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栏名称:她在新西兰
- 作者: 晓童
- 简介: 晓童,食品营养硕士,私人营养健康管理师。原500强技术人员,2014年移居新西兰的双胞胎妈妈。分享全面、实用、有温度的健康知识&育儿点滴。分享新西兰华人女性的独特视角&生活。运营新西兰原创营养公众号“她在新西兰” 专注营养、运动、事业、亲子。最大的心愿:与身边的女性朋友,一起稳坐又美又能干、不怂不焦虑的家庭健康领袖。
食物教会我的
比老师还多
1 - 逃不出的轮回 -
从90年代的“抵制脂肪”,到后来的“低热量”,再后来的“为脂肪平反,抵制糖”...又到最近几年的“高脂低热量”。从Atkins到Keto,饶了一大圈,内容并没有变。
营养的风潮和时尚界不相上下。
轮回才是王道。套路才是真相。
作为普通大众,吃什么?吃多少?
糖与脂肪,到底是好是坏?
历史的纠缠从来没有听过。
伴随的事实却是:
减肥越来越火,我们越来越胖,病越来越多。
这些年来,唯一达成共识的,就剩吃Whole Food了:新鲜蔬菜、水果、坚果与籽、全谷物和豆类。应该延续。
吃真正的、高质量的、让身心舒畅的食物,才是回归本质的道路。
希望到头来大家都知道:肥胖与疾病的症结在于棒棒糖、碳酸饮料与超市精加工的零食,而不是无辜的水果。
2 - 食物的意义 -
在那个只有娃娃雪糕和橘子汽水的年代,对雪糕浓浓的爱是从自行车后座摔下来,宁可蹭破膝盖也誓死把Ta高举的壮烈。
吃的时候开心,吃完许久充满幸福感。
糖会加速分泌多巴胺,幸福的感觉,是父母的宠爱。
食物的意义与我,不仅仅是养分,而是感情的传递。
人到中年,想远离慢性病和臃肿,推迟医美,继续想穿什么就能穿上...
噢...突然发现早已过了想吃什么吃什么的年纪。
感冒想喝鸡汤,不吃肉。
肉肉懂你,安心入汤。
今天撸铁,塞了2个鸡蛋。
鸡蛋懂你,明天自动走开。
食物成了我们的朋友。
我们彼此选择,静默陪伴。
食物的意义与我,不仅仅是身体燃料,而是能量的交换。
3 -极简主义的偏颇 -
越来越多的人会用化学家的方式谈论营养的组成成分。
热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
营养建议也会受到极简主义文化的影响。
多吃蔬菜、避开饱和脂肪、控制碳水化合物...
这些语言透着科学,却又少了生气蓬勃。不免偏僻。
食物是活的,是独特有序的综合体。
把精密复杂的有机体仅依据化学成分进行分类,就如同你拿着超市里10刀一瓶的葡萄酒与限量产区的好年份酒说:成分没差别!酿造者一定会苦笑辩解:对于酒来讲,远不止基本成分那么简单。
由三文鱼、sour dough面包、坚果、新鲜果蔬组成的一餐。
被高度提取加工后又加入香精色素的代餐粉。
你怎么选?
如果你得知实验室数据表明:代餐粉在热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脂肪、糖分、维生素、矿物质...经过营养强化,营养素更胜一筹。
你又怎么选?
如果选择代餐粉而不是真正的食物。
我们失去的,是那些无法被复制的活性物质(活性的植物素、组分之间的协同...)。
更重要的是,我们失去了与食物间的链接。感受食物的香气、色泽、咀嚼时的不同质地、咽下时的满足感...
最终,失去了与家人朋友共享美食的机会。
如果每个人都沉迷于快速解决方式,一瓶经过高度加工的食物,或者一粒药片就能满足营养需求,很多“饭桌上的能量流动”也就不复存在了。
4 - 永远的配角:营养补充剂 -
有那么一天,
睡眠充足,三餐丰盛按时,有时间运动,心情舒畅。
还需要什么补充剂?!
如果有时工作繁忙、睡眠不足、没空运动、摄入食材有限。
也许真的需要补充剂。
但,
补-充-剂 永远是 补-充。
身体不舒服的时候,
第一入手的是在可能的情况下改变生活节奏。10分钟的户外散步、多加一餐清淡的绿叶蔬菜和坚果籽类、睡前15分钟的冥想与香氛...
第二才是补充剂。
选择精准、少量、适合自己的。
完整的食物,才是主角。
5 - 质大于量 -
食物不止是燃料,更是一种化学信息。
不健康的饮食会诱导人体形成脂肪细胞,所以减肥不能只关注热量。
卡路里的质量更重要。
在很多自相矛盾的营养学说中,我们努力尝试却很容易迷失。
归根结底是太多人用力追求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快速解决方案”。
真相是,一劳永逸在健康中是是不存在的。
Just like everything。
便宜的食品大行其道,我们逐渐习惯了不问它们的产地和原料。
食物的获取越容易、越便宜,我们就越少考虑它们的产地和原料。
*文中图片均来源网络,侵删
版权声明
1. 本文系新西兰天维网【天维伙伴】频道稿件,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2.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3. 作者在本网站上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
4. 作者发表在本频道的原创文章、评论、图片等内容的版权均归作者本人或标注来源所有。
5. 所有天维伙伴签约专栏作者与天维网的合作,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仅限于“内容授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