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优秀是教出来的
作者: 张老师
简介: 《奥克兰教育中心》创立于2001年,从事课程辅导(Year 1 – Year 13)、教育咨询、升学规划、留学辅导等服务,许多学生成功入读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牛津、剑桥等名校。领头羊课程UCAT(以前是UMAT)更引领众多学生入读新西兰和澳洲医学院。创办人张老师出版过《纽西兰的活泼教育》、《荷媚波光》等书,他也是《张氏心理学词典》中神经和内分泌生理学条目的撰稿人。张老师除了为本地中文报纸撰写教育专栏,十余年来每周二主持AM936电台的《优秀是教出来的》节目。微信公众号平台ID:besteduusa
联系方式: 09-6230366
关注二维码

学区制为主的中小学教育,“中学排名”有误导之嫌!

发布时间:2019-11-12 16:13:51
分享到: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说:“我相信,能被计算的,不一定重要;重要的事,不一定能被计算。”

这段话的原文如下:“I believe that not everything that can be counted counts, and not everything that counts can be counted. ”

大师把Count这个字的“双关语”奥妙发挥到了极致! 

1.jpg

这世界并非所有的事情都能、都适合加以量化,针对今年四月某私人机构发布的一个新西兰中学排名,一位在CIE剑桥和NCEA课程学校任教多年的资深数学老师认为“太可笑了”。

把“高学费、考试入学”的私立中学与“免学费、按学区入学”的公立中学摆在一起评比,将公校、私校、男校、女校、混合校、大型学校、小型学校、都会区中学、乡村或郊区中学通通列在一起大排名,本质上,这就是一件牵强且流于炒作的事情,排名第一或靠前的学校,是否有些“胜之不武”的感觉呢?

幻灯片-2.jpg

 “中学排名”引发众多负评!

 2019年4月30日,St. Kentigern College校长在关于该校学生参加“NZQA奖学金颁奖”的公开信中提及,那一份最近流传的中学排名真是令人震惊,她完全无法接受这种不客观的调研,校长使用了“Our response is that we totally refute their nonobjective research”这样的驳斥语气。涉及的机构回复校长的质疑,表示这个排名依据的数据来自学校官网和“教育审查办公室(ERO)”的报告。

校长则认为,所有计算的数据应该直接来自学校,以及NZQA、IBO、CIE课程之管理机构或主办课外活动的相关单位。

校长的公开信指出,2018年的NZQA奖学金考试,全国共有11名Year 13学生获得最高奖项的Premier Scholar Awards,St. Kentigern是唯一有两位学生入选的中学,该校还有两位学生获得学科最优奖,这两年来毕业学生申请国内大学及美国英国顶尖大学的成绩也异常亮丽。

您知道吗?St. Kentigern在整体排名中位列第27,另一所在华人心目中颇具分量的King's College则排在第18,无怪乎这两所学校的许多家长气到要炸锅了。

2.jpg

这一份排名公布之后,我接到了许多家长对于排名的质疑,有一位家长愤怒地表示,搞这个排名的目的很清楚,就是要吸引眼球,并不是真正想做一个客观公正的排名,坦白说,这个机构也不具备这个能力。

她质疑,课外活动、多样性等等都可以做为排名依据,量化的客观依据在哪里?有一位冷眼看排名的家长说:“大家看看就好,别太当真!适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学校。”

另一位不赞成以排名做为选校依据的家长表示:“选校时应该要考虑孩子的性格、孩子期待的发展方向、家长期待的发展方向、学校的人文环境特色等元素。”

有一位不在乎King’s College如何被排名的家长说:“儿子从King's毕业了,过了五年充实、忙碌、愉快、紧张的日子,我很Enjoy跟其他家长的互动,也感恩学校的安排和做为家长的那几年。由于孩子住校,让我磨合出了另一种陪伴孩子的方式,个人深表欣赏这所学校的特有文化。”

家长别误会了!我个人和上面提及的两所学校并无特别的渊源,更不是因为这两所中学的排名远不如预期而撰写本文,即使这两校的排名很靠前,我还是不认同对学区制为主的中小学体系做排名。

孩子具有多样性,家庭是多样化的,不同社区又各具文化特色,我们应该尊重并鼓励各学校发展出适合孩子们学习成长的特色。

尤其是,华人特别迷信排名,如果本地华人学生、国内来的国际生都一窝蜂地涌向排名靠前的学校,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对于学校发展和孩子成长的影响是负面居多。

以北京四中为首的10所著名中学校长曾经发表联合声明,反对任何机构在中国炒作中学排名。新西兰的校长们也反对排名,这是可以理解的,听说有些公立中学校长对这个排名大表不满。

家长们对“中学排名”传出许多负面批评,这证明了还是有很多家长朋友不愿意从众或随大流。

 3.jpg

外行人看不到“中学排名”的猫腻!

