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新西兰那些事儿
作者: 新西兰那些事儿
简介: 我们甄选天维论坛各个版块的精品网友撰文以及帖子,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让千万网友触摸一个有温度的新西兰。

一个爱折腾的程序员的那些事儿(下) 创业 or Contractor?

发布时间:2019-09-18 09:09:58
分享到:

作者:天维论坛网友 shixiawg

还是按照阶段说说吧,书接上文。

stand_out.jpg

第一阶段:继续做全职。

第二篇说到我华丽丽的跳槽去了B公司,还大言不惭的说跳槽“这事并不好玩,而且过于频繁的跳槽,会让简历看起来很糟糕。”

Guess what? 我在B公司就呆了半年。。。。这公司的经理他是加班狂人啊。。。居然叫我public holiday无偿加班!行啊,加呗。于是我一边加班,一边改了CV~

B公司总结:

B公司的经历实在说不上愉快,但是现在回头来看,有一个巨大的收获:因为人手不足,我得负责搭建一整套devops tool chain。当时还是把我给折腾的不轻。可是,过去的痛苦折磨,到了今天成了我一个巨大的优势。

从2015年开始我就开始自己搭devops玩,这两年devops越来越重要的背景下,这一点成了CV上很加分的一个事情。

然后我就来到了我工作最久的一个公司,V家 - 干了快2年呢!

V家的面试简单得不合逻辑,就聊天聊了1个小时,然后就成了。回家我和老婆说,我从T公司出来,去B转悠半年,再跳去V,工资就涨了20K。。。

这事合理吗?我作为受益者肯定不够客观,见仁见智吧。

V公司总结:

得益于在B的锻炼(折磨),我马上就发现V公司没有devops是多么落后的一件事。我这么爱折腾的人,哪能看着不管呢?于是我进言:咱弄一套devops系统吧,谁做?当然是谁会做谁做了。谁会?我就会啊~

于是我搭了一套devops系统给V公司,这个事直接的结果,就是公司裁掉了一个全职员工,他的工作被我自动化了。。。虽然感觉有点对不住被裁掉的俄罗斯老大爷,但是现实就是这样,搞不好将来AI会写code,我也就失业了呢。

V公司有个很“有趣”的人D,是个contractor。先埋个伏笔,后文好好说说这人,对我影响蛮大的。

 

第二阶段:创业。

在V公司上班这段时间里,其实面了一个P公司,这家的面试很有趣,文末说一说。offer拿到了,我可以欣慰的笑了,但是我没去。因为一个朋友正好这个时候来找我聊创业的事。可是这么好的offer也不能浪费了不是?我把这事和V公司说了一下,这个数,match上,我继续在这,match不上,那就再见了。于是给我match上了。

注意:正常来说,这绝不是一个好主意!我是因为创业的事不想去了P公司没2天就要走,才出此下策。

关于创业这事,我和家人商量了很久。要考虑的因素还挺多的。最后结论是这样的:

如果不试试,将来想起来会不会后悔?我的答案是:会。

如果不成功,有没有后路?答案是:有的,正好没有了4周notice period,可以尝试一下contracting。

如果一段时间没收入或者收入降低,能不能顶住?答案:能顶一段时间。

那就干吧。我就爱折腾么~

开始时是利用自己业余时间做一些工作,见客户,喝酒什么的(对,客户是中国人)。后来谈成了一个在当时看来很promising的项目,于是辞职开始出来全力搞这个公司。

过程曲折,长话短说:最后没成。

这一段经历现在想起来还是不愿意多说,改天有情绪再说吧。结论么就是没成。

 

第三阶段:Contractor。

2019年初,我得正视这个事情了:创业失败。于是按照原来的设想,开始尝试找contractor的工作。

此时必须感谢一下老婆:我当时其实不是很坚定,有些full time position看着挺好的,也想说要不要申请一下。我老婆说,你没干过contractor,又想试一试,现在是最好的时机。开始干全职的话,又有4周notice了,就很难再尝试了,为什么不试试?

然后我试了,然后就成功了。

还好我试了。

现在做了半年了,干了2家公司,第三家已经签好了9月份开始。

我总结一下做contractor的好处:

1、最重要的当然是时薪高。

2、合理的经常换工作,在各个公司学习各种先进的技术和理念。

3、认识各种人,contractor里面高手比较多。互相学习进步飞速。

4、扩展人际网络。

5、不让加班。每周最多40小时。(太贵了。。。)

当然不可能都是好处,坏处:

1、其实真实收入没有初听那么高。contractor没有带薪假,没有带薪病假,public holiday没有pay。

2、自己弄tax。这个其实没有很难的。实在搞不定就找会计,也不贵。

3、公司对你的expection比较高。快速上手短期内可以productive是正常要求,比如开始之后的第二天。

4、经常要面试。

我还是挺适合做这个的。所以做的很开心。还好那时我试了!

