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槭树街艾林聊幼教育儿
作者: 槭树街艾林
简介: 我是新西兰幼儿教师,一双儿女的妈妈,主要分享以“尊重”为核心的幼教理念和实践。

孩子在幼儿园受伤,幼师怎样跟家长沟通?| 一件小事帮我打通了任督二脉

发布时间:2020-11-19 10:57:51
分享到:

论坛首页幻灯片-704x396-5.jpg

同事遇到的麻烦

周一正吃晚饭呢,接到做晚班的同事的电话。她不安地说:“我可能要有麻烦了。”

我问怎么回事,她说今天阿盾的妈妈很生气,拒绝在事故报告书上签字,还要求幼儿园领导给她一个答复。

事情是这样的。

当天下午四点,两岁的阿盾在房间里玩的时候被地毯绊倒,胳膊和膝盖有点擦伤。

老师按照程序给他用了冰袋,Arnica cream (山金车膏,帮助淤伤愈合),然后又按规定填写了事故报告单,给阿盾妈妈打了礼节性电话(courtesy call,所有肩膀以上受伤的孩子,我们都会给家长这样一个提前告知电话)。妈妈在电话里就有些不悦。

后来她来接阿盾,查看了伤情,又问了几个问题:

阿盾绊倒时,教室里有几个孩子?几个老师?孩子们都在哪里,在干什么?老师们都在哪里,在干什么?

同事答不上这些问题,当时看到阿盾绊倒的老师又下班了。阿盾妈妈就很生气,说事故报告书写得不清楚,拒绝签字,并且说既然老师不能回答这些问题,那么幼儿园领导要给她一个答复。

我安慰同事不用紧张,我第二天早上会跟阿盾妈妈沟通。

周二上班,我跟当时在场的老师详细了解了事情发生的经过,当时教室里的情况(孩子和老师的数目不可能非常精确),伤口处理经过等等。

阿盾妈妈来了以后,打过招呼,我先给她就前一天发生的事情道歉,然后跟她详细通报了我调查到的情况。阿盾妈妈口气一直很平和,还说小孩子这样的事情不可避免的,后来我们聊到阿盾近来交朋友的情况,她脸上浮现出常见的笑容。

事情就这样和平处理了,没有任何后续麻烦。同事给我点赞:“你跟家长的沟通真的非常好!”

 

曾经的畏难情绪

跟受伤孩子的家长沟通,从来都是幼儿园老师的日常工作之一。

孩子天性好动爱玩,平衡、协调和运动能力又处于发展时期,磕磕碰碰在所难免。

多数家长对孩子在幼儿园受伤这件事,表示理解。特别是一些新西兰本地家长,看见孩子哭着跑过来,展示自己腿上的创可贴,反而很轻松地问:“看上去你今天玩得很疯啊?”

但也有一些家长,一见孩子受伤就紧张,忿然作色,追根究底,有的还会责怪老师没有看管好孩子。

遇到这样的家长,老师心里往往有些畏难,因为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抱怨。

背地里还有老师把这些家长称为“high maintenance parents” (难以被满足的家长)。

我工作第一年在婴儿班,也曾因孩子受伤被家长投诉。

有个9个多月的宝宝,大大的头很可爱,可能因为头跟身子的比例还不协调,经常发生磕碰事件。有次孩子爬着爬着就歪到了积木上,额头上起了一个小包。

孩子妈妈来接的时候,孩子还在到处爬。我跟妈妈聊了几句孩子的情况,然后说“孩子的额头今天磕到了”。妈妈变了脸色:“又磕到了!怎么没有一天消停?”我解释了事情发生的经过,妈妈的脸色一直阴沉沉的。

第二天经理跟我说,孩子妈妈抱怨我态度不好。我当时感觉很委屈,是的,我确实没有说“对不起”,但是这类事情,是我的错吗?

后来,经理和我都给孩子的妈妈再三道歉,事情算是结束了。

但我心里,对跟这一类家长沟通,更增加了畏难情绪。

直到发生了一件事,使我对跟受伤孩子的家长沟通,不再感到困难。

 

打通任督二脉的小事

那时儿子小学二年级,有天我去接他放学,出了教室门发现他额头上有点不一样。问他怎么了,他说在操场上摔倒了,一个孩子踩到他的额头。

我马上脑补出一个画面:儿子倒在木屑铺满的地上,一个孩子的脚大力踩踏他的额头。

我带儿子回教室,强忍着起伏的内心,询问他的老师。老师简单几句说了情况,我感觉不满意,不假思索问了一连串问题。我现在还记得其中的几个问题:

“当时那个孩子在干什么?为什么会踩到我儿子?是故意的还是意外?其他孩子在干什么?”

老师当时问了几个在场的孩子,孩子们的回答七嘴八舌,并不能让我完全满意。

我跟儿子出来,快到停车场的时候,他的老师追了过来,说她详细问了当时在场的一个较大的孩子,证明事情完全是意外:儿子从轮胎圈上不小心摔倒在地,旁边的孩子正从悬吊架(Monkey bar)上跳下来,收不住脚。事情发生后几个孩子过去帮忙,儿子的朋友陪他去看校医,确认没事才回到教室。

我谢了老师,心情不知怎么一下子放松,不由声泪俱下。老师安慰了我一会儿,才回去教室。

我当时为什么心情那么迫切?想搞清楚那么多问题?又为什么表现得那么脆弱?

