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栏名称:东成西就新西兰
- 作者: 东成西就新西兰
- 简介: 教育|亲子|活动|户外|美学;新西兰有品位有想法的育儿平台。微信公众号:东成or西就。
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刚刚落幕,翻了一下朋友圈,除了吐槽今年影片类型单调,感叹Lady Gaga牛掰,今年文艺青年们又多了一个话题,那就是获得最佳动画短片的《包宝宝》,因为这部小片儿的导演是一位名叫石之矛的华裔姑娘。
1、一个“吃人”的故事……
片子一开始是在传统琵琶音乐声中擀面包包子的特写镜头,一位神情寂寥的妈妈在娴熟地揉面、和馅儿、包包子、蒸笼屉。
而坐在餐桌旁等待的中年爸爸则是一脸心事地望着窗外。看屋里的陈设,有中国福字日历、胖娃娃泥人和陶瓷大花瓶,这些传递出这个家庭的文化身份背景。
而当镜头来到室外,远处的地标性建筑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加拿大国家电视塔所在的城市多伦多。
原来这是一个海外华裔家庭的故事。
爸爸上班之后,一脸落寞的妈妈独自一人吃着包子。当她把最后一只放进嘴里的时候,小包子突然叫出声来,吓得妈妈赶紧吐了出来。紧接着,这只小包子居然长出了手和脚,变成了一个初试啼声的包子宝宝。
包宝宝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妈妈的生活状态。她把包宝宝捧在手心,给它喂饭、量身高,带着它去菜摊买菜,练太极拳,两人一起坐在公交车上吃铜锣烧。妈妈的眉头舒展了,脸上整天洋溢着笑意。
可随着包宝宝长高了个子,戴上了眼镜,长出了胡茬之后,它渐渐有了自主的意识。当妈妈保护它,不让它跟朋友踢足球时,小包子开始进行反抗。
不让妈妈偷听它跟朋友打电话,在房门上画骷髅,执意要跟朋友坐着跑车出去嗨,等它再回来时,甚至带回了一个金发碧眼的姑娘,手上的戒指表示俩人已经结婚了。
妈妈震惊极了,小包子收拾好行李,要离开这个家,这是妈妈万万无法接受的。她堵在门口不让小包子走,情急之下,竟然冲动地一口把小包子吞进了肚子里……
在悲痛的哭泣声中,妈妈醒了过来,才发现刚才只是一场梦而已。
而正在这时,她离家多日的儿子出现在了门口。儿子长得跟包宝宝很像,在一阵沉默之后,妈妈选择了原谅,两人依偎在一起吃着从小吃到大的铜锣烧。
而在影片最后,儿子和金发儿媳跟老两口一起在桌旁包起了包子,一家人终于完成了和解。
2、第一代华人移民:束缚的母爱
对于国内的观众来讲,这个创意不能算多新鲜,反正我们的父母不是反对这个,就是反对那个,爱在错位与妥协中不断加深和升华。
但没想到这样一个话题不但获得了Pixar的支持,甚至还得到了奥斯卡奖项的垂青,奖项的授予也说明了西方社会对于东西方家庭的文化碰撞的关注。
是啊,在老外眼里,中国式,或者整个亚裔群体的家庭观确实与他们有巨大的差异。
《包宝宝》的导演石之矛是Pixar首位华人女导演,今年只有30岁,祖籍四川,幼年时随父母移民到加拿大。小时候爸爸经常出差,家里只有妈妈与她在一起,那时,妈妈也像影片中一样,把她紧紧搂在怀里。图中石之矛小朋友的表情亮了:
“吃饭、上班、旅游,曾经任何事我和妈妈都一起做,所以当我开始长大成人,妈妈很难放手。”
在移民家庭中长大的亚裔孩子们,可能对此都会感同身受吧。
澳大利亚一个名叫Han Nguyen的越南姑娘曾在《悉尼先驱早报》上写了自己束缚在原生家庭里的故事。
“我从来没有在别人家过夜的经历,就像其他女孩那样,跟朋友穿着睡衣,吃着垃圾食品,一起窝在沙发里看恐怖电影。”
“在我上大学期间,晚上跟同学在外举行派对,妈妈每次都会给我至少三个电话,问我在做什么,以及什么时候回来。我不得不以买不到火车票为由,才能拖到凌晨一两点。每当这时,爸爸或者妈妈就会早早开车到火车站,等我回家。”
Han写道,像她这样的亚裔移民家庭的孩子,常会被朋友问,“为什么你的父母如此严格?”“为什么你不能待在外面?”“你现在是成年人,所以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啊。”这样的建议对于像Han这样的亚裔家庭来说无济于事。
“如果你很难理解这种严格的养育方式,那么,想想像我这样的父母来自哪里,可能会有所帮助。”
Han说,像她父母那个年代来到海外的亚裔家庭,父母大多都是蓝领工人,有些可能国内还在发生战争,他们来到国外唯一希望的就是家人能够幸福安稳的生活。
20世纪70年代,Han的父亲在十几岁时背井离乡来到澳大利亚,在工厂里,他遇到了Han的妈妈,两人结婚后,有了Han和妹妹。
父母早年的日子非常艰辛,爸爸做公交车司机,妈妈在工厂包装巧克力,尽管他们英语不好,有时还会受到歧视,但是他们从来都是咬紧牙关,绝不允许日子倒退,也绝不想让两个女儿受到任何委屈。
“当我越长大,我越感激他们的付出,也更加理解这一切,他们冒着极大的风险,没有回头路可走,当然多么地希望孩子们能够万无一失。”
3、教育好他,然后独自养老
作为一个传统中国家庭里的孩子,也作为一个新移民孩子的家长,我也时常想如果出现类似“包宝宝”这样的问题怎么办。有一次,我的一个朋友袁先生甩来一句话,听完我立马有点慌了。
“孩子能在新西兰长大是很幸福,但是你也要做好心理准备,未来你估计指望不上她来给你养老,没准以后一年能来看你一次就不错了!”
