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栏名称:新西兰那些事儿
- 作者: 新西兰那些事儿
- 简介: 我们甄选天维论坛各个版块的精品网友撰文以及帖子,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让千万网友触摸一个有温度的新西兰。
作者:天维论坛匿名网友
最近看了不少关于移民澳洲的帖子,大家都发表了不少看法,包括一些已经移民澳洲的朋友,在这里在下也根据自身情况探讨一下为什么我选择不移民澳洲,毕竟这是一个深思熟虑和考虑了三年的问题,经过了很多的考察和实践。
LZ是老华侨,父母一代就开始在新西兰生活,自己不是在这里出生的,感觉和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的人也差不多。例如可以简单写一些毛利语,可以和kiwi谈论比较深层次的当地历史,偶尔也能冒出一些kiwi accent,但大多数时候还是希望能speak plain English, not keen to chuck on the kiwi hat and take the piss outof the bloody things, eh?
也许很多人想问的是标题既然说了是财务自由,那么当然需要解释一下LZ是如何变成财务自由的,而且,既然财务自由为什么又那么纠结是否移民澳洲二最终又放弃了?
首先,很感激自己父母和岳父母对小家庭的支持。和老婆10几年前开始创业,双方父母这十年来大概一起支持了300万纽币左右的资金,大部分投入了自住房和投资房,很小一部分进入了生意。所以说,第一套mortgage free 的房子非常的重要,因为有这套房子才能开始和银行抵押借更多钱买房。
大概从08,09年开始投资房地产,平均每年一套到两套的买入吧(不是全款,大概百分之30到40的首付左右吧),大概到17年底18年初停止,因为最近感觉房市不太好,不太想投资了。投资的速度根据生意的现金流来取决,一开始几年投资的少一些,后来生意渐渐做的比较好,有一段时间接近7位数的年收入,所以买投资房的速度会快一些。
明年决定退休了,因为生意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在工作中什么高血压,脱发,各种问题都来了,想想还是健康和命跟重要。这几年就开始琢磨着想去澳洲看看,做点什么。
大致盘点了一下家产,Net Equity过8位数一些,当然是低8位数,而不是高8位数。最大头的价值都在投资房里,包含了父母给的钱,这几年的生意收入还有这些年的capital gain。Equity和债务的对比是60:40, 银行还是经常联系还想借出更多的钱,也许觉得我生意收入比较高,算是优质的客户吧。如果想继续贷款估计可以到70:30这样的比例,但是不想继续借钱了,因为觉得高负债风险也高,对未来几年的经济不太确定。
因为明年退休的原因,可能需要restructure一下房产组合。因为买的房子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一块地上好几个unit的这类,另一部分是有一些面积的。土地上有multiple unit的房产大概gross收益能达到4点几不到百分之5的收益,而有土地的这种收益不太好,需要倒贴钱。在想当下是否需要处理掉还掉一些贷款。太太是学金融的,不赞成我的想法,觉得应该还是hold住等待长期发展。基本上计算了一下,如果不restructure大概一年gross income 几十万,restructure后所有物业平均收益达到百分之4左右,会产生大几十万的gross income,不过除去最高税率百分之33以后,剩下的并没有想象那么多。因为LZ做的生意很干净,不存在偷税漏税问题,也不准备偷税漏税。因为在个人财产价值到达一定比例后,偷税漏税的风险是得不偿失的,而且每个生活条件还不错的人,对社会都是有纳税义务的。
以上就是LZ的一些个人介绍,所以并不是富豪,只是一个来新西兰比较早,在婚姻,家庭,事业上运气还不错的一个人,勉强做到了自己觉得小确幸的财富自由。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达到8位数的身价后不向9位数发起冲锋呢。个人觉得8位数的初级到9位数是一个大坎,这个已经超过了个人的努力范围了,需要的是奇遇,例如发明了一个改变人类生活的什么的。身边遇到的有这个身价的可能高8位数或超过9位数一点点(我说的是纽币9位数)的人也就几个人。大多数都是国内来的朋友,例如在国内是上市公司董事家的孩子。新西兰就认识两个,一个刚去世的企业家和另外一个电脑行业的,哈哈,表人肉。至于像Eric Watson,OwenGlenn这些都是传奇人物,只听过他们的传奇故事。我猜我们的前Prime Minister Key先生也没到9位数的身价吧。
财务篇
