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有些父母总有“选校”的心理纠结,孩子即将升上Year 9,是否直接进入学区的中学?读公立或私立学校?念男校、女校或男女混合校?
如果再加上NCEA、剑桥或IB的课程考虑?烦恼就更多了。
其实,很多的担忧纯属多余,它源自于不了解或偏见。在新西兰,教育的公平性不存在严重的偏差。
公校或私校,各具特色、意义和价值!
至2019年四月份,大奥克兰地区共有86所招收9到13年级学生的中学,State性质的公立中学占了55所,纯粹私立(Private / Independent Schools)的中学13所,具有教会等特殊背景、由政府资助大部分经费的“整合中学(Integrated Schools)”则有18所,后者可以说是半私立、半公立性质的学校。以学生性别区分,男校10所,女校12所,男女混合校64所。King’s College较特殊,前两年都是男生,Year 11到Year 13的后三年则兼收女生。
以学校采用的课程区分,中学的Year 11到Year 13,学生有NCEA、CIE剑桥和IB三种选择,随学校之不同,这个部份就复杂多了。86所中学当中,纯NCEA学校68所,纯IB学校仅1所(AIC),纯CIE剑桥学校5所,CIE剑桥和NCEA双轨5所,IB和NCEA双轨6所,CIE剑桥和IB双轨仅有ACG Parnell College 1所(2019年起ACG集团之Senior College并入Parnell College)。原来是纯CIE剑桥的King’s College、纯IB的Kristin School都先后增加NCEA而变成了双轨课程,让学生多一种选择。
在新西兰,成功且具有影响力的政治人物、专业人士、学者或企业家,学生时代大部分就读于公立学校。和英国、美国非常不同的是,新西兰不存在教育实力惊人、垄断大学入学名额的贵族式菁英寄宿中学。这里没有类似国内的升大学高考,高中毕业生的成绩达到UE(University Entrance)即可入读8所新西兰的大学。
新西兰的大学教育采取“宽进严出”政策,入学门坎并不高,因此,父母们对于孩子在中小学阶段的学校选择困扰不大,住家附近的学区学校通常就是第一选择。
新西兰中学大部分是政府资助的公立学校,其学校声誉、硬件资源与私立中学差异不大,一样拥有很多优秀的老师。这个国家以平等的普及教育为主流,只要具有公民或移民身分,适龄学生都有入读学区公立中小学的权利。由于入学前的学术水平和教养背景本来就参差不齐,公立中学学生在素质上的个别差异较大。都会区的公校如果班级人数偏高,其教学、管理和辅导都有一些难度,导致学习风气、校园氛围无法与优质的私校相提并论。
新西兰纯粹的“私立中学”所占比例不大,大部分位于都会区。这些私立学校的入学通常要经过一个考选程序,学生的平均综合素质较优,家长的社经背景和教育关注度较高,小班制更有利于实施高质量的教学,老师也能针对性地兼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和需求,学生的整体表现较佳。问题是,每年纽币三万元的学费不是一般家庭承受得起的。
很多私立中学的前身或现在隶属于教会系统、宗教团体,目前已经接受政府的资助而成为“整合中学”型式,没有学区限制,本地学生每年缴交纽币三千到六千元即可入读。这些学校依然维持本身的特色,例如天主教学校保留了宗教仪式和天主教教义课程。研究显示,这些“整合中学”的教育绩效是超值的,许多学校每年都有一长串学生排列在等待入学的候补名单上。
有些公立学校因为学区内的家庭较富裕,加上优良传统校风、校长领导有方,一样培养出了许多拔尖学子。有些公立学校则因学区内居民的弱势社经背景,欧裔或亚裔学生人数明显偏低,学术表现显然较弱,但一部分学生却在运动、艺术、设计等方面表现出色。
和美国、英国比较,新西兰全国不论是城市或乡村、公立或私立,学校之间的教育质量差距不大。孩子就读公立学校,与来自各阶层家庭的孩子一起学习,可以体验人生百态,认识真实的社会和人生。如果孩子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一路念学费昂贵的私校,长期的同质性环境对于日后的适应力和发展是不利的。家长应该依经济条件、孩子的学习情况来选择学校。有钱,您拥有较灵活的选择;没钱,优质的家庭教育一样可以起到积极正面的影响。
念男校、女校或混合校?见仁见智的议题!
