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我的新西兰
作者: 托尼
简介: 公号《我的新西兰》,这个我,其实可以代表每一个在新西兰的华人,并不仅仅是我自己。因为对人文故事一直以来的热爱,在这个人生阶段,我的小理想是做一个海外华人人文故事的公号,突出真实,即便因此而不完美。感谢第一年(2017年)就有100多位作者通过这个公号和读者分享了自己的感受,期待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一起记录生活。

家有三娃,现居新西兰(3/3)

发布时间:2021-09-07 09:00:26
分享到:

其实老三和老二年龄相差不多,两个人的时间线其实是有很多重叠的。所以,我会在介绍老三的同时补充一些同一时期的其他背景信息。

1.jpg

三个孩子里唯一的这个男孩。从我爷爷算起来到他,我们家已经是四代单传了。虽然我对儿子和女儿完全一样的看待,但他的出生还是给家里长辈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意义。

老三Roy,中文名若愚,2014年末出生的,那个时候我已经在上海了。虽然工作非常忙碌,但几位领导都非常体谅,额外批了假期让我飞回新西兰。因为接近年末,工作上不是太走得开,所以机票是最后两天才买好的,我都没告诉家里人。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长途飞行,当我拖着行李箱顺着车道走上来,远远就能听到两个小姐妹在家里的歌声。我妈一眼看到了我,开心得眼里闪着泪花,喊着告诉孩子们:“Sunny,Grace,快来看,爸爸回来啦!”。

老大和我的感情是特别深的,她披着跳舞的沙沙裙开心的在二楼deck上欢呼雀跃;她身后同样举着手却又略显紧张的是若水,怯生生的看着这个大部分时候在手机里才能看到的爸爸。挺着大肚子的老婆也出来了,微笑着向我挥着手。

那一刻,我的心里最大的感触不是喜悦,而是愧疚。没有什么能够弥补孩子们成长中的缺失。

回来的日子非常巧,若愚就是我到家的第二天出生的。

熟悉的场景,同样的北岸医院,同样的产房,我这一次比上一次更加轻松和自如。

我只短暂的陪了家人几天就回上海了,因为上海那边工作还忙着呢。两地奔波到2016年,考虑到3年合同已经只剩一年不到了,我就和行里老大谈了提前结束合同的事。老大虽然极力挽留,但还是尊重我的意愿。其实我也有些惭愧,当初去上海想做的事情基本都没有做成,我也不好意思领那份他为我争取来的薪水。

何况孩子需要我的年纪转瞬即逝。

我是2017年初回新西兰的,很庆幸。这个公号正式开始写,也就是那个时候了,最开始关注的几乎都是同事,朋友和熟人圈,只到一年后才逐渐认识了越来越多未曾谋面的朋友。

 

为什么会要老三?

两边老人都觉得在有了两个女儿后,希望我们还是能有个儿子;我和太太也挺想有个儿子。

你说是重男轻女吧,其实也不觉得完全是,在我心里三个孩子是一样的,虽然我对她们有不一样的期待,尤其是老大。毕竟她是第一个孩子,所以她和我们做父母的遇到的问题往往都是“新”问题,所以会有一些试错的成本,所以我有时会额外关注多一些。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纠结,有儿子的人说想要女儿,有女儿的说想要儿子。我们有两个女儿,所以再来一个儿子,按照世俗的标准似乎就满分了。必须承认,如果前面两个是一男一女,那么大概率我们不会要三个孩子;我们对三个孩子其实也没有充分心理准备的。

我们有想法要2个孩子的时候,国家政策不允许。但我们移民后不久,国内二胎政策就放开了。如今我们老三已经6岁了,国家也开放更鼓励三胎了,生活真的有时候挺幽默。但客观说,如果不是在新西兰,我们可能不会有这个勇气。

也许是经过了过去40年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又或者是因为近些年移民华人的教育程度较高,目前华裔在新西兰各族裔里三个孩子比例算是非常低的。欧裔和毛利人是人口的主体,生育的意愿却比华人更强。如果不是因为移民的输入,可能华裔在人口中的占比反而是下降的。

 

生养孩子,就经济上来说并不是一个划算的事情。

吃那么多苦,付出那么多,更多其实是在为社会尽责任。因为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口的高质量和数量的稳定增长,而(抚)养(教)育子女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如果不用来养孩子,其实两口子要轻松得多,养孩子的费用用来养老是绰绰有余了。

正因为如此,随着教育程度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不生或少生孩子。基本上世界各国经济水平到了一定阶段,生育率都会降下来。这个是跨国家,跨文化,跨种族的共同现象;从欧美发达国家,到我们的东亚邻居日韩,还包括西亚的土耳其等等伊斯兰世俗国家,都是如此。

 

欧美国家(包括新西兰)采取引进年轻移民的方式减缓人口下降和老龄化,但移民进来后如何消化和管理就是个问题。理想模式是拉人过来生人,干活,交税的,但实际情况是移民进来有不少就是来躺平的,所以也开始吃福利,部分种族甚至用畸高的生育率迅速实现人口替换,而且移民来的太多还会有进一步的宗教和文化冲突。新西兰在这一类问题上暂时还不算太严重,但越来越多的中国,韩国,印度,菲律宾,南太平洋各岛国等非欧裔国家移民的涌入,也在改变着这个国家的面貌。

 

孩子多压力大吗?

