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栏名称:我的新西兰
- 作者: 托尼
- 简介: 公号《我的新西兰》,这个我,其实可以代表每一个在新西兰的华人,并不仅仅是我自己。因为对人文故事一直以来的热爱,在这个人生阶段,我的小理想是做一个海外华人人文故事的公号,突出真实,即便因此而不完美。感谢第一年(2017年)就有100多位作者通过这个公号和读者分享了自己的感受,期待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一起记录生活。
作者:属龙的熊孩子
来源:我的新西兰(ID:myNZtrip)
你有没有好奇过,为什么每次奖学金奖杯等等都是被中国孩子带回家?其实,这种攀比的精神是中国孩子从小养成的。当然了,仅仅是攀比学习成绩可是远远不够的。即使在远离祖国几千里的新西兰,我们还是非常看重一个人的家庭以及学校背景。
为了供孩子上私校勒紧裤腰带的中国家庭也不少。其实“供”这个用词我还是觉得蛮有趣的,因为每当听到这个词我都会想起供奉。对中国人而言,把孩子送上好学校是不是就等于是供奉神仙?
我小时候的好多中国朋友都是和我一起在R区(偏差一点的区)长大的。但是随着我们的长大,我们的家长也开始为我们寻找更加绿油的广阔的草原了。孩子嘛,都是愚蠢的。而我比同龄的小孩还更加愚蠢。
我的朋友一个一个搬到好的区,好的公立私立学校, 我自己也搞不懂。我记得有一个朋友搬走的时候,我问了她,‘你会不会想我们?’ 她的回答至今还让我心疼 :‘我等不及要离开这里。’
我的朋友一个个的都往私立高中奔了,还有澳洲奔了。我却依然待在了这个相对差的公立高中。很多人也问过我的父母,为什么不送我去好点的学校。在他人的眼里,我的成绩在公立学校就是浪费了。
很多大人也怀疑我是想在矮子里充高个,可是最终我还是坚持留在了在这个公立高中。然而,每年年底等他们孩子一个一个来求我给他们补课的时候,我觉得挺骄傲的。
孩子就是愚蠢。
我渐渐地也忘记了失去老朋友的心疼。
当然了,我也在公立学校遇见了和我一样,已在这里扎根的新朋友。我们这伙孩子出去玩的时候算钱可是一分一毛地记着。我们所谓的生日Party也就是每个人出 $2.10 在超市里买个打折蛋糕,在广场上用从寿司店顺来的一次性筷子切开。
每次见面都是穿着一样的丅恤衫和裤子,冬天也就再多件夹克衫而已。九年级第一次一起照相时穿的衣服,直到毕业照还留着呢。每一次出门都会有同学因为没有电话费了,急急忙忙地借别人的手机给父母打电话,搞得一脸狼狈。这样我们也都习惯了,大家也会因为自己这副熊孩子的模样开玩笑,自寻开心。
我愚蠢就愚蠢于以为我贵族学校里的朋友也是这样过日子的。在他们眼里,校服就是地位的象征。钱和家庭不是一切,但是也是他们朋友之间重要的一个角色。一次次参加别人的party,逞能地喝着酒,把虚胖的钱包拿出来显摆。无论是一身上下的名牌,父母开的车,还是住的房子,对他们来说这些小细节都事关重大。
我们成长的环境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很大。我在这个所谓差区的公立高中学到了,就算有单亲妈妈,拿着政府补助,没钱坐巴士回家,在真正的朋友之间根本不算事。那要说到那些曾经和我在一起的朋友,我只能说,他们有些人学到的仅仅是怎样用钱来掩盖自己的自卑。
现在,我们所有人都熬出了十三年准备要上大学了。
大部分中国父母把大学视为最后的拼搏。如果你的孩子成绩还说的过去,那至少也要送到奥大或奥塔哥吧。判断一个人有没有尽到做父母的责任,首先要看他的孩子选的大学专业了,孩子是否有教养,有礼貌都是次要的。
选专业也有说法,最难上的最难毕业学校最有名气的才是最好的。比如说,你的孩子要是上了奥大的工程那可了不得,工程入取300分,满分是320,而且还是在新西兰最有名的奥大。要是能上奥塔哥的牙医科,那可是更加的厉害,因为学牙医是被大家默认的最难学的科。要是你打算学商科,科学,那根本跟他们不是一个档次。
但是新西兰再怎么说,也还只是新西兰。在有些大人眼里,能上澳洲去读大学,那可才是最有实力的。让孩子去澳洲上大学的父母一定是好父母。
如果你向别人炫耀自己的孩子将会去澳洲上大学的时候,别人的官方回答就是:‘澳洲?’ 他们质疑的口气会让你的成就显得更加高尚。‘你的儿子要去澳洲?哇我真羡慕你,儿子太争气了!’ 说完了大家一笑,然后就继续边喝早茶边八卦了。
在我这头,我的那些朋友也都是想去纽约,澳洲,伦敦,学医,学工程,等等。我记得有一次我的一个朋友正在兴高采烈地向我描述他想要去的伦敦大学。我当时很无情地打断了他的表白,问了一句:‘学费怎么办?’ ‘那当然是我父母出。’
这句话当他那么理所当然地说出了口,我才意思到我的问题有多么愚蠢。站在我面前的这个朋友,可是勉强拿了奖学金去了私校,而且父母为了让他能融同学圈里,还买了新车,新房子,名牌鞋。为了能体会私校的生活,已经付出了这么多,再去个伦敦又算什么?
