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我的新西兰
作者: 托尼
简介: 公号《我的新西兰》,这个我,其实可以代表每一个在新西兰的华人,并不仅仅是我自己。因为对人文故事一直以来的热爱,在这个人生阶段,我的小理想是做一个海外华人人文故事的公号,突出真实,即便因此而不完美。感谢第一年(2017年)就有100多位作者通过这个公号和读者分享了自己的感受,期待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一起记录生活。

我的那位22岁辍学,融资550万纽币的同事

发布时间:2018-12-05 09:05:35
分享到:

作者:乔姐
来源:CiaoBellaCiao(ID:gh_bfb00fcd3c62)

初识同事小哈的时候, 他在组织公司的一个客户早餐会,作为客户经理的他需要主持整场早餐会,他显然不善言辞,24岁的他,虽然刻意蓄了胡子,但是一张年轻的脸涨的通红,还是需要紧紧捏着草稿纸,在寥寥数十人面前读完了他的开场白。

446369699773102.jpg

再后来,因为工作的缘故,我们俩被分在一个项目组里,他成了项目经理,我无意间看到了他的出生日期---1993年,到后来更惊掉我下巴的是,他只有高中学历,大学肄业。

之所以惊讶是因为我现在所在的单位是新西兰的创新局,养了150个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几乎到处是剑桥牛津毕业,博士学位的同事,而小哈这个看起来乳臭未干只有高中毕业的小伙子,24岁已经带领这样的一帮同事和客户,漂亮的完成一个又一个项目。

这样的背景激起了我的好奇,而在和他合作的过程中,我也觉得他做事思虑周全,有完全超出他年纪的成熟。在我和他合作的项目结束后举行了庆功宴,在饭桌上趁着小哈喝了点酒,我趁机打开了他的话匣子问了许多问题。

1.jpg

小哈是一个典型中产阶级出生的孩子,家境殷实,父母对于他给与了很多教育上的支持和爱,上的奥克兰最好的文法学校之一Auckland Grammar School,同时还是个体育健将,从划船到橄榄球到足球,无一不精。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从来就不喜欢上学,不是那个 “ 别人家品学兼优 ” 的孩子。

高中读书在他看来无聊至极,经过各种挣扎和思想斗争他完成了Year 13 (类似于中国高三)的课程,拿到了奥克兰大的录取通知书,在选择科目的时候,他完全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要什么,迷茫的他选择了商科,一门他觉得自己可能感兴趣的专业。

小哈回忆起当年大学马上要开学的前一周, 曾经划过5年专业赛艇的他就不停的在查新西兰划船比赛的消息,想看看是否能够通过划船来实现他的职业生涯从而不用上大学。

“ 现在想来,我不想上大学的感觉从那时候就已经开始滋生了,可我当时选择了忽视这种逃避情绪 ” 他说。

“ 我所有的朋友都进入了大学,我觉得好像高中毕业之后上大学是当时那个状态下的我唯一能做的,正确的事情,即使当时我全身的每个细胞都告诉我并不想这样,我还是觉得我应该去上大学 ” 小哈回忆道。

2.jpg

大学的时光让他觉得倍感煎熬,他回忆起那些时光说一上课他就想睡觉,精神涣散总走神,他说当时如果要他在打扫房间和去学校上课两者之间二选一,他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打扫房间。

他觉得他无法将任何他所学到的东西与实际生活和商业例子结合起来,这让他觉得十分沮丧。用他的原话说:“ I felt really disengaged and disconnected ”。

于是在上学之余,他打工进入了Burger Fuel 去做汉堡,伴随着小哈挂掉一半以上科目的光荣战绩,他也同时做到了这家汉堡店店经理的职位。

此时的小哈内心觉得很矛盾,因为他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傻瓜,可以轻易的做到一家店的经理却不知为何为无法通过大学简单的学习科目。

为了重新振作起自己的精神面貌,他决定学习固定翼飞机驾驶执照,他在北岸学习了一年后,拿到了执照。

然而工作上的成功和他自己觉得十分自豪的飞行执照都没能掩盖小哈在学业上的挫败感。

3.jpg

小哈觉得自己在学业上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不能顺利的完成自己的学业,只是觉得在大学里自己格格不入全身上下不舒服,但他并没有放弃大学的勇气。

