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栏名称:隔壁老王在新西兰
- 作者: 隔壁老王
- 简介: Hi,我就是隔壁老王,很高兴认识你!我想你一定听过很多关于隔壁老王的故事,但是现在这个有些不一样。 我的前半有很多故事——文学梦,广告人,新媒体,互联网,共享经济,汽车行业。我的后半生从新西兰留学开始……关于留学,一路走来有很多经验心得,可以借鉴,堪比攻略。你也知道,乐于助人是我的本性,赶快加我个人微信号“wangyuanwei008”,互动不一样的人生!
————写在前面的话————
当初写留学这个话题的时候,很多国内的朋友是想让我分享一些学习英语的技巧,看看我这个100%纯净的英语渣,是如何在不长的时间里取得目标成绩的。
带着这样的初衷动笔,却没想到写起来就一发不可收拾,洋洋洒洒已经好几万字了,还看不到结束的迹象,这让一些等着看“独家秘笈”的朋友逐渐失去了耐心。
在这里我表示歉意,学习技巧我肯定会谈到,但与分享学习技巧相比,我更愿意的是分享一下自己的心路历程。
我所思所写,应该是一篇有血有肉的“人生故事”,而不是一则刻板无聊的“雅思教案”。
如果纯粹为了“秘笈”,我想国内任何一个英语培训机构的保过班,都可以给到最有效果的干货。
我知道国内的很多朋友面临着和我一样的中年困惑:年龄大,英语差,上有老小有小,想改变又放不下。
他们需要一个英语学习的成功案例,可以给他们打气,让他们下定决心早点出来。
可是有没有想过,别人的经验只能作为励志的参考,唯有自己的思想理顺包袱放下目标明晰,才会形成真正的行动力,不成不休。
在此先告诉大家一个喜大普奔的好消息,那就是按照目前的进度,再推5篇文章,这个阶段的分享就全部结束了。
在以后的学习中,以至未来的工作中,我还会择机再分享一些心得。就像三部曲一样,我希望我可以用自己的行动,演绎一个小人物的奋斗历程,不求传奇,但求真实。
——七剑:听/说/读/写/记/合/放——
好了,不抒情了,今天直接上干货,聊聊像我这样的一个英语渣,是如何学英语的。
几个月下来我总结了7条经验,每一条都是我亲身实践出来的真知。
这些法宝犹如老君炉里的不世仙丹,让我在短短的时间里涅槃重生;又仿佛晦明大师所铸的天山七剑,各有所长互为犄角,一旦合围锋芒毕露。
——第一剑:听,来者不拒——
看到很多同学,无时无刻不带着一副耳机,这是个好现象,就是有“听的习惯”,不好的现象就是总是在“听雅思题”。
要知道真正把语言作为一种工具,我们听的更多的是General Language,而不是Academic Language,所以要多听热点实事,多听来源于生活的声音,比如VOA,BBC News,各种TV show,这个时候听的是现实语感。
然后每天至少做一篇泛听,一篇精听。
无须太长,5分钟之内就好。泛听练大意理解能力,边听边写关键词;精听练细节复述能力,边听边全写句子,这个时候听的是考试技巧。
还有朋友说,我不喜欢与X国人说英语,他们口音太重,我听起来很费劲。要知道我们都是有口音的,即使雅思听力中也有很多篇幅是带口音的。这个时候更能锻炼我们听的语感和技巧。
学语言,就要语感和技巧双管齐下,来者不拒。
——第二剑:说,物我两忘——
学习,最大的禁忌是总想着我是谁,不能忘我,就不能革新。
就像我之前说的,除非没得选择,要尽量和只说英语,或者是你们只能用英语沟通的人在一起交流。在一个group,也许很残酷,可能大部分都是说华文的。但总有那么几个“外国人”,那就抓住机会让他们说,说给他们听,不要害怕说得不好,因为大家水平都差不多。
如果实在没得选了,只能几个中国人在一起,那就先“放下既有身份”,用英语聊聊彼此。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当然很熟悉自己,但你能用英语表达出来吗。
我认识一个来自中国的“励志姐”,她在学校从来不说中文,一句也不说,哪怕一件事用英语沟通起来很费劲,她也一遍又一遍地尝试用不同的说法表述,直到彼此明白。
我可能不会说I have insomnia,但我可以说I cannot sleep.
