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William Tang
作者: William Tang
简介: 新西兰全注册教师,奥克兰大学教育学硕士,高等教育学院实习生指导老师,幼教培训讲师。擅长对比中新教育特点,结合瑞吉欧、皮克乐等先进教育理念,进行实践分析;对孩子们的爱,以及对教育事业的情怀,促使他愿意和更多人一起分享幼儿教育心得。现任新西兰幼教学会主席。

让脑科学来告诉你 Terrible Two到底怎么破?

发布时间:2023-03-20 09:25:22
分享到:

1.jpg

前言

宝宝到了两岁动不动就爱耍赖、发脾气、打人、固执、唱反调?本来如天使般的宝宝忽然变成无理取闹的小霸王?西方国家把孩子两岁左右的这个阶段称作Terrible Two,可翻译为“可怕的两岁”。本文是笔者参加新西兰脑神经科学教育家Nathan Wallis讲座的收获总结,希望通过分析大脑构成和不同发展阶段来帮助宝爸宝妈们理解这一阶段孩子的各种“不讲理”行为。

现代科学的发展使人类对大脑的认识更加全面,也为研究儿童行为提供了更科学的依据。脑科学似乎高深莫测,但Nathan的讲座化繁为简,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揭开脑科学和育儿之间的神秘面纱吧。

 

大脑的构成和发展

为了便于理解,Nathan把复杂的大脑分为四个部分:生存脑,运动脑(爬虫动物脑),情感脑(哺乳动物脑)和理性脑(人类特有)。人之所以为人,人的大脑和动物大脑的区别就在于人有理性脑。人类的高级智力都在理性脑发生:语言、文字、逻辑、推理、共情、分析比较及抽象思维等等。

2.jpg

我们都希望理性脑越发达越好,然而大脑却要经历从生存脑、运动脑、情感脑、理性脑依次发育的过程。这并不是说大脑的各部分发展是完全断层的,只是强调大脑的发育是有侧重的。尤其是从婴儿(1岁以下)、学步期儿童(1-3岁)、学龄前儿童(3~7岁)的年龄段,大脑发展主要集中在生存脑、运动脑和情感脑部分。

人类和动物一样,婴儿出生后的首要需求就是生存。一匹马的求生需求使它在一小时内就学会了站立,以便逃离敌人,人类的求生需求是通过婴儿和照料者建立依恋关系;很显然,这是一种更高级的生存方式,人类的成长发育比动物耗时更长,这也要求婴儿有能力和成人形成稳固的关系,使成人可以心甘情愿地在之后至少十几年的时间内照顾他们。(这么有目的性的分析婴儿只是从人作为物种进化的角度来看。)

一个宝宝可以把头部固定在一个位置不动就是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的重要能力,因为这样孩子便可以和妈妈进行眼神交流,从而建立和发展依恋关系。爬行类动物比如说蜥蜴或是鸟类不能将头部固定在一个点,它们也没有能力像人类一样建立依恋关系。

 

情感脑和Terrible Two的关系解读

孩子在2岁左右表现出来的各种挑战宝爸宝妈耐心极限的行为则和情感脑有密切关系,此文暂不讨论运动脑的发展。2-3岁之间,情感脑开始发展,理性脑却还处于初始发育阶段,理性脑发展的滞后导致孩子在遇到让他们焦虑的事件时,无法很好用理智控制情绪,而是很大程度上被情绪脑控制。了解大脑发展的这个特点后也就更容易理解Terrible two的种种表现了:一旦事情没有按自我意志发生,就容易大哭大闹,处理问题的方式非常情绪化。

3.jpg

相比于成人在遇到困难时,可以运用语言和思考来处理问题(属于理性脑的功能;即便如此,成人也会常常情绪失控),而幼儿还无法借助这些高级的方式来应对突如其来的困难,他们只能借助情感来表达他们的需求,这甚至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本能反应。怎么理解呢?试想下家里的狗狗在看到主人啃着肉骨头时都会发出表达不满的声音,如果把幼儿从高级动物的角度看,他们第一反应的各种情绪是否也情有可原?也可以说孩子的情绪化表达是和大脑发展阶段相符的表现。这也是为什么宝爸宝妈一开始和孩子“讲道理”往往效果不佳,因为“讲道理”需要用理性脑来理解和处理,而幼儿此时的大脑还没准备好。

 

父母如何应对和处理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父母应该怎样去面对孩子情绪失控呢?难道坐等孩子的理性脑发育成熟之后吗?讲座中提到科学的做法是先承认孩子的情绪,包括用语言来表达和认可他们的情绪。以下的场景举例:

场景一:可可在洗手槽玩水,玩得不亦乐乎。爸爸要求离开水槽。一战爆发。

妈妈:“可可,爸爸不让你在洗手槽玩水,是不是让你很不高兴了?我们可以……(找些替代措施,如在室外专门区域玩)”

 

场景二:可可第一天来幼儿园,妈妈离开后,可可很伤心。

老师:“可可,你是不是很难受?幼儿园的东西对你来说都是新的,新的玩具、新的小朋友,你需要时间来相信我们,对吧?”

 

场景三:可可用乐高搭飞机,有一块乐高总是掉,可可有些烦躁,把乐高都扔了。

老师:“可可,你看上去很烦躁?是不是因为乐高积木不停掉下来让你失去了耐心?要不要老师抱抱你?”

4.jpg

其实无论是对幼儿还是成人来说,当别人说出自己的心声时,当事人都能感觉被接纳和被理解。等孩子的情绪平复后,再对孩子进行疏导。毕竟这段时间的理性脑还是在逐渐发展的,虽然仍处在萌芽阶段。这个情绪认可,平复之后,再加以疏导的过程,父母可能要重复上百次。在一次次耐心(此处省略一桶泪)陪伴教育后,孩子才能学会处理负面情绪,孩子的同理心也开始发展,他们会从父母安慰自己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去安慰别人,我们所说的情商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了培养。

 

作者结语

Terrible Two这个称号虽然有点以偏概全,因为笔者在实际工作中也接触过脾气很好的两岁多的小孩,我总觉得他们像小天使一般,既可爱又温和,但是Terrible Two却真实道出了这个时期孩子对各种情感的激烈感受和反应。

写完此文,发现脑科学带给我们的启发和对策其实我们早有应用,简单概括成两个字就是耐心,如果一定要在这两个字前加个程度就是无限的耐心。

5.jpg

(文中图片均来源网络)

 

进入专栏 点赞 ()


版权声明
1. 本文系新西兰天维网【天维伙伴】频道稿件,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2.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3. 作者在本网站上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

4. 作者发表在本频道的原创文章、评论、图片等内容的版权均归作者本人或标注来源所有。

5. 所有天维伙伴签约专栏作者与天维网的合作,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仅限于“内容授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