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栏名称:隔壁老王在新西兰
- 作者: 隔壁老王
- 简介: Hi,我就是隔壁老王,很高兴认识你!我想你一定听过很多关于隔壁老王的故事,但是现在这个有些不一样。 我的前半有很多故事——文学梦,广告人,新媒体,互联网,共享经济,汽车行业。我的后半生从新西兰留学开始……关于留学,一路走来有很多经验心得,可以借鉴,堪比攻略。你也知道,乐于助人是我的本性,赶快加我个人微信号“wangyuanwei008”,互动不一样的人生!
说在前面的话
我英文名字叫Wayne,因为姓王,且很多年来一直被人叫做老王,所以现在就以“隔壁老王”自称吧。我目前在Invercargill,一个新西兰最南端的小城市。这个城市肯定不怎么知名,但是作为新西兰的“天涯海角”,这里的景色非常迷人,布拉夫生蚝更是世界闻名。
上图:新西兰天涯海角-布拉夫
我2017年3月份来到这里,放弃了国内的工作和生活,远离家人,从一个英语基础几乎为零的渣渣,用4个多月时间考到了总分6.5,现已顺利进入Level8专业主课学习,并为爱人申请了配偶工签,孩子申请了访问签证,实现了家庭团聚,重享天伦。
上图:著名的布拉夫生蚝
这点成绩对于很多年纪轻,基础好的人来说简直不值一提。但对于一些像我一样年龄大,基础差,又想有所突破的人来讲,我走过的路无疑是具有借鉴意义的。
毫不避讳,我学英语的目的,是为了留学,而留学的目的是为了工作和以后能在这里生活。虽然我现在离目标还很远,但是路都是走出来的,只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我相信既定的目标也都会一个接一个的实现。
我在国内生活了几十年,非常了解很多人想移民出来的想法,不管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自己。所谓“虾有虾招,蟹有蟹道”,有权者有有权者的路子,有钱人有有钱人的法子。
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技术移民需要优秀的后天条件过硬的技能,投资移民需要的巨额的资金充满风险和挑战。所以这个时候留学移民就成了一条性价比最高的路,适合那些后天条件不是特别突出的人群。
为了给更多的想走我这条路的人一些参考,也同时为了鞭策自己,给自己走过的路留下一些记忆,利用主课前的假期,我将自己的经历整理了出来。目前已写完的过去式的全篇,总计5万多字,分30多个章节;未来式的,有特别的心得和进展也会作为新的章节添加进来。总之,希望有相同经历的朋友们一起探讨,或者国内想出来的朋友们一起聊聊互通有无。
一、为了心中的答案,改变,永远都不晚!
2016年的五四青年节,联合国官微发了一则消息,将青年定义为年龄介于15-24之间的人。这条推送一出,网上马上炸开了,原来92年之前出生的都已经是中年人了!于是很多觉得自己还没长大的人,突然发现自己竟然要像李宗盛一样,开始唱“岁月总是匆匆催人老,情爱总是让人烦恼”了。
好吧,不管岁月是杀猪刀也好,是猪饲料也罢,我承认这则消息和我这个80后无关。我早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就要奔四了。
古语讲四十而不惑。
可是为什么越接近四十,我自己却感觉越来越困惑?
从山东西南部一个毫无底气的小村庄走出来,经广州历深圳,然后定居在中国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上海,并生活了十多年。并且从参加工作以来都是在行业知名的大公司工作,拿着可观的薪水,名片上印着唬人的Title,住着自己的大房子,开着舒适的车子,有着贤惠的妻子,可爱的孩子。
这不就是很多人羡慕的“五子登科”的生活吗?可是我为什么越来越困惑,甚至开始变得焦虑。我知道自己心中有一些朦胧而迫切的意识,但是我的脑中却没有清晰而顿开的答案。
而另一方面,我开始受到已经慢慢长大的女儿越来越多的“质问”。
一个普通的周末,我带女儿去家附近的公园里散步。每过一个路口,红灯亮了,我们都很自然的停下来等候。但是身边的人,不管男女老少,似乎并不在意红灯绿灯,他们只在意在车来车往的间隙,能不能更快地穿过马路。女儿一路上都在问,他们为什么闯红灯啊。我只能笑笑,说可能他们有急事吧。
到达公园,我们走在绿荫掩映中的小道上,女儿跑在前,我追在后。突然,她像被蛇咬了一样,大叫着跑了回来“恶心死了,真恶心!”我忙迎上去问她怎么啦。她一只手捂着鼻子,一只手嫌弃地指着前面。我顺势看过去,发现一坨新鲜硕大的屎,正在干净的路面中央迎风招展。
女儿逃跑似的拉着我往回走,边走边义愤填膺“一定是臭狗狗拉的!”我望着那个骄傲的五谷轮回之物,凭多年做人类的经验告诉她那不是狗狗拉的,是人拉的。女儿听了一下子大笑起来,说“人怎么会在路上拉屎呢!哈哈哈”
看着女儿天真的笑脸,我却笑不出来。
毫无疑问,按照单纯的文明法则,女儿是对的,可惜这个世界并不总是单纯和文明。
我的一个好朋友有个孩子,比我女儿大不少,其时他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
我朋友来我家玩的时候,经常会带着他,一个哥哥一个妹妹两个孩子在一起玩得也很开心。但每次似乎都意犹未尽,因为这个小哥哥必须要回去做作业。他每天基本上都有超过三个小时的作业量,不早点开始,家长不陪着一起辅导,想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女儿还在上幼儿园,对于作业的概念还是“好玩的手工”,所以每次听说小哥哥要回去做作业,都会主动献殷勤说,我去帮你做吧,我最会做作业了。我们听了总是很无奈地摇头苦笑,说你帮不了忙,而且他的作业也很无聊。
次数多了,女儿忍不住要质问我们“为什么我帮不上忙?为什么哥哥总是有做不完的作业?为什么他总是说自己的作业无聊死了!?”