忘了过往,“换一种说法”,说英语其实没那么难。
——第三剑:读,了无痕迹——
教学素材固然要读,但“知和识”更多是来源于日常。
做个有心人,看到文字就去读,形成阅读的下意识。每天的报纸,杂志,甚至招贴,广告牌,看到什么读什么,读不懂不要紧,要紧的是你要有阅读意识。
你不能告诉别人,天天去超市,你居然不知道“特价商品,售完即止”怎么说。你也无法交代,一起去吃饭,你想点个干锅花菜,却不知道花菜叫什么。
我刚来的那段时间,最喜欢看的就是超市促销的DM,很有些看图识字的乐趣。一件物品,在中文里可能我们早已烂熟,但换了语言环境,它叫什么,去研究一下,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你知道了猪排叫Pork ribs,但以此推出牛排叫Beef ribs那就贻笑大方了。
从考试的角度,每天要刷一套阅读题(三篇),但不要在书上做任何标记。只去研究做错的题,作对的题不要再花时间,当然蒙对的题目除外。
基础差时要深读,练理解能力,基础好时要略读,练总结能力。不管是深读还是略读,都要定好时间,到点即止。然后过一段时间(3到4周),再回过头来重刷一遍,如此反复,直到文章没有生词,题意都能完全理解。
学语言,留不留痕,眼中有文字的地方,心都要停一停。
——第四剑:写,经典再现——
好吧,我承认写作是个难题,因为很多人即使用自己的母语,都不一定能写出什么来。
所以这个时候学习范文就显得很重要了,从文章的角度来说,范文不一定是观念有多新颖出挑,但结构一定是严谨和完整的。
实际上雅思考试,不管是说还是写,都不是考学生的思想有多深刻,而是考学生对语言的组织和应用能力。而这种能力体现在作文上,就是结构。
如果研究一下范文,就会发现并没有多少复杂句。但一定是有论点就有不同事例佐证,有不同事例就会用连接词开篇转承及收尾。掌握了结构组织,写作就成功了一半。
那另一半是什么,就是仿写。很多同学老想着借鉴别人的词句来套自己的逻辑,其实应该反过来,把自己的观点嵌到到别人的句子中就行了。
千万千万别把问题想复杂了,这是考应用,不是考哲学。
我就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
你们看我写的中文文章就可以发现,我是一个很喜欢装深沉的人,时不时就想抛个名言警句啥的自嗨一下。
我刚开始写英文作文的时候,就把这个习惯带了进去,但我不是莎士比亚啊,所以我的作文一直分数不高。直到我越写越简单,越写越白话,越写越套路,我的分数也越来越高了。别奇怪,老外就这欣赏水平,哈哈!
学语言,经典都可以重现,引用不是抄袭,模仿就是借鉴。
——第五剑:记,化零为整——
学习一门语言,词汇量是基础。
很多朋友都问我,你用什么软件背单词啊。我总是很遗憾地说,我不知道,因为我没有专门去背过单词。我手机上可能下载过几个背单词软件,但是我一个也没有坚持用过。
有朋友极力给我推荐了一个叫默默的APP,我一开始还以为她觉得我一个人久了,想让我用“陌陌”约个人,一起,学英语呢。后来我发现这个软件真的是学英语的,但是没法约人,所以就毫不留情地卸载了。
我刚来沟里时,Z同学送我一本业界闻名遐迩的新东方单词书,我到现在也没翻过(在这里对Z同学的好心表示真心的歉意)。
我个人认为,脱离了语境或者是文章背景去记单词,是一件很没有效率的事情。我都是在听说读写中记单词,因为这样这个词是活的,是有着具体的表意和用法的。用这种方法,我不仅记住了词义,还知道了怎么去应用,下次我就可以这样去说去写。比如说couch你认识,potato你认识,但couch potato呢?