新西兰人以英国的后裔居多,教育方面承袭了浓浓的英国风。传统上,英国单一性别的男校女校大多属于私立或文法学校(Grammar School),原来仅供皇室贵族或豪门子弟就读,伊顿公学(男校)和罗丁女校就是最著名的例子,后来这些学校逐渐面向整个英国社会招生,19世纪末英国终于出现了第一所男女混合的寄宿中学。至今仍有许多英国父母倾向于把子女送到男校或女校,他们认为从教育质量到文化氛围,男校和女校都能提供更优质的资源和环境。
设置单一性别学校的主要考虑如下:
第一,男孩女孩的生理结构、心理发展存在先天的差异,单性别学校在学术课程设计、体育运动安排、才艺或兴趣的培养与发展等成效较高。
第二,孩子在青春期阶段就读单性别学校,有益于学生把精力放在各自喜欢的学科和课外兴趣上面,同时避免不必要的早恋或早期性行为的发生。
第三,男校可以加强学生独立自主和领导能力的培养,期待学生将来能成为更有能力和魅力的男性;女校可以针对女生在生理、心理方面的发展,培养在时代潮流中更加出众的女性气质、沟通能力,同时养成有别于男性的领导风格。
隶属于英国伦敦大学教育研究所的“长期追踪研究中心(Centre for Longitudinal Studies, Institute of Education, London)”,其研究小组对1958年出生的13,000名英国人进行调查研究,试图找出“单性别学校教育”对学生一生的影响。令人震惊的调查结果是,纯男校毕业的男生到42岁时有37%已经离婚了,同龄且毕业于男女混合校的男生,其离婚率是28%。主持这一项调查研究的Dr. Alice Sullivan说:“来自单一性别学校的男生,成年后在维持与异性关系的方面,存在困难的可能性较大。”
奥克兰有一所天主教背景的男校校长表示,青春期的女孩比同龄男孩在心理成熟度方面平均超过1-2年,男生则精力特别旺盛。他的学校有最大的运动操场、游泳池、拳击馆、各类室内球场…,他很享受(Enjoy)在纯男校的教育工作。
另一所男女混合校校长观察到,一堂课45分钟,女孩们普遍适应得很好,男孩们无法持续专注或坐不住的比例较高。看样子,领导一个男女混合校的挑战性似乎较大。
单一性别学校和男女混合校,何者对于孩子成长的影响较为正面?全世界的教育专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始终争论不休。当今信息发达且社会风气开放,单一性别学校的老师、职员也不是单一性别,学生与异性交往的机会绝对不缺,男校女校不至于形成单一性别的环境。在新西兰,除非是寄宿学校,学生每天待在学校就那么短短几个小时。孩子究竟该就读男校、女校或混合校?已经不是一个值得伤脑筋的议题!
选校应该要综合评估,看排名最是荒谬!
今年坊间出现了一份新西兰的中学排名,甚至夸口“首次推出新西兰全国高中排名榜单”。对于这一类排名,2012年6月30日起,在本地中文报纸的教育专栏中,我以《看“奥克兰中学大排名”,“好学校”在哪里?》为篇名,分为上中下三篇刊出对《METRO》杂志所做中学排名的评论。
其实,我早就没兴趣去评论这种“炒作”了,请注意!这一篇专栏文标题后面的标点是“疑问号(?)”。
2007年8月,著名的《Science》杂志发表一篇评论,作者Martin强烈质疑:“谁来为那些排名高校的人排名?(Who Ranks the University Rankers? )”他认为,《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US News&World Report)》在1983年发明“大学排名”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杂志销售量,这种“高校选美竞赛”是颇具争议性的。
现在,如果连新西兰的中学都得接受排名审查,什么机构又何德何能?胆敢为校长们的办学论斤秤两!我呼吁新西兰的中学校长们学学北京的校长,2018年6月24日,北京四中、北师大附中、人大附中、清华附中等十所中学校长发布联合声明,坚决反对炒作状元、炒作排名等作为。
家长朋友们,综合审度家庭和小孩的状况,最适合你的家庭、你的小孩的,就是好学校。你说那是第一名校,如果学费是天价,那又怎么样!排名?不尽可信!看看就好!
今年上半年在坊间流传的那个排名,华人心目中的名校King's College排第18、St Kentigern College排名第27,你相信吗?我钻研新西兰的中学教育近二十年,深知这个排名和家长朋友们的认知落差很大,另一位服务于St Kentigern的老师则表示,此一排名所依据的指标确实是猫腻重重!
有人爱玩排名游戏,随他去吧!聪明的家长朋友们不必跟着起舞,千万别当真!
*文中图片均来源网络
微信公众号平台 ID:bestedu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