为什么?我们想我们都知道答案,却又不知道如何回答。在本该沐浴星光的天真年龄,却只能披被灯光认真伏案。他们只是稚嫩过,却不曾拥有童年。
每逢佳节,家乡的朋友们总是问我,这次回不回来?
每次我都会表示遗憾,但是多数时候我们会在互通近况的同时回忆一下过往,过去共同经历的一些人一些事。
记忆总是有限的,所以每次都不免会提到小J。小J是我高中的同班同学,也是一个宿舍的舍友,当年是以全县前几名的成绩被重点招进我们学校的。
在那个分数就是一切的年代,小J面临着两方面的巨大压力,一是要保持住从乡镇初中小地方延续过来的尖子生的光环,二是要在全国高考的大环境下不断强化自己的竞争力。
对于一个心智尚没完全成熟少年,他的生命不能承受如此之重的压力。
因为过去优秀只能作为背书,并不能在新的战场决定胜负。对于一所省重点高中来说,优秀的人(或者说分数高的人)太多了。所以小J的光环逐渐褪去,他的排名在不断下降,就像一个老去的运动员,看着春水东流后浪汹涌,却回天乏力。
最终,他精神失常了。
很多年过去,每次提到他,我们唯有叹气,惟愿他能平安。高考的独木桥注定有些人不能走过,但人生的大路,希望每个人都可以拥有风景。
爸爸,妈妈,明天我们班有活动,你们谁来参加呢?爸爸,王子彦的爸爸来参加校园护卫队了,你为什么不来呢?妈妈,你能陪我去春游吗?老师说这次去的地方很好很好玩!
每次遇到这样的问题,看着女儿期待的眼神,我们都只能无奈地说,让奶奶去吧,爸爸妈妈没时间,我们还要上班,还有很多工作。
还要上班,还要工作。即使对家人有偶尔的愧疚,我们依然被生活的各种现实挟持着一路向前,平时很难有停下来的契机。
就像大多数的中国城市家庭一样,我们是典型的双职工组合。我和孩子妈妈又恰巧都在互联网公司负责市场工作。市场工作的核心就是“快”,再加上互联网的本质也是“快”。两快相遇,可想而知,我们平时加班加点简直就是常态。经常出门时孩子还没醒,回来时她已经睡着了。
这种状态其实从女儿没有出生时就已经在持续了,只是那时没人来“叨扰”我们而已。
终于有一天,女儿兴致勃勃地来邀请我和她一起做游戏,被我再三拒绝之后,她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如受了莫大委屈一般哭喊起来:“你们都不爱我啦!就知道上班,就知道工作,从来都不陪我玩!”喊完就转身跑了出去。
看着女儿小小的背影迅速消失在门外,我一下子愣住了。回过神来就追了过去,发现她已经跑回了自己的房间,正在一堆玩具中抱着她最爱的布袋兔子默默流泪。
那天,我关上了自己正在做的PPT,关上了很久没关的电脑,关上了总对女儿关着的房门,然后彻彻底底地把自己的时间交给了女儿。
要上班,要工作。
是的,这是很多父母不能陪孩子时理直气壮,或心安理得的借口。但就像一篇文章写的——
如果连陪家人陪孩子的时间都没有,我们所谓的事业所谓的成功,是不是已经失去了立足点。
如果没有爱和陪伴,我们的孩子,即使有满屋子的玩具,即使有满桌子的书籍,他们依然孤独。
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作为家长,我发现自己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
让孩子遵循规则还是选择从众?让下一代学在成绩里还是兴趣下?让人生只有桥可以挤还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让自己更多的精力是服务于公司还是奉献于家庭?
我渐渐意识到我的困惑和焦虑正是来源于这些深层次的觉醒:我们的下半生不应该是我们的前半生的重复,我们的下一代也不应该是我们这一代生活的翻版。所以我必须要做出改变了,因为我必须要尽快给这些问题一个明确的答案。
赶在四十之前,为了不惑,为了心中的答案,改变,刻不容缓。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第二篇:寻梦天涯,行走在南十字星下——隔壁老王新西兰留学记(2)《需要多少勇气,才能和过去说再见》
版权声明
1. 本文系新西兰天维网【天维伙伴】频道稿件,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2.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3. 作者在本网站上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
4. 作者发表在本频道的原创文章、评论、图片等内容的版权均归作者本人或标注来源所有。
5. 所有天维伙伴签约专栏作者与天维网的合作,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仅限于“内容授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