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槭树街艾林聊幼教育儿
作者: 槭树街艾林
简介: 我是新西兰幼儿教师,一双儿女的妈妈,主要分享以“尊重”为核心的幼教理念和实践。

要多少悲剧发生,我们才会改变?

发布时间:2019-05-02 09:15:34
分享到:

579590520431389.jpg

2019年4月1日星期一晚,幼儿园每月的员工例会上,经理宣布原定的议程都往后排,先说一个紧急通知。

你可能猜到了,就是3月31日”Sunday“电视节目报道的 Rotorua 22月的男孩在幼儿园被苹果卡噎气管,造成脑损伤的事件。

1.jpg
(Rotorua一学步儿在幼儿园被苹果噎住造成脑损伤)

为了让没有读过新闻的读者有个大概了解,我简单介绍一下事件概要:

2016年5月31日下午2:15左右,22月的小男孩 Neihana 跟双胞胎妹妹在Little light kindy幼儿园吃下午茶,忽然被一片苹果卡住了。

幼儿园老师/经理给他实施了急救(具体方法语焉不详:击打背部、抠喉咙和心肺复苏等)并叫了救护车。孩子心脏停跳大越30分钟,抢救过来后紧急转院救治,但已经造成脑损伤,孩子再不能说话,不能正常吞咽,不能移动,不能跟双胞胎妹妹一样玩耍。孩子的妈妈不得不放弃医生的工作,全天照顾孩子。

Neihana的命运被完全改变了,他的家人陷入长久的痛苦。但接近三年后,通过新闻报道,这个事件才被公之于众。

2.jpg
(Neihana 出事前和出事后照片对比:活泼好动的小男孩--> 无法自行移动的脑瘫儿)

 

回到幼儿园例会。

总部给我们的通知文件有两个,一个是强调饮食安全和厨房菜单的调整,一个是对被卡到的孩子实施急救的步骤和方法。

关于饮食安全,主要强调孩子吃东西时,包括手里有食物、嘴巴里含着食物时,一定要坐下来,老师要跟孩子在一起,确保安全。

关于菜单调整是比较大的变化:

3岁以下的孩子:不能给(生的)苹果,梨,胡罗卜和芹菜 ,软化的也不行,但可以给果泥和菜泥。(这里跟卫生部的建议不一样,建议是可以把水果擦丝或煮软提供给孩子,幼儿园总部的解释是:因为人们对”软化“的程度理解有差异,所以就一刀切,一律不给。)

葡萄和小番茄一类的,必须切片,并且只能给3岁以上的孩子;

爆米花从菜单上剔除;

所有混合的食物,比如肉类和肉肠,必须好好切碎并煮熟烂。(因为我们是无坚果幼儿园,所以没有提到坚果)

3.jpg

关于被卡到的急救方法,这个我在文后会借用权威机构的图片表示。

这里重申步骤:

1,鼓励孩子咳嗽(如果咳嗽无效,孩子咳嗽变弱,马上让人叫救护车,NZ打111)

2,给孩子背部肩胛骨正中5次猛击;

3,如果不成功,给孩子5次胸部推挤

4,继续背部和胸部挤按,直到救护车到来

5,如果孩子失去意识,实施心肺复苏(CPR)

4.jpg

 

幼儿园的菜单改变挺大的,可见,这次事件引起了幼儿园行业的足够重视。

作为一名普通幼儿老师,也许只要遵照通知去做就行了。

可是,我还有很多疑惑:

对我们来说,这件事究竟意味着什么?

我们还有什么应该知道、应该去做、应该改变的?

我去看了电视节目,去Child Forum 读了关于此次事件的详细报告,也网上搜索了相关信息。

让我震惊的是:孩子被卡噎这种事件,发生太频繁了。

新西兰这边,过去10年(2010-2018)报告给ACC的接受医疗救治的四岁以下被噎的孩子,每周都有1-2例。

更多的因为大人及时采取措施、被成功救治,并没有报告给ACC的例子,就更多了。(拿我幼教这几年亲眼看到、听闻的例子,就有7、8例)

5.jpg

世界范围内,能够吸引眼球从而得以报道的例子,就更多了。

中文查询

6.jpg

英文查询

7.jpg

为什么会这么频繁发生?

