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新西兰的球姐
作者: 翊瑄_Camellia
简介: 来新西兰这7年,麦当劳做过汉堡,养老院端过盘子,学校教过书,二手店卖过东西,媒体公司打过杂,咨询公司装过逼,一不留神混到了航空圈,后来又不小心进了金融业。正经职业名企数媒经理,业余时间吃吃喝喝游山玩水,新西兰旅行生活一手资讯你不能错过,也会反思生活追求精神层面的成长,和千禧一代小伙伴共同成长。天维论坛ID:yzyz1220

浅谈吃苦,经验反思,亲密关系和爱

发布时间:2023-10-26 09:42:49
分享到:

最近的生活有点意思,去年毛遂自荐搞了一个小活动,没想到被公司大佬看在眼里,今年直接推荐升职,也间接打乱了我每两三年跳跳槽的计划;陶坡和惠灵顿这两个去烂了的地方,今年的拜访却充满了新意和惊喜,重要的不是地点,而是那里的人吧;训练100公里徒步之时走伤了膝盖,在家休养时又从桌子上掉下来把两条腿摔出了星云图的美景;刚刚康复去参加Round the Bays八公里长跑又忘记涂防晒,现在整个人是煮熟小龙虾的状态... 坐在这里看看日历,这一年的四分之一已经在这些小事情之间悄然度过了,分享下这一季度的所思所想,与君共勉。 

01

1.jpg

从小到大基本顺风顺水,所以老有长辈和同辈觉得我应该受点挫折教育,以免坏的事情发生时无力抵抗。

以前觉得很有道理,不是说苦尽甘来吗?只有吃得苦中苦,才能方为人上人。现在觉得这不是有病吗?为什么生活好好的要去自找麻烦,如果我就是那个幸运加身总能在事情变坏前转危为安的人呢?

很多人被成功学洗脑,觉得所有成功人士都是受尽磨难才取得今天的成就,有没有想过,80%的吃苦人已经被「苦」折磨的心神疲惫,被害死了,所以才有了这些狭隘的一面之词,成就了「幸存者偏差」。

吃苦本身一点意义也没有,反而会让我们变得自卑和狭隘,充满抱怨并仇恨社会。帮助人成长的方式那么多,为什么偏偏要选择去吃苦?

活着已经很艰难了,还要没事找事儿的去吃苦,这不是脑子有病是什么?思想意志和肌肉不一样,后者通过不断的练习会越来越强壮,但前者很有可能起到反作用,记住,一切靠意志力去抵抗的东西都无法长久,不如在生活中一直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享受生活,感恩生活,你的头脑才会适应这个节奏,遇事总会往积极的一面看齐。

 

02

2.jpg

真心欣赏有Can-do attitude的人,无论在什么条件下,就算硬着头皮也得上,也会去完成这件事情。结果什么的其实不重要了,到最后,你做过的事情总能成为你的谈资和体验,而没做过的事情只会构成遗憾和后悔。

人生就是要多多的经历,但是光积攒经验也没什么用,不然所有的老人都成为智者了,毕竟他们活得够久,经历的够多。重要是经历过后的反思和总结,痛苦+反思=进步,别让你的经历只成为一张漂亮的照片,而是在事件中和与人交谈时看看自己究竟学到了哪些东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行动,行动,再行动;思考,思考,再思考。

 

03

3.jpg

和一位有相同的学术背景,工作环境和相似情感经历的朋友长谈一番,很有感触。

我们都交往过一种类型的男孩,他们有着相似的生长环境,而且两个人的处事方式在很大层面上都颇为相似,虽然说不能把一切都归罪于原生家庭,但从小的生活环境在塑造人格方面真是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让他们现在的行为模式都有据可循。

我们都是独立自主的女性,但也甘愿在爱情中做出妥协,只为营造一个温暖贴心的家庭氛围。可是事与愿违,两块来自不同包装的拼图怎么可能完美的契合在一起?在过去我们也曾失去自我,变成了那个在他们眼里疯狂小心眼充满猜忌的女人。爱情里没有谁对谁错,只是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不同,我们在意的他们不屑一顾,他们觉得没问题的在我们眼里却是禁忌。好在我们都在爱情中学会了成长,在一次一次的受伤和失望中又重新找回了迷失的自己,而且比以往更加强大,让我们有能力无论是在现在还是之后的亲密关系中,都得以保持健康的状态。

