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我的新西兰
作者: 托尼
简介: 公号《我的新西兰》,这个我,其实可以代表每一个在新西兰的华人,并不仅仅是我自己。因为对人文故事一直以来的热爱,在这个人生阶段,我的小理想是做一个海外华人人文故事的公号,突出真实,即便因此而不完美。感谢第一年(2017年)就有100多位作者通过这个公号和读者分享了自己的感受,期待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一起记录生活。

我吃过的那些野味(4)公司的尾牙宴

发布时间:2022-03-31 09:25:30
分享到:

前面几集讲到的都是我的故乡湖北,但如果说我移民后最怀念的城市,那还是深圳。

那是我来到新西兰之前称为家的城市。我们对一个城市的情感其实很多时候都来自经历,我在那里真正开始独立生活闯世界,在那里留下青春的足迹,在那里买房,在那里恋爱,在那里结婚,我的大女儿上善就出生在这座城市。

刚去深圳的日子里,周末有空我就去泡深圳书城,或者躲在办公室补习如何使用excel做统计和报表。有时我还会坐公交从起点一直到终点,探索这个城市每一个角落。我特别记得1999年我坐着摩的到达南澳,站在城楼上看着瓢泼大雨下的大鹏所城,那一刻像极了丽江古城。

来过深圳的很多人都会有城中村的记忆,但我没住过城中村。第一份工作是做会计,单位有自己的宿舍。每天忙忙碌碌的工作,虽然宿舍和新洲村只隔着滨河大道,但我却很少过去城中村。

2.jpg

年底时,公司财务部的大姐们开心的告诉我,经理会带部门同事去沙尾村吃尾牙,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年末部门聚餐。跟着同事们,我第一次去到城中村的深处,好奇让我脑海里记录下了深圳的另一幕。

城中村的特点我觉得就是“密”,楼与楼之间很密,商铺之间很密,人也很密。周围散发着一种特殊的味道,不太好形容,有洗发水的,也有油烟的。抬头看着握手楼上的一线天空,还挂满了衣物;周围人声沸腾,非常的热闹;各种小摊小贩小店,琳琅满目;在黄昏的时候,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已经开始闪烁起来;路边很多坐着小板凳吃快餐,打牌,守摊的人。

我平时坐公交车走过的深南大道,绿化带非常宽阔,比老家学校的操场还要大。路两边种满椰树,而比椰树更高的就是周围的高楼。而城中村和我日常见过的深圳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只有走到一个稍微开阔点的地方,我抬头看天空时,感觉和平时看到的还是一样的。那时的深圳,天空和我现在生活的新西兰一样清澈,南海边的云低得可以摸到,从通透的天空下飘过,没有那么多灯效的夜色下,它们是白色或鹅黄色的,很舒服。

3.jpg

在几乎被小街小巷弄得迷路时,跟着同事的我一脚就走进了一家餐厅。进门就是一个过道,右侧一米多宽的围栏里爬着十几个巨大的龟。说巨大,是因为我看起来觉得它们最小的背壳应该都有半米多,时隔多年,不知道是我的错觉还是那就是它们的真实大小。甚至我都记不清那是一个围栏还是水池,我只记得那是一群大龟。

我相信自己关于龟尺寸的记忆是准确的,因为那顿尾牙宴的整桌菜就是一只龟做成的,这是用餐时听同事们和餐厅服务员聊天知道的。至于味道,我并未觉得和老家常见的乌龟,甲鱼有啥区别,大抵只是肉更多罢了。但我想起进门时那些支撑着前腿站在那的大龟,心里终有异样。

深圳这个城市不是一个典型的广东城市,属于全国人民。但野味文化不分南北,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特区,虽然在明面上看不到那么多野味,但在很多地方其实仍然存在。

4.jpg

那是我这辈子唯一一次吃过大龟,我不知道那是什么品种,它们从哪里来,是不是野生动物,是不是保护动物。几年后我还曾经路过那附近,走过那个位置时,我专门往里面看了一眼,但似乎那个餐厅都已经不在了,仿佛这件事情都未发生过。但我知道,那是真实的,曾有很多的大龟在那里结束了它们的生命。

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这顿尾牙宴于我的影响。但事实上从那以后我并没有再去过这类地方,也再没有吃过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了。也许是巧合,后来换了工作,换了环境?也可能是深圳这座城市逐渐的文明,居民的素质越来越高,所以这类消费场所也越来越少?我不知道,但我似乎就不再有机会到这类场所了。

5.jpg

但我没有机会接触,并不代表这类消费真的消失了。关于这点,我心里虽然很清楚,但它却是以一场惊心动魄的事件让我明白的:2003年的那场Sars风波,最后的中间宿主被确认为南方常见的野味之一果子狸。

虽然这辈子我从未吃过果子狸,甚至我都没见过活物,但也只有发生了Sars这样的事情之后,我才知道那个食用野生动物的习俗其实一直都不曾远去。也许在某些城市(比如深圳,上海等),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素养已经没给这类消费太多的空间了,但我们国家就一个整体而言,要改变这类消费习惯还是任重而道远。

新西兰有一种动物,在澳洲它曾经是民间美食,但因为数量稀少现在成了保护动物。在新西兰,华人什么都爱吃,但华人不知何时对这种动物产生了误会,以为它和果子狸是同一种动物,而又因为Sars的原因,都对这个动物避之犹恐不及。所以这种动物可能是唯一一种出口到东南亚很多,但中国基本没有的,它的出口名是Kiwi bear(译作:奇异熊,或新西兰熊)。

*文中图片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7.jpg

进入专栏 点赞 ()


版权声明
1. 本文系新西兰天维网【天维伙伴】频道稿件,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2.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3. 作者在本网站上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

4. 作者发表在本频道的原创文章、评论、图片等内容的版权均归作者本人或标注来源所有。

5. 所有天维伙伴签约专栏作者与天维网的合作,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仅限于“内容授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