因为我是妈妈呀。我疼爱孩子,一天没见他了,心里又思念,又有点歉疚。

可是忽然发现儿子受伤了,我当时却不在他身边,心里的歉疚就更强烈了。我迫切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好像知道的越详细,我就多一点在场感,能补救一点点。

对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什么都做不了。但我必须要做点什么!所以我特别想知道是不是意外,如果不是意外,我可以要求学校对肇事学生处理,要求学校采取后续措施杜绝同类事件再次发生;如果纯粹是意外,学校对伤情处理适当,我就会放松一点。

儿子的小意外,当然不是什么好事,但对我来说,却忽然完全理解了那些孩子受伤的父母的心情:

无论他们是生气,是愤怒,还是问东问西,想知道事故发生时、发生后的一切细节,都是出于他们对孩子的爱。他们急切地想做点什么,来减少自己心里的歉疚感,弥补孩子受伤时自己不在场的遗憾。

我的感觉,就好像长期做重复动作的练武之人,忽然打通了任督二脉。我跟那些在幼儿园受伤的孩子的父母,忽然建立了连接。

在我的眼里,那些看到孩子受伤的家长,不再是放松的家长、紧张的家长、难以满足的家长,而都是宝贝自己的孩子的家长。

当他们心爱的孩子受伤了,他们的心情很复杂,外在的表现形式各种各样:有的用轻松的话语安慰孩子和自己,有的迁怒于人,有的变得心理脆弱、情绪冲动......

作为幼儿老师,在这个时候跟他们面对面,我们有机会、有能力给他们提供一些支持:

真诚地道歉,详细通报事故发生情况和处理情况,需要时提出后续的预防程序,有时候还会有拥抱、泪目,等等等等。

 

意外处理程序和原则

你可能已经看出来了,我之所以可以跟受伤孩子的家长沟通顺利,或者说帮我打通任督二脉的超能力,其实就是四个字:将心比心

落实到行动上,如果孩子在幼儿园发生了小意外(是小意外,不是明显需要就医的大的伤情),我们的处理程序一般是这样的:

第一,按照急救程序对孩子的伤情进行处理,头部受伤需要安排持续观察孩子是否有行为变化。

第二,跟相关老师调查伤情发生时的详细情况(尽量非常详细。比如,意外发生时,孩子在做什么,发生了什么,周围的孩子在做什么,老师在哪里在做什么),然后写出意外事故报告单,客观写出事情发生的情况和事后的伤情处理过程)。

第三,如果因为事故发现了一些环境中的潜在危险因素,要及时做出改变,杜绝同类事故再发生。

第四,如果是肩部以上受伤,或者其他部位受伤但孩子很难过,跟家长电话通报事故。先真诚道歉(我们代表的是园方,意外在幼儿园发生,应该道歉),然后尽量详细、客观地陈述事情经过、处理情况、孩子的情况,由家长决定是否提前接孩子去就医。(这里的“详细、客观”很重要,建立在之前跟相关老师调查事故的基础上。比如:“磕到桌子上”,和“磕到桌子角”是不一样的,一般后者比前者要严重。家长是根据你的陈述去决定是否就医,所以尽量客观,既不要夸大严重性,也不淡化伤情。)然后如果需要,说说后续做的一些环境设置的改变。

第五,如果肩部以下的小伤,一般就等家长来接孩子时,跟家长详细通报(跟电话通报内容一样)。(为什么肩部以上一定要电话通报家长?一个是头部伤情有可能会比看到的严重,再一个避免对家长造成冲击。)

2.jpg

虽然这个程序可以处理一般的情况,工作中还是会有层出不穷的小问题。

比方说,孩子虽然出了小事故,因为没有哭,没有老师发现孩子受伤,家长回家后才发现;

比方说,在场的老师没有看到事故发生当时的确切经过,只看到孩子趴在地上哭;

比方说,跟家长沟通的老师主观夸大了事情严重性,孩子家长请了假慌里慌张地开车过来了,却发现根本没必要......

问题总是会存在的,但只要真的“将心比心”,在理解家长的前提下与之沟通,问题都会顺利解决的。毕竟,我们共同的目标都是为了孩子好。

 

关系和“学伤”

其实,“将心比心”的原则也好,用程序来满足家长需求也好,都不是跟家长顺利沟通的必要充分条件。

最基本的,应该是老师跟家长的关系。

抚养孩子上,我们说“关系就是一切”。亲密、信任的师生关系,是孩子一切学习可能发生的基础和容器。

在跟家长、包括跟受伤孩子的家长的沟通问题上,最最基本和重要的,是老师和家长之间的信任关系。

平时,通过你跟家长的交流,建立起信任的专业关系,加强彼此的连接,当意外事情发生时,沟通才会比较容易。

3.jpg

几周前,我去参加了由幼教名家 Robin Christie 和 芳芳主讲的关于松散材料 (Loose parts)的培训。Robin 说到一个关于孩子在幼儿园受伤的有趣的名词。

Robin的幼教中心 Childspace 有很多松散材料供孩子们自由探索,孩子不免有受伤的时候。他们会告诉家长,孩子今天有个 “learning injury”(学习中受的伤,我翻成“学伤”,)。

多棒的一个名词!因为孩子在幼儿园里,无论是爬行跑跳练习运动技能,跟别的孩子互动加强社交能力,还是洗手、穿衣练习自助能力,都是在学习。学习中发生小意外受伤,不叫“学伤”叫什么?

这个名词,无论对家长还是对老师,都是一种提醒:孩子的学习、成长是主要的,合理的预防措施是必需,但切莫因噎废食。

 

微信图片_20181211111535.jpg

 

进入专栏 点赞 ()


版权声明
1. 本文系新西兰天维网【天维伙伴】频道稿件,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2.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3. 作者在本网站上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

4. 作者发表在本频道的原创文章、评论、图片等内容的版权均归作者本人或标注来源所有。

5. 所有天维伙伴签约专栏作者与天维网的合作,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仅限于“内容授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