谈及我在阿根廷的奇遇,无比感恩生活能让我在毫无期待之时遇到的这位小天使。和他的相处模式十分放松,可能因为本身文化和语言的不同,所以在交流时可以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不会担心失言或者行为怪异,他觉得奇怪的话就怪罪文化差异咯),没有遮掩和伪装,得以做最真实的自己。虽然不在同一座城市,但每天聊聊彼此的生活让我们每次见面时也毫无距离感。

他总会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贴心地准备惊喜,起甜腻的昵称,介绍家人和朋友给我认识,陪我一起在趴体上嗨到天明,也有着与同龄人完全不相符的成熟和睿智,现在还在Dating阶段,不管以后的关系走势如何,都要好好感谢这位男孩,引用《那不勒斯四部曲》作者的一段话就是,「他让她恢复了感觉,尤其是让她感觉到了自己。是的,他激起了她的感觉,核心的东西就是复活,是一种欣喜若狂的复活,突破一切束缚,还有一种无法言说的乐趣,好像是一种新的束缚,一波又一波」。

不再去刻意定义和别人的关系,「Any style of relationship is the right one, as long as it's a decision made by the whole person and not the hole in the person」,只要我是健全的,而不是因为心底有洞需要靠别人填补,那么和任何人的相处模式都是自然健康的,而我也能从中汲取能量,发现和创造更真实的自我。

 

04

4.jpg

保持一个「总要挑战现状」的状态很重要。

通过每周末的徒步训练和当地的中年已婚有娃人士交谈(每次谈话基本都是四五小时之久每周1-2次,比较深入)得出:

1、很多女性还是喜欢自己骗自己,把自己圈在一个看似完美的气泡中,不断说服自己我的人生很完美,我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因为社会中的其他人都在过这样的生活。但气泡总有破碎的那一天,戳破假装的美好后,你想好如何应对了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自己一定要想清楚到底什么才是值得的,到底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而不是社会或者同龄人硬加给你的东西。

2、很多长者总喜欢用老一套的准则和思维方式揣测年轻人的想法,然后评价和批判。与时俱进懂不懂?不能因为婚后生活忙碌就停止自我成长,然后用经验主义教育比你年轻的人,或者想把年轻人拖入火坑,找一个不幸生活的陪葬品。时刻保持开放的心态,听听别人的价值观和处事方式也很重要,倚老卖老很可怕,只会让你被社会逐渐抛弃。

3、这个世界这么大,人的复杂性超过你的想象,一个标签代表不了一个人,十个标签也做不到。重要的是不要让大脑犯懒,把人都放到框框里,尤其是很多框框还是西方媒体和意识形态洗脑的产物,多方面了解一个人,一个国家才是真。

4、老生常谈,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上面的三条别人做不到,那就不要勉强自己再费力说服别人了,闲言碎语还是流言蜚语都不重要,尤其是来自你根本就不关心的人嘴里,爱谁谁,老子自己活的开心最重。

 

05

5.jpg

最后再推荐一本好书《The Mastery of Love》,是一本学习自我关爱和亲密关系相处之道的实践手册。作者Don Miguel Ruiz是《纽约时报》畅销作者,也是一位灵性导师,他提倡的「个人自由的四项约定」在我看来是通往快乐生活的关键,尤其是这一条「DON'T TAKE ANYTHING PERSONALLY 别认为凡事都是针对你」,人与人相处之时,别人讲的做的很多事情并不是都在针对你,他人的一言一行只是投射他们的现实与梦境,当你你对他人的言行免疫时,就不再自寻烦恼。重要的是聚焦在自我成长和发现之上,当你足够自爱时,也会有剩余的爱分享给他人,而不需要依赖他人的爱来拯救自己,爱在于接纳和分享,在不断练习之后得到觉醒。

6.jpg

7.jpg

8.jpg

 

(文中图片来源:网络)

 

 

进入专栏 点赞 ()


版权声明
1. 本文系新西兰天维网【天维伙伴】频道稿件,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2.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3. 作者在本网站上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

4. 作者发表在本频道的原创文章、评论、图片等内容的版权均归作者本人或标注来源所有。

5. 所有天维伙伴签约专栏作者与天维网的合作,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仅限于“内容授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