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优秀是教出来的
作者: 张老师
简介: 《奥克兰教育中心》创立于2001年,从事课程辅导(Year 1 – Year 13)、教育咨询、升学规划、留学辅导等服务,许多学生成功入读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牛津、剑桥等名校。领头羊课程UCAT(以前是UMAT)更引领众多学生入读新西兰和澳洲医学院。创办人张老师出版过《纽西兰的活泼教育》、《荷媚波光》等书,他也是《张氏心理学词典》中神经和内分泌生理学条目的撰稿人。张老师除了为本地中文报纸撰写教育专栏,十余年来每周二主持AM936电台的《优秀是教出来的》节目。微信公众号平台ID:besteduusa
联系方式: 09-6230366
关注二维码

难度最高的美国学医之路,它是一个可能的选项!

发布时间:2019-12-03 14:33:39
分享到: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招生主任说:“医生虽然不是每一个社区里收入最高的人,但不会为钱发愁,又受到整个社会的高度尊重。”确实,在美国当医生是一个非常风光的职业。

常常有家长问我:“孩子去美国学医好不好?”

回答之前,我总是先反问家长:“孩子为什么要学医?为什么选择去美国学医?做好准备了吗?”

家长最后会明白,去美国学医的挑战远比在新西兰或澳洲学医大得多。

 

从本科生到执业医师的漫长学习之路!

1.jpg

美国的医学院教育是四年的学士后学程。医学预科学生如果希望本科毕业后直接衔接医学院,通常在大三的时候就得报考MCAT(Medical College Admission Test),大四的时候则忙着申请手续。整个医学院的申请周期最长可以长达14个月,通常在入学前一年的6月份开始递交第一轮申请材料,申请者忙着填写申请表、撰写申请论文、准备大学成绩单。

各医学院从众多的第一轮申请人中挑选出一部分进入第二轮,进入第二轮的申请者被要求提交推荐信和更多申请论文,医学院再从中挑选优秀者参与面试。

接下来的半年时间,获得面试邀请的学生得飞往各地医学院参加面试,学校的正常学习势必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美国的医学院申请是一个非常耗费时间、精力和金钱的辛苦过程。

影响医学院录取与否的因素包括申请表填写质量、大学成绩(GPA)、医学院入学考试MCAT成绩、3-5名教授或科学家的推荐信、自我陈述(Personal Statement)、担任医院义工的服务记录、MMI面试等。如果幸运地获得面试通知,面对着严阵以待,随时等着要看穿申请人的面试教授或专家,你必须传达的讯息是,你的学习兴趣广泛、对医学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有帮助他人的欲望和热情、具备卓越且有效的沟通技能。

进了医学院就能稳妥地成为医生吗?看看这一连串的考试你就明白了。

在美国成为医生必须通过USMLE(United States Medical Licensing Examination)考试,USMLE分为三个部分。

医学院二年级时参加第一阶段的“基础医学综合测验(Step 1)”。

医学院毕业、申请住院医生之前参加第二阶段的“临床资料判读与疾病诊断(Step 2, CK)”与“临床检查操作技巧(Step 2, CS)”考试,这一部分以案例为主。

第三阶段考试在第一年实习医生(兼第一年住院医师身分)之后进行,内容涵盖医学知识和临床工作中的伦理、法律等问题,属于“临床医学综合测验(Step 3)”。

2.jpg

在美国,一路顺利从医学预科学位4年、临床医学学位4年到取得行医执照,此时的平均年龄是29岁。完成专科医师培训通常需要再延长2-5年。当初进入医学院时,如果有意直攻医学哲学博士,则需要额外延长3-4年。精挑细选出来的优秀学子再经历如此严谨、漫长的学医之路,美国得以执全球医学科研之牛耳,确实当之无愧!

 

华裔学生美国学医之路的挑战、变数和难度!

根据《美国医学院联盟(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s,简称AAMC)》的统计。2018年入学的美国医学院申请,将近52000名申请者竞争21000个入学名额,总录取率大约40%,剩下的60%则在下一年重新申请或放弃学医的想法。

针对2018年入学班,有一位华裔年轻人在本科最后一年申请了25所医学院,收获11个面试Offers,最终获得斯坦福、UCLA和芝加哥三所大学的医学院录取。署名Rose的家长发表了《考入斯坦福医学院:不同种族不同录取标准的终极体验》一文,批露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医学院录取政策。

例如,华裔、韩裔、印度裔等亚裔申请者被归类为Over-Represented-Minority(ORM),在申请人中属于占比过高的少数族裔,获医学院录取的难度较高;相反地,非洲裔、墨西哥裔是Under-Represented-Minority(URM),这类申请人不多,往往各种成绩也不如其他人高,但是,各个医学院为了追求学生组成的多元化,URM族群进入各个等级医学院相对要容易一些。

Rose在文中指出,美国从医学院新生、培训中的住院医师到执业医师,这是一个被政府和行业高度监管、控制的领域。医师和医学生的人数、种族分布都有一定的布局和规划,医学院对不同种族的申请人有不同的录取标准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美国高科技公司可以有一半以上的软件工程师是印度裔和华裔,但医生这行业就不太可能。美国种族的多元性决定了执业医生的种族搭配,医生要服务社区和公民,这个人命关天的职业有其根深蒂固的特殊性,导致医学院的入学申请把同一族裔申请者的竞争发挥到了极致。

