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新西兰月野兔
作者: 新西兰月野兔
简介: 知名写手,独立运营“新西兰月野兔”公众号,现长期旅居新西兰。以独有的敏感触角感受中新两国生活差异、文化碰撞、思想交流,坚持撰写实用,有趣,深感共鸣的清新好文。

7岁华人孩子回国读书,却因老师辱骂、同学霸凌患上精神病

发布时间:2018-07-03 12:38:04
分享到:

最近,网上曝出一则来自海外华人妈妈的爆料:在全家打算从澳洲向中国上海回流的过程中,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却遭到国内老师言语辱骂,揪耳朵,打手心,甚至撕了孩子作业薄的虐待。

不仅如此,年仅7岁的孩子还默默承受了班级同学,如同“奴役”一般的指示,嘲讽和孤立,最终不堪重负,患上了精神障碍。

这也也是最普遍的一种儿童精神性疾病——儿童抽动症。

从3月至今,孩子不断的抽搐,扯脖子,挤眼睛。

每晚都很难入睡,吃饭也吃的非常少,孩子在短短两个月瘦了许多。

上海和墨尔本医生共同诊断的结果都是指向:孩子压力过大,而这种精神疾病很难治,也就是孩子心灵上的创伤一旦形成,父母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才能抚慰。

痛心和后悔不断的缠绕在这位妈妈的心中,她怎么也没想到,原本抱着让孩子回国接受更好教育模式的期望,如今却事与愿违。

由于近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海外华人迎来一波不大不小的归国潮,还有考虑到长辈健康,亲人团聚等各种因素,拖家携口回国的移民不在少数。

然而,回国后子女的教育问题也一直也是家长心头最忧虑的事。

与这位妈妈一样,许多父母一边对国内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和题海战术深恶痛绝,但国内强大而坚实的教育基础似乎又造就了孩子们扎实的知识体系。

比如,近年来屡屡传出这样的新闻:中国在数学、阅读和科学方面已经达到全球排名的顶尖水平。

想必这也是许多海外回流家长,选择让孩子回国接受教育的主要原因。

然而,我们从小在国外享受着快乐童年的孩子,还能不能承受国内的教育模式呢?

也许你觉得开始是痛苦的,但小孩子适应能力很强,他一定能克服,而这必然的吗?

据悉,如果一个孩子想要在国内上学,一个9岁的二年级小学生要认识2000个汉字,其中有一半要会写。

而海外的华人孩子,即便课外有上中文补习,但能达到同等水平也几乎不可能。

许多回流父母都会纠结,我该怎么才能让子女,既能像西方环境中一样健康快乐成长,又能让他赢在起跑线呢?

像我们爆料的这位华人妈妈也同样就这个问题深思熟虑了好久,千挑万选下最终选择了一所号称“有温度有爱”的双语学校。

却没想到,这样的一个决定,仅短短两个月,就葬送了一个孩子童年的短暂快乐。

在西方注重孩子个人潜能发展的教育大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孩子,难免适应不了国内整齐划一的教育氛围。

再加上语言不顺畅的因素,很快的,才刚刚在澳洲读完小学一年级,回到上海就读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就面临了一个最直接的问题:孩子成绩太差,跟不上步伐。

在入学考试中,语数外共计100分的试卷,孩子仅仅考了30分,而这30分几乎全部来自外语。

本来这位妈妈并没有过多的担心,成绩差嘛,也是正常的,毕竟孩子没有接受过国内教育,过一段时间就好了。

但偶然的一次跟孩子视频中,妈妈发现自己的疏忽铸成了大错,孩子得病了。

仔细询问之后才知道,在孩子进入双语学校就读小学二年级后,成绩一直十分不理想。

老师每次发试卷的时候,孩子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小A 100分,小B 99分,我们班大部分同学都考的非常好!但是!居然还有这样一位同学!来自我们班!给我们所有人都拖了后腿!他考了0分!”

同学异样的目光,老师无比戏虐的口气,都让孩子无法承受。

下课后被老师叫去了办公室,低着头,不断地抽泣着,生性善良的孩子对老师说:“老师,对不起”

却没想到得到了老师这样的回答:“我不要你的对不起!我要把你的考卷撕烂!”

