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新西兰的球姐
作者: 翊瑄_Camellia
简介: 来新西兰这7年,麦当劳做过汉堡,养老院端过盘子,学校教过书,二手店卖过东西,媒体公司打过杂,咨询公司装过逼,一不留神混到了航空圈,后来又不小心进了金融业。正经职业名企数媒经理,业余时间吃吃喝喝游山玩水,新西兰旅行生活一手资讯你不能错过,也会反思生活追求精神层面的成长,和千禧一代小伙伴共同成长。天维论坛ID:yzyz1220

Morgan Housel | 关于人类如何思考的17大总结【上篇】

发布时间:2023-03-06 10:11:17
分享到:

How People Think

投资公司Collaborative Fund合伙人、前《华尔街日报》专栏作家摩根·豪塞尔(Morgan Housel)最近发表了一篇长博文《How People Think》,他描述了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充满了无尽的想法和故事,尽管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看待世界的角度和方式,但人类的行为和思维模式却充满了共性,Morgan就「人类如何思考」这一课题,总结出了最常见也最具影响力的17个方面,简单编译一下:

1. 每个人都隶属于部落,并低估了部落对其思维产生的影响。

部落无处不在,包括国家、省市、政党、公司、行业、投资风格、经济理念、宗教、家庭、学校、专业、资格证明。人们之所以喜欢加入部落,因为可以找到志同道合并且怀抱相同目标的同僚。

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规则、信仰和想法,你可能对其中的一些规则不以为然,但是却不敢公开表示否定。因为没有个体愿意冒着被部落其他成员攻击的风险去挑战既定的规则,或者质疑自己隶属于部落的身份特征。久而久之人们要么心甘情愿地对糟糕的注意点头,要么被环境腐化,成为部落忠诚的一份子。

 

2. 人类呈现给世界的东西只占大脑中的一小部分。

美国国会图书馆拥有300万本书,等同于25万亿字的内容。目前互联网上可获取的所有信息总量约为40万亿字节,相当于宇宙大爆炸至今140亿年天天播放高清视频的信息量。这么多的历史已经被记录下来!但是,这只是我们人类公开分享、记录和发表的内容,和实际在人脑中发生的信息相比微不足道。

就算是再高产的创作者,他们分享的经历和想法可能只占其人生故事的千分之一。所以,我们很容易被「幸存者偏差」所误导,毕竟人们分享的内容都是他们希望别人看到的,美化了技能,隐藏了缺陷,夸大了胜利,淡化了失败。

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事情都是枯燥乏味且困难的,但是当你把自己的生活和别人分享的成功相对比时,就会觉得自己缺少某项技能或者秘密武器,这也许是事实,但更加真实的一面是你并不知道别人究竟经历了什么才取得今天的成就。

 

3. 预测是一门关于概率的学问。但旁观者往往以二元对立的方式对预测进行评判,不看概率只看对错。

大多数人都明白一个道理,确定性是很难得的,你能做的是计算事情发生的概率是否对自己有利。聪明人也会失败,蠢蛋也会成功,这就是运气和风险出场的时刻。但是,很少有人真正在现实世界中使用概率,尤其是在评判他人的预测时,人们更关心的是,你到底是对还是错。

不同的概率存在着细微的差别和等级,但是在现实世界中,人们习惯非黑即白。如果你说某件事情会发生,并且它发生了,你就是对的;如果你说某件事会发生而没发生,你就是错的。这就是人们习惯的思考方式,并不用动什么脑子。

人们总想对未知的未来有一个确定的看法,毕竟想摆脱不确定性带来的痛苦是人之常情。如果有人告诉你有60%的概率发生经济衰退,这对消除痛苦并没有什么作用。如果有人说,今年一定会有经济衰退,你便会对未来有了预知。

 

4. 人类是在一个没什么极端好坏事情会发生的无限持续的世界里生活着的推断机器。

当你身处强大的趋势当中,很难想象有一种力量足以扭转乾坤。但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规则,并不是外部力量改变了现状,而是系统内部产生的微妙副作用改变了这一强大的趋势。

当经济兴旺时,人们会变得自信,然后就会冒险,冒险后需要承担风险,导致经济出现衰退;当市场尚未崩盘时,估值就会上升,随即产生大量泡沫,市场面临崩盘;当危机出现时,人们就会产生动力,随即会疯狂地解决问题,此时危机便会结束... 我们总是在事后总结时才会发现这样屡试不爽的规律,但身处其中时却浑然不知。