根据一个自媒体的报导,这一份引发争议的中学排名所依据的数据如下:

第一,学生获得新西兰NZQA奖学金或获得剑桥、IB奖项的比例(占35%);

第二,12年级和13年级学生NCEA、剑桥或IB成绩的大学入学门坎(University Entrance)达标比例(占31.5%);

第三,NCEA、剑桥和IB成绩获“卓越”奖励比例(占3.5%);

第四,可参与的运动选项数量(占5%);

第五,可供选择的艺术和共同课程选择(占5%);

第六,入读QS排名前20名的大学或8所美国常春藤联盟大学的学生比例(占5%);

第七,根据“教育审查办公室报告(ERO Reports)”评估的文化多样性(占11.25%);

第八,种族多样性(占3.75%)。

是的,表面上看起来这一份评估确实有凭有据,问题是,其中任何一项占比多少才合理?一些属于抽象的、定性的评估如何量化?回顾本文第一段爱因斯坦的名言,更让人质疑这个排名的公信力何在!

数据之后的猫腻在哪里?

以上面排名依据第一项的NZQA奖学金为例,NZQA奖学金的命题偏向于NCEA课程系统,有些学校非常重视这一项成绩,即使采用的是剑桥课程,也在学校里特别开办了“奖学金考试培训班”,并且鼓励优秀学生尽量参与。

有的学校则鼓励学生按自己的学习方式念好各科,不想让奖学金考试干扰到学生的学习节奏,学生应否参加奖学金考试,基本上采取了放任的态度,多年来与众多学生、家长的咨询中,我发现至少有几所著名的私立中学是这么看待NZQA奖学金考试的。

即使是公立中学,也因为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同,NZQA奖学金考试的获奖数目出现了悬殊差距。

此外,NCEA、剑桥与IB课程的奖项,其数量、获奖难度不同,摆在一起评比的公平性是否令人存疑?

排名依据的第二项问题最严重,数字高低的可操作性很高。

先谈谈NCEA的成绩通过率,有些学校的NCEA Level 1、Level 2通过率平平,Level 3的通过率则异常冲高,因为,学校只把有可能通过Level 3考试的学生算在Level 3的Pool(池子)里,分子与分母相近,Level 3的通过率超过90%是容易的事情。那些年纪、年级都挂在Year 13,学习不佳而只修一两科Level 3课程的学生,基于NCEA的课程及成绩考核弹性,把他们放在Level 2的池子里也可行。

真实的故事如下,有一年,在一个Decile 1的学校,不可能通过Level 3考试的学生都被放在Level 2的池子里,Level 3的池子里只剩下一个学生,他的Level 3通过了,结果,这个学校该年度的NCEA Level 3通过率是100%。

4.jpg

大学入学门坎(University Entrance)简称UE,现行入读新西兰大学的UE,NCEA Level 3 Achieved是必备条件之一,也是困难度最高的一个条件。

重视学术表现的学校,如果NCEA Level 3的通过率高,通常UE的达标率也高。不过,有一些NCEA Level 3通过率很高的学校,UE的达标率却很低,因为学生所修的NCEA Level 3课程是以Unit Standard的技能性学科为主,这些学科并非UE门坎所认可的,学生毕业后要升学,通常只能就读以技术培训为主的Polytechnic学校。

所以,如果将NCEA通过率的表面数据也放进排名,误差则大矣!

Auckland Grammar School(AGS)的一位主任表示,这几年有不少学生在Year 13之前转学到私校,这些学生皆视为“离校时未达到UE标准”的统计基础。

另一个特殊现象是,AGS普遍对学生的要求从严,NCEA校内评估成绩低于学年末External Assessment全国考试成绩是常有的事情。英式文法学校的菁英教育风格是AGS的传统,学校的开课也比较严谨,不可能为了方便学生申请大学而开设放水、造成学生学习懒散的营养学分课程。

 

我能搞“中学排名”,不为也!非不能也!

依据升学率或学业成绩即可做出“好学校”的排名吗?我绝不同意!

不过,有些统计确实有助于人们认识一些教育的现象和事实,相较之下,《Metro》杂志每年七八月双月刊对奥克兰地区中学的分析就有可取之处,这杂志往往会格外鼓励、肯定一些弱势学校的努力和进步。但是,如果依据争议性数据草率做出排名,甚至根据排名来褒贬学校之优劣,这是一个容易造成误导的荒谬举措。

学校的贡献和价值不能完全凭学生的“学业表现”下结论,很多事情不一定适合以定量的方法做评比排序,家长们不必迷信学校的排名。美国《新闻周刊》在一次为全美高中所做的排名,前50名当中,设有录取制度、考核筛选学生的学校占了37所。新西兰是学区制为主的中小学教育体系,不当的排名是否构成了对弱势学校的霸凌(Bully)?是否符合新西兰的尊重与平等文化?

5.jpg

《US News & World Report》是全球最权威的大学排名机构,个人熟识其中一位做了数十年排名的资深升学顾问,我也可以借着这个机构的专业能力,在新西兰玩起“中小学大排名”的游戏,不为也!非不能也!

因为,我期待新西兰的教育能拥有一个健康发展的空间。

【本文曾刊登于2019年5月4日之报纸专栏,原作者《奥克兰教育中心》张老师增修内容之后,授权《天维网》再次发表】

  *文中图片均来源网络


微信公众号平台 ID:besteduusa

QR Code_副本.jpg


  Skykiwi AD.png

进入专栏 点赞 ()


版权声明
1. 本文系新西兰天维网【天维伙伴】频道稿件,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2.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3. 作者在本网站上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

4. 作者发表在本频道的原创文章、评论、图片等内容的版权均归作者本人或标注来源所有。

5. 所有天维伙伴签约专栏作者与天维网的合作,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仅限于“内容授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