我总觉得孩子长大遥遥无期,这样的忧虑还未列上我的日程。但设想一下如果真是这样,我真能接受得了吗?
袁先生是二十年的新西兰老移民了,早已凭着聪明才智获得了财务自由。他的一对双胞胎女儿现在在奥克兰某知名私校读十一年级,两人未来的第一目标都是去美国读大学。
“她们小的时候,你的影响力还比较大。现在想给她们讲讲老上海的事,她们已经不想听你的了。吃饭嘛,她们从小一直吃中餐的,但是现在就觉得更喜欢西餐。出门也是要甩开你的手,让你不要跟她们站得那么近。父母在家里给他们的影响,已经远远抵不上学校里老师同学潜移默化的作用了。”
袁先生有不少早年移民海外的亲戚,听听他们的故事,也大致能预想到自己的未来。
“我舅舅移民到美国三十多年了,他的小孩找了洋人太太,现在孩子一家跟他距离很远。他们很少见面,而且儿子来看他,他还要负责给儿子出机票钱。当然,洋人孩子也因此比较独立,有主见,这是好的一面。但是对中国家长来说,这不免会有失落感。”
即便是心里面不舒服,但你能改变什么吗?袁先生觉得不可能,唯有让自己去更理解西方社会。“你不能指望着她们给你养老,因为在西方福利社会里,养老是社会的责任。”
但作为一个中国家长,对孩子们的教育投入仍然是袁先生心中的头等大事。去年,他将女儿转入一所以注重课内学习著称的私立中学,最开始她们并不愿意,觉得以前的学校有很多课外活动,很有意思。于是袁先生带着一家人去了一趟美国,孩子们走访了几所常青藤名校,很向往,这时袁先生告诉她们,想去美国读书,现在的这所学校更合适。于是顺利转学。
但并不是所有的教育投入都能如愿以偿。袁先生也想让女儿们学骑马、打高尔夫球,但是俩人都不感兴趣,一个要学跆拳道,一个要学足球。“我也像中国家长一样,让她们弹钢琴,两个人都学了九年,加起来花了十几万纽币,最后考级都考过了,但是之后俩人谁也不碰钢琴。你说这有什么用?”
于是更觉得逼迫根本没用。孩子不会因你的意志而转移。
袁先生把对孩子的爱已经想得很清楚了:
“与其给她们买房子、备嫁妆,那不如把钱拿去给她们做教育。她们大学毕业之后,最好不要再来找我要钱,西方也没有要家长给孩子买房子这种观念。我在美国见到一个小孩,找到了很好的工作,父母要给他买房,他说不要,‘我要自己买,你们买了,以后我还得听你们的。’”
中国家长会望子成龙,但袁先生一早就认为,孩子的成功跟家长一点关系都没有,“有时候那只是你的虚荣在作祟。”况且,什么是成功呢?
在中国,考大学是主流的上升路径,但是在西方社会没有任何固定模式可言,不是每个人都觉得必须要读大学,他们也没有‘人上人’这种特权观念,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也是独立的。
“当孩子们过马路的时候甩开我的手,我就意识到她们长大了。那时候我就知道,我该去考虑考虑,以后我跟太太的养老生活该怎么去过。”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声明
1. 本文系新西兰天维网【天维伙伴】频道稿件,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2.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3. 作者在本网站上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
4. 作者发表在本频道的原创文章、评论、图片等内容的版权均归作者本人或标注来源所有。
5. 所有天维伙伴签约专栏作者与天维网的合作,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仅限于“内容授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