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我的新西兰
作者: 托尼
简介: 公号《我的新西兰》,这个我,其实可以代表每一个在新西兰的华人,并不仅仅是我自己。因为对人文故事一直以来的热爱,在这个人生阶段,我的小理想是做一个海外华人人文故事的公号,突出真实,即便因此而不完美。感谢第一年(2017年)就有100多位作者通过这个公号和读者分享了自己的感受,期待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一起记录生活。

在新西兰,来一次地底深处40米探险吧!

发布时间:2019-09-17 09:05:26
分享到:

做了公众号之后,才发现原来即便生活在新西兰,也还有这么多朋友没有到过萤火虫洞体验漂流。大家都催我详细介绍一下我的地下探险经历。

所以,我就抓紧时间赶出来了。

论坛首页幻灯片-704x396-20190920-2.jpg

1.jpg

首先说一下集合地点,为啥呢?因为第一次去的人几乎都会跑错。如果你在谷歌检索,需要用关键词The legendary blackwater rafting Co,或直接输入地址585 waitomo caves road. 这个项目建议提前买好票,因为临时到大概率没有位置,尤其是夏季。

官网网址 www.waitomo.com,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太熟悉,也可以通过当地导游或旅行社代订。

在一个有点类似咖啡厅的地方集合后,工作人员会讲解注意事项。随后就会带你到后面的更衣区换上衣服。和很多人想象的坐条小船漂流不一样,实际上每个人需要穿上全封闭的潜水服坐着轮胎漂流。教练会根据每个人的身材给你潜水服,潜水鞋,雨靴,头罩,和保暖服。

这里特别要强调一下,如果教练问你冷不冷,要不要保暖服,你一定要说你很冷,要,要,要。同行的英国小哥没有要,后来冷得像个冰条。另外潜水服千万不要穿反,膝盖有粗糙毛面的是外侧。我就是穿上后才发现反了,废了我好久才脱下来再穿上去。全幅武装后就是下面的效果。

2.jpg

随后,我们就上车前往漂流的入口。如果你有亲友,可以让她们开车跟随,将车停在终点的停车场。在路左侧有个停车场,右侧有条路可以开到底,随行亲友可以开到底下那个停车场。

在你漂流过程中,她们可以到附近的@Ruakuri步道走走,风景很美,完全可以轻易逛个2小时。

至于漂流的人嘛,第一就是练跳水。

3.jpg

教练会让每个人都在旁边的小河边练习一下跳水。简单说就是转身,随后将轮胎放在屁股底下,最后一个蹬腿跳到水里,然后漂到不远处的台阶上岸。跳的时候还是觉得有点冰爽的,特别是冷水虽然到不了身体里面,但寒意透过潜水服还是透心凉。那位“不怕冷”的同行英国小哥冻得哇哇叫。

4.jpg

每个人都跳完,大家就开始往洞口走了。同行的5位,一个是美国妹子,两位是英国情侣,还有一个加拿大小伙子,大家在路上也聊了起来。快到洞口时教练让大家坐在地上,互相抱腿做了一个练习,告诉我们回头用得上。

5.jpg

这是进洞前的最后一刻,后面那位就是教练之一。

6.jpg

洞口很隐蔽,甚至都看不到流水。我本以为我们会顺着水流进去,实际情况是我们从一个很小的洞口直接走进了地下的世界。我是5个人里面的殿后人员,主要是不想打头阵。

7.jpg

进去走不多远,就是地下暗河了。打开了头盔上的照明灯,我们一步步顺着河流向着地底深处走去,周围只有哗哗的水声,头灯照明以外就是黑黝黝的洞穴。但灯光下看到的却是略带黄色的沉积岩,一层层的非常明显。

8.jpg

继续往下走,就基本都是在水里了。身体感觉一下子凉起来,还好里面穿了一层保暖内衣,如果没有的话,我估计自己是坚持不下来的。这天水位有点高,有些地方甚至只能趴在轮胎上贴着石壁漂流过去,还好有头盔,否则估计头早就碰成残品了。

9.jpg

接下来就遇到瀑布了,每个人都需要跳下去。教练非常认真的讲解了这个地方的水深,其中一位为大家演示了一下如何潇洒轻松的跳下去。你或者直面挑战,先丢轮胎,再跳下去抓住它;或者把轮胎放屁股后面背靠式落水。无论哪种,我保证你全身(包括头部)都会被淋湿。类似的瀑布后面还有很多,所以跳水练习很重要。

