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Apple妈咪视角
作者: Apple妈咪
简介: 从中国到澳新,从辞职到三娃妈咪,从新移民到海外创业,连载更新四年移民路的育儿微信公众号“Apple妈咪视角”。

“健康”的亲子时光,为什么就容不下个抖音?

发布时间:2022-08-23 10:01:17
分享到:

01

抖音之火,早已经烧出了中国。

即便在新西兰这么个遗世独立、人口仅四百多万的小国,抖音刷刷都相当有看头:在大学宿舍里群魔乱舞、装扮光怪陆离的学生们,在邻家小草坪上背着镜头跳踏步舞的小姑娘们,修车铺子里毛利小兄妹的恶搞闹剧,附近火锅店里拉面师傅的绝技,在自家车库里自导自演自娱自乐的各色人种小哥哥小姐姐……

对了,千万别以为抖音是我们华人的领地,至少根据我的所在地奥克兰,抖音国际版给自动推荐的视频里,洋人、毛利人、日韩东南亚等其他亚裔生产的内容占到了六成以上,大家争相挑战的英文搞怪套路同样层出不穷。

从此,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抖音。

正当我自以为捡到了宝,开心地跟孩子们分享刷到的那些笑疼肚子的小视频的时候,忽然意识到微信里密密麻都是“抖音,请放过孩子”,“抖音是如何毁掉我们的”之类的文章。天呐,呆海外真是“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国内的小伙伴们早已经完成了从好玩到沉迷、从思考到判断、从上瘾到淡出的全过程,我们这撂在南半球,还刚开始起劲呢。上个周日,邻居家的洋人妈妈,来我家里串门子、接她家娃的时候,还专门请教了我Tik Tok(抖音国际版)怎么下载,我一边教他,一边跟她刷着玩了会儿,期间憨笑不已。

怎么一转身,这就变成了毁掉孩子、甚至是毁掉心智健全成年人的精神鸦片了?

说鸦片,我们通常指代两个基本特质:

1. 参与过程除了让人产生快乐的化学成分外,没有任何实际价值。

2. 参与时快感爆棚,结束时怅然若失,以至于让人欲罢不能,沉溺于短期快感。  

抖音,是鸦片么?

 

02

网上有个段子这么说的:别人拍抖音赚了几百万,而你只能在床上笑出猪叫。

很多人深以为然,渐渐从带着欣赏刷抖音变成了带着批判刷抖音:为什么人人都长那么美?为什么个个都能唱会跳?怎么就能套路创意那么多?怎么轻轻松松就能网红赚大钱?越刷越感叹,自己简直就是个只会吃饭睡觉刷抖音的废物。

我质疑出产这段子的人,用心险恶。

曾几何时,我们忘记了,自己也曾是个对他人的精彩和美好,充满欣赏和祝福的孩子。

和孩子们一起玩抖音,是最近一个多月的事儿,场景一定是亲子共刷(家里6岁和8岁的两个哥哥,还没有到达我认为可以自由使用电子产品的年龄),通常只在周末的两天,我会每天跟他们一块儿刷个20分钟左右。

我发觉,孩子玩抖音的方式,跟我截然不同。

首先,他们几乎每个视频都会反复看个3、5遍,才会考虑刷下一个。

其次,几乎每个视频,他们都想点赞,即便是那种根本就零点赞的新手视频,他们也会说,还挺好的呀,妈妈给他点个赞吧。

最后,就是相比于刷新的推荐视频,他们更爱反复去看那些曾经看过的、点过赞的视频,以及那些视频的作者新制作的视频、还要拿给爸爸看、妹妹看、爷爷看、奶奶看……

换句话说,孩子们简直就是标准的“三好粉丝”,爱点赞,爱关注,爱转发。

最近,我还开始鼓励孩子们给他们喜爱的视频写评论,对于在海外长大的他们来讲,这倒是个绝好的锻炼他们中文的机会。

这个参与过程让我相信,抖音的内容绝非没有实际价值,存粹寻开心。起码,它让我和孩子们有机会、有途径去欣赏和赞美他人,这实则是一个重要的社会技能。在任何生活场景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比自己精彩的人。欣赏和赞美,而不是质疑或试图去遮盖他人的光芒,是我们保有自信和豁达的基础。

蒋勋先生说,生命应该学会彼此欣赏,越是我们自己成为不了的那个人,越会触发我们的赞美。就好像人人都以为李白杜甫互相看不上、彼此嘲讽,实则他们最为欣赏的正是对方;又如薛宝钗和林黛玉,人人都以为他们是情敌,定势不两立,不共戴天,可事实上,宝钗最照顾的人是黛玉,黛玉最赞许的人是宝钗。