当发酵过程产生的酒精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杀死最初启动发酵过程的酵母。大多数强大的趋势也会以同样的方式结束。当我们身处历史的洪流中,除了要考虑「顺势」如何影响人类,也要考虑人类会对此「势」产生哪些行动,从而终止这个趋势。

 

5. 人类的理智是有限度的,了解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两者界限的唯一方法就是在边界处再加试探。

杰里·宋飞(Jerry Seinfeld)曾经主持一档电视史上最受欢迎的节目,然后他在节目的顶峰时期宣布退出,因为他深知万事万物皆有规律,顶峰过后便是衰退,虽然他并不知道节目是否还能更火,但他却不想对此冒险。如果你想知道历史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非理性的事情发生,是因为大多数的人都没有宋飞的心态,不知道适可而止,而总想试探顶峰的边界。

世界上的大多数事情都混合着事实和情感,例如一家工厂能生产多少钢铁(事实),投资者愿意为这个产量支付多少(情感)。事实可以计算,但情感却无法用公式进行预测。比特币的价值是多少?特斯拉能涨到多高?回答这些问题需要预知人们未来的情绪:他们对此有多乐观?他们选择相信什么?以及描述这些概念的人能否讲一个充满说服力的故事?任何人也无法给出确定的答案。

所以,探索人类情绪极限的唯一方法便是不断地在边界试探,看着事情从繁荣走向衰退,回头总结时才知道,原来那就是极限。

当你回看历史疯狂的事件时,不要觉得当时的人们都疯了,也许他们只不过在理性地寻找事物的极限。

 

6. 人类选择性地忽视崇拜对象的弱点,当你崇拜一个人独特的一面时,他独特的另一面可能令你厌恶。

我们身边的大多数榜样人物都拥有一些极端甚至离谱的特质,你崇拜他们的理由是因为他们做了普通人不敢或者从没想过的事情。这些特质中良莠并具,当你在欣赏他们的所作所为时,很容易忽略究竟哪些特质是促使他们成功的关键。

坎耶·维斯特(Kanye West)曾经说过,如果欣赏这些疯狂的想法,疯狂的音乐,以及疯狂的思维方式,你要知道这些很有可能来自一个疯狂的人。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这样说道,杰出人士的杰出品质中,有一半其实都是缺点。安德鲁·威尔金森(Andrew Wilkinson)则说道,大多数成功人士只是被多产驾驭着的行走的焦虑症患者。

我们很容易去模仿一些成功人士的不良品质,因为我们相信那是促使他们成功的原因。同时,如果你嫉妒一个人的时候,你不能只看到他们成功的一面,你并不知道他们为了达成你羡慕的目标放弃了多少东西。

奥斯卡影后桑德拉·布洛克在获奖后被媒体爆出她的丈夫是一个通奸的混蛋。所以,你想做这样的交易吗?你会用巨大的事业成功换取婚姻上的不幸吗?如果你不得不花三秒钟以上的时间来思考这个问题,你绝对是疯了。

 

7. 人类为了实现效率最大化而牺牲容错空间,尽管容错空间是实现长远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我们的世界充满了竞争,如果你错失了机会,你的竞争对手就会抓住机会,并将这个机会利用到极致。这样的竞争推动了世界的发展,但却有一个副作用:当所有的机会都被用尽,市场不再存在容错空间,当没有犯错的余地时,任何暴露于波动和意外中的系统最终都将走向崩溃。

我们可以理解那些总是将效率最大化挂在嘴边的首席执行官们,因为如果他们不这样做,竞争对手就会将他们赶尽杀绝。人类行为模式中有一点很是奇怪,我们总想最大限度地发挥潜力,直至摧毁自己。许多人努力追求高效的生活,不浪费任何时间。但是,当你把日程表排得满满当当,就没有时间让思想自由遨游,去探索新的事物,而放空大脑正是最高效的思维方式。

我们正面临着一个悖论,容错空间对长期生存至关重要,但以消除容错空间的方式实现效率最大化可能对短期生存至关重要。那些拥有着长远视角的人,很容易被别人看作是游手好闲或不求上进,牺牲短期利益谋取长远发展的公司也会被外界认为表现不佳,但是他们却能长久地活下去,收获最后的欢笑和最高的回报。

 