于是和许多年轻人一样,他开始各种纠结猜测原因,最后他错误的觉得是与父母一起住,并且长期在自己熟悉的奥克兰导致了他在学业上的不思进取,没有学习动力。

于是他收拾行囊,转学到了惠灵顿的维多利亚大学, 继续他的本科学位。“ I was connecting the wrong dots ” 他说。

更换城市没能帮他扭转乾坤让他学业有成 --- 他的紧张,抑郁和无助在惠灵顿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有增无减,周围的世界开始崩塌,他开始不愿意和朋友说话,不再和父母沟通,一周三次的酗酒时光,成为他情绪解脱的出口,那是他生命中并不让他太自豪的一段日子。

说到这里,小哈的眼神暗淡了下去。

大学第三年的暑假,在毫无意外的再次挂掉了几个科目后,小哈订了机票,带着1000块纽币飞去了泰国三个月。

这三个月里他做着一个背包客,住着最便宜的客栈,吃着便宜的路边摊,和本地人,旅行者聊天,听故事, 用这三个月思考自己喜欢什么,想做什么,接下去如何安排自己的人生。  

三个月后,他回到新西兰,决定开始全职工作,兼职上学。他到处参加活动,各种meetup, 经过几番周折轮回,他进入了一家初创高科技公司,经过短短几个月,迅速上升C位,成了他们的销售核心骨干,那段时间里,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全是他的战场,累计硕果无数。他和他的团队一起从西雅图拉到了550万纽币的风投,那一年,他22岁。

4.jpg

商业上的崭露头角,让他开始觉得自己不再是那个考试总也不过的沮丧boy,他在现实的天地里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存在, 当同龄人还背着学生贷款兼职上学的时候,他已经拿着同龄人望尘莫及的工资满世界飞,为公司敲下一笔笔订单。

我当时所在的公司有很多问题,小哈说道, 初创公司通常没有深思熟虑的方向,没有聚焦,拿着风投的钱到处乱花,没有做足市场调研就设计了一堆市场并不真正需要的功能,盲目扩张团队,两年时间从5个人发展到了50个人,而这50个人却没能给公司带来相应的价值。

所以最后这个创业公司并没有成功,被另外一家公司所收购,然而正是这些不完美和经验教训让小哈从一个天天挂科的大学生迅速成长起来,开始明白自己做的每个商业决定在现实生活中都有深远的影响,成功与否,经常就在细节上见胜负。

“ 在经历过这些后,同龄人和老师们看我的眼光和评价,和以前大不一样 了 ”--- 他说。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主场。

5.jpg

带着这些宝贵的初创公司的经验,他最终加入新西兰创新局,成了一名客户经理,帮助新西兰初创公司发展的更快更好,分享曾经学到的教训,避免一些他曾经犯过的错。

同时经过这些商场上的起起伏伏, 他最终做出决定,放弃大学的学习而全职投入工作。现如今,他已经不再执着于他的学历短板且十分坦然。

我问他,如果你有现在的成熟度,你会告诉18岁的你什么?他略略沉思,说了三点:

 

Trust your guts

相信你的直觉。

我在过去的几年中有无数次觉得上大学对我而言是非常不舒服的事情。我找了各种借口拖延,挣扎,不想去上学却仍然勉强自己去,我一直不敢承认也不敢相信自己其实根本不适合大学教育系统。

政府给了再返校者一年学费减免,周围的朋友都在大学里,这一切社会环境和舆论让你觉得上学就是唯一的,正确的出路。

而我始终不敢承认,我是那个游离的例外。我害怕成为那个例外。

于是我一次次的让自己不去倾听内心的声音,否定自己的直觉和各种身体反应,强迫自己上大学,最后反而蹉跎了许多时光。   

大学究竟有用还是无用?

我不会因为我的个人经验就告诉任何人“ 大学无用, 你不应该上大学 ”。

现实生活中不难见到大学毕业的朋友拿着四万的起薪而相同年龄的建筑工学徒可能已经拿到了十万一年。

然而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他身边很多朋友在大学里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思维方式获得了挑战,最后也通过大学获得了很好的工作机会或者完成了职业转换。

是否要上学,是否适合上学,这些都是非常私人的体验和人生决定,我的故事只是用来告诉大家,每个人的情况都不相同,需要相信你的直觉做出选择,而绝非倡导 “ 读书无用,应该早日参加工作 ”。

 

Find your "why"

