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栏名称:隔壁老王在新西兰
- 作者: 隔壁老王
- 简介: Hi,我就是隔壁老王,很高兴认识你!我想你一定听过很多关于隔壁老王的故事,但是现在这个有些不一样。 我的前半有很多故事——文学梦,广告人,新媒体,互联网,共享经济,汽车行业。我的后半生从新西兰留学开始……关于留学,一路走来有很多经验心得,可以借鉴,堪比攻略。你也知道,乐于助人是我的本性,赶快加我个人微信号“wangyuanwei008”,互动不一样的人生!
前几天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短时间内就收到了几十条的comments。
我发现大家的关注点都不在花儿是如何的漂亮,而在我是如何的丑。
是的,我找出来之前在国内职场的照片给他们看,他们都坚决否认那是我。
几经对比之后,一个朋友终于给出了这样的总结:社会主义,可以把鬼变成人,而资本主义,只能把人变成鬼。
一个国内的发小,甚至把看着我长大的老妈都搬出来了,他说他妈妈戴上老花镜看了足足十分钟,说,这闺女我不认识。我回答别说你妈妈了,我亲妈都已经不认识我了。
是的,自从来了新西兰,我不仅改变了性格,甚至都要改变了性别。
事情要从两周前的学校Chinese中秋晚会说起。
实际上晚会的筹办是9月初启动的,但很遗憾,学校人数最多的大陆留学生中对这件事热心的并不多,愿意牵头来组织这个活动的更是屈指可数。
对比巴西,越南,印尼,马来西亚等,这些国家在这里的留学生人数虽然很少,却能全员参与组织一场又一场不错活动。我有时在想,即使到了异国他乡,国人的很多秉性特点还是一如既往一成不变。
但是我变了,我来新西兰就是为了改变而来。
所以最初的活动筹委会成立的时候加上我和F(F就是我刚来新西兰时,带我办银行卡的美女,这次担任晚会主持人)一共9个人,有大陆人,有台湾人,有马来西亚人。
一开始我们的想法是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我们只需要在后台就好了。不过经过几天的征询之后发现,节目好征集,但是演员难找,很多人喜欢动口,却不愿意动手动身有所行动。
所以第一次小组会议,我们决定我们几个人不仅要组织晚会,还要全员参与演出任何需要演员的节目,而我负责的是两个游戏环节。
第一次审核节目时,讲中秋节传说的《射日和奔月》话剧中需要一个盗版的嫦娥,这是个扮丑的角色,类似于周星驰电影中的如花。
没人愿意演这个角色,答案很显然。在一个小型的“国际舞台”上,没人愿意牺牲自己的色相,大家都想展示自己最美的一面,尤其是对那些未婚男女来说,这是一次很好的抛媚眼,sorry,抛绣球的机会。
这时,我的一头长发和一撮山羊胡子,就显得特别有用武之地了,在确认没有自愿者之后,我就成了盗版嫦娥的不二之选。
后面的时间,筹委会一边紧密沟通晚会的组织安排,一边在华人学生中开展广泛的动员,征集更多的志愿者来做演员,后勤,台上台下的工作人员。
事实证明,沟通很重要,找对人也很重要。
最终一个大的完整的团队基本确定,我们发现组成人员,基本上就是平时很热心公共事务的那些人,就是经常在各种活动中做volunteer的那些人,就是那些我们平时就接触比较多的有责任感有荣誉感的熟面孔。
因为每个参与者都是学生,其时又临近语言班的内测,大家只能在繁忙的间隙抽空排练。
但时间还不是最主要的困难,服装道具和演出设备才是。
要知道在这样一个没多少华人和华人商业的新西兰小城,要办一场很传统的Chinese中秋晚会,那简直就是一场革命。
于是,没有专业的服装道具,大家就自己动手做,发动各种关系借(我都把家里的锄头给扛了过来),甚至让国内来的朋友人肉带过来;
没有专门的场地,就在校园里的空地上练过道里练门厅里练;
没有先进的舞台灯光音响设备,我们就声音靠吼、转场靠走、台控靠手,灯光靠抖。
(下图没有场地只能在室外彩排)
虽然条件艰苦,但是每个参与者都很热情高涨全力以赴。
就这样经过两周的磨合,十月三号农历八月十四日下午四点,晚会终于可以布场(学校礼堂之前一直档期满满,无法提前准备)。一场三百人三小时的晚会,只有两个小时的布场及预演时间。
虽然正式开始之后,各种状况不断出现,但是整个晚会的进展基本上还是非常顺利,反应非常热烈,连来观看演出的政府代表学校领导还有老师们,都纷纷表示这是学校迄今为止最成功的一次晚会。
(下图爆满的晚会现场)
我相信他们所说的是真的,因为中华文化实在是太丰富了,随便捡一角出来,就足足可以演出三天三夜。