难道我们只能等着发生了,再去救治吗?

我大致有三个想法,希望跟同行分享。

8.jpg
(事件报告的撰写者、Child Forum 首席执行官Sarah Alexander博士)

 

想法1:关于幼儿园“唯一的失职"(The only failure)是给了孩子苹果。

在WorkSafe给出的调查报告里,结论是这次事故是不可避免的,Little Light Kindy 采取的措施也规范,如果非要说失职,那唯一的失职就是给孩子吃苹果。

说实话,很多幼儿园的菜单里,都有生苹果。

我除了工作七年的幼儿园,还去过三个幼儿园实习,每个幼儿园,都提供苹果梨胡罗卜这样的水果,切成片状或条状给孩子。

我只见过一个幼儿园,将大概1/4的苹果块稍煮了给1岁的孩子,孩子们往往啃了几口就滑倒了桌子下面。

还记得一个过去的同事,感叹我们幼儿园的水果丰富和充足,说她原来的工作过某区幼儿园,二十几个孩子只有两个苹果做下午茶,老师们要切成很薄的片,才能保证每个孩子都吃上一两片(回到解放前的感觉)。

但愿我的说法,受个人经历见闻所限,是不确实的。

9.jpg
(这个诱人的果盘,有多少choking hazards?)

卫生部网站详细列了一个5岁以下的孩子容易被卡到噎到的食物清单,包括如何减少风险,(详见文后附录一)但是并没有强硬规定。

当事情没有发生时,我们就觉得”差不多就行了“。

记得几年前有个妈妈过来看幼儿园,问了一堆问题,比如:我们怎么给孩子喂奶粉?如何保证配奶用水的温度?几岁的孩子给什么样的水果?

听到的人都觉得这个妈妈是个“事儿妈”。

虽然事后诸葛亮,但我还是想说:假如当时,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去听听她为什么这么问,她的根据是什么,也许就可能追根溯源到权威依据,有可能因此做出一些改变。

但很可惜,当时没有人听进去。

一年前我曾给经理反应:我们发现如果苹果片不削皮,两岁的孩子会不喜欢吃。经理很快反馈给了厨房,从此所有的水果都给削皮。

但是幼儿园这些年那么多老师来来去去,没有一个人质疑过关于提供苹果以及其他“高风险”食物给孩子。

也许我们觉得,如果提出,可能显得自己挑剔、多事吧,

只有悲剧发生了,才会觉得那不是挑剔,不是多事,而是真的为孩子负责。

WorkSafe说,这是Little light Kindy “唯一的失职“,教育部甚至不同意这是“失职”,但是,这真的可以说是整个行业内司空见惯的一种“失职”或“失误”。

就像电视节目里,Reihana的爸爸说的:”cotton wool is here for its reason“(对孩子的保护是有原因的)。

 

想法2:有了急救证书,就会实施正确的急救吗?

根据Sarah Alexander撰写的调查报告,关于对孩子实施的急救措施,幼儿园和政府部门都没有任何详细的、清晰的记录。就是实际实施者(Little light kindy经理和一个老师),说法也有不一致。

从报告里可以模糊形成的画面是:

看见孩子被噎了,老师A赶紧去拍背,然后另一个老师拍胸,看看不行,老师A又用手去孩子嘴里抠......(没有人鼓励孩子咳嗽,无用甚至有可能让卡住的苹果下行更深的抠喉咙,实施了两次,都没有人阻止)

这个场景告诉我们:这几个实施急救者,并不是100%明白正确的急救方法是什么。

可能的原因有:没有足够的急救练习,事情发生时慌里慌张忘了一些东西,或者急救课程没有好好学。

确实。今天我去参加了急救刷新课程(recertificate),对各种场景下急救的”信心和技术“进行自我评价,上课前我给自己3分(满分6),上课后,信心指数上升到5分左右。

一个幼儿老师拿到急救证书后的两年里(两年后要再做刷新课程),经常用到的不过是冰袋+Arnica cream(山金车软膏), 或者antiseptic cream (抗菌乳膏)+创可贴。那些其他场景下的急救方法,慢慢就模糊了。

这个时候,如果真的发生了紧急事故(比如孩子被卡到),要你一个人实施急救,在那种紧急情况下,你有多少信心规范操作?