常有读者说,新西兰福利听说挺好,有三个孩子应该都不用工作了。这个问题啊,我还真不清楚,因为我并没有太直接的感觉我们享受了很多福利。我们家庭的收入情况虽然说不上特别高,但个税税率却也基本都是靠着最高档了,这样一来,好像也没见过啥补贴的。

所以《三娃》第一集有读者留言说:“精明的人是为了养老才来新西兰的,所以年轻时不要急着移民新西兰,临近55岁时过来最合适,事业、经济、养老三不误。如果以后提高领取养老金的居住年限到2O年的话,奉劝大家就要想好了再定,按照现在的中国发展趋势和放开了三胎政策的国情来看,一二线城市的人才,是实在找不出多少需要移民新西兰的理由。实在想要移民,可首选美加澳英法等国啊!”,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 图片

我们来到新西兰房子住的当然是自己买的,按揭自然也都是自己支付;水电地税网络等生活开支自然也都是自己的。我特别有印象的福利好像也就是一个牛奶金,还有幼儿园每周的20小时入托,小孩子看病的一些优惠,然后就是公立学校的免费入学(每年每个孩子还有个几百刀的捐款)。

但养孩子并不仅仅是这些啊,你还要考虑其他开支,比如各类体育,音乐等兴趣的培养,孩子的社交活动,家庭的旅游开支等等。现在周六一天的各类活动就要$200多了,而且我们其实并不算给孩子安排特别多的,仅仅因为孩子数量的原因总额看起来多而已。

 

比金钱更需要的是时间和精力。

三个孩子,基本就没有太多的私人时间了。每天都是她们都上床后才有时间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有质量的陪伴对于孩子的成长很重要,但这些都需要父母抽出时间用心准备。

半年前,老婆给老二老三报了学校的篮球班。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现在成了我们这个小家庭每天晚上的必修课,三个孩子会轮流来找我练习passing(传球)。在这个过程中,她(他)们自然就会和我聊一些自己觉得有趣的事情。每个孩子15-20分钟,这对于我来说是特别重要的时刻。

最近老二和我提到魔方。我小的时候不会玩,一直都觉得魔方是神秘的存在。可是孩子们主动提到了,我就觉得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要和她们一起“攻克”难题。我在网上找了不少视频,选了最容易理解的方案,然后自己摸索熟悉后再和孩子们一起学,目前教她们学到了做好第二层。

除了让孩子们自己探索,我也希望能够有那么一些东西能够成为家庭成员共同感兴趣的,要做一个能够和孩子们一起玩的爸爸,我觉得如果能够跟着孩子们一起玩,一起成长,我应该能更好的了解她们。孩子是需要陪伴的,很多中国家庭父母或至少其中一方是缺位的,整体而言这是一个社会现象,放大来看,那是每个家庭面临的挑战。

 

最后,我想说说三个孩子和两个孩子的区别。

一类区别是数量级造成的开支变化。因为多了一个孩子,你开始很难平衡自己的生活和孩子的生活。孩子的年龄跨度更大,你需要覆盖的年龄阶段也就更大,同样的事情你可能需要来三次;同样的东西你需要买三个等等,比如学个钢琴,报个乐高,一个孩子是$70,三个孩子一次课就是$210,放大效应非常明显。

但更多区别其实是微妙的,很多是单娃和双娃家庭想不到的。简单说比如一家人出去散步,怎么牵手就是一个微妙的事情,有时候三个孩子都过来要你牵,怎么沟通和平衡呢?怎么让三个孩子能够感觉到被公平的对待,被同样的爱,这并不容易。

三是个奇数,挺特别,和两个比起来,它不是那么平均,但又有动态的稳定性。著名科幻小说《三体》就是这种动态稳定的最好诠释。

还有一些事情是额外带来的不便,比如出门打车,一家4口可以打个出租车或叫个优步就好。但三娃家庭是5个人,那就不行了。我们坐火车去惠灵顿玩时,打车就每次需要叫两个。类似的还有旅游时选住宿时,需要和对方提前沟通加床的事情;出行买机票时需要提前不少预订,要不座位可能隔得远。

但三个娃给我带来最大的感触是,我更深刻的意识到孩子间的差异性

只有一个孩子时,如果有孩子做得不够满意的地方,我会觉得是自己教育方法哪里做得不足;两个孩子时,遇到类似情况,还会两个姐妹对照着看怎么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那么三个孩子呢?慢慢的你会觉得,其实很多时候你的努力是无效的,她(他)们虽然同在一个家庭出生长大,但她们真的很不一样,有些东西是天性的。

事实上,尊重孩子的差异性也是新西兰教育的重要特点。前几天我和老二聊天时表扬她在打篮球时展现出来的拼搏和天份,最后我说你真是一个特别的孩子;她很认真的和我说,爸爸,每个人都是特别的,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东西。

看到三个孩子展现出的爱好,性格,特长等各方面的差异,我意识到父母的努力和各种选择其实并不是那么有效的,千万不要高估了我们父母的能力,而忽视了她们的天性,我们只能根据孩子的特点去因材施教,找到她们感兴趣的地方,集中资源去帮助她们实现自己的特长。

她们的人生是她们自己的,做父母的我们尽量帮她们开拓眼界看到更大的世界,但人生最终都还是她们自己的。话虽这么说,做到其实不容易。

最近每周五参加教会的智慧小组,家长都是孩子们在参加青年团契的。我们一起讨论了很多子女教育的问题,感触特别的多。中国父母就是中国父母,到了国外其实也还是操不完的心,我也不落俗套。

这篇是记录三个孩子出生前后经历的最后一篇。其实我并没有花太多来讲述孩子的事情,而是借用这个话题记录一下她们出生前后的这个时代。每个移民的人就像一个小的时间胶囊,将一个时代的小样本封存起来了。

【完】

10.jpg

进入专栏 点赞 ()


版权声明
1. 本文系新西兰天维网【天维伙伴】频道稿件,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2.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3. 作者在本网站上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

4. 作者发表在本频道的原创文章、评论、图片等内容的版权均归作者本人或标注来源所有。

5. 所有天维伙伴签约专栏作者与天维网的合作,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仅限于“内容授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