如果单纯去记单词(还有语法),等于是化整为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但如果翻过来,等于是化零为整,容易识得庐山真面。这种方法可能不如一天背几十上百个单词那么“有成就感”,但日积月累,就会效果翻翻。
学语言,就像西天取经一样,跳出五指山,才见真佛祖。
——第六剑:合,照单全收——
所谓合,就是合作,合力。
首先是合作。
课堂上要做一个100%积极的学生,简单来说就是:最大限度配合老师,让干嘛就干嘛。我们有一个老师特别喜欢让学生演Drama,很多学生就不愿上她的课,说是浪费时间,有时候甚至“罢演”。但L同学就很感激这个Drama老师,因为她觉得这让她学会了“开口”。
还有另外一个老师很喜欢 Puzzle words游戏,有的同学觉得好幼稚,直接不做。但我就很喜欢,因为我觉得这让我学习了很多新的词汇和含义。
很多人说国外的课堂“很水”,学不到什么东西。一方面是他们习惯了国内的“填鸭”,另一方面是他们没有很好的与课堂合作,没有很好地把课堂的东西“照单全收”。课上跟着老师节奏走,课下把课上内容完全消化吸收,就不会感到水,想学习的人,眼里都是干货。
其次是合力。
我们总说力往一处使。尤其是对于离开学校很多年之后再重新开始学习的人来说,除非是天才,没有持续的高强度投入,是不可能有理想效果的。我的方法是:每天保证不低于8个小时的集中学习,不低于10个小时的连续学习,不低于12小时的泛学习,不低于14小时的思考时间。
这听起来很头疼,甚至做起来很蛋疼,但却是最有效的方法。
集中学习,就是完全不被外界打扰的学习,精神高度集中,身心全情投入;连续学习,就是除了正常的吃喝拉撒外,节奏不能中断,弦要一直绷着;泛学习,就是不局限在书本课堂,哪怕读英文报看英文小说都是学习;思考时间,就是在线时间,除了睡觉,自己的模式要一直保持着英文登录状态,用英式思维去处理所有事情。
有人说一天才几个小时啊,这怎么可能够!
在最终的几个月里,我每天只睡6个多小时。就像科比说的那样:如果你没有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那就不要在输了比赛之后瞎逼逼。
学语言,要像士兵一样去做,才有机会成为战士。
——第七剑:放,四海皆准——
学习语言,一个是输入阶段,就读听记,一个是输出阶段,就是说和写。
国内的学生因为被填了几十年鸭,所以读和听的技巧很容易提升,但说和写是相对弱项。但一门语言,只有到了会说会写的程度,才算是真正变成了自己的技能。这个时候就需要把自己“放出去”,到广阔天地中去才有机会大有作为。
有朋友就说,你上面讲了那么多理论,花了那么多时间在学习上,你肯定是一个不闻窗外事很乏味死板的人吧?其实一点也不是,我很活波可爱,不,我很乐于参加各种social活动。
比如我刚来就报名去这里的体育馆做volunteer了,每周都去教会参加各种的club活动,有其他国家的学生举办集体活动需要工作人员我也积极加入。
在这个过程中,我接触到很多local,很多其它国家的人,我可以把所学语言的应用到具体生活场景中去。虽然很困难,但这才是学习一门语言的最终目的,因为它首先或者本质上就是一个社交工具。
我曾经也有发怵的阶段,一个人不敢和老外说话,总想着找个水平高的人陪着自己。但很快就发现这对自己有害无益,然后就慢慢脱离依赖,硬着头皮一个人去处理各种事情。其实真正做了,发现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自己吓自己,不回避困难,不放大障碍,只要在和别人沟通,就是在练习输出。
学语言,放下心理障碍,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成功法则。
——写在后面的话——
有很多没出来的朋友,总是在问一个类似的话题,就是:雅思考到多少分,才能与老外很顺畅的沟通,才能听说没有障碍。
这是一个很tricky的问题。不能说雅思(或者其它类似的考试)和现实的应用没关系,但这种关系不是因果关系,也不是必然关系。
有朋友说,我要在国内把雅思考过6分,不然去了没法和别人沟通啊。
这是一种很想当然的认知,认为自己考到一个相应的分数,就可以实现某种程度的自由。事实上,即使是这边已经专业课毕业的学生,在和local们沟通的时候,也一样有pardon的时候。
还有朋友说,是不是过了6.5,上专业课就没有困难了。
其实很多同学会发现,进了专业课不是没困难了,而是困难才刚刚开始。专业课是所学的内容更Academic,但日常的沟通更General。学生一方面要应对海量化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又要面对常态化的人际沟通。这绝不是6.5甚至7.0所能保障得了的,那只是敲门砖,并不是杀手锏。
语言的学习,只是一个最最最底层的建设。
它就像我们在幼儿时期,学会了走路。它是我们人生迈向外面世界的一个开始,却并不是我们可以跋山涉水的保证。
还没有行动的朋友,或者正在路上的朋友,对此要有个清醒的认知,不然伤神又伤心。
上得了天山,拿得了宝剑,只是故事的开始。
而精彩,要七剑下天山。
下期聊聊“专业选择的问题”
关注隔壁老王,掌握一手留学生活资讯
推文同步更新在天涯社区,百度贴吧等
版权声明
1. 本文系新西兰天维网【天维伙伴】频道稿件,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2.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3. 作者在本网站上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
4. 作者发表在本频道的原创文章、评论、图片等内容的版权均归作者本人或标注来源所有。
5. 所有天维伙伴签约专栏作者与天维网的合作,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仅限于“内容授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