8. 最好的故事胜过一切。

不是最好的想法,也不是正确的答案,而是最好的故事才能吸引人类的注意力。

夏洛克·福尔摩斯说过,你在世上做过哪些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人们相信你做过什么事情。摩根·弗里曼(Morgan Freeman)可以将一份杂货清单讲述的让人们泪流满面,而一位不善言辞的科学家在分享治愈疾病的良方时不被人注意。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没有发现进化论,他只是写出了第一本令人瞩目的关于进化论的书籍;安德鲁·卡内基(Andrew Carnegie)把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社交能力与商业头脑看得同等重要;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给投资者描绘愿景的能力和他的工程技能同样重要;罗里·萨瑟兰爵士(Sir Rory Sutherland)最近说过,如果不是因为圣保罗,没有人听说过耶稣。作家埃利亚斯·卡内蒂(Elias Canette)写道,人们总是会被讲故事的人所吸引,会讲故事的人所说的话会比普通人的话语在空中停留更长的时间。

能在人类历史上持久存在的叙事并不是那些最能经受住事实核查的叙事,而是能解决我们最深层次需求和欲望的故事。如果你认为我们的世界被事实和客观性所左右,如果你坚信最好的想法一定会赢,请三思。当你意识到你可以通过使用新的叙述方法去诠释旧有的概念,而无需从零做起改变世界时,你会发现事事皆有可能。

 

9. 我们被复杂性所左右,殊不知简洁性才是智慧和理解的真正标志。

计算机科学家埃德塞·迪克斯特拉(Edsger Dijkstra)曾写道,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简洁是真理的标志,但复杂对人类有着病态的吸引力。当你为学术界的听众做了一场从头到尾都非常清晰的讲座时,听众们会觉得自己被欺骗了。令人痛心的事实是,复杂的东西更好卖。

一条推文可能比一本书更有见地,但人们宁愿花20美元买书,也绝不会花一分钱买成千上万的推文;给客户提供十句话的建议,他们会厌恶地离开,给他们一本厚实的文件阐述,他们会付你一大笔钱,并向朋友推荐你。

这是为什么呢?有几个原因。

其一是,长度往往是标志着努力和深思熟虑的唯一指标。信息消费者很少会客观地剖析一个论点,这实在是太难了。当他们阅读时,他们只想搞清楚作者是否可信。文章的长度和复杂性往往读者做出判断的唯一指标,表明了作者确实有下功夫研究这个论点。

其次是当你遇到不理解的东西时,会觉得理解这一概念的人充满了神秘感,你很难判断理解这个知识点的人在该领域的知识局限,所以更容易相信他提出的长篇大论。

第三个原因是,复杂性满足了人们的控制欲,而简洁性则让人们觉得很难与无知区分开来。你能摆弄的旋钮越多,就越觉得对情况越有掌控。只注意几个变量而忽略其他会让你你看上去略显无知,即使这才是正确的方法。如果客户问你:"这个呢,这里发生了什么?"而你回答说:"哦,我不知道,我不看这个指标。"在客户眼中,你看上去不知所云的几率可能会超过他认为你已经掌握了简洁真理的几率。

 

10. 你是否愿意相信一个预测,受到你有多希望或需要这个预测为真的影响。

“你一生中最快乐的一天是什么时候?”

纪录片《如何永生How to Live Forever》向一位百岁老人提出了这个天真的问题,老人的回答令人惊讶。

"停战日",她说。她指的是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签署停战协议的日子。

"为什么呢?"制片人问道。

"因为我们知道再也不会有战争了,"她说。

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在21年后卷土重来,7500万人因此遇难。

在生活中,我们认为很多事情是真实的,是因为我们迫切希望它们是真的,无论是关系、事业、投资还是政治观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白日梦想家,当我们觉得未来会很艰难时,就不会有动力去做事情,除非虚构一个想要的结果,给我们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带来慰藉。

在现代医学出现之前,几世纪以来人们利用放血疗法、饥饿疗法、在身体上挖洞以释放恶魔等医治方法极为普遍,因为这些糟糕的治疗方法可以给人们带来希望。当你迫切需要一个解决方案时,但又不知道什么才是对你有效的解决方法,那么阻力最小的途径就是主动相信某个解决方案,不仅仅是做出尝试,而是坚信它的确有效。

同样的思维方式发生在投资领域,人们热切地听从那些与猜测无异的预测信息。如果你告诉人们他们想听的东西,你就可以无限期地错下去而不用接受惩罚。 

进入专栏 点赞 ()


版权声明
1. 本文系新西兰天维网【天维伙伴】频道稿件,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2.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3. 作者在本网站上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

4. 作者发表在本频道的原创文章、评论、图片等内容的版权均归作者本人或标注来源所有。

5. 所有天维伙伴签约专栏作者与天维网的合作,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仅限于“内容授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