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栏名称:请尊重一个姑娘的努力
- 作者: 杨熹文
- 简介: 野路数奋进少女,50万畅销书作家,亚马逊新锐作家,大有熹望创始人。身体常驻新西兰,灵魂行走在世界各地,永远在牛逼的路上,一路狂奔,不屑回头。作品:《请尊重一个姑娘的努力》《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去一个陌生的城市,
最好的时候是年轻时。
十六岁时,我觉得我住在全世界最好的城市。
走在刮着沙尘暴的天气里,不妨碍心里想,天哪,这大沈阳城太美好了,看这宽敞的马路,这四通八达的公交车,看能逛上一天的步行街,看我家门口的小花园……那年有同学从外地来,心里想,呦,外省来的呀…那里有步行街吗?
后来,足迹中有了大连,有了上海,有了纽约,有了奥克兰,忽然间再想起自己的十六岁,故乡依旧是无可取代的,但那时的我是多么天真,以为自己居住的地方,就是宇宙的中心。
看《北京女子图鉴》一心想要在北京闯出名堂的陈可,从无名小卒一路摸爬滚打,那就是我差一点去过的人生,我对闺蜜小千说,换成我大学毕业那年没来新西兰,我一定会去陈可住的地下室,我会比谁都早起,比谁都努力,拿着煎饼果子去坐地铁的空档也用来思考人生。和男友分手?受人排挤 ?被炒鱿鱼?那都是可以慢慢捱过的苦痛,就算三五年后,北京最后没给我一车一房一户口,没关系,那也应该是青春闭幕的地方。
剧中佳佳喝多到站不稳,也没忘记在夜里高歌,“我觉得我每天在这个城市里面,就有一个声音在提醒着我,你别站着茅坑不拉屎,你得赶紧让自己优秀起来。”
“你别就这样离开北京。”在北京的人不懂我没在的遗憾。
我最重要的一段青春在奥克兰度过,那算是南半球的北京,让二十岁出头的我知道,不是每个城市都会对人无条件伸出橄榄枝,有些城市他不接纳我,有些城市我不适应他。陌生的城市,或多或少都不完全合人心意,你要在全新的阶级安排中挣扎,你要在饮食中体会酸甜苦辣,你要在另一种文化中做初学者,你要在复杂的人际关系间清醒独行,这城市从陌生变得冷酷再到柔和,你难过,你沮丧,你孤独,你煎熬,而你哭过了,你就成长了。
我在奥克兰住了三年后,终于带着一颗强大的心脏搬去另一个城市。奥克兰是我并不喜欢也并没有很喜欢我的城市,它给我很多看似难以跨越的沟壑:低起点,文化差异,语言障碍,各群体的歧视,无处消化的孤独,湿冷出租屋里的痛哭…
朋友的妈妈说,“真佩服你,我家孩子就不如你敢闯荡,让她一个人去哪里玩一圈,怎么都不愿意。”
我赶忙说,“阿姨您别这么说,当年和房东吵架一个人半夜拖着箱子找住处的事儿,现在的我再也干不出来了!”
那年我到底年轻,什么困难都是有趣的挑战,贫穷是能做苦力解决的,孤独可以用图书馆的免费借阅排遣,别人欺负我就握紧拳头还回去,什么危险的境遇里也想不到后果。一个年轻又不甘愿输的女孩,青春就是她奋斗的主力。那年的我小马达一样在江湖上奔走,好像不会老去,以为不会老去。
年轻真好,让我任了性也尽了兴,世界只有我和梦想,其他一切都是妖怪,我和房东吵架,我戳穿老板低劣的招数,我被无数只脚踏在头顶逆风往上爬,三年之后,青春耗尽,我潇洒地和这座城市告别,就像个体面的前任,在驶离他的那一刻郑重地说,奥克兰,你记住,是我选择离开,而不是被抛弃。
我还以为我会一辈子那般勇猛。但是不,我也有老去的那一天,是灵魂先比肉体老去,让我老去的是责任,是压力,是家人。
后来有过很多旅行,在国内和国外的城市落脚,再没有年轻时的那股朝气。
一个人去悉尼前那晚上胃因紧张疼到天昏地暗,感觉天亮时等待我的不是晴空万里的悉尼,而是暗无天日的撒哈拉…
和朋友结伴到上海和西安出差,缺乏歇息的我彻底对热闹的街巷失去了兴奋。
同闺蜜去基督城做背包客,在男女混寝的房间里彻夜失眠,心理比身体更先吃不消。
我更会想到我的父母和恋人,在我去的每一个地方,他们浓缩成一个挂在心上的符号。十八岁和二十八岁,心上装的,到底不是一回事,从前只想自由,现在束缚都是种温暖。
原来去一个陌生的城市,最好的时候是年轻时,年轻便不怕任何期待之外的故事。二十九岁快来了,如果不提自己过去的勇猛,也算是旁人眼中淑女一枚。再回想过去只是庆幸,我还好用尚且有勇气的年龄,去做了很多勇敢的事。
十六岁那年,我觉得我住在全世界最好的城市。十几年后的现在,身在远方,心向远方。
那年,我哪里也没去过。
现在觉得,人还是要趁年轻时去更多的地方看一看。
版权声明
1. 本文系新西兰天维网【天维伙伴】频道稿件,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2.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3. 作者在本网站上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
4. 作者发表在本频道的原创文章、评论、图片等内容的版权均归作者本人或标注来源所有。
5. 所有天维伙伴签约专栏作者与天维网的合作,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仅限于“内容授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