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槭树街艾林聊幼教育儿
作者: 槭树街艾林
简介: 我是新西兰幼儿教师,一双儿女的妈妈,主要分享以“尊重”为核心的幼教理念和实践。

让孩子发现最好的自己——我主持新西兰幼儿园家长会的感受

发布时间:2018-01-17 12:06:29
分享到:

(每个孩子生来都是潜在的天才)

不久前,2017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马云说未来最担心中国的教育,说教育应该“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只有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 这也是他开办的云谷学校的理念:“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这个理念既有人性又有格局。让孩子考高分,上名校,进大公司,挣大钱,是“抻"着孩子养育;而从孩子自己的特点出发,激发孩子内在的动力,让他成为最好的自己,是“顺”着孩子养育。显然,后者更有可能让孩子成为一个喜欢自己、相信自己有价值的幸福的人。

其实,这个理念跟新西兰幼教一直奉行的教育目标,非常接近。

新西兰的幼教大纲 《Te Whariki》(2017),前言里写道:

“All children are born with immense potential. Quality early learning helps our children begin to realise that potential and build a strong foundation for later learning and for life. ”

“所有的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巨大潜力。优质的早期教育就是要帮助孩子意识到他的潜能,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换句话说就是:每一个孩子就是最好的自己,好的幼教,就是让孩子发现自己是最好的。

这是真的吗?或者只是一句口号?

以我在新西兰从事幼教多年的实践来看,这句话,并不只是嘴上说说,而是体现在幼儿园工作的方方面面。

上周,我们幼儿园开了家长会,我主持我们2-3岁班的。下面我以这个家长会为例,一边说说家长会怎么开的,一边从家长会这个点,谈谈我们的工作如何以“让孩子发现最好的自己”为目标。

1 家长会的形式丨每个孩子都值得我们重视 

以前在国内也参加过女儿幼儿园的家长会,记忆里的场面是这样的:

大领导讲讲幼儿园的理念和精神,小领导讲讲班级的安排和制度,然后主教老师总结班里的成绩和下一步工作安排,对家长提出期待和要求。我们家长在小椅子上听得索然寡味,盼着有可能提到自己孩子的名字,或者幻灯片里出现自己孩子的照片。

上周我们园开的家长会却完全不同。

首先,规模很小,形式私密。

根据家长选择的时间段,我跟每个孩子的家长一对一、面对面,在办公室里单独会谈,每个最少15分钟(规定15分钟,但每个人都超时),说是家长会(parent-teacher conference), 叫家师会谈可能更合适。

其次,会谈内容很单一。

每个会谈只围绕一个孩子,谈孩子的兴趣、特点、优长,孩子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正在经历的成长阶段。别看只谈一个孩子,我们往往谈起来没个完,不得不结束时还意犹未尽。

最后,交流方式是双向的。

我跟家长你说说,我说说,有讨论,有问答,还夹杂着笑声和眼泪。所以我一两天内谈了十几个孩子的家长,总说话时间大概4、5个小时,也不觉得口干舌燥。

为什么采用这种形式呢?(其实新西兰的小学、中学家长会也差不多都是这种形式。)

原因只有一个: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家长和老师应该爱他、重视他,抽出一定的时间正式地交流对孩子各方面学习、发展的看法、想法,更好地支持孩子的成长。

家长会只是家园交流的一种方式,家长和老师的交流事实上随时、一直都在发生。

每天,家长送孩子、接孩子的时候都跟老师有简短交流,互相提供、讨论孩子在家里和幼儿园的情况;

每天下午,我们发布《今天我们做了什么》(“Today we...”),向家长报告孩子在幼儿园的主要活动和学习情况;

每周新闻里,我们展示孩子们的一周主要活动;

每个月,每个孩子有学习故事(learning story)和“精彩一刻”(magic moment) 记录孩子的学习情况和特别的瞬间。

家长会,是其中一次最为隆重的交流形式,因为每一个孩子,都值得我们特别重视。

2 家长会的内容丨一切都围绕孩子为中心

15分钟时间里,老师和家长谈什么呢?老师要准备些什么内容呢?