好了,上面介绍完自己的一些背景,说说为什么要想去澳洲。财政上是一个大的吸引力。以前做生意的时候其实没想那么多,整天就是忙怎么赚钱,有了钱就是买投资物业,其实并没有想到风险,所以基本上就是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了一个篮子里。
最近这一两年想到了退休,虽然40岁的人退休有点早,但是就是不想工作了,觉得应该享受一下人生了,毕竟如果我们一个人有80岁的寿命的话,还有40岁的人生不能钻进钱眼里,需要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了。
突然发现,新西兰真不是一个把所有鸡蛋都放在房产市场的好地方。
第一,这个国家越来越劫富济穷了,这次的资本盈利税就是一个例子。我自己是觉得不太公平,例如我从生意中赚出来的钱已经是交过税的血汗钱了,接下来投资进房地产市场的房租交税我也ok,但为什么增值了我还要交税?虽然这个税暂时不进行,但是一个良好的投资者必须有好的嗅觉,把一部分甚至是一大部分资产转移出新西兰不仅仅是我包括我身边很多认识的人的一个考虑因素。
第二,新西兰接下来的经济我认为5到10年内都不会太好,这不仅仅是房市,包括整体的投资环境,反洗钱法的成立本身就是反资金流动的法律。虽然在下收入比较干净,不太受资金转移影响,但大多数资本有一定的投机性,对法律不太健全的地方会天然有一定的偏爱,毕竟高风险高回报嘛。
第三,新西兰的政治不稳定因素。所谓不稳定,是指新西兰其实也是一个政治挺腐败的国家,这里指的是政治腐败,而不是金钱腐败,因为个人经历也不在这里多说什么,但两者对投资来说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
问题是,说了那么多,LZ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套现出大笔资金在澳洲能做一些什么。平均每年去澳洲大概四次,包括度假,考察,还有一些公务。但是发现澳洲的房地产也并不太有趣,资本利得税,印花税,还不如新西兰呢,股市一样平稳,投机不是我等的能力之所在,这个问题就是当你有资产到了澳洲怎么才能摆脱百分之4这样平庸的现金流收益的烦恼。假设新西兰的房市在接下来5年内没有任何增长,那么LZ现在的收益就是百分之4,然后让租客支付房贷。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意识到,投资房的房贷interest deduction越往后其实是越少的,因为你越往后本金支付的越多,而本金是不能被rental income deduct的。如果长期来说房租不大幅度增长,房子的capital gain又有限的话,房地产投资其实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还有,LZ不太相信房地产市场能够无止境的没10年翻一番这样的进行下去。虽然90年代到现在是走过了不少的大幅度增长的周期。
所以总结一下第一点不去澳洲的原因,资产转移很困难,因为澳洲对类似的资产并没有更好的投资回报率,例如LZ的房产投资。
教育篇
当然,有人会说,去澳洲是为了孩子的教育。之前有位朋友写了一篇从Hamilton去Brisbane居住的心得,其中提到了比较崇尚公立学校的想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公立也好,私立也罢,都只是一种选择。LZ是崇尚私立教育的,孩子现在在中区的私立学校上学,从Year 1就开始私立,学费貌似三万或者不到一点吧,不过加上各种课外例如钢琴,中文,骑马,网球还有其他一堆补习估计一年大概5到6万的教育支出吧。
LZ在澳洲比较喜欢四个城市,Sydney,Melbourne,Brisbane,GoldCoast。如果是从居住来说排名是Gold Coast,Brisbane, Melbourne,Sydney。
从居住上来说Gold Coast是首选,但是貌似Gold Coast没有好的私校。Brisbane是一个挺好的城市,就是比奥克兰夏天热了点。和奥克兰相反,Brisbane的doubleGrammar都是私校,而奥克兰的double Grammar都是公立学校。选择私校的原因其实还是一个阶级问题,而阶级这个词,在我理解中就是你身边的圈子什么样子,你就随大流呗。无所谓上流或下流,但你身边朋友的孩子都上私校,你孩子自然也上私校,这样才会有共同话题,随之也就形成了圈子。之前看到一个朋友发了一个贴说攀比的问题。其实我们人生中攀比无处不在,从我们生下来的那一刻就开始了。有人输在了起跑线上,有人后发追上,真正能够做到清心寡欲的,又有多少,反正LZ自问是做不太到的。比职业,比财产,比开的车,比房子,比孩子,各种比较,这能说我们人类还不能跨出虚荣心这一点吧。可以这么想,虚荣心有时候也是价值的一种体现,只是你的价值未必等同于他人的价值。钱不是万能的,但也很重要。我不会笑你吃10c的罐头,但请你也不要在我随意买一个8,9千的包的时候,笑我虚荣,是这个意思吧?