不管是现场台上表演的京剧,旗袍,舞蹈,乐器,传说等,还是大屏幕上演示的故事,美食,风俗,习惯等,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绝对是争奇斗艳五彩缤纷。
而且每一个上台的学生,都专业的像个演员,吹拉弹唱样样有板有眼,原来真的高手真的都在民间。
(下图老中幼三代合唱团)
我参与的节目因为要化妆,所以只能一直躲在后台,以防剧透。
看着自己从隔壁王叔叔渐渐变成了扎着小辫带着红花画着眼线涂着口红穿着小裙子的王阿姨,我的内心其实是拒绝的。
但当在后台的孩子们看到我开心的嘲笑起来,哦不,是开心的笑起来,我觉得自己的牺牲值得,因为给别人带来了欢乐。
同在后台的其它成年演职人员就理性多了,她们看到我会努力地忍住不笑,但还是忍不住要和我合个影,以此来对比验证她们自己的妆化得是否漂亮。
(下图传统乐器演奏)
上妆之后,不能喝水不能挠痒不能揉眼不能摸脸,我突然就很佩服那些整天浓妆艳抹的女人们了,原来她们为了美丽竟然可以牺牲这么多。
可以上台的那一刻,听到台下的欢呼声和尖叫声不断,我终于如释重担。
我知道我们这个团队两周的时间没有白费,虽然有的同学在台上一句台词也没有,但即使作为一个道具,我们的每个队员也都是全情投入一丝不苟。
(下图射日与奔月谢幕)
这个全英文版的中秋传说演出之后,男一号后裔和女一号嫦娥虽然很火,但我这个盗版嫦娥却成了沟里的最热话题。
团队成员甚至给我起了个艺名,叫小花,(还好不是如花),于是见面大家就不再叫我Wayne或者是老王,而一律叫我小花。甚至几天之后一个韩国女生还过来给我要照片,感谢我这朵花让她很快乐。
活了几十年,我终于在异国他乡当上了祖国的花朵,那一刻我甚至考虑要不要好好练练自己的签名了。可是我还是放弃了,因为我很confused,到底要练哪一个名字。
(下图如花登场)
————老王牌鸡汤时间————
这次晚会的月饼是一个教会无偿提供的。
能在这个地方做出月饼确实不容易,因为食材就不是那么好解决,但他们还是带来了几百只各种馅料的月饼供大家品尝。
这似乎成了一个传统,学校里的各种活动,总有教会或公益组织免费提供食物。
所以也就难怪为什么这里的慈善捐赠很普遍,因为大家都知道在这里善款真的会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下图霓裳羽衣曲)
三小时的晚会需要大量的演职人员,三百人的餐饮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
这些人大部分时间要么在台后要么在场外,他们付出的最多,却无法看到一场完整的晚会,是名副其实的奉献者。
更难能可贵的是那些参与演出的孩子们,最小的才三岁多,还有那些刚刚来到这里新人们,有的甚至都没有入学。
这些人,现在他们没有选择做晚会的旁观者,相信在未来,他们也不会成为人生的无关看客。
(下图小朋友旗袍秀)
因为知道我是工作人员,很多全程不参与晚会任何事情的人纷纷问我要门票。很多征集志愿者的时候一口回绝说自己没空的人,却最先坐到了观众席上。
所以不管走到哪里,有大陆人的地方就一定有这样一部分人——需要付出的时候,你永远看不到他们的身影,但是享受成果的时候,他们永远都在场。
(下图主持人)
这次晚会不管从组织者还是参与者,世界各地的华人都有。
全球炎黄子孙是一家。
但,这是建立在传统文化上的,而不是意识形态上的,无关乎国籍更无关乎政治。
求同存异,不带成见不先入为主,理解对方的成长环境和社会现实,才能赢得彼此的尊重和互助。
相信并支持慈善;选择参与而不是旁观;懂得付出而不是索取;尊重差异而不是唯我马首是瞻。
所有这些,听起来似乎又是什么大道理,但其实是最基础的现实法则。
那么,扪心自问,我们懂了多少,又做到多少。
版权声明
1. 本文系新西兰天维网【天维伙伴】频道稿件,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2.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3. 作者在本网站上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
4. 作者发表在本频道的原创文章、评论、图片等内容的版权均归作者本人或标注来源所有。
5. 所有天维伙伴签约专栏作者与天维网的合作,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仅限于“内容授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