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
你想要什么?
真实情况是什么?
你准备如何应付?
-----------雷.达里奥-----桥水基金创始人
美国人创造消费能力的法宝是超前消费, 超前消费的核心是增加债务, 增加债务的核心是创造信用, 信用创造的核心是收入和抵押物价值重估基础上的再抵押,抵押物重估基础上的再抵押核心就是作为核心抵押物的房地产价格永上涨, 这就是信用创造的过程, 而这也就是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
债务有好债务和坏债务之分, 区分好坏债务的关键点是债务收益率, 简单说,能够偿还利息成本的债务都属于好债务, 无法偿还利息成本的债务一般就可以归结到坏债务的范畴, 因为基准利息一般是由中央银行确定, 而利息是会改变的, 所以, 有的时候好债务会变成坏债务, 有的时候坏债务会变成好债务, 如果能够学一点经济学的基本常识, 搞清楚比如当前世界的整体债务环境, 和各国央行利息调降周期背后的动因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利用债务或者叫做财务杠杆为自己和家人谋福祉。
有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 我可以撬起地球”, 这就是杠杆的威力, 即便今天大家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但过几年以后人生境遇却有很大不同, 常常差别就是在于对杠杆的认识和利用。
凡事都有利有弊, 关键一个是“度”, 一个是“机”。
谁都不容易, 牛逼如美联储过去几十年其实也蛮拼的, 比如上世纪末, 本世纪初以纳斯达克指数为代表的美国新科技泡沫破裂以后为了维持美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或者叫做消费能力, 美联储连续降息, 因为利息是钱的价格, 利息低也就意味着钱不值钱, 钱不值钱自然以钱定价的房地产价格会上涨,房地产价格上涨以后, 美国人民就可以通过再抵押的方式来解决消费能力降低的问题。
在一个利息不断降低的周期里面, 即便你的债务越来越多, 你的偿债压力却有可能因为利息的降低而降低, 而资产价格却因为利息降低, 钱越来越不值钱而变得越来越高, 在2005年之前, 美国人民也曾经沉浸在把自己的未来比如养老, 医疗全部交给房地产的美好幻想之中, 但2005年以后因为通胀的关系, 为了维持美元信用, 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 2005年的时候我还在江湖上混, 当时我判断美国的房地产必跌无疑, 我记得当年负责中国外汇储备海外投资的应该是中国建设银行, 其中的某一位负责人说“美国的两房债劵肯定不会有问题”云云, 因为他的这段话, 我还专门下了一篇文章反对他的观点, 当然, 后面的现实是2005年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的最后结果就是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爆裂, 最后演变成10年前2007-08年波及全球的美国次贷危机。
2007年我正好在北美, 所以, 算是亲眼目睹了美国房地产价格暴跌的过程。
美国3亿多人口的市场, 1美元又是差不多6.5个人民币, 美国3亿人再通过信用创造把未来30年的收入提前到今天消费, 这个巨大消费市场对于中国供应能力的意义是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 而这个巨大消费力因为信用无法扩张而导致的信用崩坍或者叫做消费能力消失对于中国巨大生产能力的影响也是普通人很难切身体会的, 我一位大学同学就是因为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出口美国十几个集装箱的服装订单无人付款最后演变到妻离子散,自己锒铛入狱, 他的老丈人原来也开服装厂, 最后因为这个事情服装厂以倒闭结局。
在2007-2008年的时候, 为了对抗美国巨大消费能力的丧失, 中国政府的对策就是著名的4万亿, 而在2008年以后, 世界经济的恢复比中国政府预料中的慢很多。
美国的消费能力一直不能有效恢复, 但中国的供应能力却因为诸如“稳定压倒一切”的关系而一直保持, 为了解决这个巨大供应能力和消费能力不匹配, 传统都是有多少菜就吃多少饭的中国居民也开始走上了提前消费之路,信用创造的过程和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都并无不同, 也是以房地产为抵押物, 以未来收入担保的个人贷款, 其中信用可以不断被创造的核心同样是房地产, 也同样是因为房地产价格上涨, 更多的信用(债务)被创造, 更多的信用(债务)被创造, 更猛烈的房价上涨, 而在这个信用(债务)不断膨胀, 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的过程里面, 中国的居民在短短十来年时间里面把西方的那套提前消费发展到淋漓尽致。 2008年以后信用(债务)的快速扩张, 中国居民消费的增加很好弥补了因为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购买力消失, 失衡的供需天平重新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修正, 而这个修正的代价是中国全社会债务与GDP比例的快速上涨, 在短短6年时间之内,中国的债务与GDP比例从2008年的141%上升到2014年年中的超过250%。
2015那年我正好在当地华人电视台做一档投资谈话秀节目, 面对当时中国急剧上涨的债务与GDP 比例, 我大概花了3次节目时间谈论宏观层面中国政府如何解决中国经济和债务问题的一些个人思考, 我当时的判断接下来必然是债务大转移, 在保持整个经济体总杠杆比例不再大幅度增加的前提下,努力加大中国政府和中国居民的债务比例, 同时想办法降低中国非金融企业的债务杠杆比例。
现实世界的演变和我当时预料的没有太大差别, 2016年中国的房地产价格再次大跃进发展, 而为了赶上房价上涨的脚步, 中国居民的债务杠杆也再次迅速加大。
中国房价大跃进式发展在过去20年大概有过四个主要节点, 第一个节点2005年, 第二个节点2008年, 第三个节点大概是2012年, 第四个节点是2016年, 导致这几个节点房价上涨的缘由各有不同, 但从房价上涨与全社会总消费数据观察, 前面三次房价上涨相应的都带动了全社会总消费数据的有力提升, 但2016年的房价上涨却无法再次有效地带动全社会总消费数据的提高, 而这正是最高领导人发出“房子是用来住”声音非常重要的经济背景注解。
解决供需矛盾大概的手段
提高消费能力
消灭供应能力
从提高消费能力的层面,采用的手段就是信用创造或者叫“加杠杆“
而从消灭供应能力的层面历史上采用的是战争或者是间歇性的经济萧条。
而站在现实的层面, 从2008年到今天, 以美国, 欧洲, 日本这三大经济体基本都使出了浑身解数。
美国从2008年以后经历了利率快速降低到零附近以及三次大规模QE; 日本利率过去二十多年一直维持在零水平附近, 日本是当今世界QE的老祖宗, 不仅QE, 还QQE!; 欧洲央行的利率从2014年6月的0.05调降到2016年3的零利率以后,在美国已经退出QE4年以后的今天, 欧洲央行依然还在零利率和QE之中徘徊;
时间流转到2018, 美国对中国发动毛衣战, 有关毛衣战背后的玄机有很多解读, 在下一期的“图穷匕见”中我将用我自己的视角为大家聊一聊“中美毛衣”之争。
* 所有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只做参考讨论之用,不构成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
1. 本文系新西兰天维网【天维伙伴】频道稿件,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2.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3. 作者在本网站上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
4. 作者发表在本频道的原创文章、评论、图片等内容的版权均归作者本人或标注来源所有。
5. 所有天维伙伴签约专栏作者与天维网的合作,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仅限于“内容授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