尽早找到自己的 “ Why ”, 所有的决定,都需要有一个清晰的why去支撑,而你的why,只有自己能够找到。

找到了正确的动机,你的人生才会最终让你开心,自洽并且make sense to yourself。

他回忆当时自己上学的动机主要是因为社会舆论压力,于是当他一次次强迫自己回到学校,他就一次次的感觉到各种别扭不舒服,但是他又无法很清晰的去阐述这种别扭从何而来,为什么自己要经历当时所经历的一切。

直到他最终选择全职工作然后逐渐探索自己的why,他的心才逐渐明朗起来。

 

Learn from the experts

努力让自己身边围绕着优秀的人并向他们学习。远比你自己看书学习来的快。

他在几次职业转折的过程中,遇到了非常有经验的一些创业者,问了他一些关键的问题,才让他最终想明白了自己的why并且能够自洽,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业和有热情的职位。

而他现在所在的职位,也让他经常与美国的一些创业大牛和风投接触,从他们身上,潜移默化,学到了许多做人做事的品质。

用他的话说,进步的最快方法就是向业界专家学习。

6.jpg

最后我很好奇他的父母在他的这段挣扎和蜕变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他简单了和我说了两个例子:

第一个是他的划船专业训练经历,从13岁到18岁的5年里,他因为参加了专业的划船队,要每周进行高强度三次的训练,早上需要四点半起床。

他一般需要自己设定闹钟并且去敲父母的门,让他们带他去训练场,如果他自己犯懒不想去,或者睡过了头,他的父母从来不会过来敲门说你要去训练了。

在他们看来,划船这是他自己的选择,如果他迟到了,那么他就需要自己去承担后果,所以从不催促。但是只要他能够起床,父母则一定开车将他送到训练场。

第二个则是他在泰国的那三个月和他在大学里觉得世界崩塌,不再和朋友父母沟通的那段时光。他们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因为并不知道自己的儿子究竟发生了什么以及自己怎么样才能帮到他,很多年后,当小哈一切走上正轨之后,在和家人的沟通中,他才知道原来他的父母当年承受的这一切,特别是他在泰国的三个月,他的母亲每天晚上都把手机铃声开到最大,就怕错过她儿子在泰国遭受意外甚至遇难的消息,但是即便心里面有一万个担心和反对,她面对她儿子决定要去泰国穷游的这个决定也从来没有说过一个不字。 

对于他是否上大学的探讨,他们也只是给了建议,探索了不上大学的可能性,最后将决定权留给了小哈。深爱着却不去控制,无条件支持却从不替孩子承担他们应该承担的责任。我想小哈最终能走出自己学业失败的阴霾,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一番天地,也许和他家庭对他的教育和支持不无关系吧。

7.jpg

放眼在中国,新西兰,乃至全世界,好好读书,上好大学,毕业后找一份大公司做一份好工作或许是很多人循规蹈矩所走的路。

如小哈所说,新西兰政府刚刚出台了返校大学生第一年学费免费,从政府到社会舆论,都在暗示你,鼓励你你走入大学课堂完成学业,似乎这是一条普世的阳光大道。

然而,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上大学的路绝对不能说是错,不可否认全世界的高等学府也确实培养出了许多人才,对社会的贡献功不可没。 

但是这个世界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可能,吐槽大会的池子,没有完成大学,95年的他成为了一个专业段子手也打出了自己的一片职业天地,这在传统观念里或许有些离经叛道,但是这是一条路。小哈的商业经历也是一条路。

如果真的找准了自己的热情所在并能为他人带来价值解决问题,那么最终也将条条大路通罗马。

" 人生短短,必须性感 "。

在采访的最后,小哈最后很坚定的和我说:“ 我觉得我自己应该不会有所谓的中年危机,经过这几年大学的反复折腾,我终于明白了我的人生只能走我自己真正想走的,有热情的方向,而非别人告诉你应该走的方向,我这辈子将尽我所能,活得随心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就算失败,这也是人生精彩阅历的一部分,而我,不会后悔。”

最后的最后,在我的央求下,小哈终于同意放他的玉照一张,怎么样,是不是很帅呢?

 嘻嘻。

8.jpg
 

--END--

校稿 | 托尼        排版 | ELAINE

QQ截图20180924121315.jpg

进入专栏 点赞 ()


版权声明
1. 本文系新西兰天维网【天维伙伴】频道稿件,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2.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3. 作者在本网站上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

4. 作者发表在本频道的原创文章、评论、图片等内容的版权均归作者本人或标注来源所有。

5. 所有天维伙伴签约专栏作者与天维网的合作,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仅限于“内容授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