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到过惠灵顿的人,都领教过这里风的厉害。如果不是这里的风,世人定会忘记这个隐藏在南半球角落里的小城市。惠灵顿有着风城的美誉,生活在这里的人无时无刻都与风为伴,当你去问一个土生土长的 Wellingtonian:惠灵顿这个城市的特色是什么?他一定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你: wind!
图源网络(侵删)
我五年前初来乍到惠灵顿,至今仍记得惠灵顿独特的迎客 “仪式 ”。那天狂风席卷着乌云,天上阴雨连绵,不时有阵阵寒风呼啸而过,即使穿着厚实的羽绒服,也难以抵御寒风趁虚而入。惠灵顿的风似乎有着魔力,能让原本静态的物体瞬间 “活”了起来。风所到之处,草木皆摇曳不止,碎石黄沙漫天飞扬,老旧的路标吱吱作响。如此隆重的欢迎 “仪式 ”,颇令我受宠若惊,下意识地将头尽可能地缩进衣服里,并默默祈求这 “仪式 ”能尽早结束。
惠灵顿风城的称号绝非浪得虚名,风速最快时,走在路上都会感到举步维艰,每前进一步,迎面而来的风会吹地你连连后退。在惠灵顿的街道上,时常会看见一群低俯着身子,脚步迟缓的人试图冲破风的包围。他们将腰拱成座小山,低垂着头,这笨拙的样子,难免让人联想到一群群乌龟正在路上爬行。有时风力过于强劲,有些腿脚不稳的人会被吹的在地上连滚带爬,样子极为狼狈。因常与风打交道Wellingtonian 练就了 “识风 ”的本领。他们会通过树枝摇曳的幅度来判断风力的强弱,当大树如舞女一般扭动自己的躯干,这时不宜外出活动,待等风力减弱,方可出门。
在惠灵顿,极少看见到有本地人戴着帽子。因为这里的风可是帽子大盗,它会粗鲁地抢走人们的帽子,不管你戴的是棒球帽,还是贝雷帽,它都会不客气地收入囊中。它抢技高超,每抢必中,得手后会带着战利品遁入无形之中,不留下任何蛛丝马迹,以至于当地警察至今无法将 “凶手 ”捉拿归案。每年都会有无数外地游客惨遭毒手,去警局报案,最终只能无功而返。
很有趣的是,惠灵顿的风改变了动物的习性。鸟类本该自由自在地翱翔于天际,但生活在惠灵顿的鸟却如家禽一般跳跃在大街小巷。鸽子和麻雀等小型鸟类可谓吃尽了风的苦头,由于没有强壮的翅膀与强筋的体魄,每次飞行都会在空中任风摆布。若侥幸从中逃脱,自己的羽毛也会被刮得七零八落。为免受风带来的痛苦,惠灵顿的鸟只好另辟蹊径,与行人一同走在路上。对它们来说,这样不光能更容地找到食物,还能远离巨风,真可谓一举两得。
惠灵顿的风并非完全站在世间万物的对立面,它也明白如何与大家和平共处。在山区地带,无数高耸入云的风车伫立于此,从远处望去,好像一位位英挺的战士正守卫着这片土地。山区是风力最强劲的地方,转动几吨重的风轮不费吹灰之力。风轮经久不息地转着,为万千家庭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力同时,也能够让风大展身手。惠灵顿的风从不知疲惫,从早忙到晚,周而复始,仿佛它在通过辛勤的劳动,来抵消过去给大家带来的麻烦。
如今的我早已习惯惠灵顿的风,习惯尘土飞扬,落叶飘零,习惯了满头凌乱的头发。惠灵顿的
风是淘气的,总喜欢给这里的一切捣乱,幼稚极了。在惠灵顿,风早已与城市融为一体,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没有风的日子里,每一位 Wellingtonian一定会怅然若失,然后大声叹到:
Where’s my friend?
版权声明
1. 本文系新西兰天维网【天维伙伴】频道稿件,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2.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3. 作者在本网站上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
4. 作者发表在本频道的原创文章、评论、图片等内容的版权均归作者本人或标注来源所有。
5. 所有天维伙伴签约专栏作者与天维网的合作,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仅限于“内容授权”合作。