如果一个有经验的老师说”我来试试“,用手到孩子去抠,或其他方法,你会理直气壮去阻止吗?

如果你的回答不是100%,我们以前觉得挺好的急救课程系统,可能需要重新评估。

因为如果孩子在幼儿园发生事故,我们幼儿老师就是孩子关键时刻的救治者。你和我,任何一个老师,都有可能在单独跟孩子们在一起时,发生紧急情况。

想想Neihana 的事故,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真的可以改变孩子的命运。

今天我上的急救课程,因为Neihana的不幸事故,我们对食物卡噎气管讨论很多,导师纠正了一些常用的、但却错误的方法,这里列举如下:

*  1岁以上的孩子,如果发现被异物卡在气管,首先要鼓励他自己咳嗽出来,老师不要干预。(是不是有老师看见孩子有被噎的迹象就上去拍背?)

10.jpg

* 不要让孩子喝水或吃东西。(是不是有老师会说:快喝点水! ----孩子被异物卡在气管里,和被鱼刺卡到喉咙不一样。喝水和吃东西无用。)

* 如果咳嗽无效,变弱,立即让人叫救护车,并开始急救。(不要等到急救无用再叫救护车,孩子的状态可以变化很快。救护人员可以对孩子复查)

*急救要用5次背部拍击,5次胸部挤压。反复使用。不要用手去孩子嘴里抠,有可能让被卡物体行进更深。

*孩子失去意识,实施心肺复苏(CPR)

*对于1岁以下的孩子被噎被卡,立即开始急救并叫救护车。

11.jpg
(我们使用的manual第12页,对被卡但是有反应的成人和儿童,竟然没有提出叫救护车。这是需要改变的一个点,指导老师准备向负责人提出。)


想法3:天下乌鸦一般黑,政府部门和幼儿园高层让人失望的官僚作风。

从Sarah的调查报告里,我们可以看到口口声声把”孩子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教育部)、致力于增加工作安全(工作安全部)的政府部门在事故发生之后的反应和做法。

教育部在2016年5月31日事故当天,就接到了幼儿园的通报。

6月1日,教育部组成了三人traumatic incident response team(创伤事故反应小组),主要是为了对幼儿园给与支持,减轻事故对幼儿园(正常营业)造成的潜在隐患,并帮助幼儿园统一对外口径。

第二天,幼儿园所属的Evolve公司说他们有自己的发言代表和处理机制。于是,”创伤事故反应小组“仅存在了一天就解散回家了。

直到两年多以后的2018年8月3日,教育部门才第一次联系了孩子的家庭,给妈妈手机上发了一个语音留言。

12.jpg

Worksafe (工作安全)部呢?

所谓的事故调查只是跟幼儿园经理通了电话,6个月后的2016年11月21日,才应孩子家长的要求,向他们公布了事故调查报告。孩子的家长提出很多质疑并要求复查,但他们的回答是:没有必要复查。

并且直到电视节目播出的2019年3月31日,也没有提出针对全行业的工作改进建议。

13.jpg

在这将近三年时间里,孩子的家庭承受了多少痛苦和困难,有多少幼儿园还在提供这些有风险的食物给孩子们?有多少孩子发生了卡噎事件?!(据今天的急救课老师:这三年期间,世界范围内孩子被食物卡噎致死的事件有3起。)

另外,报告里还提到到教育部和Evolve高层之间发生过的一件小事。

2015年,Evolve买下little light kindy以后,教育部按照规定对幼儿园进行执照换发检查,发现了一些安全隐患,比如使用阁楼区域让孩子睡觉和玩耍(只有一个窄楼梯,在上面大人根本无法站直),比如放重物的架子没有固定到墙上等。

这些却没有影响到幼儿园的执照换发,因为Evolve的CEO发怒了,给教育部打了电话,最后给忽悠过去了。

14.jpg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查查Little light kindy的ERO report (2014年),发生了严重事故,电视已经报道出来,但其属性还是”very well placed“。

15.jpg

 

想法4:我们可以做什么?

