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Janet Frame诞辰一百周年,虽然国外不怎么讲究,但小范围纪念一下总是要的,毕竟新西兰的文学大师不多,大约有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每年她都被新西兰作家协会(PEN)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并两次入围,其中第二次是2003年,之后不久她就被诊断出患有白血病,次年就在但尼丁去世了,享年80岁(按照中国虚岁的算法)。
在新西兰不算长的文学创作历史上看,无疑Janet Frame是位开创性的人物,Frame又有框架、画框之意,按照天舒一贯上蹿下跳的思维方式,完全可以理解为她为现代新西兰文学搭建了一个框架,当然在重要程度和作品深度与技巧方面肯定无法相提并论,但多多少少与著名的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作者)有点相似。很多后来人的创作以及学术研究都与她有关(比如她三卷自传体小说就被新西兰著名女导演坎皮恩改编成电影作品《我桌上的天使》,新西兰著名传记作家迈克尔金也抢着给她写传记),换个角度看,很多人试图弄懂她,但显然这并不十分容易。
Janet Frame位于奥马鲁的故居
如果迷信一点来看,Janet Frame家族怕是受了什么不好的诅咒,她的两个青春期妹妹都死于溺水(并不是同一场事故),而她的弟弟则经常癫痫症发作,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生活会经常令人感觉紧张和窒息,这也是Janet Frame不愿意呆在家里的原因。
伴随之后生活的则更加充满暗黑和不确定性,Janet Frame被诊断患有精神病,还考虑使用电击甚至切除脑部额叶的方式(让我想起著名电影《猜火车》),这些手段如今看来十分残忍,但在当时年代则被认定属于科技与狠活儿,幸好临手术之前她的一部作品被出版社及时出版,这无疑挽救了她的额叶,也挽救了新西兰摇摇欲坠的现代文学。这是一部广受好评的短篇小说集,名叫《泻湖和其他故事》。
1956年底她离开新西兰去了英国,接下来的7年是多产的年份,并且她还接受了更好医生的诊断,事实证明她根本就没有精神病。1963年她回到新西兰,1965年奥塔戈大学给她发放了伯恩斯奖学金,后来她辗转在北岛居住,包括奥克兰、塔拉纳基、旺格努伊、北帕、斯特拉福德和莱文等地,20世纪80年代,弗莱姆创作了三卷自传(《去岛上》、《餐桌上的天使》和《来自镜城的特使》),共同追溯了她1963年返回新西兰为止的人生轨迹。20世纪80年代,弗莱姆创作了三卷自传(《去岛上》、《餐桌上的天使》和《来自镜城的特使》),共同追溯了她1963年返回新西兰为止的人生轨迹。1990 年 2 月 6 日,弗雷姆成为第十六位获得新西兰勋章的人,这是新西兰的最高公民荣誉。
Janet Frame于 2004 年 1 月 29 日在但尼丁去世。死后诗集《 鹅浴》(The goose Bath ) (2006 年) 和 1963 年首次写成的小说《 走向另一个夏天》 (Towards another Summer) (2007 年)得以出版,或许在她心里,1963年重回新西兰后,她换了视野换了心境,那是一个转折点。
版权声明
1. 本文系新西兰天维网【天维伙伴】频道稿件,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2.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3. 作者在本网站上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
4. 作者发表在本频道的原创文章、评论、图片等内容的版权均归作者本人或标注来源所有。
5. 所有天维伙伴签约专栏作者与天维网的合作,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仅限于“内容授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