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优秀是教出来的
作者: 张老师
简介: 《奥克兰教育中心》创立于2001年,从事课程辅导(Year 1 – Year 13)、教育咨询、升学规划、留学辅导等服务,许多学生成功入读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牛津、剑桥等名校。领头羊课程UCAT(以前是UMAT)更引领众多学生入读新西兰和澳洲医学院。创办人张老师出版过《纽西兰的活泼教育》、《荷媚波光》等书,他也是《张氏心理学词典》中神经和内分泌生理学条目的撰稿人。张老师除了为本地中文报纸撰写教育专栏,十余年来每周二主持AM936电台的《优秀是教出来的》节目。微信公众号平台ID:besteduusa
联系方式: 09-6230366
关注二维码

小留学生在新西兰,如何让学习和生活渐入佳境?

发布时间:2020-01-22 10:10:01
分享到:

每逢北半球的暑假、寒假,越来越多中国的孩子前来新西兰旅游或游学,短期入读中小学的又称之为“微留学”,他们或参团、或由父母陪同个别前来,其中有很大比例的家长带着“为移民或留学探路”的心态来到新西兰。值得关注的是,这一股“微留学”风气已逐渐向下蔓延到了幼儿园阶段。

 

越晚出国,学校和课程的选择性就越小?

图片1.png

事先了解新西兰独特的南半球学制是必要的,新西兰的中小学每学年分为四个学期,学年开学日在每年的一月底或二月初,大致是每上课10个星期就接着两星期的假期(Term Break),12月中旬开始就是含圣诞节在内的长长年假。新西兰大学前的教育是Primary School(小学)6年、Intermediate School(高小)2年、College(中学)5年,有些中学特别以High School或Grammar School称之。因为新西兰的孩子满5岁当天即可在学年中途入读小学一年级,中学毕业生的年龄大约是17-18岁。

多大的孩子最适合出国留学?如何才能保住中文基础?如何为进大学做好准备?是否该让孩子在国内多享受几年温馨的家庭生活?孩子是否具有足够的生活自理能力?……,留学是孩子选择过另一种生活的大事情,值得父母揪心的问题确实很多。如果以“为进大学做好准备”为优先考虑,若其它顾虑都能找到一个尚称满意的平衡点,那么,在国内小学毕业至初中毕业之间来到新西兰,日后的学业表现、职业成就和人生发展似乎较为顺利。

国内小学毕业至初中毕业之间足足有三年,哪一年出国是最佳时间点?这就要仔细评估孩子的独立性、成熟度、情绪管理能力、自律能力等等问题。家长咨询的时候,我会依据孩子的成长背景、个人情况(含个性、学业、英文程度、自我管理能力)、父母期许、家庭氛围、经济能力、未来发展目标等做为全盘考虑的基础。

有些父母或孩子坚持“学年结束或初中毕业”再出国,其实,既然决心出国留学了,这种义务教育阶段毕业证书的实质意义不大,徒然耽误最佳的衔接时机而已。念完国内小学,可以衔接新西兰的7年级第三学期;以此类推,初二上半年结束衔接9年级学年,初三上半年结束衔接10年级。如果在北半球是9月以后出生的“年尾生”,也不乏国内小学毕业之后来衔接8年级第三学期的例子。

图片2.png

按年龄计算,国内初三上半年结束可以直接从新西兰的11年级(相当于国内高一)第一学期读起,衔接上较为顺利。如果坚持初中毕业才来,那得衔接11年级下半年,这是最困难的衔接方式。在新西兰中学施行的NCEA、剑桥课程,11年级下半年第三、第四学期的时间大都用于准备考试、参加考试,此时新入学的学生直接入读下半年,但缺席了上半年,对于参加考试是一大难事。通情达理的学校往往让这样的学生暂时上10年级下半年课程,就当成是训练英文听说能力的“全英文学习适应期”。下一个学年开学时,学生没太大困难就直接进入12年级,否则就重读11年级。做为付费的国际学生,如果学校强制你按照年龄念哪一个年级,那是僵化且不合理的处置,学生有权利提出异议。

孩子越早来到新西兰,如果安排得好,改善英文能力的时间较充裕,选校空间较大,以热门学校Auckland Grammar School为例,国际学生要入读9年级,即使英文稍弱,也有可能被录取。英文程度大幅提升了,对于NCEA、剑桥、IB三大类课程就更有选择权,这个优势又进一步扩大了选校空间。

 

除了咨询留学业者,家长自己也要做足功课!