说回正题,在看了一下澳洲的私校后,觉得和新西兰的私校其实都差不多。其实无论你在哪里念私校,如果参加IB考试的话,要上新西兰和澳洲的大学都不太难,申请美国Ivy League可能难度会高一点,但如果移民澳洲,孩子身边建立起来的圈子,是的,孩子也有自己的小圈子,她的朋友,各种课堂外活动环境就没了,需要花不少实际去重新建立,也挺麻烦的。所以就这一点来说,从孩子教育上来说,暂时不会去澳洲了,因为觉得澳洲私校的教育并没有比新西兰私校有好多少。
生活篇
其实这点可能才是最重要的,去澳洲常住,不能降低自我生活水平,如果降低了话,那还不如待在新西兰呢。所谓的生活,其实在LZ现在来说,就是化小钱不用太考虑,花大钱需要计划一下的状态。有时候一个人有了一定的经济能力后,突然要下降生活水平,是不太容易的事情。例如每次LZ去GoldCoast玩都会坐Business Class和住SoulParadise,而且通常也就住三天每天坐在阳台或者海边发发呆,想想人生什么的度假生活,并不会像游客一样跑去那些theme park玩,但是如果真的搬到Gold Coast,估计不知道该做什么了,每天坐阳台看大海发呆也不是事吧。
因为经常去澳洲的关系,对比了一下,如果财富差不多的情况,用LZ自己感受来说,在新西兰生活其实比澳洲要好一些。
举一些例子吧,LZ现在住的房子可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到了澳洲,三四百万纽币是买不到Sydney或Melbourne的clifftop的房子的,需要至少再加几百万纽币,这样就会打破LZ自身居住的预算。而Gold Coast和Brisbane房价便宜很多,但貌似不太会升值,花几百万卖套房子,要把奥克兰的自住房卖了去澳洲买,风险太高,可能不太划算。LZ不是富豪,只是有一些财富自由,所以这样大钱的计划,只能谨慎谨慎再谨慎。毕竟自住房是自己财产中比重毕竟大的一个财产。
同时,澳洲的欧洲车也很贵,例如LZ平常偶尔玩玩车,退休后接下来想淘一些象911 GT3,488 这类车玩一下赛道什么的,这个花费在澳洲会高很多,可能会打破财政自由的舒适感,就不太合适了。
其实思考了半天,和奥克兰相比,澳洲还真是每年去三四次度假的地方就可以了。如果真的搬到那里去,财务,教育,生活都会对现在的LZ带来很多的不便,也没有那么多勇气去解释新的朋友,融入新的圈子,作为一个很快要退休的人来说,奥克兰其实还是一个很好的养老的地方。特别是你不需要去赚钱的话。对LZ来说,澳洲也只是适合每年去几次度假而已。
自己随意写的东西,个人言论,大家不要介意。
版权声明
1. 本文系新西兰天维网【天维伙伴】频道稿件,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2.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3. 作者在本网站上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
4. 作者发表在本频道的原创文章、评论、图片等内容的版权均归作者本人或标注来源所有。
5. 所有天维伙伴签约专栏作者与天维网的合作,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仅限于“内容授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