我去给儿子开小学的家长会,他的老师往往先在我面前排开各个科目的报告书、水平测试结果和练习本,然后给我一一说明孩子各个方面的情况。

我们幼儿老师能带的就是孩子的成长文件夹(里面有学习故事、精彩一刻和孩子的一些艺术作品),因为这个文件夹就在房间里摆着,孩子和家长随时可以翻阅,所以对家长来说并不新鲜。

我和房间里的其他老师一起观察、讨论、准备的内容一般包括两个方面。

孩子的兴趣、特点和优长

每个孩子的兴趣、特点和优长都不一样,在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兴趣有可能发生变化,孩子的特点也在不断发展,孩子擅长的方面更有一个逐渐显现的过程。

一般来说,当我跟家长聊我们观察到的孩子的兴趣时,家长往往说:“是的,他在家里就是这样的!” 我们可以彼此印证对孩子的观察,讨论如何加深、拓宽孩子的兴趣,有时候还可以发现孩子的新兴趣。

男孩J是个汽车迷,妈妈对这个也非常了解,家里也有各种车类玩具,我们讨论了很多J玩汽车的方式和他从中可能学到的东西。然后我问J在家里有没有完过LEGO,因为最近我们老师注意到,J开始用LEGO建造自己的汽车、飞机等等。妈妈很开心J拓展了自己的兴趣领域,说家里一定要添置一些LEGO玩具,帮助J发展他的新兴趣。

虽然最了解孩子的是父母,但孩子在幼儿园的一些表现,父母在家里是看不到的。这次家长会上,女孩L的妈妈听我说L具有领导能力,就感到难以置信

女孩L是个温和内向的孩子,平时说话也不多。但她快两岁的时候,忽然成了老师的小帮手。如果有代班老师把孩子的水瓶发错了,她马上纠正老师。有次有个孩子洗手动作慢,我们都坐下了,等着他洗完出来洗手间。老师还没说话,L就叫了:“皮特,快点洗,吃饭时间到了!”俨然就是一个小老师的口气。

现在L快三岁,我发现好几次,她组织几个孩子玩角色扮演游戏,有次她召集6个孩子坐成两排,挤在一个沙发上,玩开公共汽车,边玩边唱。我看着都觉得神奇,真不知道她怎么做到的!

通过交流,L的妈妈知道了孩子的领导才能,相信她会在家里,鼓励孩子使用和发展这一优长。

就是类似这样的交流,让家长和我们更了解孩子,然后才能针对性地对孩子的潜能加以鼓励和支持。

孩子的语言、认知发展和社交方面

这是内容往往让家长和我哈哈大笑,因为我们引用了很多孩子说过的好玩的话。

能跟家长谈这个,主要来自于我对孩子的倾听和记录。平时如果哪个孩子说了什么有意思的话,或者说的话表现出他的语言和认知有了一个进步,我会马上记录下来,适当时候再反馈给家长。家长会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反馈机会。

有的孩子,从只能说一个字,到开始串联起两个字、三个字;有的孩子,开始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要求;有的孩子,说的话非常有逻辑性;有的孩子,因为语言的快速发展,帮助他有效跟小朋友沟通,大大减少了跟其他孩子发生冲突的次数。

我跟女孩T的妈妈聊起她有次玩角色扮演时说的话:

“we go to the supermarket. We packing. We have dinner. We feed the duck.” 

“我们去超市。我们装车。我们吃晚饭。我们喂鸭子。”

我们赞叹T话里的时间次序感。T的妈妈告诉我,他们晚饭后去湖边喂鸭子,只有过一次,还是很久以前发生的事。我们讨论了T很强的记忆力,对动物的兴趣,还有她在生活其他方面体现出的秩序感。

家长关心的孩子成长中的其他问题

这个问题一般由家长提出,我们一起讨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展节奏和成长轨道,所以每个家长关心的问题不尽相同。

比如上篇文章《为哄孩子睡觉,幼儿教师被告上法庭。|| 你怎么看?》中提到的一个妈妈想让孩子午睡问题。

有的孩子对上厕所有兴趣,家长就会关心怎么帮孩子进行如厕训练。

有的孩子刚刚从1-2岁班转过来,有很多需要适应和学习的地方,家长就关心我们都有哪些房间规则,怎么帮助孩子学习这些规则。

好几个家长都问到孩子的行为界限问题。因为班上的孩子基本上都处于传说中的“Terrible Two” (可怕的两岁),不少出现叛逆行为,让一些新手家长头疼。有个家长说:“以前多乖的孩子,现在经常不听话,早上不闹腾几个回合根本出不了门。”

