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克兰City有业主弄了几个日本胶囊旅馆做小单位予长租,被市政府调查,已经拆卸。
当工党政府为了应付所谓奥克兰房屋危机 (housing crisis)好像是无所不用其极之际,看来市政府还是有些底线,至少不能容忍这些另类住屋,毕竟让住宅变成贫民窟 (slum) 是本地地方政府的大忌。
市政府官员形容为前所未见,只能说他们少见多怪。毕竟当一般kiwis们对apartment公寓这种住房形式还在适应习惯的时候 ,实在不可能想象在这已经相对狭小的空间里原来还可以多建几个胶囊,做到像香港那种“笼屋” (甚至所谓棺材屋)再分租出去可以作为长期居所。
想象一下,八个人在这小单位里,起居就共享一个厨房和厕所,然后没事就跑回自己的胶囊小天地里。这样做像旅馆一样住它两三晚图它是平价旅馆当然没什么问题,只是如果用作为长期居所,那会是什么样的生活?
有论说这是解决奥克兰房价的好方法,市政府的执法行动甚至被拿来和北京市政府去年驱逐市内低端人口相比,说奥克兰市政府这样做是来压制低端人口。什么市场上有买有卖,大家公平交易,总比睡在汽车中好云云。
然而就这么一个床位,租金竟然可以达180( 下层)至可以去到200块(上层)一周 !这样的价钱说是用来提供一种可负担的房屋实在说不过去,毕竟这个租金水平在city以外住宅区还能租个至少能活动自如的小房间 。
但将一个小单位隔开成8个小床位再长租出去,屋主倒可以透过这样将小单位空间用尽以赚到盆满钵满,可见屋主实在也不是个什么慈善机构。再说这些小床位一般也只能提供给单人租客租住,对解决奥克兰目前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住屋问题毫无帮助,却更容易引起安全隐患和各种潜在的社会问题。
其实city有不少apartment的设计和居住环境从来都惹人诟病,那里有些单位空间非常小有之,房间没有窗户有之,主要原因还是当时上世纪890年代初在这些公寓房设计报批时奥克兰市政府对公寓这种居住形式还不是很了解,相关法规中竟然连公寓单位的最低面积和采光等规定也没有,以致造就了不少所谓鞋盒式公寓 (shoe-box apartment) 的出现。
而一旦这些公寓建成了,除非是业主一天决定清拆重建或者甚至难听的说句发生地震,否则就是永远了。就这样,当年批下来的这些鞋盒公寓今天的主要住客目测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居多,亚洲来的当然也不少,毕竟这些公寓交通方便,靠近各大院校。而海外年轻留学生初到贵境,人生路不熟也实在不懂也不管那么多,反正大家本来在原居地也习惯了空间相对狭少的居住环境,只要图个上学去玩交通方便就是了,本地人则貌似一般没有太大兴趣。
所以相信这次改建的业主大概也是想瞄准留学生市场,以为这样做又可以大赚一笔,却没想到这样做有点过了。
而新西兰毕竟是个民主法制国家,市政府其实也没有要求他们现在就要将胶囊拆除,而是提供机会让屋主申请补办consents 呢。只是房东大概知道就是补办了也不太可能获得批准 而不过是浪费金钱时间 ,所以干脆拆了它算了。
但可想象一下如果这样的都批准了,造成先例,将来其他公寓的屋主单位也学他们一样一户变八户甚至更多,然后户户遍地开花,那会是个多可观的情况啊!
当高密度已经变成解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万灵丹,在斗室之内进行内部更高密度改建加建则也是一心只想赚到尽的业主致富的不二法门。
报道没说搞这个的屋主是谁,但从改建的夸张程度 (上文提到市政府官员也说是‘前所未见’) 连房子的业主法团也没通知 又不报批,有问题之后就匆匆拆掉,这不太像是本地人的作风 只能希望不是华人,但谁知呢? 只见本地社交媒体不少人就异口同声说这很像中国或者想到是香港的“棺材屋” ,问题是很多本地人甚至没去过亚洲,更应该未见过笼屋,为什么竟然觉得会是我们做的? 可能是在网上看到或者是源于观感上的偏见,但不管这是不是真的是个华人业主,反正出现这类和本地主流社会认知格格不入的环境类相关新闻,对华社声誉来说从来都不是件什么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