 

到目前为止就是这3个阶段了。下面总结一些有趣的事。

V家的D兄:

我真的不知道他为什么过了我的面试让我进去了V家。这事对他来说不能算是好事。

D兄是个很“有趣”的人。他给自己封了几个title:team lead,tech lead,architect。面试的时候一脸谦逊地说:I'm just another developer。等我开始了之后发现,他说的对。。。其他的title都是自封的。。。

D兄算是inspire了我想做contractor的念头:这货的水平都能做contractor?收入那么高?那我肯定可以啊!

我加入V家1年后,D兄的contract被停了。之前已经续了好多年了。。。我不能说这事100%和我有关,但是他能做的我都能做,做的比他快比他好。所以他当时为什么会让我过面试啊?

关于contracting:

有些做全职的会执着的打听我的rate(某南非大哥),平时关系蛮好,就和他说了。他听到之后一脸WTF的表情,大概内心活动是“WTF?那我和他做一样的工作,收入少那么多,我是有病吗?”

我重复:真实收入没有初听那么高,当然比大部分全职是高一些的。

 

之后还有几例,都是和我聊完就充满了干劲的想要开始contracting了。

其实有这个想法的人不妨问问自己:这个真的适合我吗?

我把上文的contracting缺点掰开说说。

没有带薪假,没有带薪病假,public holiday没有pay。也就是说,不工作就没钱赚。想要holiday,可以啊,麻烦安排在2个contract之间的时间里。不是说你计划好了什么时候想休息,就能休息的。

tax,其实这个还好。

expection比较高。而且,干的好的contractor强手真的蛮多的。通常开始一份工作都是我给其他人压力,因为我上手比较快。但是第一份contractor工作我就感受到了压力,有个B兄弟上手超快啊。。。B兄干了6年多contractor,背着3个(现在是4个了)tech lead头衔。硬实力相当强悍,偏偏soft skill完全不短板,communication完全没有问题。和他同一天开始真的压力蛮大的。。。不过很有趣,后来我和B兄成了好朋友,算是惺惺相惜吧。我应该是比他略弱一线的,但是也顶着压力keep up了。最后结束时,第一家contractor公司的tech lead看着我的眼睛说:good work。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面试。这个就比较有趣了。我自认算是比较擅长面试的人。而且我有个蛮适合干这个的特点:我面试完全不紧张。见谁都能聊,对面再怎么板着脸我也和他/她开开玩笑什么的 - 有些人真的不笑。。。还挺尴尬的。。。但是蛮神奇的对面不笑我也不紧张。

说这些不是为了吹牛,而是希望能引发读者(如果有的话)思考:换了我,能不能做到?如果做不到,contracting真的适合我吗?

 

分享一些有趣的面试经历:

P家的面试,我估计我说完很多人就知道是哪家了:

3轮面试。

第一轮去办公室聊天。culture fit。介绍一下他们公司啊,工作流程什么的。这个容易。

第二轮tech interview。绝对称不上简单,还挺challenging的。

第三轮,重头戏,一个在他们办公室的全天code interview。对我来说挺难的,因为我熟Azure但是他们用AWS啊!我得对着文档边研究边写code啊!TDD没接触过啊!前一天晚上临时研究的啊!一天8个小时,我好不容易搞定了问题,然后紧接着还有tech interview啊!中间休息都没有啊!!

好处么,可见能过interview的都不是一般战士。后来接触过P家出来的人,确实蛮厉害的。要不是创业的事,我应该会接受他们的offer的。很好的学习提升机会。

 

S家的面试,就是刚签完9月份开始这个:

3轮面试。(都喜欢这么搞是吧。。。)

第一轮tech interview。还挺intensive的,机关枪一样的问题,连续轰炸半个小时。时间貌似不长,但是面完还挺累的,问题太密集了(大概跟面试官有直接关系。。。)。过了这一轮才有后面的事。

第二轮culture fit。这个就是聊天。但是和别家不一样的是,这一轮是和head of engineer和engineering manager聊。。。聊的不好我估计也是会挂。。。

第三轮,有趣了,pair/mob programming。坐下来和另外2个dev一起写code解决问题(又是TDD)。这个是真的很有趣。让彼此都能直观的感受到将来可能和什么样的人一起工作,水平怎么样。

还挺期待的,感觉在这又能提高自己了。

 

最后,我对现状还算满意,当然上面还有空间,还会继续努力,我爱折腾嘛。

最后的最后,每隔一段时间,就能看到sky上说什么技术人员在新西兰就没发展,国内如何如何。与其抱怨,不如想想老话怎么说的:树挪死,人挪活。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论坛原帖地址(2019.08.08)

进入专栏 点赞 ()


版权声明
1. 本文系新西兰天维网【天维伙伴】频道稿件,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2.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3. 作者在本网站上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

4. 作者发表在本频道的原创文章、评论、图片等内容的版权均归作者本人或标注来源所有。

5. 所有天维伙伴签约专栏作者与天维网的合作,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仅限于“内容授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