出国时间点、选校是否得当、三大类课程(NCEA、剑桥、IB)的选择、寄宿家庭、交友情况、是否额外安排监护辅导、是否沉迷于电脑游戏或社群网站、……,这些都是影响留学成败的因素。当然,最关键的首推孩子的英文能力进展,其次是孩子自己的学习意愿和自我管理能力。

很多家长迷信明星学校,总以为万里迢迢来留学,一定要读名气大的学校才值得。我更看重的则是孩子在这里学习、生活的过程,以及孩子上大学是否顺利、大学毕业以后的发展如何。另外,国际学生的家长常常忽略了对学校里的“国际学生部”做评估,对于独自来留学、没有额外监护人的孩子,这个部门太重要了。“国际学生部”的工作包括安排寄宿家庭、做为学校与家长的对话窗口、学生课业与生活关怀、学生签证处理、学生急难医病协助等等,它等于是离家孩子们的“避风港”。

图片3.png

奥克兰Onehunga High School国际部的负责人陈老师在这里服务了26年,她是本地资深的中文老师,也是奥大中文教师培训课程讲师。很多华人国际学生因为毛利裔、岛裔学生比例略高而错过了这所学校,其实,在陈老师和国际部团队老师的努力之下,这里的国际学生感受到春风化雨般的温暖和爱,他们的困难随时得到协助,学习情绪稳定,国际学生接近100%能获得新西兰大学的学士课程专业录取。多年来,这学校里始终有许多来自德国、日本的交换学生在这里一次待上几个星期到半年。

有些留学业者告诉我,站在专业的、对孩子最有利的角度,他们曾经多次向有意留学的华人学生推荐Onehunga High School,有些家长表示迟疑,甚至因本地移民朋友的介入而作罢。想想看,以中文学习都成绩平平的孩子,一下子转换到全英文教学环境,如果选择了学习压力大的学校,那种挫折感、压抑感、无力感和失落感是多么地可怕,势必对自信心产生致命的打击,十多年来我曾经辅导协助过多位这样的学生。也有些在国内顶多属于中段班的孩子,他们在Onehunga这所中学找回了学习的信心和热情,最后都从奥大、AUT、梅西、Otago等大学毕业了。

10年前,有一位在Onehunga连ESOL英文都念得很挣扎的男孩,有移民朋友建议他转去King’s试试看,我私底下告诉男孩的父亲:“转学去那里,那可不是读不下去,而是活不下去。”两年前有一个女孩以国际生身分毕业于南区乡下的一所公立中学,去年在奥克兰大学大一升大二时顺利进入医学系;乡下的纯朴环境、学校的关照、优质的寄宿家庭、全英语的环境,再加上女孩自己的努力和优秀,她终于有机会走上梦寐以求的医学人生之路。

 图片4.png

很多家长认为让孩子念一般人所认定的名校,与更多积极上进的同侪一起学习,对孩子的激励与提升较为显着,确实有很多孩子适合做这样的安排,我个人审慎同意这种看法。不过,家长朋友们也要斟酌孩子的实际情况来选校,给孩子一个“以时间换取空间”的进步空间。请记住这一句话:“某一个人的成功之路,并非每一个人的成功之路。”

从奥克兰到整个新西兰,像Onehunga这样适合国际学生、特别关照国际学生的中小学还很多,而且,有越来越多的华人老师在“国际学生部”里担当重任。令人敬佩的是,许多照顾、辅导国际学生的华人老师展现了出色的工作能力和热情。

留学等于是把树苗连根拔起并移植到另一块土地的过程,别指望它一下子就茁壮茂盛,先让它存活下来再说。留学是改变孩子一生的大事,除了咨询留学业者,家长自己更应该要做足功课。

 

父母陪读是趋势,亲子一起成长是美事一桩!

有个中年爸爸告诉我,几年前在国内算一算,努力了大半辈子,那时的总资产够他全家人到新西兰来生活几年。毅然决定让儿子先入读新西兰本地的小学,太太以陪读的身份一起来。“那您呢?怎么也长住下来了?”“哦!我是陪读的陪读。”陪读的陪读?原来,陪读的名额被老婆占用了,他改以学生签的身分去语言学校学英文。申请移民的手续很顺利,不久之后他们全家都拿到了PR身份。

目前在新西兰,陪读的家庭不在少数,因为,太年幼的孩子单独长期离开家,对父母和家人、对孩子都是一种考验和挑战。即使孩子的意愿很强烈、个性很独立、生活自理能力很好,太早离开父母也存在着风险。尽管新西兰政府规定11岁以上的孩子不一定需要父母陪读,他们可以在教育部特批的中小学里留学,中学留学生由父母之一在这里陪读的情况却越来越普遍。这是一个持续看涨中的小留学生留学趋势,在不违反陪读签证的规定之下,亲子共同拥有一段在异国他乡沉淀下来、一起成长的时光,诚然是人生当中的美事一桩。

图片5.png

 盼望陪读的家长朋友们要用心体验新西兰父母在教养方面的优质理念,千万不要错把自己变成伺候小太阳、小公主的仆人,亲子互动的观念一定要与时俱进。最后,特别和小留学生的家长们分享一条铁律:“小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要渐入佳境、更入佳境,不能妥协的事情是──全力学好英文!”

【本文曾刊登于2019年10月19日之《中文先驱报》专栏,经原作者《奥克兰教育中心》张老师授权《天维网》再次发表】

 *文中图片均来源网络,版规归原作者所有


微信公众号平台 ID:besteduusa

QR Code_副本.jpg


  Skykiwi AD.png

进入专栏 点赞 ()


版权声明
1. 本文系新西兰天维网【天维伙伴】频道稿件,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2.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3. 作者在本网站上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

4. 作者发表在本频道的原创文章、评论、图片等内容的版权均归作者本人或标注来源所有。

5. 所有天维伙伴签约专栏作者与天维网的合作,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仅限于“内容授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