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太平洋玫瑰
作者: 太平洋玫瑰
简介: 一个文学爱好者的自言自语。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发布时间:2023-05-04 09:29:42
分享到:

大约20年前,当我和几位年龄相仿的朋友,决定走上了移民这条路的时候,我们都没有仔细想过未来会怎样,更没想过,移民这件事对那时已是中年的父母,意味着什么。初到异国,努力适应环境,待多年后安定下来,能接父母来团聚的人,也是少数。多数人的父母因为各种原因,仍然与子女分隔两地。好在,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多有兄弟姐妹,这也算唯一能聊以自慰的事吧。并不只是移居国外的人,要面对这个问题,国内的朋友也一样。有些人远离家乡,每年与父母相聚的时间很有限,只是定居国外的人,在陪伴父母与现实生活的取舍上,会更难一些。

1.jpg

我们为什么要远游?经常被人问到出国到底好不好,这个问题委实难答。如果是20年前,大概多数人会说国外更好,可是现在,国内也不差。当年,我们作为技术移民定居新西兰,感觉和国内到大城市打拼的外乡青年没什么区别。都是背井离乡,都是在漂在别处,最初都会略带卑微的试图获得更好的生活。看到朋友们在论坛上关于是否应该移民的争论,关于留在北上广还是回乡的争论,真心觉得有些浪费时间。离开的人总有原因,留下的人都有理由,哪有适合所有人的正确答案。现在,守家待地,知足常乐被视为不思进取,每个人都顶着努力奋斗,出人投地的愿望,四处奔波,一切只是为了更好。如果在他乡和在家乡获得的东西是相同的,相信没多少人愿意浪迹天涯。至于得到的那些值与不值,又另当别论。为什么要远游?因为他乡有更好的机会,更优质的资源,更开阔的视野,更自由的空间,亦或只是为了爱情。有人说,离开温暖的家,离开双亲是为了理想和自由;有人说,是为了求生存,讨生活。从小城到大城,由国内到国外,离开的人都有不得不的理由。

远方与孝道不可两全对有些人来说,既照顾父母,又不放弃梦想,真的很难做到,因为远方与孝道不可两全。有位群友分享过一篇文章,大意是说当我们在外面追求诗和远方的时候,父母怎么办?文中写到,她远离父母家乡,得悉母亲生病后,她想到了这些年远离父母,无法承欢膝下,让他们尽享天伦的失落和愧疚。对父母来说,身在远方的子女,犹如挂在墙上的画,只能用来观赏。我在新西兰的好友说,看看我们自己,移民到地球的另一边,不能照顾父母,反而让他们担心和牵挂,真是无奈。我们能做的只是每年回国一次,就算他们能活到100岁,今生还能与父母相见几回?我不敢做这样的算术,因为实在不敢想。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句话,在这个时代是否还适用?后人解读这句话,说孔子强调子女应该奉养并孝顺父母,但又不反对一个人在有了正当明确的目标时,外出奋斗,不知道这样的解读是否符合孔夫子的初衷。那个时代,交通不便,通信不畅,想要得知一个人的消息,慢且难。子女让父母如此牵肠挂肚,担惊受怕,实在也称不得是孝顺。再看眼下,信息通畅,交通方便,随时随地可以知道远游的人,身在何处,这句话在当下的适用性,怕是要打点折扣了。不过,即便如此,人到中年后,我开始重新考虑这句话的含义了。知乎上,大家也讨论过“父母在,不远游”这个话题。有位答友说,如果一定要远游,就趁着年轻的时候去吧。待父母老时,纵弃锦绣前程,也会归家,以全人子之心。话虽这么说,真到了那一刻,如果上有老,下有小,又有生活压力,怕是也会难下决断吧。对父母是扶养,对子女是抚养,该如何取舍?很多美好的愿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实在不堪一击。有位网友和大家探讨他的纠结,家有病重的父亲,他很牵挂又不想举家迁回偏远的小城。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大城市里长大,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憧憬更好的未来。他的烦恼非常现实,但却无解。

子欲养而亲不待2017年,在央视《朗读者》的节目中,斯琴高娃朗诵了贾平凹的文章《写给母亲》。读毕,很多现场的观众悄悄拭泪,而董卿和斯琴高娃也相拥而泣。这是贾平凹在母亲去世三年后所写的一篇文章,三年来,他总觉得母亲尚在,经常在恍惚中听到母亲在叫他的名字。他甚至对自己说,母亲并没有死,她只是回乡下老家了。三年后,按乡下的风俗需要办一场仪式,而在坟上,他终于明白,母亲已经离开了。“现实告诉着我,妈是死了,我在地上,她在地下,阴阳两隔,母子再也难以相见,顿时热泪肆流,长声哭泣啊。”    ---贾平凹《写给母亲》动情的读完文章,斯琴高娃说,如果你们的爹娘还健在的话,从现在做起也不晚,好好的爱他们,好好的伺候他们,好好的哄哄他们,别太多的犟嘴,不然的话,后悔来不及。国学大师季羡林在他的文章《永远的悔》中说,我这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季羡林六岁离家,外出求学,寄人篱下。他暗下决心,待大学毕业后,立即迎养母亲。可是,没等到他大学毕业,母亲就去世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话正应到了他身上。他母亲一生经常念叨两句话:“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这几年我日夜想着你,这种痛苦,是你无法想象的”。当他回家奔丧的时候,看到简陋的屋子,母亲的棺材,他只想一头撞死。带着深深的后悔和遗憾,他写下了这篇文章。那个他期许要给母亲的未来,母亲没有等到。毕淑敏在她的文章《孝心无价》中说,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债。别让自己后悔,别让余生遗憾。

有父母,就有家,珍惜他们健在的好时光吧。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进入专栏 点赞 ()


版权声明
1. 本文系新西兰天维网【天维伙伴】频道稿件,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2.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3. 作者在本网站上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

4. 作者发表在本频道的原创文章、评论、图片等内容的版权均归作者本人或标注来源所有。

5. 所有天维伙伴签约专栏作者与天维网的合作,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仅限于“内容授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