3.jpg

多年前另一位华裔学生的申请案例如下,他的大学成绩GPA和MCAT考试都达到哈佛水平,一共申请了28所医学院,获得12个面试通知,最后被4所医学院录取。算算申请的开销,光是申请费就花了2800美元,再加上面试旅费,总开销在一万美元以上。

虽然进了医学院,终究还是和哈佛医学院擦身而过。还好,哈佛医学院同时寄来了一纸赞美、鼓励有加的信函,并欢迎他将来回到哈佛医学中心做研究或服务,总算相当程度地抚慰了他的落寞和失望。

有那么奇葩的一年,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的申请者中只有10分之1 获得面试机会,最后面试和录取者的比例是8:1,录取了10分之1里面的8分之1;算一算,这一年哥大医学院的总录取率就是80分之1,冷静想想,这是一种怎样的申请难度概念?每一年,完全符合哈佛大学医学院苛刻且名目繁多入学条件的申请人中,通常仅有3%获得录取。

美国有多少医学院呢?最新的统计是157所,其中从2015年开始招生的新设立医学院共有10所。美国个别医学院的录取率很低,为什么申请者的总录取率可达40%?

从前面两位申请者的案例可以看出其中的玄机。因为人人有希望、个个没把握,为了增加录取机会,每一位申请者平均申请25-30所,更不乏申请超过30所者,大部分申请者几乎可以把全美国五分之一的医学院都申请遍了。每一所医学院都有许多重复的申请者,当然导致个别医学院的超低录取率,很多申请者一人拿到多个录取,又造成某些医学院录取新生的偏低注册率。此外,华裔学生又得受到ORM的影响和冲击,因此,华裔学生的美国学医之路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变数和难度。

 

国际学生可以在美国学医吗?

国际学生可以在美国学医吗?答案是肯定的!

AAMC的一份数据显示,近几年申请美国医学院的国际学生,每年在1000-2000人之间,大约有300位获得录取。这个数字或许让有志前往美国学医的学子们感到振奋,实际上,其困难与挑战一点都不少于美国本国的申请者,你还必须和“来者不善、善者不来”的国际学生申请者做PK。

另一个不利的地方是,国际学生申请美国医学院的选校空间很小。医学教育是超高成本的投资,绝大部分公立或州立大学的医学院摆明了不收国际学生,虽然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医学院接受国际学生申请,包括了哈佛、耶鲁、斯坦福、哥伦比亚、杜克等许多名校在内,但是,这些都是最高度竞争且学费超高的私立学校。

4.jpg

目前美国有大约四分之一的医学院设有“本科/医学院连读项目”,高中毕业生在申请本科的时候,可以附带申请直接入读医学院,这个项目又称为《医学院直通车》,澳洲的Sydney、Melbourne等多所大学也设有这个项目,过去曾有新西兰学生在申请美国大学本科时获得《医学院直通车》的录取。

 申请这个项目的优点如下:

第一,通常本科加医学院可以在7年内完成,比正常的医学院学程少了一年;

第二,有些学校不要求学生参加MCAT考试,即使不能免,要求的MCAT成绩门坎也较低;

第三,大学学习期间的压力较小,学生不必为了申请医学院而拼命追求高分;

第四,免去了申请医学院经历第一轮、第二轮、面试的繁琐过程;

第五,对于申请美国大学本科的全面优秀申请者,即使是国际学生,在美国圆医学人生梦想的机会更大。

提供《医学院直通车》学程的学校中也不乏名校,例如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的The Honors Program in Medical Education(HPME)、常春藤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的Program in Liberal Medical Education(PLME)、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 San Diego)的Medical Scholars Program(MSP)等项目。这个项目的缺点是学生确定专业太早、医学院选校的选择性小、难以获得医学院阶段的奖学金,因为顶尖名校斯坦福、哈佛等不提供这一项《医学院直通车》申请,专心致志于医学院者只好暂时与这些超级名校无缘了。

因为语言和地域的有利因素,比起从中国去美国学医,无论如何,新西兰的学子们还是较具优势。今年我访谈过几位在美国大学名校本科就读生物学专业的新西兰学生,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美国的医学院,祝福这些年轻人“有志者事竟成”!

5.jpg

【本文曾刊登于2019年1月26日之报纸专栏,原作者《奥克兰教育中心》张老师增修之后授权《天维网》再次发表】

*文中所有图片均来源网络


微信公众号平台 ID:besteduusa

QR Code_副本.jpg


  Skykiwi AD.png

进入专栏 点赞 ()


版权声明
1. 本文系新西兰天维网【天维伙伴】频道稿件,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2.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3. 作者在本网站上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

4. 作者发表在本频道的原创文章、评论、图片等内容的版权均归作者本人或标注来源所有。

5. 所有天维伙伴签约专栏作者与天维网的合作,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仅限于“内容授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