抖音上那么多精彩的普通人,随着孩子,以他的进度和态度,存豁达和欣赏之心,给那些陌生人点赞、给那些个可爱的小品写下点什么、一起傻笑一块哼唱的亲子相处,感觉其实好极了。即便偶尔坐在床上笑出猪叫,也是对那位精心编排的陌生人,最完美的肯定。

当然,抖音内容的价值远不止于此。至少对于在新西兰长大的华人孩子来说,这简直就是个近距离观察中国大千世界、社会人文、最新潮流的万花筒。我所熟知的祖国多彩世界,对我的孩子们来说,原是亲切却陌生的。不少内容可以开启亲子间的讨论,让我们拥有许多崭新的共同语言,当然,还有全家一起又哼又摇的共通“神曲”。孩子们惊叹,自己的家乡原是个那么多元化、有趣、精彩、无奇不有、能人辈出的地方。

 

03

诟病抖音的第二个风向,是说上瘾后人们容易沉溺于容易得到的短期快感。

我想说,这倒未必都是抖音的错,而是刷抖音的人出了毛病。一个人若想要颓废,方式有一万种,无节制地刷抖音到天荒地老,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身边不少朋友,手机里都装有抖音,碎片时间刷一会做消遣,但要说沉迷上瘾,刷了就停不了的,我还真没有遇见过。可能成年人的朋友大都有自己的生活事业重心,根本没有大把大把空虚的功夫。

只是,我们的孩子会不会沉溺于抖音?

确实,孩子们的抵抗力要比成年人差许多,他们往往还没有发展出足够的抵御诱惑的能力。

无论是抖音、电子游戏、还是卡通片,都属同质,能够迅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高频被动接收而造成兴奋,进而让他们对那些低频的、需要主动付出的满足(比如读书、构建玩具等)失去耐心和兴趣。

然而即便如此,我从不认为,把电子产品从孩子的世界隔离出去就是好做法。毕竟,我们自己都天天抱着手机,在电子产品当道的今日世界,孩子对这些东西的接触和认知,不仅是无法避免的,甚至是必要的。

这种时候,也许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给孩子设定一个稳定合理的电子产品使用规则。比方抖音在我们家“上线”后,使用规则是仅在周末,每天可以跟爸爸或妈妈亲子共刷20分钟(也便于父母适当过滤不适合孩子的内容)。

第二,这也是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孩子增强他自己人生的意义感,减少空虚。

说到底,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并只想获得快感,还要追寻意义。

有时候我们做家务、辛勤工作、带孩子……过程没有一丁点儿的快感,但只要想到这个过程能够给家庭、公司和孩子带来价值,同样幸福感满满当当,远超过快感所能维持的短暂乐趣。

若你的孩子深陷抖音或其他电子产品,很可能是因为他生活的意义感不足,急需要快感来填补。看起来,我们的孩子有很多功课在做、有很多兴趣班在学、有很多乐器要练,他们的意义感爆棚了么?

只怕远不是,做功课、兴趣班、练乐器……其实并不能给孩子带来,自己正在为他人创造价值的感觉。而对他人有用、被他人需要,以及贡献感,才是造就我们人生幸福感和价值感的核心指标。

因此,在分派给孩子们家务活之外,我最近找到的另一件帮他们刷存在感的事儿,就是鼓励他们自己拍抖音玩儿。

我当然知道,如今抖音上能刷到的萌宝个个能说会道、能歌善舞,而自家的孩子跳舞唱歌演戏,没一样会的,根本没有任何出彩。

然而,对孩子们来说,满足感的门槛其实非常低,做一个能够让远在祖国的外公外婆发笑、能让邻居孩子的妈妈点个赞的小视频,就够他们兴奋上天,这跟成人世界里的功利思维没半点干系。

由于抖音的制作门槛不高,即便是没多大才艺的孩子,通过音效修修剪剪,自己看起来也还挺好(当然与那些能被人们刷到的推荐不能比),所以孩子们其实很容易从中获得成就感,特别是当他们看到能有百来个陌生人浏览他们的视频(对孩子来说已经是巨额,尽管对抖音来说只是最小推荐基数),还能有亲朋好友给点的赞。

我家孩子不练乐器,但是我想若是有在学习乐器的孩子,不定期制作个小作品,能转发给家人亲戚朋友看到,能有抖音自动推荐的百来个陌生浏览,再加那么几个点赞。对孩子来讲,恐怕也是提升他自己学习意义和动力,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过程不只是亲子同乐,更不失为一个让孩子去认知他人需求、理解价值创造的小型社会实践。

抖音之“毒”,既然能扩散到全世界,我自然也不怕你散播到我家。

 

进入专栏 点赞 ()


版权声明
1. 本文系新西兰天维网【天维伙伴】频道稿件,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2.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3. 作者在本网站上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

4. 作者发表在本频道的原创文章、评论、图片等内容的版权均归作者本人或标注来源所有。

5. 所有天维伙伴签约专栏作者与天维网的合作,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仅限于“内容授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