10.jpg

虽然水温一直没变,但因为运动量比较大,身体也逐渐适应了洞内的环境,所以寒意逐渐远去,身体反而逐渐暖和起来。这个时候心情也逐渐轻松起来,更加享受漂流这个过程本身。其实漂流就像人生,有些坎过去了,后面再看就不是个事了。

抬头看前面的教练,头灯照射着前方,而她身后黑暗处,已经是繁星点点。到过主洞近百次的我,仍然为看到这些幽幽的蓝光而开心和感动。那就是新西兰蓝光洞穴萤火虫了,在如此封闭的地底深处看到它们,和在Waitomo cave看到的又是一种不同的感受。

11.jpg

关掉头灯,我们可以很近距离的欣赏它们。它们有大有小,错落有致的分布在石壁上方,仔细看甚至能看清它们的“钓鱼线”,那如同珍珠串出来的窗帘一般的垂丝。

12.jpg

当人眼适应了洞穴环境,再去看它们时,天花板上宛如挂满一盏盏蓝色的小灯笼,流光溢彩。主洞的萤火虫距离地下河入口仅几十米的水平距离,而这些萤火虫却是在极其复杂的地下洞穴深处,远离外面的世界。千百年来,它们就习惯了在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环境下艰难而灿烂的生存着,宛如生命的赞歌。

13.jpg

这片地下洞穴是沉积岩结构,你能从这些合影里清晰的看出来。每一层都需要3000-4000年的岁月堆积,岩石就像一本书,记录了一代又一代的故事。如果仔细看,你会有很多机会看到各类贝壳化石,告诉我们这里曾是海底。

14.jpg

在地下河流的河床上,教练打着电筒给我们看了一段黑色的大片化石。经科学家考证,它本属于一条鲸鱼骨骼的一部分。沧海桑田,这些曾经在海底的岩层最后被推升到了地面,河流不断的冲刷形成了这些发达的地底洞穴,曾几何时,萤火虫的祖先又默默的来到了这里,开始了千百年的繁衍生息。

15.jpg

看似黑暗的地下河其实和地面相通,甚至是若隐若现。有时候一条小溪流着流着就进入了洞口,又会在不远处的某个地方流出来。所以洞穴里并不孤独,在头灯照射下,你还能看到新西兰鳗鱼(它们更是一个传奇,今后我专篇介绍)和小龙虾。

16.jpg

在最后一段,我们互相抱腿连着一串,在地下暗河里,顺着一条狭窄的隧道一路漂流而下。抬头看着天花上那一串串流光溢彩般闪烁着蓝光的萤火虫,听着耳畔哗哗的流水声,这时教练唱起了一首毛利民谣。那一瞬间,我仿佛回到了童年在湖北SS老家的童年。夏日的夜晚,大家都睡到单位楼顶的竹床上,半夜习习凉意,抬头看着满天繁星。这样的日子一去不会再回来,却在此刻仿佛重现眼前。

17.jpg

当远处一抹亮光闪过,犹如破晓的朝阳般,我知道这是梦醒时分。地下河将再次成为森林里的溪流,而对于我来说,这段特殊的旅途即将结束了。趟着齐腰的溪水,我一步步挪向洞口。

18.jpg

眼睛还有一点点不适应外面的世界,走出洞口,满眼的翠绿,我却突然发现这里就是我曾经走过的@Ruakuri步道 中的一段。深深的呼吸了几口清新的空气,每个毛孔都舒展开了。

19.jpg

小径两边生长着茂密的植物,大树盘根错节的根系深深的扎入了岩层,藤曼从树间垂下。而满眼所有的东西,无论是石块,泥土,树干,藤曼,都无一不是被一层嫩绿的地衣包裹的严严实实。不用抬头,我也能听到扇尾,图依,还有铃鸟的鸣声,和洞穴里神秘而孤独的美丽相比,这里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生命无所不在。

20.jpg

树梢的鸟儿,它们不会知道身边几米外那个幽黑洞穴的美丽;而洞里的萤火虫,终其一生也未曾看到过外面的世界。

而我们,很幸运的穿梭在不同的世界里。这个世界有很多种不同的美,旅行的意义就是让我们知道这些存在,并为此而感动。

微信图片_20190823131019.jpg

进入专栏 点赞 ()


版权声明
1. 本文系新西兰天维网【天维伙伴】频道稿件,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2.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3. 作者在本网站上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

4. 作者发表在本频道的原创文章、评论、图片等内容的版权均归作者本人或标注来源所有。

5. 所有天维伙伴签约专栏作者与天维网的合作,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仅限于“内容授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