我的一些热爱幼教的朋友,梦想有一天能拥有自己的幼儿园。

梦想都很美,美丽的环境,和谐的师生互动,孩子的笑脸......

这个事故以后,我深深觉得,我们应该多想想那些不那么美的、骨感的、但却给孩子提供最基本的安全保障的东西。

Neihana的妈妈将自己的双胞胎儿女交给Little light kindy时是这么想的:”他们是专家,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是第一次做妈妈。我信任他们。(They are expert. They know what to do. I'm the first time mum. I trust them.)“

我们,不应该以最大的努力,去维护这种珍贵的信任么?!

16.jpg
(妈妈、妹妹和Neihana)

 

作为一位普通幼儿老师,当看到的那些已经习以为常、但却有可能对孩子安全和健康造成危害的做法,我们是不是需要坚决制止并普及安全知识呢?

比方说,早上家长送孩子来幼儿园,孩子手里拿着东西边走边吃,你要求孩子坐下来吃,孩子不愿意,有的家长脸上也会显出不满的神色,即使你做出了解释。

这个时候,一定要坚持,被指责”事儿多“,总比看到孩子出事要好很多。

再比如,孩子吃东西时站起来,警告一次不听,你拿走他的盘子,孩子大哭,惊动了经理。这个时候,你能否坚持自己的决定?

还有,对于那些习惯于维持现状的决策者,我们能不能坚持直到改变发生?

 

这方面,我有两件亲历的遗憾。

几年前,幼儿园教室外边有两把皮编的太师椅,很漂亮的黄色,大孩子喜欢坐在上边玩。

太师椅比较大,有半个走廊那么大,有两次,我走过太师椅,都差一点绊倒。

我责备自己:怎么这么笨手笨脚,走路慌忙!应该慢慢走才是。感觉是自己的不足,没有告诉任何人,也没有听别的老师有类似情况。

我却没有想到,对于那些一兴奋就想跑的孩子,这绝对是安全隐患。

后来,一个1岁多的小女孩在走廊上快步走路的时候,被椅子腿绊倒,腿骨骨折,这把太师椅才被搬走了。

我心里十分后悔,应该给领导提出的安全隐患,却没有说。

 

第二件事,跟我原来写过的《幼儿园安全事故发生后的48小时 ||坐标奥克兰,一个和家长大闹幼儿园迥然不同的故事》有关。

读过文章的朋友可能还记得,那时候教室里一个高柜子倒下来,轻伤了三个孩子,被定性为是老师们的看管不到位,三个老师做了检讨。

我随后就跟领导提出把柜子固定到墙上。领导说,你要想好啊,你以后就不能移动这个柜子了,不然墙上会有一个大洞的......等等。

我说我想好了,以后又提了几次,领导不置可否。

我后来有很多事情要操心,固定柜子的事情就搁下来。

但这一直是我的一块心病。每次有代班老师进班,或者新老师来,我都会百般强调:请一定看紧这个柜子,不要让孩子们坐到抽屉上去。一旦发现有孩子抽开下面的抽屉坐到上面,我便如临大敌,赶紧阻止,进行严肃谈话。

就在几周前,这个柜子又倒下来一次!

幸运的是,这次没有孩子受伤,也无法说是老师看管不到位。于是,当天下午,柜子就被固定到了墙上。

为了孩子,为了老师,我之前有没有做到位?显然没有。

非要出了事故,多次事故,发生了不可挽回的悲剧,我们才会做出一些改变吗?----我们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以沉重的心情写下这篇文章,比较混乱,希望与所有同行共同警醒。

微信图片_20181211111535.jpg

进入专栏 点赞 ()


版权声明
1. 本文系新西兰天维网【天维伙伴】频道稿件,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2.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3. 作者在本网站上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

4. 作者发表在本频道的原创文章、评论、图片等内容的版权均归作者本人或标注来源所有。

5. 所有天维伙伴签约专栏作者与天维网的合作,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仅限于“内容授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