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我选的大学就是Unitec。其实Unitec能叫大学都已经很勉强了。连我公立学校的哥们都觉得去Unitec 有点过分了。我去Unitec当然也是自己已经决定好了,我想我更没必要给你解释我为什么要去一个算不上大学的大学了。(编辑备注:因为只有Unitec有作者想读的专业)
可是亲戚朋友没这么通融,面对每一个张阿姨李叔叔,我都要解释一遍,我为什么选了Unitec,而就算说了他们还是不理解。我这样的成绩,已经被奥大录取了,却要去那样的学校?对他们而言是不可理喻的。
他们要是说的好听点就是:‘你去unitec也行,反正我儿子至少也得上个奥大。’ 要是熟人就会直接对我妈说:‘你对你女儿太不负责任’ 或者 ‘好好的孩子你就让她读个医呗’ 之类的话。我上unitec 看来不是我自己的事,也是往我妈脸上抹黑。别人觉得我上unitec就是耍小孩子气,我妈也不好好管管我。
但是依我看来真正耍小孩子脾气的才不是我。虽然面对亲戚朋友我得咬着牙,但是我心里想的话可不少。我虽然还不敢说自己看透了别人,但是我心里清楚,没有几个十七岁青少年会为了什么理想,世面,去悉尼,纽约,都是借口。
真心话就是,出了国门就没人管了。没有人在你耳边嘟囔,也没有人总是催着你早点回家。父母给你钱,你负责花就好了。无论是买十几块的精美咖啡,还是天天去夜店,你只需要懂得去享受大城市的节奏。
在奥克兰,这些名校和私校的孩子已经习惯了学校带来的贵族感,我感觉我的朋友也是一样,以为奥克兰已经驾驭不了他们了。去什么法国,日本,英国,也是为了寻找那种大都市的生活。可能我们这些奥克兰的农村孩子也比不起他们了。
我可能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但是我才不信一个十七岁孩子会因为什么名誉而如此在意自己要去的大学。当然了,他们父母愿意花钱让他们出国耍小孩子气,那我还多说什么呢?
中国父母就是这样吧,教育,实力,未来,拿钱能买到。攀比精神虽然能鼓励我们去提高,但是有的时候攀比也是没用的。本来只是为了成绩去好学校,到头来没想到比的原来是金钱。上了好的大学也不一定就能出人头地。
我自己既然想开了,那我也不用太在意别人的想法了。不用太费力去和别人比,自己就专心自己的事吧。这么长时间,我妈妈一直都是站在我这边的。‘真正有实力的人去哪都能有成就’是她的口头禅。所以,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谁能熬出头还不确定呢。
其实呢我也不应该说大话,但是就这一次,我就放肆一点吧。十年后我现在所说的这一切也都不会算什么,你去的私校和公立名校和我去的所谓差区高中也没有区别了。我也不用用我去的大学来证明我的成就。
我现在不用拿钱去做朋友,以后也不用拿大学的名声去拉近关系,我认为靠实力闯出一片天才是真的值得佩服的人。我是带着我的那份执着坚持着。再等十年,我会依然微笑。
-2017 年8月,17岁的我
作者:属龙的熊孩子
后记:
作者是一位新西兰长大的华人孩子。我是在一个本地群里认识了她的母亲,她有些疑惑的将女儿的博文转发到群里,问大家:“我到底是不是对孩子不负责?”。群里有人质疑,有人支持。
这是一个很难说对错的问题,但这位妈妈能培养一个很少回中国的孩子有如此的中文水平,这本身就让我觉得了不起。其次,在学校和专业没法取得统一时选择专业,这谈不上对错。而这个女孩子能在17岁时有如此独立的思考和坚持自己的决心,确实不多见。
在奥克兰大学和UTEC之间做选择,似乎本不应该是问题。成人总会以过来人身份为孩子做出选择,虽然这里面有理性的一面,但我总觉得有些说不清的东西在里面。各位读者,你怎么看呢?
--END--
校稿 | 托尼
排版 | ELAINE
我的新西兰(ID:myNZtrip),
每个人心里都有值得珍藏的时光,
讲述你的故事,谈谈你的人生,留下你的思考和足迹。
版权声明
1. 本文系新西兰天维网【天维伙伴】频道稿件,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2.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3. 作者在本网站上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
4. 作者发表在本频道的原创文章、评论、图片等内容的版权均归作者本人或标注来源所有。
5. 所有天维伙伴签约专栏作者与天维网的合作,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仅限于“内容授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