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天舒说话
作者: 天舒
简介: 天舒,工科出身,却偏爱文科,喜欢写字。干过不少行当,却无一精通,均缘于个性过于散漫,不喜管束。所幸来到自由自在的新西兰,也算是终有归属,惟愿从此沉沦下去,随波逐流而已。天维论坛ID:天舒

只是朱颜改丨阅尽世间悲喜,看尽人世繁华

发布时间:2020-10-09 10:57:15
分享到:

论坛首页幻灯片-704x396.jpg

1.jpg

听到我们想进去拍几张照片的要求,负责接待的大姐不敢做主,扭身去问办公室里的经理,没想到话没落地,这经理敏捷地走了出来。

“可以,行,没问题,我带你们去”,女经理快言快语一脸热情,出乎意料。

2.jpg

仅从外表来看,尼尔森这座皇家剧院就吸引住我,果然这是一座颇有历史的剧院,始建于1878年,距今已经一百四十多个春秋了。

更重要的,它是南半球仍然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木制剧院,整个剧院的结构都是用上好的自然木材制成,据说开业当晚,人潮涌动,交口传诵,当时尼尔森总共只有六千人,其中有一千人到现场观看,可谓盛况一时。

登上二楼,女经理帮我们打开沉甸甸的大门,华美的剧院内部空间朝着我们盛开,每一个朱红色的座位都似一朵鲜花,镶嵌着黄金色的花边,穹顶上四盏豪华吊灯,精美的壁纸在灯光照耀下发出柔美的光芒,一切都像梦里见过的那样,两侧还有袖珍的包厢,恍然里面应该坐着华服的贵族妇人,单手举着眼镜望向舞台,那是很多电影中的画面,却又瞬间来到眼前。

3.jpg

4.jpg

5.jpg

6.jpg
天舒特别喜欢这个包厢,因为幻想里边一定会经常坐着美艳异常的女人

女经理叫阿丽雅娜,听到天舒说这是很好听的法国名字,极为自得,愈发来劲地介绍剧院的古往今来,原来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剧院的经营状况就不甚乐观。

到了1934年,成立了尼尔森话剧团,这也是当时比较时尚的演出方式,到了1944年,话剧团出资将剧院买了下来,从而避免了剧院的第一次倒闭。

7.jpg

8.jpg

9.jpg

10.jpg

时光来到这个数字影音时代,2005年,经过有关部门鉴定,老剧院已经不适应作为演出场所的各种要求,被要求停业整修,否则连演出许可证不发给了。

于是在当年的年底剧院关闭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升级,这次升级耗资巨大,需要符合现代剧场要求的同时保留剧院的历史遗产价值,所谓的“修旧如旧”,这次升级也颇有收获,发现了原始手绘的精美壁纸,恢复同样的色彩与图案也要按照原始壁纸手工进行,这样大大增加了升级成本,好处是最大程度恢复了原始维多利亚时代的风格,也表达了对于历史最大程度的敬意。

11.jpg

12.jpg

阿丽雅娜得意地强调,这次升级至少可以保证在一百年之内都能够符合观众的观看需求,保证对于艺术家和观众最大的吸引力。

13.jpg

14.jpg

这次升级花费了两年半的时间,筹措款项花了十年,并于2010年6月18日重新开幕,在重新为市民提供了古典与现代双重享受的同时,也背负了巨大的债务,阿丽雅娜无奈地表示,开业以来基本上属于入不敷出,即便是有固定的演出团体,以及各方的协力相助,票房所得也就是仅够偿付利息,至于本金呢,还不知道何年何月能够还清,更甭提这次百年难遇的疫情影响,能不倒闭已经属于万幸了。(我听着感觉这所剧院打开张就时刻准备倒闭)。

 15.jpg

可是剧院真得好漂亮,处处细节精致,布置合理,色彩与图案典雅大气,繁华时代的味道扑面而至,这就是一件宏大的艺术品,旧貌换新颜,愈发靓丽迷人,在这里消磨一个下午或者晚上的时光,一定是极为惬意的一种体验。

16.jpg

18.jpg

门前两张脸,一张哭,一张笑,阅尽了百多年来的人世悲喜,只是不知道应对眼下这样无奈与胶着的世道到底应该用哪一张。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微信图片_20190531150714.jpg
进入专栏 点赞 ()


版权声明
1. 本文系新西兰天维网【天维伙伴】频道稿件,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2.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3. 作者在本网站上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

4. 作者发表在本频道的原创文章、评论、图片等内容的版权均归作者本人或标注来源所有。

5. 所有天维伙伴签约专栏作者与天维网的合作,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仅限于“内容授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