这种情况下,我一般跟家长说三个原则:

1,孩子出现叛逆行为是孩子拥有强烈自主性的表现,是孩子成长的里程碑,首先要祝贺孩子的成长。

孩子成长了,家长对待孩子的方式也不能一成不变,要把孩子当成大孩子来对待,给孩子一定的选择权,满足孩子的自主要求。比如说,如果孩子出门前总是为穿什么样的鞋子、谁背书包生气,那么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你想穿这双蓝色的,还是那双红色的?” “你想背书包走,还是爸爸帮你背着?”等等。

2,要给孩子设置非常清晰的、可以理解的规则。

规则不在多,在于告诉孩子怎么做,而不是不可以怎么做。

比如说:我们要正确使用家具 (而不是:不能在沙发上蹦跳。)

比如书:吃饭时要遵守饭桌礼仪(而不是:不能在饭桌上玩耍)。

3,对规则要始终如一、并且团队一致去执行。

比如孩子晚上要在自己床上睡觉,如果某天孩子半夜醒来爬到父母床上,父母又累又困就留孩子睡了,那么以后想再让孩子自己睡,孩子可能会哭闹更厉害。如果家庭成员对孩子遵守规则的要求宽严不一,也会让孩子困惑、任性,因为行为不断反复更受罪。

总之,我们谈的都是孩子成长阶段遇到的小小曲折。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要相信孩子具有克服这些曲折的能力,通过交流合作,给予孩子有力的支持。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及对幼儿园的想法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经常用各种方式来了解家长对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期望,并跟家长合作去实现他们的期望。家长会就是方式之一。

在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想法方面,上周的家长会上,没有家长对我们的工作提意见,倒是很多家长聊了我们的工作怎么好,每天把孩子放在幼儿园去工作,感觉多么安心。

这当然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但是我们问这个问题,不只是为给家长“提供服务”,更是为了孩子。

因为,家长是最了解孩子、最爱孩子的人,也是跟孩子相处时间最多的人,如果我们真的为孩子的成长考虑,想给孩子提供一片沃土,就应该尊重家长,跟家长结成亲密交流的伙伴,向家长传递更多正面的信息,这一切,最终都会成为孩子成长的正面能量。

3 家长会的感受丨你就是最好的自己

从我描述的这个家长会上,你可以看出,作为会议主持者,我没有对任何一个孩子给以负面评论,更没有向家长“告状”。

我跟家长交流的主要内容,是肯定孩子的兴趣选择,欣赏每一个人的特质,引导他们发展自己的潜能,跟家长合作帮助孩子顺利发现、发展最好的自己。

这就是新西兰幼儿教育的主要目标。

新西兰的幼儿园,没有课本,没有统一的课程设置,没有统一的教学理念。

因为我们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一个固定的标准,怎么可能套用在所有孩子的身上呢?

调皮爱动的孩子,没有人给他贴上“捣蛋大王”的标签,阅读障碍的孩子,也不是“脑子笨”, 跟会读书、记忆力好的孩子一样,所有的孩子,都是最优秀的自己。

在跟孩子相处中,我们观察、了解每个孩子的兴趣和特点,为他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并根据他的成长、变化而做出调整。

所以幼儿园里的孩子,才会每一个都有那么生动、灵性、真实、自在。相信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很有可能会一直这么喜欢自己、相信自己的价值。

我很喜欢这么一个说法:成功的养育,不是你把孩子送进了哪个名牌大学,而是他到底成为了一个什么样的人。

看过一篇介绍云谷学校办学理念的文章,文章后面点赞第一名的读者留言说:

“有没有一个学校敢这样说:什么样的孩子都欢迎,我们都爱他们,按照他们的特质来培养。那才叫教育!”

我完全同意。

进入专栏 点赞 ()


版权声明
1. 本文系新西兰天维网【天维伙伴】频道稿件,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2.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3. 作者在本网站上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

4. 作者发表在本频道的原创文章、评论、图片等内容的版权均归作者本人或标注来源所有。

5. 所有天维伙伴签约专栏作者与天维网的合作,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仅限于“内容授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