丽的外衣,而失去了心灵的根基。如果你发自内心的尊重一个人,爱一个人,请给予彼此的生活一些仪式感。
--END--
校稿 | 托尼
排版 | ELAINE
我的新西兰(ID:myNZtrip),
每个人心里都有值得珍藏的时光,
讲述你的故事,谈谈你的人生,留下你的思考和足迹。
版权声明
1. 本文系新西兰天维网【天维伙伴】频道稿件,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2.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3. 作者在本网站上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
4. 作者发表在本频道的原创文章、评论、图片等内容的版权均归作者本人或标注来源所有。
5. 所有天维伙伴签约专栏作者与天维网的合作,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仅限于“内容授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