甚至这位妈妈在把孩子接回澳洲之后才知道,不仅仅老师,就连同学都在不停地欺负他。

作为一所寄宿学校,所有人的卫生都让他一个人做。

 

最近,妈妈将孩子接回了澳洲,让孩子重新回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怀抱。

妈妈说:“孩子在这里很开心,老师和同学们看到他回来,都立马非常热烈的迎接了他。”

但是,孩子的病并没有好。

孩子妈妈想不通的是,原本一个每天都开朗快乐的孩子,怎么短短两个月,就患上了精神疾病。

“我的孩子是一个情商特别高的孩子,所以当他随爸爸先回国的时候,我一点都没有担心。”

“墨尔本的老师同学都很喜欢他,他是一个很为他人着想的孩子,每次他进电梯,都会主动帮我们摁门;曾经我亲眼见到过这样的一幕,有一名小女孩仅仅只是看了他一眼,他就知道让出自己手上心爱的乐高。”

妈妈说,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学期评语都会有“乐观开朗”字眼的孩子。

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都对他的评价非常高,老师不会在意孩子成绩的好坏,老师更能尊重每一位孩子的个性发展。

甚至,一直在澳洲接受教育的姐姐,和在国内呆了两个月后回到澳洲的弟弟形成了强烈反差。

两个孩子本都是简单快乐的孩子,现在弟弟的精神状态,对比起姐姐却差了很多很多。

最后,这位华人妈妈希望提醒每一位海外华人家长:当你们决心回国发展,千万不可疏忽大意孩子在环境转变的时候会发生的心理变化。

同时也希望每移位教育工作者,都能够用真诚和爱对待孩子,尊重每一名孩子自身的发展。

最终这位妈妈也没有举报这所学校,她只是想这样的事情永远不要再发生到其他孩子身上,但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来自:凤凰加拿大节目中心

如何让孩子可以不倒在起跑线上

评论作者:月野兔

有些中国家长,在国内的时候抱怨的应试教育,来到新西兰,却又抱怨学校教育太松散,其实这是中国的应试教育思维沿袭下来的惯性思维。

让孩子在适宜的环境下健康快乐的成长应是父母面临的第一要务,在残酷的现实中,家长们最该关心的问题恐怕不应是如何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而是如何让孩子可以不倒在起跑线上。

了解月野兔的读者都知道,我们一家经常处于旅行的状态,经常几个月下来一路奔波,叮叮一下子离开了英语环境,听说能力自然退步不少。

直到回到新西兰,叮叮知道马上要上学了,通常提前几天她就会在家主动使用英语与我们对话,问其原因,她说:“不是要上学了嘛?我就练习一下啰!”

我惊讶于小小的她的这种自觉,或至少是自发的学习态度。

因为需要,所以主动。

学习,本应是一种出于本能的渴求,难道你没有发现婴幼儿总是好学的?相比之下,懒惰的、固步自封的往往是成年人。

也就是说,实际上我们大部分人是在成长中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与能力,那么,如何去保存学习的兴趣、能力是我们谈论教育时最应当谈论的话题。

我觉得作为一个孩子,乃至一个人最好的人生态度是:不惧挑战,敢于尝试,同时又求知若渴。

或许我们真的不该像对待泥娃娃一样塑造孩子,将她扔到一个安全、健康、积极、友善的环境中去,然后,任他自由生长,他自然会保持一种持续学习的能力和诉求。

学习应该是自觉的,至少是自发的,通过学习,解决我们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这是人的本能需求。

要知道,人生的课题总是跌宕而至,既然如此,又何必急于一时呢?

 

 

 

进入专栏 点赞 ()


版权声明
1. 本文系新西兰天维网【天维伙伴】频道稿件,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2.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3. 作者在本网站上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

4. 作者发表在本频道的原创文章、评论、图片等内容的版权均归作者本人或标注来源所有。

5. 所有天维伙伴签约专栏作者与天维网的合作,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仅限于“内容授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